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全册“361教学法”教案设计
《2021年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全册“361教学法”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全册“361教学法”教案设计(8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61 教学法”教案设计教学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厘米的认识(2、3 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经历统一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尺子。 预习提纲: 自己阅读课本2、3页例1、例2的内容,思考:1、很久以前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做单位?仔细观察厘米尺,说说厘米尺上都有些什么?3、比划、感知厘米尺上的1厘米有多长。 导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你们和老师比,谁高?谁矮?(老师高,同学们矮。)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2.“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板书课题:长度单位。
3、) 二、明确目标二、明确目标 1.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三、预习反馈三、预习反馈 提问、检查预习情况。 四、师生活动四、师生活动 【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一) 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自主学习教材第 2 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认真观察,说一说说一说:从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引导: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2、同桌议一议议一议: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3、体验体验: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
4、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4、交流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3 拃、4 拃、5 拃半、5 拃等。) 5、想一想想一想: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活动要求,明确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要求: (1)对子交流,帮扶。 (2)小组合作,组内订正补充,形成小组共同认识和困惑。 3、展示分享: 小组中的四号组员回答: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4、评价点拨: 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
5、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一个知识。(板书:统一的长度单位)。 【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二)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自主学习教材第 3 页例 2 的内容,完成下列的问题: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 【智慧小精灵说: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 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 O。后面的呢?(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尺子上有这
6、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 cm 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 1 厘米,比划、感知厘米尺上的 1 厘米有多长。 【智慧小精灵说:这个刻度 0 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 0 到刻度 1的长度就是 1 厘米。(板书:厘米)】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3、认识几厘米。 (观察尺子,小组讨论:0 到 2 的长度是几厘米,从 O 到 3、4、5 呢?) 4、估一估身边物体的长度。(橡皮、粉笔、铅笔、作业本等)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出示学习
7、活动要求,明确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要求: (1)对子交流、帮扶。 (2)小组合作,组内订正补充形成小组共同认识和困惑。 3、展示分享: (1)小组中的四号组员回答:量比较短的物体用什么做单位。 (2)小组中的三号成员说一说:用手比一比 1 厘米有多长。 五、当堂训练五、当堂训练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后,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 六、总结提升六、总结提升 测量较短物体长度时,用“厘米”(cm)作单位。食指宽、田字格宽、图钉的长大约 1 厘米。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厘米 测量较短物体长度时,
8、用“厘米”(cm)作单位。 食指宽、田字格宽、图钉的长大约 1 厘米。 课后要求: 1、再仔细观察厘米尺,记住厘米尺上都有些什么? 2、动手试着用厘米尺量一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橡皮、粉笔、铅笔、作业本等),想一想:测量时应注意些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61 教学法”教案设计教学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用厘米量(3 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2)经历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数学的乐
9、趣。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会估计并测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尺子、纸条。 预习提纲: 动手试着用厘米尺量一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橡皮、粉笔、铅笔、作业本、数学书的长等),想一想:测量时应注意些什么? 导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一、导入揭题 1、量比较短的物体用什么做单位?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呢?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厘米的认识,用厘米尺量一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二、明确目标 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
10、的长度。 三、预习反馈三、预习反馈 提问、检查预习情况。反思:为什么用同样的尺子量得的小楷本的长不一样呢?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些什么? 四、师生活动四、师生活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学习要求】 量一量课本第 3 页例 3 纸条的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估一估它可能是几厘米,再用尺子量一量。) 【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活动要求,明确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要求: (1)对子交流、帮扶。 (2)小组合作,组内订正、补充,形成小组共同认识和困惑。 3、展示分享: (1)小组中的四号组员回答:纸条有多长。
11、 (2)小组中的三号成员说一说:怎样准确量出纸条的长度?(把尺的刻度 O 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五、当堂训练 1、先估一估,再量一量铅笔、橡皮、文具盒、数学课本的长。 2、完成课本第 4 页做一做。 六、总结提升六、总结提升 怎样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把尺的刻度 O 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用厘米量 把尺的刻度 0 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课后要求:完成练习一第 1、2 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61
12、 教学法”教案设计教学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米的认识(第 4 页) 年级:年级:二年级 主备教师: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2.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理解 1 米=100 厘米。 3.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限整米)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 1 米=100 厘米,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体会 1 米的实际长度,理解 1 米=100 厘米,并形成直观印象。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米尺 、绳子 预习提
13、纲: 自学课本第4页内容,借助米尺感知1米有多长,仔细观察米尺并思考:1米=?厘米。 导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一、导入揭题 1.前节课我们学习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测量?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 1 厘米?用手比一比。 2.请两名同学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3.我们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做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板书:米的认识) 二、明确目标二、明确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 1 米=100 厘米,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三、预习反馈三、预习反馈 提问,检查预习情况。 四、师生活动四、师生活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
14、米,初步感知 1 米的长度。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自主学习教材第 4 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各小组互相量一量,从脚底起,1 米到了身体的什么部位?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 米?(小组动手操作,讨论交流)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1、 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活动要求,明确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要求: (1)对子交流、帮扶。 (2)小组合作,组内订正、补充,形成小组共同认识和困惑。 3、 展示分享: (1)小组中的四号组员回答用手比一比 1 米有多长? (2)小组中的三号组员说一说怎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呢? 4、 评价点拨: 要想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左端应对准 0 刻度
15、线。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探究厘米、米之间的关系,知道 1 米=100 厘米。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1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这条是 1 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1、 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活动要求,明确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要求: (1)对子交流、帮扶。 (2)小组合作,组内订正、补充。 3、展示分享: 小组中的四号组员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 4、评价点拨: 1 米也就是 100 厘米。(板书:1 米=100 厘米) 五、当堂训练五、当堂训练 1.在合适的答案后画“”
16、(1)一根跳绳:比 1 米长( ),比 1 米短( )。 (2)一只小猫:比 1 米高( ),比 1 米矮( )。 (3)一把长椅子:比 1 米长( ),比 1 米短( ) 2.量一量(练习一第 3、5 题)。 六、总结提升六、总结提升 1、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1 米=100 厘米。 2、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把尺的 0 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 1 米=100 厘米。 课后要求:想一想,怎样确定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61 教学法”
17、教案设计教学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线段的认识(第 5 页) 年级:年级:二年级 主备教师: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感知线段的特征,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2.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线段的特征,会分辨线段。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弯曲的两根毛线(不同长度)、直尺 预习提纲: 自学课本第5页的内容,想一想:什么是线段?
