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氨和铵盐 课时作业(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2氨和铵盐 课时作业(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 第第 2 课时课时 氨和铵盐氨和铵盐 1.(2019 北京昌平区高一检测)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 ( ) A.NH3 B.Cl2 C.NO D.HCl 2.爱吃虾的同学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买来的虾,闻起来有刺鼻的氨水味,是虾坏了,还 是有不良厂商进行药物处理了呢。 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系丁教授研究结论是海虾的消化道里也 能分解出氨。所以吃海鲜要用醋去腥味,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下列关于氨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由多种粒子构成的,液氨的组成中只有氨分子 B.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 NH3 H2O(
2、除水外) C.氨水显弱碱性,故通常保存在金属容器中 D.在 1 mol L-1氨水中,NH3 H2O、 + 4 NH、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 1 mol L-1 3.下列有关铵盐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 NH3 B.检验铵盐中含有 + 4 NH的操作是取少量铵盐放入试管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用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NH4Cl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 NH+OHNH3+H2O D.NH4Cl 和 NaCl 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 4.(2019 北京昌平区高一检测)下列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3、 ) 5.(2019 厦门高一检测)某同学探究氨和铵盐的性质,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加热 NH4Cl 晶体制备氨气 B.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到白烟 C.将浓氨水滴到 CaO 上,会有氨气生成 D.除去碘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铵,可采用升华的方法 6.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 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 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 NH4Cl 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
4、 MgCl2溶液 D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7.(2019 福州高一检测)同温同压下, 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NH3, NO2, 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B. C.= D.不能确定 8.利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1)关闭装置中的止水夹,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水,打开活塞,说明气密性良好的现象 是_ _。 (2)利用装置制取氨气,不能选用的试剂为浓氨水和_(填字母)。 A.氢氧化钠 B.碱石灰 C.硝酸钾 D.生石灰 (3)根据实验
5、要求, 仪器连接的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 a 接_、 _接_、 _接_。 (4)收集氨气,按如图装置进行 NH3性质的探究实验。 打开旋塞 1,B 瓶中的现象是_,原因是 _,稳定后,关闭旋塞 1; 再打开旋塞 2,B 瓶中的现象是_。 9.某兴趣小组周末去游乐园游玩,被游乐园中心美丽的喷泉吸引,联系到课堂中学习的氨气 的性质,产生了探究喷泉产生原因的浓厚兴趣。该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如下 3 个装置。 (1)图 1 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装置。 利用图 1 中的 A 装置还可制备哪些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一位学生用制得的氨气,按图 2 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
6、喷泉 实验的操作是什么? (3)另一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设计了图 3 装置。首先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 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产生喷泉的是哪组? A.CaCO3粉末和浓盐酸 B.NH4HCO3溶液与稀 NaOH 溶液 C.HCl 和 AgNO3溶液 D.HCl 和酚酞溶液 10.(2019 西安高一检测)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的反应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 定其组成,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为_;仪器 b 中可选择的试剂为_。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 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_(填字母)。 A.Cl2 B.O2
7、 C.CO2 D.NO2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 C 中黑色 CuO 粉末变为红色粉末,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上 述现象证明 NH3具有_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 (4)E 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_。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 F 进行的操作:_。 (6)实验完毕, 若测得干燥管 D 增重 m g, 装置 F 测得气体的体积为 n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值为_(用含 m、n 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解析】选 C。NH3是碱性气体,只能用碱石灰干燥,Cl2、HCl 能与碱石灰反应,只能用 浓硫酸干燥,NO 既不与浓硫酸反应,
