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必备(选考班)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必备(选考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必备(选考班)(8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一编:课标引领一.高考体系:一核四层四翼 一核:考查目的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四层:考查内容是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四翼:考查要求是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命题理念: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二.课标四大核心素养 四大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四者关系如下图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
2、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基本的思想和方法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是基本价值观念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将其划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加以认识,是人们认识地理环境复杂性的基本方法。“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
3、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是基本活动经验三.课标关于地理学科素养水平划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以水平4为依据)1.人地协调观水平人地协调观水平1 能够结合简单、熟悉的地理事象,认识人类活动要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开展;能够简单辨识人们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说明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的方式
4、及其带来的影响。水平2 能够结合给定的简单地理事象,理解人类影响地理环境的主要方式,阐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认识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水平3 能够结合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方式和强度;理解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满足人类需要的潜力及有限性。水平4 能够通过对现实中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简要分析,理解区域中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评价分析人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2.综合思维(包括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水平综合思维水平1 能够说出简单、熟悉的地理事象所包含
5、的相关要素,并能从两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水平2 能够对给定的简单地理事象,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结合时空变化,对其发生、发展进行分析,给出简要的地域性解释。水平3 能够结合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综合各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时空综合维度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水平4 能够对现实中地理事象,如自然环境的变化、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问题等,运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分析思路,对其进行系统性、地域性的解释。3.区域认知水平区域认知水平1 能够根据提示,将简单、熟悉的地理事象置于特定区域中加以认识;
6、 能够认识和归纳区域特征。水平2 能够从区域的视角认识给定简单地理事象,收集整理区域重要的信息; 能够简单解释区域开发利用方面决策的得失。水平3 能够结合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从空间区域尺度、区域特征、区域联系等认识区域;能够为赞同或质疑某一区域决策提出相关论据水平4 能够对现实中的区域地理问题,运用认识区域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分析;能够较全面地评析某一区域决策的得失,提出较为可行的改进建议。4.地理实践力水平地理实践力水平1 能够进行初步的观察和调查,获取和处理简单信息,有探索问题的兴趣;能够借助他人的帮助使用地理工具,设计和实施地理实践活动, 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能够理解和接受不同的想法,有克服
7、困难的勇 气并寻找方法。水平2 能够进行细微观察和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有探索问题的兴趣;能够与他人合作使用地理工具,设计和实施较复杂的地理实践活动,主动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水平3 能够进行分类观察和调查,获取和处理较复杂的信息,主动发现和探索问题;能够与他人合作设计和实施较复杂的地理实践活动,主动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水平4 能够进行较系统的观察和调查,获取和处理复杂的信息,主动发现和探索问题;能够独立设计和实施地理实践活动,主动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能够提出有创造性的想法,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四. 课标关于
8、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以水平4为依据)水平质量描述水平1 1-1 在简单、熟悉的情境中,能够辨识地貌、大气、水、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简单分析其中少数几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能够辨识人口、城乡、产业、文化等人文地理事象的地理特点,简单分析其中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 响。(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1-2 根据提示,能够辨识日常生活区域的某些自然地理要素特征;能够简单辨析日常生活区域内某产业的部分区位因素和特点。(区域认知) 1-3 借助他人的帮助,能够使用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 地理工具,对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和相关自然现
