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九年级上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期末化学试卷 1. 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 下列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剪纸 B. 酿酒 C. 造纸 D. 制陶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装入固体药品 B. 滴加液体药品 C. 过滤 D. 读取液体体积 4. 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 A. 钙 B. 铁 C. 锌 D. 碘 5. 氨气的化学式是() A. 2 B. 3 C. 3 D. 4 6.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汞
2、 B. 食盐 C. 干冰 D. 石墨 7. 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 A. 铁丝 B. 木炭 C. 蜡烛 D. 氢气 8.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前 A、B 两管内要装满水 B. A、B 两管内收集到气体的质量比约为 2:1 C. A 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由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氧原子组成 9. 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 黄铜 B. 氩气 C. 糖水 D. 氯酸钾 10. 燃烧前常将汽油(含818等)喷成雾状,可以() A. 减少2消耗量 B. 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C. 减少2生成量 D. 使818等分子变得更
3、小 11.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烧杯内盛放的是冷水 B. 实验中,观察到只有中白磷燃烧 C. 对比实验,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D. 对比实验,说明物质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12. 下列有关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湿衣服晾干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B. 在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 氢原子中只有质子,没有电子 D. 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3. 下列各组物质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 A. 食盐和沙子 B. 食盐和蔗糖 C. 碳粉和铁粉 D. 酒精和食醋 14. 4溶液能与 NaOH溶液反应。 (1)4的名称是 _ ,
4、溶液颜色为 _ 。 (2)溶液中有大量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两种离子的离子符号 _ 。 (3)4溶液与 NaOH溶液反应为:4+ 2 = + ()2,X的化学式是 _ 。 15. 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 (1)酒精(26)是由 _ 种元素组成的。 (2)免洗洗手液主要成分是凝胶、酒精和水。免洗洗手液属于 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使用医用酒精对门把手和文具等物品进行消毒的正确方式是 _ (填“擦拭”或“喷洒”)。 (4)储存酒精的仓库,要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_ (填序号)。 16.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5、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_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若用 F装置收集该气体, 则验满的方法是 _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和收集氧气的装置为 _ (填一组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4)实验室可用 D、G装置制取甲烷气体,则下列结论无法得到的是 _ 。 A.制取甲烷的药品是固体 B.甲烷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 C.甲烷不与水反应 D.甲烷密度大于空气 17.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研究物质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如图 1 是关于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反映了碳元素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请利用价类二维图中的物质完成下表。 碳元素化合价在反应
6、前后的变化情况 化学方程式 不变 _ 降低: _ 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_ (2)反应物相同时,有多种因素能影响生成物的种类,如:反应条件、反应物的质量关系等。图 2为两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写出反应生成 A 和 B的化学方程式 _ 。 在高温条件下,当两种反应物质量比为 _ 时,最终产物是 C。 18. 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探究一金属与酸反应 实验如图 1, 甲不反应, 乙能反应。 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 反应。 根据该实验判断铜、镁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是 _ 。 探究二金属与氧气反应 下表数据是在一定温度下,金属镁和镍分别在表
7、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实验记录: 反应时间/ 1 4 9 16 25 镁表面氧化薄膜层厚/ 0.05 0.2 0.45 0.8 1.25 镍表面氧化薄膜层厚/ b 2b 3b 4b 5b 注:a 和 b 均为与温度有关的常数,nm表示“纳米” 在一定温度下,镁表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镁与镍比较, _ 生成氧化物薄膜的速度更快。 (2)认识金属的制备 如图 2 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操作如下: .通 CO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并开始尾气处理 .加热 .停止加热,继续通 CO 冷却至室温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装入药品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 (填序号)。 实验过程中,
8、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 。 若将 B 装置改成(方框内装置),则装置 C还起到的作用是 _ 。 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若要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87.5,需要氧化铁的质量为 _ t;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 _ t。 (3)认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下列制品的用途,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_ 。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 D.黄金饰品 19. 钢铁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减少损失需要研究铁锈蚀的原因和防护方法。某化学活动小组对铁制品的锈蚀条件、生锈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应用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步骤:1.利用图 1 甲所示装置,将干燥
9、的氧气从导管 a 通入 U 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 1甲所示)。 2.待 U 形管内充满氧气后,在导管 b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 20mL氧气后,在导管 a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 1 乙所示。 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 U形管内的铁丝,现象如下表所示。 观察对象 现象 干燥的普通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潮湿的普通铁丝 较多红褐色锈斑 潮湿的纯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1)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 _ 。 (2)通过对比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铁制品锈蚀与 _ 有关,对比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与 _ 有关。 探究二探究氯化物对铁制品生锈速率的影响
10、资料: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铜等属于氯化物。 实验及现象如下: 编号 实验 现象 48h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褐色 24h后, 铁钉表面出现红褐色 24h后, 铁钉表面出现红褐色 7min时铁钉表面出现红褐色,20min后试管底部出现红色沉淀 (1)对比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 。 (2)经检验实验中的红色沉淀是铁锈和铜。结合上述结论及实验,对于“氯化物对铁钉生锈速度的影响”,提出进一步的假设 _ 。 (3)该小组同学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又按图 2 进行对比实验,连续数天观察发现以下现象,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_ 。 探究三探究温度对铁制品生锈速丰的影响 实验如下:称量用砂纸打磨过的铁钉质量,按图 3
11、进行实验,放置 72h,再取出铁钉称量。在不同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得到铁钉质量增加情况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铁钉质量增加/ 0.02 0.04 0.08 0.16 0.18 0.18 0.18 (1)该实验的结论是 _ 。 (2)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未能真实反映50以后铁钉腐蚀的快慢,理由是50以后铁钉质量没有变化。请分析铁钉质量没有变化的原因 _ 。改进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分析 _ (写出实验操作方法、预计现象及结论)。 探究四学以致用,转“害”为“利” (1)钢铁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防止自行车的链条生锈,采取的防锈措施是 _ 。 (2)生活中人们利用
12、铁锈蚀放出热量的原理,研制出冬天取暖使用的“暖宝宝”等。“暖宝宝”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注意 _ 。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空气中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氧气,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故选:B。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性质和用途来回答。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氧气的用途,要熟记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2.【答案】A 【解析】解:A、剪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造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制陶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根据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即
13、可。 加强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质区别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
14、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A、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应摄入足够量的钙,故 A正确;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 B 错误; C、锌影响人体发育,缺
15、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 C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故 D错误 故选:.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掌握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氨气是一种气态化合物,每个氨分子是由 1 个氮原子和 3个氢原子构成的,所以氨气的化学式为3。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食盐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
16、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石墨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
17、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铁丝燃烧不会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故选项错误;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故选项错误;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正确; 故选:D。 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8.【答案】A 【解析】解:.实验前 A、B两管内要装满
18、水,选项说法正确; B.A、B两管内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1,选项说法错误; C.A 管内的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没有助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选项说法错误;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 1:2,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
19、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氩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C、糖水中有糖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氯酸钾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沈阳市 东区 2020 2021 学年 九年级 上期 联考 化学试题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4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