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Ⅰ卷)备战模拟预测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2022届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Ⅰ卷)备战模拟预测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Ⅰ卷)备战模拟预测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答案)(4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文言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专题 2022 年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卷备战模拟预测卷 7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唐高宗仪凤元年)大理奏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陵柏,罪当除名;上特命杀之。大理丞太原狄仁杰奏: “二人罪不当死。 ”上曰: “善才等斫陵柏,我不杀则为不孝。 ”仁杰固执不已,上作色,令出,仁杰曰: “犯颜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桀、纣则难,遇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 是法不信于人也, 人何所措其手足! 且张释之有言: 设有盗长陵一杯土, 陛下何以处之?今以一株柏杀二将军,后代谓陛下为何如矣
2、!臣不敢奉诏者,恐陷陛下于不道,且羞见释之于地下故也。 ”上怒稍解。初,仁杰为并州法曹,同僚郑崇质当使绝域。崇质母老且病,仁杰曰: “彼母如此,岂可使之有万里之忧! ”诣长史蔺仁基,请代之行。调露元年,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仁杰奏其奸,请付法司,上特原之,仁杰曰: “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辈!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戒! ”本立竟得罪,由是朝廷肃然。以文昌左丞狄仁杰为豫州刺史。时治越王贞党与,当坐者六七百家,籍没者五千口,司刑趣使行刑。仁杰密奏: “彼皆诖误,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仁恤之旨。 ”太后特原之,皆流丰州。太
3、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入见,常止其拜,曰: “每见公拜,朕亦身痛。 ”仍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 “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 ”辛丑,薨,太后泣曰: “朝堂空矣! ”自是朝廷有大事,众或不能决,太后辄叹曰: “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太后尝问仁杰: “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对曰: “文学蕴藉, 则苏味道、 李峤固其选矣。 必欲取卓荦奇才, 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 其人虽老, 宰相才也。 ”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久之,卒用为相。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
4、姚元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 “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仁杰曰: “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 10 【考点:文言文断句】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 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 B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 C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
5、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 D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 11 【考点:古代文化常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审核刑狱的官署,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B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纪大了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C宿直,就是值班。古代官
6、署在休沐之日和夜间为了应对突发事变、守护机关和处理紧急公文,多有一套轮流值班工作制度。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其所育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唐代三品以上的官死也叫薨。 12 【考点:内容理解】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狄仁杰秉性耿直, 敢于据理力争, 甚至有时当面顶撞高宗和武则天, 武则天也常常能接受他的意见,甚至迁就他。 B狄仁杰的同僚郑崇质要出使远方,但他的母亲年老病弱,狄仁杰就向长使蔺仁基提出请求,要求自己代替他去。 C狄仁杰断案公正严谨,权善才、范怀义误伐昭陵柏树,高宗要杀了他们,狄仁杰上奏说他们罪
7、不该死,于是皇帝就免了他们二人的死罪。 D狄仁杰做官的时候,十分重视提拔人才,可谓不拘一格,他所举荐的张柬之、姚元崇、桓彦范、敬晖等人,都成了有唐一代著名臣子。 13 【考点:理解翻译】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戒! (2)时治越王贞党与,当坐者六七百家,籍没者五千口,司刑趣使行刑。 14 【考点:人物形象】范仲淹评价狄仁杰: “岩岩乎克当其任者,唯梁公之伟欤!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说明。 (3 分) 2022 年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卷备战模拟预测卷 8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1014 题。 冬十月甲申,民部尚书裴矩奏“民遭突厥暴践者,请户给绢一匹” 。上(唐太宗)曰: “朕以诚信御下,不欲虚有存恤之名而无其实。户有大小,岂得雷同给赐乎?”于是计口为率。 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微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 。上从之。敕出,魏徵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 “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 ”上悦,乃不点中男。 上与侍臣论
