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植被与土壤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自然地理环境显著影响着一个地方的植被和生态系统特点,同样地带性的植被生态特点 也会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据此回答 12 题。 1 某地各月均温都高于 20 , 一月干燥, 草木枯黄; 七月湿热, 植物茂盛, 该地植被为(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温带草原 D亚寒带针叶林 2下列对应关系匹配完全正确的有( ) 热带雨林争夺阳光垂直分层 红树林强风大浪板状根和呼吸根 针叶林叶 小如针抗寒抗旱 落叶阔叶林四季分明革质叶片 A B C D 答案 1.B 2.A 解析 第 1 题,
2、 该地各月均温都高于 20 , 说明位于热带。 一月干燥, 草木枯黄; 七月湿热, 植物茂盛,说明干湿季分明,故该地植被为热带草原,B 正确。第 2 题,地带性的植被生态 特点会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热带雨林争夺阳光垂直分层,正确。红树林强风大浪 板状根和呼吸根,正确。针叶林叶小如针,主要作用是抗寒抗旱,正确。落叶阔叶 林四季分明,叶片宽阔,冬季落叶,夏季葱绿,错误。故 A 正确。 (2021 山东潍坊期末)红柳沙包是分布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高度一般在 310 米。研究发现,红柳沙包由许多枯枝落叶层和风沙层组成,二者交替堆积,形成了清 晰的层理构造。如图示意“红柳沙包景观”。据此完成
3、 35 题。 3红柳沙包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植被 B地形 C土壤 D水分 4与红柳沙包中枯枝落叶层厚度大小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气压 B水分 C气温 D光照 5沙包上的红柳( ) A植株高大 B叶片宽阔 C枝条粗短 D根系发达 答案 3.A 4.B 5.D 解析 第 3 题,由材料及图片可知,红柳沙包形成于红柳树边,由枯枝落叶层与风沙层两者 交替堆积而成。据此判断,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植被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故其主导因素应是 植被。故选 A。第 4 题,枯枝落叶层厚度的大小取决于红柳树的生长状况。干旱地区决定植 被生长状况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故选 B。第 5 题,由红柳所处的沙
4、漠环境及景观图片可知, 沙包上的红柳为灌木,因此植株并不高大,枝条细长可以用以编筐等;叶片较小,以减少蒸 发;根系发达,以适应新疆罗布泊地区干旱缺水的环境。故选 D。 (2020 浙江温州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完成 67 题。 6乙地的自然植被是( ) A温带草原 B温带荒漠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7关于甲、乙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甲地较高 地形 B甲地较低 气温 C乙地较高 植被 D乙地较低 基岩 答案 6.A 7.C 解析 第 6 题,读图,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 高原,自然植被是温带草原,A 对。第
5、7 题,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甲地,因为乙地的自 然植被是温带草原,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甲地 的自然植被是温带森林,树木根系分布较深,为土壤直接提供的有机质不多,主要以枯枝落 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地表。故选 C。 台湾岛上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樟树是特色树种,其叶片具有革质特征。樟树喜温暖湿润 的气候,抗寒能力不强。下图为“台湾岛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89 题。 8图中台湾岛针叶林分布特征的主要成因是( ) A受海洋影响显著 B南北纬度跨度大 C受林业发展区划影响显著 D受地形影响显著 9樟树叶片具有革质特征,该特征有利于( ) A减弱呼吸作用 B抗寒
6、C减轻病虫危害 D增强光合作用 答案 8.D 9.B 解析 第 8 题,由图可知,台湾针叶林分布于中东部地区。台湾岛纬度较低,纬度不是针叶 林分布的原因,B 错。海洋影响不是森林分布类型差异的原因,A 错。林业发展区划不会影 响植被类型,C 错。台湾岛中东部地势较高,水热条件符合针叶林的生长环境,因此台湾岛 的针叶林分布特征受地形影响显著, D 对。 第 9 题, 樟树叶片的革质特征不能减轻病虫危害, 不能影响光合作用和和呼吸作用,A、C、D 错。樟树抗寒能力不强,叶片的革质特征主要起 抗寒作用,B 对。 (2020 湖北荆州中学月考)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 一
7、。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 径流和地下径流。 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 350951 米某山地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 性资料”。据此完成 1012 题。 林地类型 孔隙度(%) 有机质含量 (%) 饱和持水量 (吨/公顷) 总孔隙 非毛管孔 毛管孔 针阔叶混交林 59 17 45 4.62 503 常绿阔叶林 63 16 47 3.18 648 楠竹林 52 12 40 2.08 312 灌木林 73 17 56 7.79 1 833 10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 A针阔叶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楠竹林 D灌木林 11
8、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 ) A针阔叶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楠竹林 D灌木林 12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 A地表径流大 B植物种类多 C枯枝落叶多 D年均温较高 答案 10.C 11.D 12.A 解析 第 10 题,读材料可知,楠竹林的毛管孔孔隙度百分比最小,且单位的饱和持水量也是 最小,容易产生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所以是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 故本题选择 C。第 11 题,读材料可知,灌木林的毛管孔孔隙度百分比最大,且单位的饱和持 水量也是最大,对应的产生径流的时间最迟也就是最长。故本题选
9、择 D。第 12 题,灌木林有 机质含量高,说明土壤肥沃。植物种类多,表明土壤中养分多而活跃,有机质多;枯枝落叶 可以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增加有机质;年均温较高有利于促进土壤微小生物的活动,增进有 机质的积累;地表径流大,会加大对地表有机质的侵蚀、搬运等作用,导致有机质降低,与 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的关联度最小,故本题选 A。 科学家在黄土高原某地考察研究土壤剖面,发现最上面是黄土,下面土壤发红,最下面 含有大量的鹅卵石。完成 1314 题。 13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黄土形成之前,这里的地理环境是( ) A荒漠 B水乡 C森林 D草原 14土壤发红反映当时的气候特点是( ) A炎热干燥 B温暖湿
10、润 C寒冷潮湿 D寒冷干燥 答案 13.B 14.B 解析 第 13 题,鹅卵石是流水作用形成的,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这里是水乡 泽国,B 对。第 14 题,红壤是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形成的土壤,该地红壤的出现,说明当时 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故选 B。 (2021 广东实验中学期末)当土壤组成物质体积比为:矿物质 40%、有机质 10%、水分和 空气各 20%,该土壤能很好地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称为理想土壤。下图示意我 国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占比。据此完成 1516 题。 15土壤中矿物质的来源是( ) A气候 B成土母质 C地形 D生物 16据图可知( ) A该土壤水分较
11、多,空气偏少 B该地可能炎热干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少 C该土壤矿物质比重大,颗粒粗 D该土壤水分和矿物质偏少,有盐碱化现象 答案 15.B 16.A 解析 第 15 题,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气候和地形对土 壤形成有影响, 但不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 选 B。 第 16 题, 材料指出理想土壤的体积占比为: 矿物质 40%、有机质 10%、水分和空气各 20%。该土壤水分大约占 35%,比理想土壤多,空 气大约占 10%,比理想土壤少,故 A 正确。该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约为 5%,说明当地微生 物活动旺盛,所以当地可能为温暖湿润的气候,故 B 错误。该土壤矿物质比
12、重大于 40%,比 理想土壤稍大,但是颗粒大小无法判断,故 C 错误。该土壤水分和矿物质偏多,故 D 错误。 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5%。图 1 为“我国东 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 2 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 1718 题。 17下列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18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 A免耕直播 B深耕改土 C大棚温室 D砾石压土 答案 17.C 18.B 解析 第 1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 植被 土壤 检测 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6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