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 重难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9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 重难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 重难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14 页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重难点练习题 重点练重点练 1.北方针叶林分布于 4570N 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下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为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占总植被数的 90%以上。某研究团队研究了林火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林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林火后的前 15 年生产力水平迅速升高的原因有( ) 土壤酸性增强 有机质降解变慢 土壤温度升高 林下光照增多 A. B. C. D. (2)
2、高强度大面积林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林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是( ) A.乔木 B.灌木 C.草本植物 D.苔藓地衣 2.猴面包树(如下图)又叫波巴布树、糊狲木或酸邻树,分布于非洲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断猴面包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正确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高温多雨 C.全年干湿季分明 D.全年高温少雨 (2)猴面包树大量储水的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好望角风大浪急 B.南极科考繁忙 第 2 页 共 14 页 C.地中海沿岸烈日炎炎 D.尼罗河进入汛期 3.
3、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其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若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水位下降,灌丛植物根系因无法再获取水分而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图 1 示意某区域植被分布,图 2 示意灌丛沙堆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区域植被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和光照 B.地形和降水 C.热量和水分 D.土壤和水分 (2)图 1 中无植被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植被破坏 B.海拔高,气温低,植被生长条件差 C.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壤贫瘠 D.多砾石、粗砂,孔隙大,水分渗漏严重 (3)若农田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荒漠化加剧的地
4、区是( ) A.绿洲东北部灌丛荒漠区 B.高寒草甸区 C.无植被区西侧灌丛荒漠区 D.无植被区 4.林隙也称林冠空隙,是指群落中 1 株以上林冠层树木死亡形成的林间空隙,是新个体占据与更新的空间。距离林隙中心距离不同,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不同。林隙既是森林苗木更新的主要场所,也是森林维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生境,同时林隙对林区的微生境具有干扰作用。下图是我国秦岭南坡某林区甲、乙、丙三个主要树种幼苗在某种林隙中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树种幼苗密度由林隙中心向边缘递减 B.乙树种幼苗密度由林隙中心向边缘先减少后加增加 C.丙树种幼苗密度由林隙边缘向中心递
5、增 D.距林隙中心 14 米处三种幼苗分布较均衡 第 3 页 共 14 页 (2)甲、乙、丙三种树种幼苗喜光性由强到弱依次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3)林隙作为林区维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生境对附近苗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调节局地气温年较差 B.协调局地的资源分配 C.加速林区的水循环 D.增加林区的空气湿度 5.四川绵阳官司河地区是我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重点建设工程的代表性区域,该地区属于典型的半自然半人工防护林区和农业区。40 多年前,由于流域内森林遭受毁灭性砍伐,植被破坏严重。近段时期流域内开始了以马尾松、川柏木为建群种(群落的建造者,
6、决定着整个群落的基本性质)的封山育林、营造防护林等林业工程。下图示意不同类型植被群落林下枯落物层持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 A.防风固沙 B.保护农田 C.消烟除尘 D.保持水土 (2)该地植被破坏可能导致( ) 土壤有机质含量锐减 水旱灾害频率增加 风沙威胁严重 生物多样性减少 A. B. C. D. (2)图中各类森林植被中( ) A.单一树种的枯落物层持水量最低 B.混交林的枯落物层持水量最高 C.栎类林枯落物层具有良好的持水性 D.针叶树种比阔叶树种持水量高 6.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7、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 4 页 共 14 页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降水量增加 坡面径流增加 蒸发(腾)量增加 地下径流增加 A. B. C. D.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
8、乙增加,总量减少 难点练难点练 7.土壤呼吸是土壤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它包括植物根系呼吸、土壤动物呼吸、土壤微生物呼吸等。下图为甘肃省玉门镇饮鸟农场某年 7 月 7 日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 裸地、 葵花 (一年生草本植物, 高 13.5m) 、茴香(乔木,高 1015m)、孜然(草本植物,高 2040cm)四种植被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规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应的植被类型是( ) A.裸地 B.孜然 C.茴香 D.葵花 (2)该日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主要受控于( ) A.土壤水分 B.土壤温度 第 5 页 共 14 页 C.土壤质地 D.土层深度 (3)土壤呼吸能够(
9、) A.改变大气环流 B.形成外力堆积地貌 C.影响全球碳平衡 D.促进全球水热平衡 8.木奶果属于茎花植物,是一种集观赏、食用、药用为一体的多功能树种,据此完成 13 题。 (1)木奶果所属植被类型是( ) A.热带草原 B.针叶林 C.热带雨林 D.落叶阔叶林 (2)推测茎花植物的生长环境是( ) A.炎热潮湿 B.炎热干燥 C.寒冷干燥 D.寒冷潮湿 (3)木奶果所属的植被类型特征表现为( ) A.植物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 B.春季发叶,秋冬季节落叶 C.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 D.植物垂直结构复杂,种类丰富 9.为研究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特性的差异,某科研团队在贵州喀斯特实验样地(样地内降水