9、周、秦修短。萧瑀对曰: “纣为不道,武王征之;周及六国无罪,始皇灭之。得天下虽同,人心则异。 ”上曰: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盖取之或可以逆得,而守之不可以不顺故也。 ” 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丁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 。上曰: “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封德彝曰: “陛下以神武平海内,岂文德之足比。 ”上曰: “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 ”德彝顿首谢。 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 “人欲
10、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无惜尽言。 ”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 10 【考点:文言断句】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魏徵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 B魏徵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 C魏徵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
11、至此/ D魏徵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 11 【考点:古代文化常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甲申,前一位是癸未,后一位是乙酉,文中是以干支相配来记日。甲申日是干支纪日中的第二十一天。 B中男,未成丁的男子。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唐初时中男的年龄段为十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 C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的年号。年号纪年法,是从汉武帝开始按照帝王出生的时间来纪年。 D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常用“海内、六合、八荒”泛指天下。 12 【
12、考点:内容理解】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裴矩奏请皇上给受到突厥侵略的家庭每户赏赐一匹绢, 唐太宗认为按人口多少给予赏赐才符合实情。 B魏徵反对封德彝征召中男入伍的建议,多次拒绝在皇帝的敕令上签字,他的意见始终不被唐太宗采纳。 C萧瑀认为周武王伐纣、秦灭周朝和六国,他们虽然取得了天下,但都不得人心。唐太宗不同意他的观点。 D封德彝在宴会上特意安排奏秦王破陈乐以歌颂唐太宗英明神武,被唐太宗批评后,他才叩头以示谢罪。 13 【考点:理解翻译】把文中横线的名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 (2)苟其
13、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顾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14 【考点:思想探究】 “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 ,唐太宗李世民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 分) 2022 年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卷备战模拟预测卷 9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柳浑,字夷旷,一字惟深,本名载,梁仆射惔六世孙,后籍襄州。天宝初,擢进士第,调单父尉,累除衢州司马。弃官隐武宁山。召拜监察御史,台僚以仪矩相绳,而浑放旷不乐检局,乃求外职。宰相惜其才,留为左补阙。祐甫辅政,荐为谏议大夫、浙江东西黜陟使。入为尚书右丞。朱泚乱,浑匿终南山。贼素闻其名,
14、以宰相召,执其子搒笞之,搜索所在。浑赢服步至奉天,改右散骑常侍。贼平,奏言: “臣名向为贼污,且载于文从戈,非偃武所宜。 ”乃更今名。 贞元元年,迁兵部侍郎,封宜城县伯。李希烈据淮、蔡,关播用李元平守汝州,浑曰: “是夫衔玉而贾石者也。往必见禽,何贼之攘?”既而果为贼缚。三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判门下省。帝尝亲择吏宰畿邑,而政有状,召宰相语,皆贺帝得人,浑独不贺,曰: “此特京兆尹职耳。陛下当择臣辈以辅圣德,臣当选京兆尹承大化,尹当求令长亲细事。代尹择令,非陛下所宜。 ”帝然之。玉工为帝作带误毁一銙工不敢闻私市它玉足之及献帝识不类擿之工人伏罪帝怒其欺诏京兆府论死浑曰: “陛下遽杀之则已
15、,若委有司,须详谳乃可。于法,误伤乘舆器服,罪当杖,请论如律。 ”由是工不死。 宰相张延赏怙权,嫉浑守正,遣亲厚谓曰: “明公旧德,第慎言于朝,则位可久。 ”浑曰: “为吾谢张公,浑头可断,而舌不可禁。 ”卒为所挤,以右散骑常侍罢政事。浑警辩好谈谑,与人交,豁如也。情俭不营产利。免后数日,置酒召故人出游,酣肆乃还,旷然无黜免意。时李勉、卢翰皆以旧相阖门奉朝请,叹曰: “吾等视柳宜城,真拘俗之人哉! ”五年卒,年七十五,谥曰贞。 (节选自新唐书柳浑传 ) 10. 【考点:文言文断句】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玉工为帝作带/误毁一銙/工不敢闻私/市它玉足之
16、/及献帝/识不类擿之/工人伏罪帝怒其欺诏 京兆府论死 B. 玉工为帝作带/误毁一銙/工不敢闻/私市它玉足之/及献帝/识不类/擿之/工人伏罪帝怒其欺诏京兆府论死 C. 玉工为帝作带/误毁一銙/工不敢闻/私市它玉足之/及献/帝识不类/擿之/工人伏罪帝怒其欺诏京兆府论死 D. 玉工为帝作带/误毁一銙/工不敢闻私市它玉足之/及献/帝识不类擿之/工人伏罪帝怒其欺诏京兆府论死 11. 【考点:古代文化常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隋炀帝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中试者皆称进士。 B. 除,是授予官职的意思。中国古代选官制
