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思想感情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思想感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思想感情(2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知识点一知识点一 诗歌感情分类诗歌感情分类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但常见题材总是有限的。大致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怀古咏史诗、托 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即事抒怀诗。相同题材的诗歌在“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上往 往有相似、相近、相通之处。平时学习诗歌,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在考场上,完全可以“知一 类诗,通一首诗”,即先从内容入手,尝试根据该诗的内容特色,大致归类到某一题材,再由类及篇推断 其使用手法及具体内涵,亦即合理猜想该诗大致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一、山水田园诗 题材特征 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
2、分为山水 诗与田园诗。 常见标志 标题中往往有“山”“野”“田”“居”等字。常见意象: 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内容情感 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常用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 (2)写景的表现手法: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 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 觉的运用; 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化动为
3、静与化静为动)。 (3)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教材链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夜归鹿门歌、杜甫望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陆游游 山西村、曹操观沧海、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二、边塞军旅诗二、边塞军旅诗 题材特征 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 常见标志 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 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 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 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
4、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 胡人、单于等)。 内容情感 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常用手法 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 法。 意境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 教材链接 王翰凉州词、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塞下曲、 高适燕歌行、王维使至塞上、王之涣凉州词、王昌龄出塞。 三、怀古咏史诗三、怀古咏史诗 题材特征 以
5、历史上的人、物、事为题材,咏叹史实,描写古迹。 常见标志 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等字样;或以古代的人、事、地、物为题。 内容情感 怀古伤今、借古伤己、借古讽今。 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常用手法 对比、用典、以小见大。 教材链接 杜牧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越中览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杜甫蜀相咏怀古迹(其三)、姜夔扬州慢。 四、托物言志诗四、托物言志诗 题材特征 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 常见标志 从对象上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 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6、 从题目上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 “某物吟”等为题目。 内容情感 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 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 或冷嘲热讽。 常用手法 从具体的描写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 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象征)。 教材链接 贺知章咏柳、于谦石灰吟、王安石梅花、郑燮竹石、 陆游卜算子咏梅、王冕墨梅。 五、羁旅思乡诗五、羁旅思乡诗 题 材 特征 借诗人
7、旅途所见所闻,表达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乡怀亲之情。 常 见 标志 诗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 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 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 内 容 情感 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 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常 用 手法 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乐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情)。
8、 对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 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教 材 链接 李白静夜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湾次北固山下、 杜甫登高阁夜、马致远秋思、李商隐夜雨寄北、苏轼水 调歌头、纳兰性德长相思、周邦彦苏幕遮。 六、送别怀人诗六、送别怀人诗 常见标志 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样。 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 “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常在送别诗中出现)。 内容情感 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借送别友人表明