9、象进行初步 观察,并设计简单的实验;能够收集人口、城乡、产业、文化等方面 的人文地理信息,开展社会调查;能够在地理实践中理解和接受不同的想法,表现出合作的意识、求真的态度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地理实践力)水平2 2-1 对于给定的简单地理事象,能够简单分析地貌、大气、水、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解释地球演化、热力环流、水循环等的时空变化过程,辨识某些自然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和结果;能够简单分析人口、城乡、产业、文化等人文地理事象之间,以及它们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解释人口分布、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城镇化、产业区位等的时空变化过程,结合某国家发展战略,简单分析其
10、地理背景,辨识人类活动影响地理环境的主要方式,以及出现的人地关系问题,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2-2 能够归纳某些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自主辨识给定区域的某些自然要素特征;能够自主辨识给定区域内某产业的区位因素。 (区域认知) 2-3 与他人合作,能够使用遥感图像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地理工具,对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和相关自然现象进行深入观察,并设计实验,作出简要解释;能够对人口、城乡、产业、文化等方面的人文地理事象,设计和实施社会调查,作出简要的解释;能够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独立思考的意识、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11、(地理实践力)水平3 3-1 对于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能够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强度与方式,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适应和利用自然的意识;对于给定的区域发展案例,能够说明自然资源、环境满足人们需要的潜力及有限性,分析区域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能够说明资源和环境是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理解个人、社会和国家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中应担当的责任。(人地协调观) 3-2 能够说明地球运动与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的关系,说明岩石、地貌、大气、水的运动与变化规律;能够分析不同区域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对解决问题的对策作出解释;能够分析战略性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海洋空
12、间资源等与国家安全的关系,说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构想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综合思维) 3-3 能够从空间格局的角度,解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能够根据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条件和现状,分类思考和分析区域发展问题及原因;能够筛选恰当资料,对某区域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决策是否合理进行论证。(区域认知) 3-4 能够与他人合作,设计和实施较复杂的地理模拟实验和考察方案,并独立、熟练地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相关自然地理事象;能够搜寻不同类型区域的统计信息,收集相关区域发展规划,参与区域发展问题的调查;能够查阅相关政策法规文献,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某区域的资源合理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13、提出构想;能够在地理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保持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地理实践力)水平4 4-1 结合现实中的自然环境问题,能够从人地关系系统的角度,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归纳人类活动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和路径;结合现实中的区域发展情境,能够说明区域在开放的条件下,该地自然资源、环境满足人们需要的潜力变化,归纳该类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可能遇到的人地关系问题,分析区域特有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结合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实例,能够从国家安全的高度,理解资源和环境安全对于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国际合作意识,建立和谐发展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4-2 能够运用
14、地球运动规律,解释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岩石、地貌、大气、水的运动与变化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够在认识某类区域特征的基础上,从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的角度,对其发展的条件、过程、问题及决策等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评价;能够从全球化的视角,综合分析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的条件、方式及潜力,以及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并从国际合作的视角理解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综合思维) 4-3 能够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解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并能够分析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与环境演变过程,评估
15、其发展问题,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区域决策的得与失,并提出较为可行的改进建议;能够收集世界、全国或区域的资源、环境信息,并利用信息解释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成因,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区域认知) 4-4 能够独立设计科学的地理模拟实验和考察方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工具、材料,分析与处理相关数据与信息,对地理事象进行科学解释与评价;能够搜寻不同类型区域的统计信息,收集相关区域发展规划,设计区域发展问题的调查方案;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野外资源、环境调查,描述某区域存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并结合已有资料,对解决区域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建议;能够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
