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名校联盟四川省成都市名校联盟 2021-2022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简化汉字,历史的积淀与选择 日前,某博物馆展出清代书法家苏廷玉的行书作品,其中的数个“乱”字,在网上引发争议: “简体字 是近现代才有的,清代书法作品中出现简体,肯定是赝品。 ”关于汉字繁简问题的争论此次上升到了文物真 伪判定的层面。那么,汉字繁简,到底能否成为判定文物真伪的定性标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繁简并存是汉字起源现
2、象,更是汉字生命现象。关于汉字的起源,原始的图画与记号无疑为汉 字的萌芽与诞生提供了胚胎和模型。原始图画与记号具有线条多寡不一的相近形象,这已预示着未来脱胎 于之的汉字必将有繁有简。文字学家梁东汉说: “从图画文字发展到现阶段简化汉字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简 化、不断繁化的错综复杂的过程。 ”汉字繁简并存已然是一种普遍现象。甲骨文作为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汉 字,同字正反不定,有繁有简,异形严重。如“车”字,或因“画成其物”的“车”形各有差异,又或因 创制“车”字的“仓颉”并非一人,也或因据以“观象”的视角多有不同,呈现至今的繁简形体竟有数十 个之多。东汉许慎创制完成我国首部字典说文解字 ,它将古今文
3、字汇于一书,全面展示出雅俗共现、繁 简并存的用字局面。当前,我国通用规范汉字以简化字为主,但在诸如文物古迹、书法篆刻、题词招牌等 特殊领域和场合,仍然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其次,现行简化字是历史的积淀。追溯现行简化字的来源,相当一批为历代简体字,一些为历代草书 和行书,还有一些是“古本字” ,而古本字甚至比它们相应的繁体的历史或“资格”还要老。比如,甲骨文、 金文中的“云”字,到小篆中增加了“雨”旁成“雲”形,现行简化字启用了古本字“云” 。秦汉时期,下 层官吏书记迫于书写速度提升的需要,书写草化成了必然之势,以简省式的随意为之,逐渐积淀成了约定 俗成的普遍现象,草书简体字便跃然“简”上。如
4、“爲”字,本从爪,从象,会人手牵大象劳作之意,汉 简草书只用轮廓式笔画将其整体的复杂形体勾勒出来而作“为” 。历代官方多曾倡导使用正体字,但形体简 化的俗体字一直在民间大行其道。比如清代红楼梦的手抄本中,就用了铁、过、绛、说、坏、劝、听、 体等一批简体字。文字改革专家叶籁士对现行最为常用的 521 个简化字做过统计,发现其中 420 个早已有 之。虽然现行简化字从形体的具象性和表义的准确性来说,确实不及象形化程度较高的甲骨文、金文等古 文字。但是,简化是汉字发展的主流趋势。简化字和繁体字共同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命脉。 所以,面对繁简不同的汉字历史形体,我们不能将其片面地作为判定文物真伪的定性标
5、识。从网友对 汉字繁简问题的热议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相关 专家学者在深入发掘汉字蕴含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同时,更应当重视研究成果转化,让学术研究走向 生活,更好地传承和传播汉字文化和汉字知识。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必将一直与中华文化相 伴而行,助推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扬。 (摘编自光明日报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为汉字的萌芽与诞生提供了胚胎和模型的原始图画与记号具有线条多寡不一的相近形象,这预示着未来 汉字必将有繁有简。 B甲骨文因“画成其物”的形状差异、创制人不同,因而同字正反不定,有
6、繁有简,异形严重。 C清代红楼梦手抄本中出现了一批与官方要求不符的简体字,这说明形体简化的俗体字一直在民间流 行。 D由于当前社会各界对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高,作者建议相关专家学者要深入发掘汉字 内蕴,重视研究成果转化,让学术研究走向生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章思路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借清代书法作品出现简体字引起网友争议的问题提出观点,然 后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文章第二段引用说文解字的内容,意在说明汉字繁简并存的现象。 C文章以现行简化字“云”的启用情况为例,目的是论述为满足书写速度的需求,草书简体字逐渐积淀成
7、 为现行简体字。 D文章第三段主要通过举“古本字” “汉简草书” 、形体简化的“俗体字”三种现行简化字来源的例子来论 证现行简化字是历史的积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梁东汉认为从图画文字发展到现阶段简化汉字的过程是错综复杂的,可见汉字的简化和繁化可能具有一 定的辩证统一关系。 B “言”字在汉简中单独成字时不简化,作偏旁时多简化为“讠” ,这也是证明汉字简写能满足书写便捷需 求的一个例子。 C文化自信首先是语言文字自信,我们要推广与普及汉字文化知识,让汉字助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传扬。 D 当前, 繁体字也传承着中华文化, 因而作者提倡多认识并书写繁体字,
8、以便更好更全面地传承中华文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张烁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 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 。这个想法,终因复旦大学和西藏 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自此,钟扬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 16 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 50 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
9、的 4000 多万颗种子。他的理想,是在未来 10 年间,收集西藏植物的 1/3 以上,如果有更多人加入,也许 30 年就能全部收集完 党员本色 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钟扬的身体频发警报。2015 年 5 月 2 日,51 岁生日当晚,他突发脑溢血。从 医院出来,医生给他规定了 3 条“铁律” :一是戒酒,二是吃药,三是绝不可再去西藏。 离开 ICU 刚半年,他又进藏了。钟扬,他仿佛对一些人们热衷追逐的事从不在乎,又仿佛对一些人们 不可理解的事格外执拗。 万千植物中,钟扬最爱高原植物,它们在艰苦环境中深深扎根,顽强绽放他曾深情写下这样的诗 句:世上多少玲珑的花儿,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
10、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这是高原植物 的品格,也是钟扬,这个有着 26 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 先生之风 “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 ”钟扬说,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宝贵的种子。这些年,钟扬也倾注了巨大心血 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们。 初始援藏,钟扬想为青藏高原盘点植物“家底” 。漫长科考道路上,他慢慢意识到,在西部这片神奇的 土地上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 “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 也许会对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于是,他想把西藏大学的“造血机制”建起来,打造最好的平台,把 学科带到新高度。 事实上,钟扬的视野从没离开过下一代。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
11、和科学思維要从小培养,现在让孩子们 多一点兴趣,说不定今后就多出几个科学家。 ”谁能想到,一个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的大教授,每个月却坚 持抽出两天去上海的中小学开科普课。多年来,钟扬以巨大热情投入科普教育中,参与了上海科技馆、自 然博物馆建设,出版了多本科普著作,每年主讲三十场科普讲座。 高原永生 2017 年 9 月 25 日凌晨 5 时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返程途中,钟扬遭遇车祸, 生命定格在了 53 岁。 这就是那个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库,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 50 多万公里,数次攀登至海拔 6000 多米,收集了 4000 多万颗种子、打响了“植物保卫战”的人
12、吗?这就是那个不顾高血压、心脏肥大, 坚持 16 年援藏,让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的人吗?这就是那个从教 30 余年,立志要为每 个少数民族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的人吗? 钟扬那带着湖南味的普通话依然回荡耳边: “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 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 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 (有删改) 相关链接: 十多年来,他和团队已从采集的高原香柏中提取出抗癌成分;他们在雪域高原追踪数年,最终寻获“植 物界小白鼠”拟南芥。 (摘编自坚守初心的追梦者钟扬同志先进事迹 )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
13、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作为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他走进西藏,为 国家收集种子。 B钟扬积极投入科普教育,参与了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的建设,出版了多本科普著作,每年主讲 30 场科普讲座,注重下一代的培养。 C钟扬认识到我国西部地区需要通过教育来传递科学精神,他从教 30 余年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了一位植 物学博士,展现了他为国育才的崇高精神。 D钟扬援藏 16 年,和学生们收集了 4000 多万颗种子,与团队提取出抗癌成分,让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 国家“双一流” ,在科研和学科建设上做出了贡献。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分析,不