9、自己的心态。 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 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常用手法 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 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以乐景写哀情或反衬)。 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 的留恋和关切。 教材链接 李白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柳永雨霖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七、爱情闺怨诗七、爱情闺怨诗 题材特征 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主要 有赠
10、内诗和悼亡诗。 常见标志 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 “闺怨”“幽恨”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 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 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 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内容情感 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 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 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 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常用手法 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 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 用。 衬
11、托。具体分为正衬和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 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正面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 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 妇的悲伤与幽怨。 先扬后抑。 教材链接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温庭筠菩萨蛮小 山重叠金明灭、王昌龄闺怨。 附:其他类诗词附:其他类诗词 哲理诗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类诗词内容深沉 浑厚、含蓄隽永,多将抽象的哲学道理蕴含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 小精悍,大都是四句的绝句,如苏轼的题西林壁。 隐逸诗 隐逸诗是古代的一些文人因对封建统治不满而归隐田园生活, 或者描绘 田园自然风光, 或
12、者描绘一些隐者人物形象, 以隐居生活为题材的一类诗词。 这类诗词中既有对秀美风光的描写,也有对时代的不满,还有表现抑郁不得 志的情怀。如陆游的纪游抒情之作游山西村。 民生诗 “民生”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关注民生就是关注老 百姓的生活质量。古代不乏关注民生的诗人,从他们的诗句中能看到诗人对 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和关怀。例如: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 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题画诗 题画诗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 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 意境。这种题在画上的诗就叫题画诗。它把文学和美术二者结
13、合起来,在画 面上,诗和画妙合而凝,契合无间, 浑然一体,成了一幅美术作品的构图上、 意境上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诗情画意,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如苏轼 的惠崇春江晓景。 干谒诗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 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 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 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 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为社会贤达, 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如孟浩然的望 洞庭湖赠张丞相。
14、贬谪诗 贬谪诗是指古代文人被贬后所写的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诗。 古代的知识 分子大都以做官为最高理想,他们一旦靠读书做上官以后,就进入到沉浮的 宦海之中,稍不留神就有遭遇贬谪的危险。这是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所造成 的悲剧结局,是高远志向无法在现实政治中得以实现的命运悲态。体现在贬 谪诗人作品中的悲剧感主要是对人生遭遇的感慨和自我生命的悲叹。 贬谪诗 一般有三大要素:政治前途黯淡,诗人内心痛苦,贬谪之地自然环境恶劣。 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遗民诗 一般特指宋元之际、明清之际这两个时期的遗民诗歌。宋元易代后,在 异族政治统治和中原文化沦丧的双重失落之下, 遗民诗人产生了对故国浓重 的
15、依恋情怀。由于复国无望,遗民们避居山中,不食周粟,保持气节。由明 入清的诗人,一方面保持自己的民族气节,对明末清初的战乱和民生疾苦铭 刻在心,对清统治者在政治上采取不合作态度,拒绝入仕为官;一方面用诗 歌揭露清兵暴行, 颂扬抗清英烈, 寄托故国哀思。诗风慷慨苍凉、 激昂悲壮。 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讽喻诗 讽喻诗是作者对世态、 人生等进行真知灼见的探索, 或从正面作出评判, 或从侧面发出讽刺而撰写的诗篇。鲁迅先生指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 必是曾有的实事, 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所以它既不是 捏造 , 也不是 诬 蔑;既不是揭发阴私,也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 状。”而是针对“在那时
16、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至可恶”的事 情,加以提炼、夸张而形成讽刺。发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这是人类进步 的必然;关注社会,心系民众,针砭时弊,更是历代进步作家的共同使命。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例题】【例题】 (2021 江苏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梅岭三章(一) 陈毅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8从梅岭三章“_”和别云间“_”中,可以看出这两首诗 均属绝命诗。(各填一句诗) 9梅岭三章中,“百战多”写
