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Ⅰ卷)备战模拟预测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
《2022届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Ⅰ卷)备战模拟预测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Ⅰ卷)备战模拟预测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4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非文学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类文本阅读专题 山东、河北、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辽宁、重庆适用 2022 年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卷备战模拟预测卷 7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记述过一种特殊的“体验” : “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 ” 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
2、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 (关键句)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性的、可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 、 “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 ,诗的作品中蕴含“兴象” :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 。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 。 (选项句)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
3、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 : “迷狂” “游戏” “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但是,社会实践又总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显现的。因此,需要追问,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如何通过审美体验这个“中介”而转化为艺术的。这样,审美体验的探究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了。 (摘编自王一川 审美体验论导言 ) 材料二: 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创作动机,必须结合审美体验,通过审美创造转化为艺术品。其中,审美体验包含两个部分: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 艺术家并非一直处于艺术创作状态,而是每天都经历着日常生活,但他们
4、对日常生活多了一种审美观照,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他们通过审美观照对日常生活进行延伸思考、联想想象,甚至通过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建构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精神空间。艺术体验则要求再上升到一种新的精神高度,它是人生体验的继续延伸和不断升华。最终,艺术创造使艺术体验转化为一种新的存在状态艺术品。 这个过程被郑板桥精妙地概括为从“园中之竹” “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 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生体验,这个过程
5、变园中之竹为眼中之竹,带有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观照。 第二个阶段是艺术体验,此时眼中之竹已转化为饱含意蕴的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与眼中之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抽象化、心灵化的意念,是在想象的、虚构的精神空间之中产生的一种艺术存在状态。 第三个阶段是艺术创造,艺术家磨墨、展纸、落笔,把艺术体验中的虚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家笔下的艺术形象,成为可见可感的艺术品,即手中之竹。 (摘编自孙先旭、胡鹏林的艺术家的审美体验 ) 材料三: 顾春芳:讲审美,我想不仅要追求艺术作品的美,还要把艺术的审美体验和心思灌注于日常生活,从而获得一种“诗意的栖居” ,尤其要追求人格的美。您怎么看? 叶朗:美学是人文学科,研究对
6、象是人的“生活世界” ,这个“生活世界” ,是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品格,最重要一点就在于十分重视美在精神层面的作用。它引导人们重视艺术活动与人生的紧密联系,引导人们去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使自己有一种“光风霁月”般的胸襟和气象。 中国美学历来认为,艺术作品的品格和艺术家的品格是统一的。最突出的例子是嵇康。 世说新语记载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当时人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山涛说他“岩岩若孤松之独立” 。嵇康把弹琴和他的生命追求融为一体。据记载,他临刑东市,神气不变,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奏广陵散 ,曲终长叹: “ 广陵散于今绝矣。 ”嵇康的音乐和生命合二为一,
7、升华为崇高的人格境界和审美境界。 (选项句) 顾春芳:近来美学界比较关注日常生活的审美,您可以就此谈谈吗? 叶朗: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里的人生情趣。中国古人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创造一种优雅、精致的生活世界, 红楼梦里就有不少这样的描写。 现代社会,人们要学会主动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一批文人、艺术家形成了一种优雅、精致的审美情趣。他们弹琴、赏花、品茶,开拓了一个新的生命活动的空间,这是非实用的、审美的空间。在这种空间里,他们获得了特殊的审美体验,拥有了心灵的自由,于是就能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 (选项句)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 “