17、度中,辟、拜、察、荐、授、领都有授予官职之意。 C. 兵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择、任用和兵籍、军机、军令之政。 D. 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带褒贬性质的称号。 12. 【考点:内容理解】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柳浑淡泊名利,曾弃官归隐武宁山,担任监察御史时,面对同僚的约束,一向放旷豁达的他主动请求外放。 B. 柳浑忠于朝廷,朱泚反叛时,不为叛军的宰相之位所动,即使儿子被抓起来严刑拷打,仍去奉天投奔皇帝。 C. 柳浑坚守正义,当朝廷政事出现状况时,皇帝召宰相来商议,众人都祝贺皇帝得到
18、人才,唯独柳浑不祝贺。 D. 柳浑为人豁达,他勤俭节约,不置家产,被罢免后仍然买酒召故人出游,纵酒乃还,没有被罢黜的意思。 13. 【考点:理解翻译】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是夫衔玉而贾石者也。往必见禽,何贼之攘? (2)陛下遽杀之则已,若委有司,须详谳乃可。 14.【考点:分析信息、归纳要点】柳浑为什么认为皇帝不应该亲自挑选京畿属邑的县令?(3 分) 2022 年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卷备战模拟预测卷 10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文段一: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
19、。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闺门友悌,多士推之。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阕,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 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喑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 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乾元中, 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
20、。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乐图 ,不知其名,维视之曰: “ 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 ”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含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 。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
21、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代宗时,缙为宰相,代宗好文,常谓缙曰: “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进来。 ”缙曰: “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都得四百余篇。 ”翌日上之,帝优诏褒赏。缙自有传。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百四十) 文段二: 右丞崛起开元、天宝之间,才华炳焕,笼罩一时;而又天机清妙,与物无竞,举人事之升沉得失,不 以胶滞其中。故其为诗,真趣洋溢,脱弃凡近,丽而不失之浮,乐
22、而不流于荡。 (节选自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10 【考点:文言文断句】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 B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 C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 D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 11 【考点:古代文化常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进士擢第,科举考试及第。文
23、中指王维参加科举殿试并及第。 B服阕,古人守丧期间穿孝服,丧期满后脱下孝服。也称除服。 C昆仲,指称呼他人为兄弟的敬词。年长曰昆,次之曰仲。 D豪右,有钱有势的家族和大户。一般家住右边,故称豪右。 12 【考点:内容理解】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安禄山攻陷京城,王维没追上朝廷出逃的队伍被俘虏,叛军逼迫他接受伪官,王维服药诈称哑疾躲避。 B 王维以诗名著称, 书画更是极其神妙, 非-般画手所能及; 在音律上的造诣, 也令人佩服他的精思。 C王维兄弟都信佛,平时吃蔬菜不吃荤,到晚年不穿有花纹的衣服;退朝焚香独坐、专心诵经,妻死三十年后不再娶。 D唐代宗仰慕王维诗
24、文,让王缙进献。于是王缙在内外亲朋好友间相互搜集,汇编了王维诗文四百多篇。 13 【考点:理解翻译】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闺门友悌,多士推之。 (2)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14 【考点:分析信息、归纳要点】文段二主要总结了王维诗歌的什么特色?赵殿成认为王维诗歌这种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 分) 2022 年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卷备战模拟预测卷 13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并兼广大,以一
25、其制度,则威加天下。有十二焉:一曰连刑,谓同罪保伍也;二曰地禁,谓禁止行道,以网外奸也;三曰全车,谓甲首相附,三五相同,以结其联也;四曰开塞,谓分地以限,各死其职而坚守也;五曰分限,谓左右相禁,前后相待,垣车为固,以逆以止也;六曰号别,谓前列务进,以别其后者,不得争先登不次也;七曰五章,谓彰明行列,始卒不乱也;八曰全曲,谓曲折相从,皆有分部也;九曰金鼓,谓兴有功,致有德也;十曰陈车,谓接连前矛,马冒其目也;十一曰死士,谓众军之中有材力者,乘于战车,前后纵横,出奇制敌也;十二曰力卒,谓经旗全曲,不麾不动也。此十二者教成,犯令不舍。兵弱能强之,主卑能尊之,令弊能起之,民流能亲之,人众能治之,地大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语文 全国 新高 备战 模拟 预测 分类 汇编 文言文 阅读 专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