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1届地理一轮小题必练6:海水的性质(含答案解析)
《(新高考)2021届地理一轮小题必练6:海水的性质(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2021届地理一轮小题必练6:海水的性质(含答案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小题必练小题必练 6 6:海水的性质: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海水的密度。 (2020浙江高考)下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对比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原因可能是 A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影响,海冰消融慢 B北极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冰消融快 C南极地区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海冰消融快 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大,海冰消融慢 下图示意“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曲线 a 表示 A海洋表面平均盐度 B全球年降水量 C海洋表面蒸发量 D海洋表面平均温度 2在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海面盐度产
2、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年降水量 B年径流量 C年蒸发量 D洋流 下图中甲、 乙两港口均为“北极航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 年 12 月 2 日, 甲港首次出现极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乙港口相比,甲港口 A昼长夜短 B海水盐度低 C封冻期长 D海水温度高 4甲港口 A1 月 11 日极夜开始消失 B6 月 2 日极昼开始出现 C7 月 18 日极昼开始消失 D极昼时间短于 40 天 下图为大西洋表废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盛度、温度 6曲线
3、在 A 处达到最高值的主要原因是 A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C受地表径流影响 D受藻类植物影响 下图为班达群岛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班达海水质清澈,平均水深 3064 米,是深潜爱好者的乐园,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多彩的珊瑚,还能体验到洋流的流向变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在图示海洋进行深潜的爱好者为避开风浪的侵扰,选择深潜的时间段多为 A12 月 B56 月 C78 月 D1011 月 8图示流向的洋流发生时节,甲潜水点附近 A观看日落效果最佳 B近岸鱼群数量增多 C大气的能见度降低 D表层海水水温升高 9乙岛是图示区域主要的农耕区,其原因最可能是乙岛 A地形更平坦 B降水更丰富
4、 C热量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 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 20 米30 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称为黄海冷水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影响黄海海域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角 B洋流 C盐度 D海陆位置 海冰灾害是由海冰引起的影响到人类在海洋活动实施和设施安全运行的灾害。我国的渤海海域受海冰灾害影响较突出。同时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又可作为淡水资源进行利用。读某年 1 月 17 日海冰预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5、2造成渤海海域海冰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运动 D人类活动 13目前渤海海域周边地区没有大规模开采海冰提取淡水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破坏环境 B资源储量短缺 C成本较高 D市场需求不足 海水受温度、盐度、运动等因素的影响,结冰期通常比陆地水域结冰期短。海水在结冰过程中析出盐分, 其盐度大大降低, 成为可利用的淡水资源。 我国渤海每年冬季结冰期较长, 潜在可利用淡水资源达 1000亿立方米。下图为 2019 年 2 月渤海海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海冰最丰富的海域是 A B C D 15有人建议开发渤海海冰资源,理由可能是 A开采海冰的成本较低 B环渤海地区淡
6、水资源缺乏 C开采海冰的难度较小 D海冰资源丰富且不易枯竭 16大规模开发海冰资源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A海水污染加重 B海水盐度升高 C海洋灾害加剧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018 年 7 月 25 日报道:在过去的几周里,北欧地区的气温已经达到 32 摄氏度以上,并且长时间没有发生大的降雨,并在瑞典引发了火灾,下图为火灾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7瑞典多地发生火灾,主要反映了 A全球变暖 B气候异常 C全球降水减少 D北大西洋暖流增强 18“甲海域盐度高于乙海域”,是因为甲海域 A纬度较高蒸发量小 B夏季高温冰雪融水注入多 C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D连接大西洋封闭程度较小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7、箭头表示洋流分布位置及流向。 19由组成的洋流环流圈位于 A南太平洋 B北大西洋 C南印度洋 D北太平洋 20按洋流的性质分,属于寒流的是 A B C D 21P 洋流流经地区沿岸的气候类型依次为 A热带沙漠、地中海、温带海洋性 B热带雨林、亚热带湿润、温带海洋性 C热带稀树草原、热带雨林、温带大陆性 D地中海、热带稀树草原、热带沙漠 图为我国海南岛东部沿海某地区表层海水 4、6、8、10 月等水温线分布示意图。10 月,近岸海水还普遍出现了微弱的温度逆增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该地区海水温度随距海远近变化最小的时间是 A4 月 B6 月 C8 月 D10 月 238 月份该地区沿岸海洋
8、表层 A海水温度较高 B海水上泛减少 C营养物质丰富 D渔业资源较少 24形成 10 月海水等水温线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海底地形 B盛行风 C入海径流 D洋流流向 下图为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水温异常变化示意图(图中等温线数字表示距平值)。 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25图示现象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水遭受严重污染 C拉尼娜现象 D厄尔尼诺现象 26图示现象发生时,可能导致 AM、两地降水都增加 BM 地降水增加,N 地降水减少 CM、N 两地降水都减少 DM 地降水减少,N 地降水增加 27该现象的发生,对南太平洋东岸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海水变得温暖,渔业资源增多 B极端天气增多,自然灾害加
9、重 C洋流向东运动,性质由寒变暖 D动植物生存环境趋好,生物多样性增加 参参考答案考答案 【答案】 C 【解析】 温度高会导致海冰融化,左图 8、9 月份海冰面积最小,说明 8、9 月份气温高,应该北极附近;右图 2 月份海冰面积最小,说明 2 月份气温高,应该是南极附近。据图分析北极附近海冰 3 月份达到 13 百万 km2,9月份达到 5 百万 km2,6 个月消融了 8 百万 km2;南极附近海冰 9 月份达到 16 百万 km2,2 月份达到 2 百万km2,7 个月消融了 14 百万 km2;对比可知,应该是南极附近海冰消融速度快,AB 错误。北极附近是海洋,南极附近是大陆, 南极附
10、近下垫面比热小, 吸热升温快, 导致海冰消融快, C 正确。 南极附近有臭氧层空洞,若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少,太阳辐射应该比南极较弱,D 错误。故选 C。 【答案】 1A 2B 【解析】 1 读图,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副热带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降水稀少, 对海洋的稀释作用较弱,且气温高,蒸发旺盛,故海洋表面平均盐度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高低纬度海区递减,另外,全球海洋是相通的,且通过海水运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故平均盐度的纬度差异要比全球年降水量、海洋表面平均温度、海洋表面蒸发量小,故 a 表示海洋表面平均盐度的变化曲线。故选 A。 2读图可知,南北半球
11、高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差异不大,且洋流对海水盐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由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大,地表径流汇入海洋多,对海水的稀释作用强,故盐度小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答案】 3D 4A 【解析】 3由材料可知,2019 年 12 月 2 日,甲港首次出现极夜,而乙地没有极夜,与乙港口相比,甲港口昼短夜长。乙港口位于海湾内部,且处于河流入海口,受河水稀释作用明显,海水盐度低;甲港口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海水温度偏高,终年海水不冻。故选 D。 4甲港口位于北极圈以北,12 月 2 日开始出现极夜,北极圈上出现极夜是在 12 月 22 日,故甲出现极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 2021 地理 一轮 小题必练 海水 性质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3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