8、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 “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 (摘编自顾春芳当前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访美学家叶朗 ) 1. 【考点:内容理解】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审美体验的探究是有价值的,审美体验是人类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往往通过审美体验来呈现。 B. 从“园中之竹” 、 “眼中之竹” 、 “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概括了从审美体验到艺术创作的过程。 C. 审美不仅要追求艺术作品的美,还要追求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获得“诗意的栖居
9、” ,尤其要追求人格的美。 D. 艺术家只有开拓优雅、精致的审美空间,获得特殊的审美体验,拥有心灵的自由,才能更好地成就事业。 2. 【考点:筛选整合信息】下列各项对“审美体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与一般经验不同,审美体验是无功利的审美,是一种高层次的、令人沉醉其间的、难以言说的生命直觉。 B. 中西方美学家对审美体验虽有命名上的“妙悟”与“迷狂”等不同,但都偏爱感悟式、点到为止的美学表达。 C. 审美体验包括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其中前者是通过审美观照、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等构建的精神空间。 D. 中国古人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常在弹琴、赏花、品茗等活动中开拓审
10、美空间,获得特殊的审美体验。 3. 【考点:概念理解】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审美体验”的一项是( ) (3 分) A. 王羲之与友人会于会稽山,于茂林修竹间“极视听之娱” ,发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感叹。 B. 俞平伯与朱自清游历、感受灯影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有感而发创作同题习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C. 世说新语中记载嵇康风姿特秀,时人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山涛说他“岩岩若孤松之独立” 。 D. 红楼梦中探春、宝钗等赏花、吟唱,更有林黛玉葬花时的吟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 4. 【考点:筛选提取信息】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4 分) 5
11、. 【考点:归纳概括要点】朱光潜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谈到“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的三种态度,认为“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等,画家只把古松摆在心眼面前当作一幅画去玩味。 ”这三种态度分别属于哪种体验,具有怎样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6 分) 2022 年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卷备战模拟预测卷 8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
12、,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他说, 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例如责备李白参加永王出兵事等等) 。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
13、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 也从未真正 “归田” , 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 “归田” “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还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 (阮籍) ,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 ,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
14、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如果说, 春江花月夜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的情况就刚好相反,尽管没多谈,却更感沉重,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然而就在强颜欢笑中,不更透出那无可如何,黄昏日暮的沉重伤感么?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
15、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漠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付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鬓微霜,又何妨”,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
16、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 材料二: 人生到底是什么呢?苏轼在想:就像鸿雁飞在茫茫的天空中,偶然在雪地上停息,留下一些印迹,而后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吗?走过的路.上那些模糊的印痕,星星点点,似断似连,又能够说明什么?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在支配着这一切呢?年轻的苏轼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 但不管怎样,人总还是要辛勤地努力吧!当年父子三人走在崤山道上,风雪交加,路途崎岖,蹇驴在 颠簸中发出长长的嘶喊。这就是路
17、。如今兄弟俩都考上了进士,从小官做起,跟各样的人打交道,疲惫、厌倦总是难免,但总还要努力走下去,这就是路。 在苏轼的诗中, “飞鸿雪爪” 的比喻从情感上说带有惆怅的意味, 不像 “雁无遗踪之意, 水无留影之心”那样表现得洒脱。但在哲理上,它也体现着佛禅的无常观。人世无常,虽然也可以导出某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但若是以“无所住”的态度去应对无常,也可以引导出超越的旷达。在这首诗里,两种情绪同时存在。 正像前面说过的,无奈也罢,旷达也罢,对苏轼来说,这些都不妨碍在人生道路上总须有所努力的积极态度。我们看苏轼的一生,一方面喜好老庄与佛禅,能够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幻,但作为一个官员,他却始终是正直和富