18、线段有哪些特征呢? 导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一、导入揭题 1.(课件播放消防员接到任务的情境。)同学们,消防员叔叔他们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争分夺秒。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铁管是直的,而楼梯是弯弯曲曲的。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明确目标二、明确目标 1.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2.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 三、预习反馈三、预习反馈 提问、检查预习情况。 四、师生活动四、师生活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
19、特征,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1、出示两根毛线,这两根线是直的吗?(不是。)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一下子看不出长短。)谁能想个办法比比它们的长度?指名两个学生比较线的长短。(学生拉直毛线。)追问:为什么要拉直以后一头对齐再比呢? 教师演示:把其中一根毛线拉直贴到黑板上,另一根对齐左端点。现在,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了吗?教师指出:贴在黑板上的这段直的线就是线段。(板书课题。) 2、认识线段是直的。老师手上的这根毛线,我把它放松,它是线段吗?(不是,弯弯的不是线段。) 拉直,现在呢?(是线段。)教师把线段斜拉,竖拉,不同方向拉,问:是线段吗?怎么判断? 3、找线段。请你找
20、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摸一摸书本的边,说一说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 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黑板边、直尺边、书本边、铅笔边、桌子边等都可以看成线段。(强调物体的边是线段。) 4、量线段。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打开教材第 5 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把尺的刻度 0 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活动要求,明确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要求: (1)对子交流、帮扶。 (2)小组合作,组内订正、补充,形成小组共同认识和困惑。 3、展示分享: 小组中的四号组员回答刚才的学习中你有什么发现? 4、评价点
21、拨 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五、当堂训练五、当堂训练 1.完成教材第 5 页“做一做”的第 1 题。 2.完成教材第 5 页“做一做”的第 2 题。 六、总结提升六、总结提升 线段有哪些特征?(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线段的认识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课后要求: 1、熟记线段的特征。 2、完成练习一 6、7、11 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61 教学法”教案设计教学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画线段(第 6 页) 年级:年级:二年级 主备教师:主备教师: 教
22、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思考、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2.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画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会用刻度尺画线段的长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直尺 预习提纲: 自学课本第6页内容,想一想:怎样画线段呢? 导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一、导入揭题 1、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征?(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2、揭题:我们该怎样画一条线段呢?(板书课题:画线段) 二、明确目标二、明确目标 会用刻度尺画线段的长度。 三、预习反馈三、预
23、习反馈 提问、检查预习情况。 四、师生活动四、师生活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会用刻度尺画线段的长度。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1、学画线段。【同学们已经学会量线段了,那么你会画线段吗?你能画一条长 3 厘米的线段吗?(学生在作业纸上画。)】 2、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呢?(学生演示。)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活动要求,明确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要求: 小组合作,组内交流画线段的方法。 3、展示分享: 小组中的三号组员演示画一条长 3 厘米的线段。 小组中的三号组员汇报画线段的方法。【从刻度 O 开始,画到刻度 3 的地方。】 4、评价点拨 画线段要注意什
24、么?【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动。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 五、当堂训练五、当堂训练 1.完成教材第 6 页“做一做”的第 1 题。 说说怎样才能和它同样长?(先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同样长的线段。) 2.完成教材第 6 页“做一做”的第 2 题。 六、总结提升六、总结提升 1、画几厘米的线段,就从尺的刻度 0 画到几厘米处。 2、画线段要注意什么?【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动。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画线段 画几厘米的线段,就从尺的刻度 0 画到几厘米处。 课后要求: 按要求画一画:
25、1、 画一条比 3 厘米长 2 厘米的线段。 2、 画一条比 7 厘米短 3 厘米的线段。 3、 画一条比 5 厘米长比 7 厘米短的线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第 7 页) 年级:年级:二年级 主备教师: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人教版二 年级 数学 361 教学法 教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0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