10、、温度等气候因素大致相当)进行了生态实验研究。下图为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抗蚀指数的实验结果。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第 6 页 共 14 页 (1)实验结果表明( ) A.阔叶林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最显著 B.灌丛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C.针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D.三种植被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均有所增强 (2)1020cm 土层中针叶林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原因可能是( ) A.针叶林土层降水量小,有机质淋失少 B.针叶林土层温度高,有机质分解快 C.针叶林生物量流动最大,下部土层枯落物分解转化多 D.针叶林土层表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淋溶向下淀积
11、量大 (3)在喀斯特地区,如果以防治土壤侵蚀为目的,应考虑种植的树种为( ) A.灌丛 B.针叶林 C.阔叶林 D.混交林 10.生物结皮是由微细菌、真荫、藻类、地衣、苔藓等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粘结形成的复合物。科研人员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沙丘上栽植植物进行固沙,随固沙时间的增加,土壤生物结皮及表土层厚度增加,影响到枝被的生长。研究人员对降雨后流沙和生物结皮土壤的蒸发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见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第 7 页 共 14 页 (1)第一阶段,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与流沙蒸发量相比有较大差异,是因为生物结皮土壤( ) A.雨水下渗慢,表面水分保持时间长 B.地表更粗
12、糙,风速慢 C.地表更干燥,表而水分保持时间短 D.比热容增大,增温慢 (2)第二阶段,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迅速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 生物结皮表面水分在第一阶段已被大量蒸发 生物结皮土壤持水量下降 生物结皮覆盖在土壤表而,束缚住水分 生物结皮土壤土层厚度下降 A. B. C. D. (3)随着固沙时间的增加,当地植被生长良好,是因为生物结皮( ) A.增加土壤矿物质 B.提高土壤温度 C.增加土壤有机质 D.增加土壤疏松度 11.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其形成受成土母质、地貌、气候、生物、时间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13、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 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 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A. B. C. D. (2)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红壤,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 ) A.植被丰富,提供的有机质多 B.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C.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 D.人口稀少,对土壤破坏较小 12.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一为不同气候(湿润、半干旱、干旱)作用下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二为不同植被(森林、草原、荒漠)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 8 页 共 14 页 (1)图一中土壤剖面与气候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
14、湿润,乙干旱,丙半干旱 B.甲半干旱,乙湿润,丙干旱 C.甲半干旱,乙干旱,丙湿润 D.甲湿润,乙半干旱,丙干旱 (2)图二中土壤剖面与植被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森林,荒漠,草原 B.草原,森林,荒漠 C.荒漠,草原,森林 D.森林,草原,荒漠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伊犁河谷位于我国天山山脉西部,北、 东、 南三面环山,素有新疆的 “湿岛” 之称,享有 “塞外江南”的美誉。由于地形海拔的差异,水热分布不均,区内植被带呈垂直分布。伊犁河谷畜牧业发达,四季游牧,山麓地带的荒漠草原和草原作为冬季牧场,山腰的草甸草原是良好的春秋牧场和割草场,海拔 2700m 以上的高寒草甸是优
15、良的夏季牧场。图 1、图 2 分别示意 67 月伊犁河谷南坡土壤有机质的分布变化和植被带的垂直分布。 第 9 页 共 14 页 (1)简述伊犁河谷南坡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 (2)说出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3)分析低海拔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 (4)试为低海拔地区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出可行性措施。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林是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受海水周期性浸没的木本植物群落,是海岸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珠江口的淇澳岛是我国最早进行红树林人工种植的保护区。1985 年起该岛陆续从孟加拉国、我国海南岛引种红树林树种无瓣海桑。无瓣海桑繁殖迅速,不久便成为该岛的优势树种
16、。2008 年初由于严重的气象灾害,无瓣海桑大量死亡,随后又逐渐恢复。下图为淇澳岛地理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1)判断红树林在淇澳岛的分布位置,并分析该处适宜红树林生长的自然条件。 (2)推测 2008 年初无瓣海桑遭受了哪种气象灾害,并简述判断理由。 第 10 页 共 14 页 (3)粤港澳大湾区海岸修复中,能否借鉴淇澳岛的经验大规模引种无瓣海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C; (2)B 解析:(1)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林下部分获得较充足的光照;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土壤温度升高,改善温湿环境;有机质降解加快,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2019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 重难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 2019 地理 必修 一册 第五 植被 土壤 难点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0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