18、于责任感的。他任徐州太守时,黄河决堤,大水围城数十天,徐州城岌岌可危。苏轼住在城墙上的小棚子里,有家不回,以安定民心,终于率士民顶住了洪水的侵袭,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任杭州太守时,他为了兴修水利而疏浚西湖,留下了一条风光绮丽的苏公堤。他绝不会把自己“空”成一个对现实世界毫无意义的虛壳。 (摘编自骆玉明诗里特别有禅 ) 1 【考点:内容理解】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苏轼的诗文最早在文艺领域中充分透露了人生空漠之感,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还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 B 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的关键, 是因为苏轼是忠君爱国, 学优而仕、 抱负满怀、 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
19、。 C阮籍、陶潜对政治杀戮都感到恐惧哀伤,但并没有深深地埋藏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D朱嘉、王船山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因为他们觉得苏轼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2 【考点:筛选整合信息】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红楼梦 中 “悲凉之雾, 遍被华林” , 这种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苏轼的影响。 B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些,但在中国文艺史上的影响却略胜一筹。 C人世无常,可以生发出无可奈何的心情,也可以生发出超越的旷达,这些都不妨碍人们在人生道路上所持有的积极人生态度。 D喜欢老庄与佛
20、禅,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幻与始终正直和富于责任感是不可能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 3 【考点:分析运用信息】下列诗文中不能透露人生空漠之感的一项是( ) (3 分) A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B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C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4 【考点: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4 分) 5 【考点:归纳概括要点】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飞鸿雪爪” ,但作用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6 分) 2022 年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卷备战模拟预测卷 9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
21、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诗歌的肌体内似乎并无感应世纪变迁的神经末梢,新世纪诗歌仍是上世纪诗歌的延续。当代诗人仍普遍面临着来自现实的压力不是不现实,而是现实得不够。所谓“现实得不够”未必是作者的自觉,更是外界的判断,这与诗歌的持续被冷落存在着因果关系。就此而言,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仍是紧张的,但我并不倾向于让作者一味迎合读者,毕竟写作首要的是独立性。对作者来说,为自己写总比为他人写更有说服力。 事实上,新世纪诗歌对现实的书写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集中,流于表象了,而是以分散深入的形式融入字里行间。这种写作技术的进步不免让某些守旧的读者陷入失察的窘境,以至于以为这些诗
22、不现实。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现实持一种狭隘的理解并因此不能深入捕捉诗中的现实感。在我看来,现实感是沟通作者和读者的桥梁。如果说创作是诗人从现实中获得现实感并把它转换成词语的过程,那么阅读就是读者通过词语把握诗人的现实感,从而认识诗中现实的过程。严格地说,任何一个读者都不可能在词语中看到现实,但他可以觉察其中的现实感,即诗人对特定现实的具体感受、复杂态度和观念迁移,以及由此形成的赞美、讽刺、批判等不同风格。 显而易见,现实感与现实的不同之处在于现实是客观的,现实感则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说,现实感固然有其主观性,但它是由客观事物引发的。不同的事物自然会引发不同的现实感,就是同一个事物在
23、不同的诗人中间也会引发不同的现实感,甚至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时刻也会引发同一个诗人不同的现实感。就此而言,现实感并非单纯的主观之物,而是主观与客观的综合体。如果说现实世界丰富多彩,那就可以说诗人的现实感变化无穷,因为有限的现实可以触发诗人无限的现实感。这正是诗多于物的一个原因。 相应地, “现实化”即“现实感”的实现方式。具体地说, “现实化”就是诗人将“现实”转化为词语的过程。这应该比单纯地说诗歌写作更准确。关于“现实化” ,孙文波在 2013 年底的一次诗歌讨论会上提出,许多当代诗看上去都是草稿,未完成的半成品。我对这个提法深有同感。当代诗给人一种草稿感,我想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从诗的形体来
24、看,古诗体制严整、韵律流畅,并形成了一套可验证的基本规则,诸如整齐、对仗、平仄等。作品是否已经完成,从形式上就可以判断出来;而当代诗就不行,在形体上毫无体制可言:诗行忽长忽短,随意跨行分行,诗行可合并可拆分,而且多一行少一行似乎都无关紧要。从词语运用来看,古诗中的词语既服从特定的形体,又呼应全诗的韵律,而且惊人的凝练,一首诗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美丽整体;而当代诗中的词语大多是松散的,几乎没有组织,也无章可寻。这样的东西看上去怎么都觉得是半成品。要改变草稿写作的现状,必须加强诗的形体建设,一方面可以注重分节,二行一节、 三行一节、四行一节,如此等等;另一方面要注意节奏,在保证内在韵律的基础上尽量让
25、诗行彼此均衡。 ( 诗选刊 2021 年 6 期) 材料二: 现代性的另一个特征是历史主义。历史主义是现代理性求真的产物,是将神意的历史观颠覆之后,客观性原则照亮历史领域的胜利。历史主义不承认什么抽象的美,绝对的美,一切思想与精神的表现,都应该还原为历史中的具体场景。20 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史,其实正是在科学、理性和客观原则的不断自觉之下,渐渐颠覆了传统辞章之学鉴赏批评的求美求善取向,而渐渐走向求真求实路线的过程。鲁迅是其中的代表,他对朱光潜的批评,也正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具体而言,鲁迅的历史主义体现在他将朱光潜辛苦建立的静穆美学,化为文学与社会历史中的一个美丽的误读。究其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语文 全国 新高 备战 模拟 预测 分类 汇编 文学 文本 阅读 专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