14、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中引用钟扬赞美藏波罗花的诗句,意在借此赞美他不畏艰苦、坚守初心的追求与品格。 B文中精准地点明钟扬突发脑溢血和遭遇车祸去世的具体时间,这样的表述强调了事件的突发性。 C文中多次引用钟扬说过的话,直接表现了钟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塑造了钟扬的形象,增强了文章的真 实性。 D 文章在记叙钟扬援藏事迹的过程中, 还使用了议论、 抒情的手法, 既深化了主题, 又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6作为植物学家、共产党员和教师,钟扬在植物学研究、共产党员的本色和教师的责任方面都有自己的追 求。请根据材料分别概括。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5、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 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 ,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脑袋的轮廓是有 棱有角的。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夜叉的模样。 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 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 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
16、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说一两 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 箸,他用手背一抹。他常穿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他经常 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 凶。 学校上午的课很严,下午的课稀松。所以每到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真 到了的学生,一部分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一部分写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有 时候逗先生开顽笑。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 概
17、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有一天,先生大概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 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 “这题目怎样讲呀?” 老先生转过身来, 冷笑两声, 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 写完了当然还要讲, 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 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下可惹了祸,老 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 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
18、。 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 都会引用这一句 “你是什么东西? 我把你一眼望到底! ”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还当面加以解释, 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 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徐先生介绍作者之后,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 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 的一半了。 徐先
19、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 “尚可” “气盛言宜” ,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 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 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给 我解释说: “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 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 懈啦光唧的, 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 你再读读看, 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 ”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把虚泡 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 爱”的道理,就不
20、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他告诉我,作文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显着 朴拙有力。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他又告诉我,说理至 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疑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诸如此类的心得, 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 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 ,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章开头简洁
21、,连用两个程度副词“最”强调了国文先生在“我”记忆中的位置,同时也勾起了读者阅 读的欲望。 B第段对老师的描述看似不敬,但作者是在用一种风趣幽默的笔调来调侃自己所喜欢的尊长,其中饱含 着深深的爱意。 C作者善抓人物特征,综合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寥寥几笔,将老师的形象勾勒得栩 栩如生、形神兼备。 D本文内蕴丰盈,行文简洁,文笔机智,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对老师的怀念之情更 是深沉浓郁。 8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分) 9本文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于细微处见精神,请选择两处典型的细节描写进行分析。 (6 分) 二二、诗文阅读、诗文阅读(3
22、4 分) (一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留侯 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良乃更名姓,亡匿下 邳。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 沛公之从洛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乃与良西入武关。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 曰: “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 山上为疑兵 令郦食其 持重宝啖秦将。 ”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
23、: “此独其将欲 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因令良厚遗项伯, 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 “王何不烧绝 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间行归汉王,汉王亦已还定三秦矣。复以良为成 信侯,从东击楚。至彭城,汉败而还。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 “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 者?”良进曰: “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
24、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 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損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 ”良曰: “始 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 良为留侯。高帝崩 ,后八年卒,谥 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有删节) 注:郦食其:人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B臣闻其将屠者子
25、/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C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D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 分) ( ) A侯,爵位名称。爵位是古代天子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 世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B万户,在文中指有万户人口的食邑。食邑,是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C崩,即驾崩,指天子死。古人对“死”的称谓有严格规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名校 联盟 2021 2022 学年 上期 联考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9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