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全册必背知识点
《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全册必背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全册必背知识点(2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知识梳理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1. 种群的概念:生活在 一定区域 的 同种 生物的 所有 个体。2.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 种群密度 、 出生率和死亡率 、 迁入率和迁出率 、 年龄组成 和 性别比例 。3. 种群密度(1)概念:种群在 单位面积 或 单位空间 中的 个体数 。是种群最基本的 数量特征 。(1)特点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中 会 (会/不会)发生变化,如蝗虫在夏天和秋天密度不同。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 不同 (相同/不同),如一片草地上的仓鼠和野驴。4.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 逐个
2、计数 。但是,在多数情况下,逐个计数非常困难,需要采取 估算 的方法。.样方法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 植物 ,也适用于 昆虫卵 及 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如植株上 蚜虫的密度 、 跳蝻的密度 等。步骤: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的 个体数 求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求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 平均值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a.调查对象:宜选用 双子叶 草本植物,因单子叶植物多为 丛生或蔓生 ,难以计数。b.样方选取:草本植物样方一般以 1m2 的正方形为宜。若该种群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增大。c.取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随机取样 ,不能
3、掺入主观因素,确保选取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使结果(估算值)更接近真实值。常用取样方法有 五点取样法 和 等距取样法 。d.计数方法: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应统计样方内的个体和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个体。边界线上的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如图(实心圈表示统计的个体)。统计时,若没有计数衰老个体,则会使估算值比实际值 偏小 。.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适用于 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如哺乳类、鸟类、鱼类等。步骤: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放回原来的环境一段时间后重捕根据重捕到的个体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计种群密度。公式: 种群密度若标志脱落,标记个体死亡
4、、迁出、很难再次抓到等,将会使估算值比实际值 偏大 。.灯光诱捕法: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 灯光诱捕 的方法调查他们的种群密度。5. 出生率和死亡率(1)概念:出生率: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原种群个体总数的的比率。 死亡率: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原种群个体总数的的比率。练习: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个体数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 20% ,死亡率为 10% 。(2)意义:是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 决定 因素。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 高 ,种群增长 快 。注: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 ,差值最大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
5、数量增长最快。(3)与社会的联系: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关键是降低人口 出生率 。6. 迁入率和迁出率(1)概念:种群中在单位时间内 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数,占原种群 个体总数 的比率。(2)意义:是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 决定 因素。 7. 年龄结构(1)概念:指一个种群中 各年龄期 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类型(模式图如下)A图 增长型 :幼年个体 多 ,老年个体 少 ,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密度会越来越 大 。B图 稳定型 :各年龄期个体数比例 适中 ,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密度 基本不变 。C图 衰退型 :老年个体 多 ,幼年个体 少 ,死亡率 出生率,种群密度会越来越 小 。由分析可知,年龄组
6、成通过影响种群的 出生率 和 死亡率 ,从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数量)。(3)意义:是种群密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的 变化趋势 。(4)变式图辨析:曲线图中:A图表示 增长型 B图表示 衰退型 柱形图中:A图表示 衰退型 B图表示 增长型 C图表示 稳定型 8. 性别比例(1)概念:指种群中 雌雄个体数目 的比例。(2)意义:对 种群密度 有一定的影响。性别比例通过影响种群的 出生率 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3)应用: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 性别比例 ,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使 出生率 降低,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 降
7、低 。(4)相同年龄组成情况下 种群密度增长 快 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 基本不变 种群密度增长 慢 8. 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迁入率 迁出率出生率 死亡率9. 种群的空间特征(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位置状态或布局 。(2)类型(判断)水稻的空间分布 均匀分布 。 某种杂草的空间分布 随机分布 。瓢虫的空间分布 集群分布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1. 构建种群增长模型(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 数学形式 。(2)构建方法观察对象,提出问题 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提出 合理的假设 在条件(资源和空间)充足情况下,增长不受密度影响用适当
8、的 数学形式 表达 Nn2n 检验或修正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3)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数学方程式:优点是 科学、准确 ,但不能看出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曲线图:优点是能 直观 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但数据不能直接给出。2. 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1)形成条件: 食物 和 空间条件 充裕; 气候 适宜;没有 敌害 等条件。(理想条件)(2)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每年以 一定的倍数 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 倍 。(3)建立模型数学公式:t年后种群数量为: NtN0t (条件:1,且为常数)。模型中各参数意义:N0为该种群的 起始数量 ,t为 时间 ,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 数量 ,表示
9、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 倍数 。(注:增长率 1 )曲线图(以 时间 为横坐标,以 种群数量 为纵坐标)画出“J”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可知“J”型曲线增长率 不变 ,增长速率 逐渐增大 。定义:增长率: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原个体总数的比率。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100%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100%(4)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的情形 实验室 条件下;种群迁入到一个新的 适宜环境 。(5)值的应用分析(注:1表示增长率)当1时,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数量
10、 增加 ,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增长型 。当1时,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数量 基本不变 ,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稳定型 。当01时,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数量 减少 ,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衰退型 。3. 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1)含义: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 趋于稳定 的曲线,称为“S”型曲线。(2)形成条件:自然界的 资源 和 空间 是有限的;有 敌害 。(条件有限)(3)形成原因:当种群密度增大时, 种内竞争 就会加剧,天敌数量也会 增加 ,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 降低 ,死亡率 增高 。当死亡率等于出生率时,种群的增长就会 停止 ,有时会 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4)环境容纳量:在 环境条件
