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全册知识点背诵手册(统划重点)
《2022届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全册知识点背诵手册(统划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全册知识点背诵手册(统划重点)(4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模块三模块三政治与法治政治与法治背诵手册背诵手册 一、选择题重点一、选择题重点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的基本国情。 2.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是:内部封建统治腐朽没落、外部帝国主义的入侵、内部封建统治腐朽没落、外部帝国主义的入侵、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半殖民地半
2、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4.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5.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分别是: 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结果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
3、翻了 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 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6.比较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方案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7.近代中国的工人阶级产生的社会条件是: 中国在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
4、程中,其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8.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是:团结性团结性(集中在大城市) ,革命性革命性(三重压迫) ,先进性先进性(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9.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代表、先锋队。 10.1919 年五四运动后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1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 各阶层的斗争存在两个根本性弱点各阶层的斗争存在两个根本性弱点是:是: 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 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形成有组织的、持
5、久的群众运动。 12.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1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4.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15.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实现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1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成就有: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民主
6、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掌握了国家的权力,力,成为国家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主人。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17.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8.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历程是: : 1917 年,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19 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7、的开端;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解答了“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问题” ;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政治前提。 20.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二者的界限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 21.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政治目标。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
8、发动不充分,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土地问题,最终失败。 22.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思想武器,创建人民民主人民民主共和国共和国为政治目标,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土地问题。地问题。 2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必然趋势势。 24.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成(19491956) 。 25.党在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过渡时期的总
9、路线和总任务是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工业化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是:19541954 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宪法颁布。 27.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前提是:1956 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2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标志是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29.社会主义基
10、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30.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探索主题主题是是: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3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取得的成就取得的成就有有: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32. 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
11、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关键抉择。 33.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目的)是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目的)是: 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主义; 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4.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社
12、会发展活力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创造性,人民生活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35.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36.改革开放是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关键一招。 37.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13、前提下, 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和方面。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方位上。 39.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40.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矛盾。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14、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意味着: 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历史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焕
15、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政治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43.实践证明,由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44.44.党的性质: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16、的先锋队。 45.45.党的根本立场:党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46.46.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7.47.中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4 48 8.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没有自己自己特殊特殊的利益的利益。 49.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
17、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50.50.党的执政理念: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执政为民执政为民, 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点。 51.为什么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试金石。 52.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根本力量。 53.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4
18、.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 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坚持人民立场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 55.到到 2121 世纪中叶世纪中叶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实现的目标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实现的目标 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全面提升 全面实现全面实现国
19、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 优越性充分展现充分展现, 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领先的国家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6.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7.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能与时俱进的原因:能与时俱进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58.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
20、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实创新。求实创新。 5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建设建设什么样的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成功开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了中国特
21、色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 主要内容是: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6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真正坚
22、持马克思主义克思主义。 6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62.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统一互动统一互动中发展 21 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63.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是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64.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况,解决新问题
23、。 65.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用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66.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根本要求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67.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念和实际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68.求求真务实:真务实:就是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既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客观规律,又脚踏实地
24、、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行事按照客观规律行事。 69.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指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70.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安身立命的根本。 71.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精神支柱。 72.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无神论者, 决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
25、73.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 74.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 75.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体现在: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员前仆后继、顽强战斗、英勇牺牲。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广大党员不图名利、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7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要求共产党员在新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与法治 2022 统编 高中政治 必修 政治 法治 知识点 背诵 手册 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2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