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云南省曲靖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曲靖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学年曲靖市九年级学年曲靖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上期末化学试卷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纸张燃烧 B. 矿石粉碎 C. 铁锅生锈 D. 面包发霉 2. 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牛奶 C. 蒸馏水 D. 加碘食盐 3. 下列关于空气中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B. 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用作燃料 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没有任何用途 D. 空气中的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 4. 我国 5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氮化镓()是生产 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其
2、中 Ga显+3价, 则 N的化合价为() A. 1 B. 3 C. +1 D. +3 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量筒读数 C. 倾倒液体 D. 过滤 6. 下列符号中的“2”与2中的“2”所表示的含义相似的是() A. 2Zn B. 2 C. 2CO D. 42 7.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C. 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 8. 下列措施或行为错误的是() A. 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
3、区域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D.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 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爆炸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引起的 B.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需验纯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燃着木条
4、燃烧的现象不同 11.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为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C. 倡导“低碳”生活,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D. 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喜庆气氛 12. 黄铁矿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2+ 112= 2 + 82,推断 X的化学式是() A. 23 B. FeO C. 34 D. Fe 13. 近年来,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年直困扰着人类。消毒剂的选择、利用以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成为热门话题。过氧乙酸(化学式为:3)溶
5、液是常用消毒剂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过氧乙酸是一种氧化物 C. 过氧乙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一个过氧乙酸分子由 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 3个氧原子构成 14. 化学中有许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酒精和水混合前总体积与混合后的总体积一定相等 B.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一定相等 C.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D.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一定相等 15. 对下列物质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金属单质 B
6、.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气体单质 C.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D.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16. 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D. 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2:3 17.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2无毒,空气中的2超过正常含量较多时,也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任何影响 C. 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D
7、. 冬天用煤炉火取暖时,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 CO中毒 18. 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B 鉴别2、4和 CO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观察是否有水雾出现 C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取少量两种物质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除去2中少量的 CO 在纯净的氧气中点燃混合气体 A. A B. B C. C D. D 19.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 40 40 10 32 反
8、应后的质量/ 12 待测 10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生成乙物质的质量为 100g B. 乙可能是化合物 C. 在该反应中丙一定是催化剂 D. 该反应中甲与丁的质量比为 7:8 20. 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有可能是混合物 将白磷浸没在80的热水中不燃烧, 再对着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要与氧气接触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红磷的用量多少对实验结论无影响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21. 元素周期表是学
9、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第 3周期族的元素名称是 _ 。 (2)钠元素和镁元素是不同种元素,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 _ 不同;钠和镁排在同一周期,主要原因是原子的 _ 相同。 (3)利用上表中给出的元素,按下列要求填空: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_ ; 质子数为 7的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 _ ; 质子数为 16 的元素的原子形成离子的符号 _ ; 由质子数为 13和 17 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_ 。 22.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氧气;.活性炭:.干冰:.金刚石四种物质,请选择合适物
10、质的序号填空。 可用来切制玻璃的是 _ ; 可用于消除冰箱内异味的是 _ ; 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 _ ;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_ 。 (2)近年来,有些城市部分汽车的燃料改为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 _ 。 23. 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1)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_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常用 _ 的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2)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用如图所示装置电
11、解水,玻璃管 a 端连接电源的 _ 极。 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 _ 组成。 通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 _ ,请列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_ 。 24. (1)复学防疫,化学助力。 上学时,戴口罩。制作口罩用的无纺布面料主要是聚丙烯(36),聚丙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 。 用于消毒的酒精溶液属于易燃物,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2)火是文明的起源, 取火的方法, 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830年, 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 将白磷、硫、 氯酸钾(3)、 二氧化锰混合做火柴, 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