11、 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 最大数量 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 K值 。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K值可以随 环境条件 的变化而变化。(5)建立模型:曲线图(以 时间 为横坐标,以 种群数量 为纵坐标)画出“S”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可知“S”型曲线增长率 逐渐减小 , K 值时增长率0;增长速率 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为0 , K/2 值时增长速率最大, K 值时增长速率为0, K 值时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最大且保持相对稳定。 K 值时种内竞争最剧烈。图中t1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 K/2 ,t2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 K 。(5)适用条件:生存条件 有限 的自然种群。(6)
12、“S”型曲线在生产中的应用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应保护生物的 生存环境 ,使K值 增大 (增大/降低),如大熊猫的保护。有害生物的防治:如鼠害防治,应设法使K值 降低 (增大/降低),通过引入天敌等措施将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资源开发与利用:捕捞、采伐应该在种群数量达到 K/2 值以上时进行,而且剩余种群数量应保持在 K/2 值左右,因为此时种群增长速率 最快 ,再生能力 最强 ,可保证持续获取高产量。草场放牧,最大载畜量不能超过 K 值;鱼的养殖也不能超过 K 值,否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导致K值 降低 (增大/降低)。4.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比较项目图示模型前提条件特
13、点(增长率和增长速率)K值(有/无)联系“J”型曲线环境资源 无限 增长率: 不变 增长速率: 逐渐增大 无“J”型曲线环境阻力“S”型曲线“S”型曲线环境资源 有限 增长率: 逐渐减小 增长速率:先 增 后 减 ,最后为 0 有5. 用曲线图表示K/2值、K值的方法(见右图)(1)图中 A、C、D 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2)图中 A、B、C、D 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6. 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 增长、稳定、波动、下降 等。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原理:用液体培养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 成分 、 空间 、pH、 温度 等因素的影响。理
14、想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 J 型曲线;有限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 S 型曲线。(2)计数: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进行计数时,常采用 抽样检测 法。(3)操作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血球计数板)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4)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 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以保证估算值的准确性 。若不振荡,会导致估算值 偏大或偏小 。 第3节 影响种
15、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 非生物因素:如 光、温度、降水、日照长度 、 食物 、 传染病 等。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_综合性的_2. 生物因素: 种群外部生物因素-其他生物的影响:天敌 ;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种内斗争。3.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 的影响。4. 种群研究的应用(1) 濒危动物保护方面(2) 渔业合理捕捞量的确定(3) 有害生物的防治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 群落的结构1. 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 一定区域 中 各种生物种群 的集合,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2. 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 群落的物种组成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指群落
16、中 物种数目 的多少。(3)规律: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 有差别 。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物种 越丰富 。3. 种间关系:指 不同种 (同种/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捕食概念: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 食物 的现象。(注:两种生物不会因捕食而导致一种灭绝)举例:羊和草、狼和兔、青蛙与昆虫、雪兔和猞猁。数量变化:数量上呈现出“ 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 ”的不同步性变化。(如图)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a.方法一:据最高点判断:自然界中,被捕食者的数量一般多于捕食者。据此可知,A为 被捕食者 ,B为 捕食者 。b.方法二:据曲线走势判断:先增先减的是被捕食者,后增后减的是捕食
17、者。据此可知,A为 被捕食者 ,B为 捕食者 。(2)竞争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 资源和空间 等的现象。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 相互抑制 ,有时表现为一方占据 优势 ,另一方处于 劣势 甚至 灭亡 。举例: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注:不同种生物的生态需求越接近,竞争越 剧烈 。竞争可能导致一种生物的灭亡。数量变化:数量上呈现出“ 你死我活 ”的同步性变化。(画出曲线图)(3)寄生概念:一种生物(寄生者) 寄居 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 体内或体表 ,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的
18、更好。举例: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注:蛔虫只能进行 无氧 呼吸,体细胞中没有 线粒体 (细胞器)。注:菟丝子不能进行 光合 作用,体细胞中没有 叶绿体 (细胞器)。(4)互利共生概念: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存 , 彼此有利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的现象。举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地衣中的真菌和单细胞藻类。数量变化:数量上两种生物“ 同时增加,同时减少 ”,呈现出“ 同生共死 ”的同步性变化。(画出曲线图)4. 种内关系:指 同种 (同种/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 种内互助 :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种群在生活过程中互相协作,以维护生存的现象。举例:
19、蜜蜂、蚂蚁等社会性昆虫;雄褐马鸡引开鹰,保护小鸡、母鸡逃避。(2) 种内斗争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而发生争斗的现象。举例:相邻作物植株争夺阳光、水分、养料等;鲈鱼以本物种的幼鱼为食。5. 群落的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 不同的空间 ,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结构。(2)类型垂直结构:a.含义:在 垂直 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 分层 现象。b.举例:森林垂直结构:植物: 光照强度 水体垂直结构:植物: 光质 (决定因素) 动物: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决定因素) 动物: 栖息场所和食物 在群落中, 植物 的垂直分层现象决定了 动物
20、 的垂直分层现象,因为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多种多样的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c.意义: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 阳光等环境资源 的能力。水平结构 a.含义:在 水平 方向上, 不同地段 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 种群密度 也有差别,它们常呈 镶嵌 分布。b.影响因素:非生物因素: 地形 变化、土壤 湿度和盐碱度 的差异、 光照 强度不同等。 生物因素:生物自身 生长特点 的不同、 人与动物 的影响。c.举例: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受 温度 的影响。我国南北群落水平结构的差异主要受 温度 影响;东西群落水平结构的差异主要受 水分 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生物 人教版 2019 选择性 必修 全册必背 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4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