8、又不与碱石灰反应,故选 C。 2. 【解析】 选 C。 氨水是氨气溶于水所得的溶液, 是混合物, 溶液中有多种粒子, 包括 NH3 H2O 等分子, + 4 NH、OH-等离子,而液氨是纯净物,组成就是氨分子;当氨溶于水后,大部分氨 与水结合,形成 NH3 H2O,而 NH3 H2O 是弱碱,只有少部分电离,电离出 + 4 NH和 OH-,因 此在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NH3 H2O(除水外);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故一般 情况下,氨水存放在陶瓷坛、橡皮袋等里面;根据氮原子守恒有 c(NH3 H2O)+c( + 4 NH)+ c(NH3)=1 mol L-1。 3.【解析】选 C。所
9、有铵盐受热都易分解,但分解不一定产生 NH3,氯化铵、碳酸氢铵等分 解可生成 NH3,NH4NO3分解不产生 NH3,A 项错误;检验 + 4 NH的操作关键是加入浓 NaOH 溶液,并加热,如果加入稀 NaOH 溶液或不加热,可能不放出 NH3,B 项错误;铵盐和强 碱在水溶液中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实质是 + 4 NH+OHNH3+H2O,C 项正确;可用加热法 分离氯化铵和某些既不分解、 也不升华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但加热时 NH4Cl 分解生成 NH3 和 HCl,冷却二者又重新化合,该过程为化学变化,不是升华,D 项错误。 4.【解析】选 D。Cl2、SO2等都能使品红褪色,所以 A 实
10、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故 A 错误; NO 不稳定,遇到空气会被氧化为 NO2,所以 B 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故 B 错误;干燥的 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 C 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故 C 错误;因为氨气 极易溶于水,所以采用防倒吸装置,故 D 正确。 5.【解析】选 C。NH4Cl 受热分解为 NH3和 HCl,二者遇冷又会化合生成 NH4Cl,A 错;浓 氨水具有挥发性,但浓硫酸难挥发,故不会发生反应,B 错;浓氨水滴到 CaO 上,CaO 与 水反应生成 Ca(OH)2,放出热量使氨水分解,会有氨气生成,C 正确;碘易升华,NH4Cl 受 热易分解,不能用升华法除 NH4Cl,
11、D 错。 6.【解析】选 A。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 HCl 气体与 NH3反应生成了 NH4Cl 固体颗粒, A 项正确;浓硫酸没有挥发性,不会出现白烟,但是仍然发生反应生成(NH4)2SO4,B 项不 正确;NH3 H2O 能与大多数的金属阳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C 项不正确;NH3溶于水 并与水反应生成弱碱 NH3 H2O,但 NH3本身不是碱,D 项不正确。 7.【解析】选 C。在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烧瓶的容积相同,根据 n=V/Vm知, 氨气、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因 NO2能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所以 各烧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12、,做完喷泉实验后,盛放氨气的烧瓶、含 NO2的烧瓶 中溶液的体积比为 32,所以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1。 8.【解析】(1)向烧瓶中加一定量水,没过分液漏斗的下端,关闭止水夹,再加一定量的水, 分液漏斗内液面不下降,可说明气密性良好。 (2)实验室为快速制取氨气,可以向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生石灰或碱石灰。 (3)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的装置连接顺序为制气、净化干燥、收集、尾气吸收。 (4)A 容器压强为 150 kPa, B 容器压强为 100 kPa, A 容器压强大于 B 容器, 先打开旋塞 1, A 容器中的氯化氢进入 B 容器,氨气和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
13、l,生成氯化铵固体 小颗粒,所以 B 瓶中的现象是出现白烟;氨气、氯化氢为气体,反应生成的氯化铵为固 体,压强减小,再打开旋塞 2,硝酸银溶液倒吸入 B 瓶中,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答案:(1)分液漏斗内液面不再下降 (2)C (3)b c e f d (4)产生白色的烟 氯化氢 与氨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小颗粒,NH3+HClNH4Cl,氯化铵小颗粒形成白烟(提示:A 中 气体压强大于 B 中) 烧杯中的硝酸银溶液会倒吸入 B 瓶中,B 瓶中生成白色沉淀 9.【解析】(1)采用的是固+固混合加热制气的方法,故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 NH3,反应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
14、Cl2+2NH3+2H2O。用该制气装置还可以制备 O2。(2)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由于氨气易溶于 水,使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引发喷泉。 (3)图 3 是利用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 由气体自身产生的压强将液体压上去而产生喷泉, 故 A 可以。 答案:(1)O2 2KClO32KCl+3O2(合理即可) (2)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 (3)A 10.【解析】(1)装置中仪器 a 为分液漏斗;仪器 b 是利用分液漏斗中滴入的浓氨水使 b 中的 固体溶解放热促进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 氢氧化钠固体、 氧化钙固体、 碱石灰固体等均
15、可。 (2)制备氯气需要加热,且氯气为黄绿色气体,A 不符合;可以制备 O2,利用固体过氧化钠 和水的反应,B 符合;可以制备 CO2气体,利用稀盐酸和大理石的反应,C 符合;NO2是红 棕色气体,D 不符合。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 C 中黑色 CuO 粉末变为红色粉末,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说 明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氨气被氧化铜氧化表现还原性,结合原子守恒配平 写出化学方程式:3CuO+2NH33Cu+3H2O+N2。 (4)依据流程分析,E 中浓硫酸吸收过量的氨气,阻止 F 中水蒸气进入 D 影响实验效果。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 F 进行的操作是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 平,保持压强平衡再读数。 (6)干燥管D增重m g, 则水的物质的量=, 装置F测得气体(N2)的体积为n L(已 折算成标准状况),物质的量=,依据元素守恒得到氮原子和氢原子物质的 量之比=( 2)( 2)=,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 数比为。 答案:(1)分液漏斗 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或碱石灰) (2)B、C (3)还原 3CuO+2NH33Cu+3H2O+N2 (4)吸收未反应的氨气,阻止 F 中水蒸气进入 D (5)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 (6)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7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