17、战斗之频繁,“旌旗十万”言牺牲之巨大,表现斗争历程之艰难。 那么,别云间一诗又是怎样表现斗争历程之艰难的?请结合首联分析。 10两首诗,一首想象人去阴间,一首想象魂归人间。请结合“去”“来”的目的,说说两位诗人表 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 8 断头今日意如何(或“此去泉台招旧部”); 已知泉路近。 9首联叙述了诗人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生活。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起兵抗清到身 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深含着诗人满腔心酸和深切感叹。 10人去阴间,是为了“招旧部”“斩阎罗”,以此表达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或“不屈不,挠的 战斗意志”);魂
18、归人间,是为了看战旗在空中飘扬,以此表达壮志未酬的悲愤(或“表达对山河故乡的 无限留恋”,或“表达对胜利的渴盼”) 【分析】 8 考查比较阅读。第一首诗中的“断头今日意如何?”的意思是即将牺牲,我在想些什么呢?“此去泉 台招旧部”的意思是我这一去黄泉,定经召集旧部。第二首诗中的“已知泉路近”的意思是已经知道了黄 泉之路不远。这三句话点明了这两首诗歌都是绝命诗。 9 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的意思是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 俘成为阶下囚。“三年”写时间之长,“羁旅客”点明自己的身份,多年漂泊,为了反清四处奔走;“又” 说明作者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捕了,“南冠”,运用典
19、故,抒发了诗人苦战被捕后的沉痛、愤懑之情。这两 句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从中可见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亦可见其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10 考查赏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第一首诗中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可知作者身去阴 间也不会放弃斗争,而是会召集旧部,一起把阴间的统治者阎罗斩于马下。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战斗意志和 誓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根据第二首诗中的“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可知作者毅魄归来,是为了 在空中看一看灵旗。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既表达了作 者壮志未酬的悲愤,也表达了作者对胜利的渴望。 (2021 山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
20、面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 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西湖:这里指颍州西湖。琼田:神话传说中的玉田,这里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17词的上片通过_、云物俱鲜、_表现“西湖好”。 18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7 天容水色 鸥鹭闲眠 18赞美,心旷神怡(愉悦、安闲、闲适) 【分析】 17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词一开始,作者便充满喜悦之情地衷 心赞美西湖,此句通过“天容水色”“云物俱鲜”表现“西湖好”;次句“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用“鸥鹭闲眠
21、”进一步写月夜的西湖的宁静之美,继续表现“西湖好”。 18 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词一开始,作者便充满喜悦之情地衷心赞美西湖。湖上的“鸥鹭闲 眠”,表明已经是夜晚。鸥鹭对于这些管弦歌吹之声,早已听惯不惊。这一方面表明欧公与好友陶醉于湖 光山色间;另一方面也间接表现了欧公退隐之后,已无机心,故能与鸥鹭相处。词的下片写月下西湖的景 色及夜晚泛舟西湖的欢悦之情。清风徐徐,月光皎洁,湖水澄澈,晶莹透明,月光一照,闪闪发光。这时 泛舟湖心,天容水色相映,广袤无际,好似“一片琼田”。这种境界会使人感到远离尘嚣,心旷神怡。人 在此时此境中,很容易产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谁还愿意乘着骖鸾做神仙呢
22、!由此可知,这首词 上片表达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下片表达泛舟西湖的愉悦之情。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2021 四川省泸州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早归 唐元稹 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1)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两字的妙处。 (2)尾联写出了黄莺的明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小题 1】(1)本题考查词语赏析能力。此题要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体会它在诗歌中 对表情达意的作用。“笼”是笼罩的意思,“远山笼宿雾”写出远山被雾霭笼罩、萦绕的朦胧之美。“影” 在这里是投影的意思,“高树影朝
23、晖”写出晨光映照,树叶的影子投射在地面上的景象。这两个词语均简 洁、形象、富有表现力。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会。诗人从花丛中走过,朝露沾衣,惊飞了黄莺,“似相恼” 将黄莺人格化,显示其可爱特点。“含啭傍人飞”写其叫声动听。尾联写鸟怨人来,实际表现出作者早晨 经过树林的愉悦之情。 答案: (1)笼,笼罩或萦绕之意,写出远山在晨雾萦绕之中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影,投影之意,表现了树木在 晨光映照下,树影投在地上的明暗交错的立体美。 (2)写出了黄莺的娇小轻盈、俏皮可爱,叫声婉转动听。 通过写鸟与人和谐相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愉悦闲适之情。 译文: 春天的早晨很安静,风轻悄悄的,诗人
24、带着酒意归来。远山被雾霭笼罩,朦朦胧胧;晨光映照,树的影子 投射在地面。饮马时惊动了水中的鱼,穿过花丛时露水沾湿了衣服。黄莺好像埋怨有人来而恼怒,围绕着 人不断地鸣叫。 【小题 2】 【解析】本诗写的是诗人早晨归来,经过树林时见到的景色。通过写风、远山、树影、鱼、花、黄莺 等,表现了景物静谧而美好的特点,颈联和尾联以动写静,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 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 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2021 四川省自贡市)古代诗歌
25、阅读。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唐肃宋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郎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 这首诗作于这期间。禄米:古代官吏的体给,这里指钱来。饭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首联中的“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 _ 首联中“长夏”点明时间,“江村”二字照应题目,“事事幽”则统领整首诗。 _ 颈联对“老妻”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古诗词 赏析 思想 感情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