16、的行动能力。(地理实践力)五.认识区域:归纳特征探究成因评价条件找出问题提出措施区域定位地形气候河、湖水文植被动物土壤自然地理环境(地、气、水、土、生)人文地理环境人口聚落(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六学习生活(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 理解地理基本原理,运用基本方法学会迁移运用,能解决实际问题。第二编 基本原则和解题思路方法第一章 不能违背的基本原理原理一:物质和能量守恒规律 主要规律:地质循环、大气循环、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热量(能量)守恒、能量转换等 运用举例:有时解决复杂的问题,从物质守恒和能量守恒角度思
17、考很容易理解,解题易如反掌。如2018年全国I卷37题的扎龙湿地从水平衡角度理解第二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变化;2017年全国I卷第6-8题,闭合流域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原理二:普遍联系原理 主要规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地域分异规律,区位理论。 运用举例:如西北干旱自然环境的形成;如2020年全国I卷36题(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气候农业生产降水特点)。原理三:辩证唯物论 主要规律:成因常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影响有不利和有利;意义(影响)可从经济、社会、生态三角度分析;全面性原则,如分析自然因素可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五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分
18、析,分析人文活动可从人类的生产(农业、工业、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生活(衣食住行娱等)分析。 运用举例: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应从自然(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五要素)和人文两方面;产业转移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西气东输对上海的影响可以从经济、社会、生态三角度分析。第二章 基本答题方法指导一.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一审二联三排四选审图文、审限制条件、审要素、审时间、审空间;对联系考点、联系生活;排出不正确的选项;选出正确的选择) (一)命题人惯用的下套技法避免二次掉入陷进 1.混淆概念:如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将地壳分为六大板块;混淆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混淆河流水量的日变化、季节
19、变化、年际变化等。在处理数量关系时,常把总量与部分混淆,增长率与增长量混淆。有多个概念(或原理)时,常“张冠李戴”。 2.误联因果:选择题中的因果关系有两种:一种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另一种是选项本身具有的因果关系。解答这类试题时,一定要搞清楚其因果关系是否正确。 3.定势诱惑: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思维定势。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很多考生很容易误入圈套,掉入陷阱。解答这类试题时,要注意分析思维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要注意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4.变式迷惑。这类选择题主要是通过变换试题的表现形式,如图文转换、形式变换或通过新情境的干扰来增加试题的迷惑度。表述绝对化:如迎风坡降水一定多于背风坡 5
20、.新名词、术语的干扰:在与时政地理有关或能反映地理研究新成果的试题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新名词、术语或陌生地名,而这些新名词、术语或陌生地名增加了试题的迷惑度,解答这类试题往往用排除法。 6.前后矛盾:如卫星在大气层中高速运转能较好地散热 7.以偏概全:某些选项表述的知识点在特定的时间或地区内是正确的,但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选项中的表述以偏概全时,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这时要从多角度去思考,或从语法、逻辑的角度去分析。 8.表述错误或不完整:如赤道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太阳系是由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 9.表述绝对化:选项中绝对化的表述大多是错误的,但有些绝对化的表述是正
21、确的,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分析这类问题时,使用反例法往往比较有效。 10.支不符干:这类试题的迷惑度更大,因为其选项本身往往是正确的,只是因为不符合题干的要求而不能成为正确答案。 11.无图考图:这类试题在近年的地理高考中比较常见,也是考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要引起重视。解答这类试题要求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平时一定要加强对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2.隐含信息:这类试题的关键信息往往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如果没有把握住题干或图表中的关键信息,必定导致答案错误。因此,解答这类试题要特别慎重,而且要注意检查。 13.地理图表常见陷阱:如在同一图中有地形剖面、气温曲线、降水曲线等多种地理要素
22、时,常将气温或降水曲线与海拔高度对错;在用多个图分析不同地区某些地理要素时,常出现坐标图的单位不同,或是单位刻度代表的量不同,或是图中单位刻度间隔不同。 (二)常见的选择题型及解题技巧 1.区域定位型: 解题指导:遇到此类问题时,首先根据经纬度确定大致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然后结合图中的典型特征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确定具体位置。 备考策略:应对地球表面重要的经线、纬线通过的地区有较深的印象,了解重要的地区和地理事物所处的大致纬度范围,熟悉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各个区域的轮廓、典型地貌、景观等特征。 2.程度型:题干中往往设置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如 “最主要”“最重要”“最重大”“最”“主导
23、”“主要”“第一”“核心”等字样。 解题指导:备选选项有的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题干要求,这些备选选项的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存在质量关系,或者是程度关系。考查范围较多的是人文地理知识,可能用分析法、比较法、优选法、直选法来综合考虑因果关系。 3.等值线型: 解题指导:步骤:一读图名,根据图名就可以知道图中所给等值线的类型。二读数值范围和极端值的大小。三读弯曲方向和延伸方向,遵循“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原则。四读疏密程度,根据疏密程度判断地理要素变化的缓急,等值线越密,变化越急;反之,变化越缓。五读局部小范围闭合,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经常会碰到判断等值线弯曲处与附近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知识点 必备 选考班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1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