《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核心素养专项练(1)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核心素养专项练(1)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区域与区域发展 核心素养专项练核心素养专项练 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下图为青 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据此完成 12 题。 1“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 A山峰多冰川 B昼夜温差大 C草场面积广 D高原光照强 2我国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腌制品“北素南肉”差异 的原因是( ) A南北物产差异 B习惯不同 C气候差异 D食用盐的种类不同 答案 1.B 2.C 解析 第 1 题,青藏高原上昼夜温差大,白天阳光充足,气温升高时,可脱袖露臂,调节体 温,夜里两
2、袖穿上抵御寒冷,且睡觉时藏袍可当被子,故选 B。山峰多冰川、草场面积广、 高原光照强与图示服饰特征关系不大,排除 A、C、D。第 2 题,我国南方纬度较低,冬季气 候温和,肉类易腐败变质;南方冬季温和,新鲜蔬菜供应较丰富,故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 类;我国北方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很难生产新鲜蔬菜,肉类容易保存,故北方的腌制品多 偏向蔬菜。故选 C。 读“湖南某乡村面貌变化表”,回答 34 题。 2000 年 2015 年 丘陵为主,土壤贫瘠 修建水库,营造湖岛风光 粮食种植为主 淡水养殖及加工为主 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 森林覆盖率提高,一片青山绿水 文化生活单调 “渔村一日游”十分火爆 外出打
3、工者多 乡镇企业的就业机会多 人均年收入不足 1 000 元 人均年收入超过 11 000 元 3该乡村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自然条件的改变 产业结构的调整 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增加 环境的综合整治 A B C D 4该乡村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 ) 大力发展工业,以此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减轻乡村环境压力,并 促进劳务收入增长 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保护环境 根据环境的承载量合理规划 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A B C D 答案 3.B 4.C 解析 第 3 题,读表中信息可知,该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和 环境的综合治理。故选 B。第
4、4 题,由表中信息可知,该乡村的生态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 发展较好,大力发展工业不符合该乡村的发展方向;鼓励农民外出打工会使劳动力流失,不 利于该地经济发展。故选 C。 读下图,回答 56 题。 5下列关于图中反映出的区域特点,正确的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6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区 域的(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答案 5.B 6.C 解析 第 5 题,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但该图未表达出区域具有一定的面
5、积和 形状, A 错; 区域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在划分指标的特征上, 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 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 800 毫米以上,B 正确;该图未表达出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 区域,C 错;图示区域划分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D 错。第 6 题,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直接影响区域农业发展方向,C 正确。题意没有体现自然地理 环境影响区域的发展水平、生活特点和发展条件,排除 A、B、D。 “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物, 屋顶以茅草覆盖, 呈人字型, 如同双手合十, 因此得名。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读图回答 78 题。
6、7下列地理现象与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相关的是 ( ) A多洪涝灾害 B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C台风频发 D冬季暴雪 8“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图 2 中的( ) Ac 地 Bd 地 Ca 地 Db 地 答案 7.D 8.A 解析 第 7 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建筑物凸出的檐角多,不适合在多台风的地区,C 错;图 中的屋顶厚且陡, 冬季暴雪不易堆积, 而且不易压坏屋顶, D 正确; 屋顶的设计与洪涝灾害, 地震、火山活动关系不大,A、B 错。第 8 题,读图,日本的西部沿海地区,位于冬季风的 迎风坡;冬季,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带来充足的水汽,受山地的抬升,西部沿海多会出现暴 雪天气,故 c 地最有可能存在
7、“合掌造”,A 正确;a、b、d 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降雪少, 存在“合掌造”的可能性不大,B、C、D 错。 不同尺度的区域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区域特征。 读“不同尺度区域轮廓图”,完成 910 题。 9关于上述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区域矿产资源丰富 C区域发达国家众多 D区域工矿业是该国的主导产业 10关于图示各区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地形以冲积平原为主 C热带面积广大 D赤道穿过中部 答案 9.A 10.C 解析 第 9 题,是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A 正确;是日本,矿产资源贫乏,
8、B 错; 是非洲,主要是发展中国家,C 错;是澳大利亚,目前,第三产业是该国的主导产业, D 错。 第 10 题, 是亚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A 错; 是日本, 地形以山地为主, B 错;是非洲,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面积广大,C 正确;是澳大利亚,南回归线穿过 其中部,D 错。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长期以来,某一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 气候、物产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文化和饮食文化区。湘西民居吊脚 楼是中国建筑艺术瑰宝。读图,回答 1112 题。 11湘西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主要原因是( ) A远离地面,防寒保暖 B制造空间,利于采光 C依
9、河而建,便于运输 D地形崎岖,不易开挖地基 12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以辣著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祛风湿 B当地高温,重油重辣便于保存 C当地水土缺盐,以辣代盐 D当地盛产辣椒,原料丰富 答案 11.D 12.A 解析 第 11 题,湘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崎岖,不易开挖地基,D 正确。第 12 题, 湘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袪风湿,A 正确。 福建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制作了该省部分方言分布图。据此回答 13 14 题。 13方言的分布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关联性 D动态性 14福建省方言种类
10、繁多,彼此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 该省文化发达,语言发展较快,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 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 岖,交通闭塞,不利交往 该省经济比较发达,需要多种语言交流 A B C D 答案 13.B 14.A 解析 第 13 题, 结合图示可知, 福建省方言种类多样, 有闽南语、 客家话等多样的方言类型, 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特征。故选 B。第 14 题,福建地区多山地丘陵,人口的区域流动相对困 难,各地区之间相对封闭,语言接触偏少,因此形成了许多方言并相对独立发展。同时由于 福建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形成了丰富 多彩的方言文化,正确,故选 A。
11、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 年高考结束后, 我国东南地区某校高三毕业班几位同学结伴去某景区进行骑行旅游。 下图为该景区等高线地形图。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说明图示旅游公路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3)将骑行线路分为 a、 b、 c、 d 四段, 指出从 a 至 d 段骑行过程中最吃力的路段, 并说明理由。 答案 (1)以山地为主;地势东部和西部高,中间低。 (2)分布特征:大体位于河谷附近,地形相对平缓。原因:河谷地区坡度较缓,有利于行车安 全;施工难度小等。 (3)a 段。理由:a 段为上坡路段;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骑行难度大。 解析 (1)据图可知,图中等高线数值多在 1 000 m 以上,等高线密集,该地以山地为主;图 示西北部(西部)和东南部(东部)海拔高, 中部为河谷, 可知地势特点为东部和西部高, 中间低。 (2)据图可知,旅游公路大体沿河谷分布,主要是因为河谷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有利 于行车安全;施工难度小。(3)据图可知,骑行线路 a、b、c、d 四段中,a 段为上坡路段,等 高线较密集,坡度陡,骑行难度大,所以 a 段骑行最吃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6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