12、 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 。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 _ 。 25. 已知 A、B、C、D、E 是初中化学中五种常见的物质,D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若常温下 A、B均为黑色固体,则 E的化学式是 _ ,A和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2)若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 请写出A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26.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编号仪器的名称: _ 。 (2)若选用装置 A、E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是 _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 ,装置 A 中棉花的作用是 _ ,实验结束后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 _ 。 (3)实验室制取2时, 选用装置 D而不用装置 E 收集2气体的原因是 _ 。 检验集气瓶中收集满2的方法是 _ 。 (4)通常情况下,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液体)反应制取2。实验室制取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 (填字母),若用 F装置收集2气体应该从 _ 端(填“a”或“b”)通入。 27. 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 某实验小组用塑料矿泉水瓶和集气瓶收集了若干瓶干燥的
14、二氧化碳气体,并准备了一些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小花,进行如下实验: 在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小心加入13的蒸馏水,拧紧瓶盖充分振荡,塑料瓶变扁; 取中瓶内液体喷到紫色的干燥的小花上,小花立即变红; 变红的小花放在酒精灯上方小心烘烤片刻,红色小花又变成紫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同学们一致认为塑料瓶变扁的原因是瓶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了, 在进一步思考气体变少的原因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你认为可能是: _或_; (2)针对实验小花变红的事实, 同学们提出三种猜测: 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 水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能使石蕊变红 于是设计实验,最后证明使石蕊变红的不是二氧
15、化碳和水,而是它们反应生成的一种新的物质,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_ _ 使石蕊变红的不是水 _ _ 使石蕊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 (3)实验操作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 28. 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镁的方法生产金属镁,电解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生产 12 吨金属镁,理论上需电解多少吨氯化镁?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铁锅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面包发霉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16、选项错误; 故选: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纸张燃烧、铁锅生锈、面包发霉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C 【解析】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A 错; B、牛奶中含有油脂、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B 错; C、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C正确; D、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和氯化钠,
17、属于混合物,故 D 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答案】A 【解析】解:A、植物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空气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故 A正确; B、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以用作燃料,故 B 错误;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保护气,多种电光源等,故 C错误;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故 D错误; 故选:A。
18、根据空气成分、用途以及含量分析。 本题难度较小,明确空气中的成分、用途以及含量是解答本题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在氮化镓中 Ga的化合价为+3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 + = 0,则 = 3价。 故选:B。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氮化镓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 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5.【答案】B 【解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
19、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滤纸超过漏斗的边缘、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轻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中含有 2个氧原子; A、2Zn 中的 2 表示 2个锌原子,说法错误; B、2中的 2 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
20、中含有 2个氢原子,说法正确; C、2CO中的 2表示 2 个一氧化碳分子,说法错误; D、42中的 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有 2 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法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 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 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7.【答案】A 【解析】解:A、走过花圃会闻到
21、花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构成花的分子在不断运动,与人的嗅觉细胞接触,才能闻到味,故 A正确 B、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例如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故 B 错;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没有条件限制时,原子可以再分,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 C 错; 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故 D错。 故选:A。 A、根据分子的性质考虑; B、根据分子的原子构成考虑; C、根据分子和原子的区别考虑; D、根据热胀冷缩现象的原理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8.【答案】C 【解析】解:.用湿毛
22、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所以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故正确;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通过隔绝氧气来灭火,故正确; C.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造成空气对流,氧气量充足,使火势加大,故错误;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正确。 故选:C。 A.根据火场逃生的做法来分析; B.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室内着火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D.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采用不同的灭火方法进行灭火,考查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9.【答案】D 【解析】解:A、红磷在空
23、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不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0.【答案】A 【解析】解:A、
24、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轮胎爆炸、锅炉爆炸、气球涨破等属于物理变化,故 A说法不正确; B、点燃可燃性气体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需验纯,故 B 说法正确;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 C 说法正确; D、呼出气体中含有的氧气少,二氧化碳多,所以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燃着木条燃烧的现象不同,故 D说法正确。 故选:A。 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根据点燃可燃性气体容易发生爆炸考虑; C、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考虑; D、根据空气和呼出气体的组成不同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爆炸的种类,点燃可燃性气体容易发生爆炸,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曲靖市 2020 2021 学年 九年级 上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