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九年级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新冠肺炎”的防疫措施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外出配戴 N95 口罩 B. 用 84 消毒液消毒 C. 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D. 经常开窗通风 2. 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废旧电池属于() A. B. C. D.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验满氧气 B. 量取液体 C. 过滤 D. 称量 NaCl 固体 4. “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 石墨用于导电 B. 活性炭用于净水
2、 C. 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D. 氢气用作燃料 5. 今年 5 月 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B. 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C. 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 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 6. 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美容等功效,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其化学式为2525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秋水仙碱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 秋水仙碱属于氧化物 C. 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秋水仙碱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25:14 7. 对下列诗句或成语的认识正确的是() A. 钻木取火:摩擦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B. 点石成金:化学
3、反应中元素种类改变 C. 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升高加快分子运动 D. 蜡炬成灰泪始干: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减少 8.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x 的值是 19 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丁一定是化合物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 12:19 9. 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氢气和一氧化碳 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 B 白酒和白醋 闻气味 C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加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氧气和空气 分别向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烧情况 A. A B. B C. C
4、 D. D 10. 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如图中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A. a 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 B. b 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 C. c 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D. d 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1.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_ 。 50mL水与 5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小于 100mL,微观解释为 _ 。 (2)从微观知宏观。 如图 1中黑、 白小球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请
5、用 A、 B、 C、 D填空, 表示化合物的是 _ 。 如图 2中 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 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 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 _ 种元素,D 中 x 的值是 _ ,E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 。 12.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图: (1)我国有关部门规定, 经上述过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需含铁 0.3 1, 含铜 1.0 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 _ (填字母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2)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一些杂质和异味的设备是 _ (填字母序号)。 A.过滤池 B.吸附池 C.清水
6、池 (3)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 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反应2 + 2= + , H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 。 (4)检验上述所获取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 _ 来区分;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_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 _ (填字母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6)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_ (填字母序号)。 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任意排放工业污水 13.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铝、铁、铜是常见金属。上述金属制品,主要利用其导热性的是 _ (填
7、字母序号)。 (2)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 _ 。 (3)铜也容易生锈, 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2()23】 , 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 水和 _ 共同作用的结果。 (4)将铜锌合金与铜片相互刻画,在铜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铜锌合金的硬度 _ 铜的硬度(填“大于”或“小于”)。 (5)高炉是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把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焦炭与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从下方通入热空气,焦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跟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根据上述材料写出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_ 。 14. 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
8、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2。 (1)微观角度: 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2和2转化为甲醇(3)和.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画出 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 (2)性质角度: 如图是某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性质进行的实验, 实验中观察到不变色, 变红色,且比先变红,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 (3)应用角度: 2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电池的工作原理:在2的催化下,Al与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2(24)3.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环保角度: 全球参与控制2的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 下列对限制2排放量的做法
9、不合理的是_(填字母)。 A.制定旨在限制2排放的国际规定 B.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含2的废气 C.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 D.多砍伐森林中的树木 15. 已知, 物质之间存在如图转化关系。其中 A、C、D是单质,E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B为蓝色溶液。 (1)写出 E物质的化学式:_。 (2)浅绿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 (3) 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 (4)和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6.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标号的仪器名称: _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 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_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_ 。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该装置需要作的改进是 _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 ,证明2收集满的方法是 _ ,用装置 F代替装置 B 的优点是 _ 。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 (填字母序号),收集氨气的装置可选用 _ (填字母序号)。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 1装置探究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烧瓶内燃烧熄灭后,烧瓶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11、 【猜想假设】猜想 1:有氧气剩余;猜想 2:无氧气剩余。 【进行实验】 步骤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白磷始终不燃烧。 步骤冷却。 步骤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燃烧。 【解释与结论】 (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高能激光笔的作用是 _ 。 (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 。 (3)步骤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_ 。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猜想 _ (填“1”或“2”)正确。 【反思与评价】 (5)通过该实验探究可知,课本上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不够严谨,其理由是 _
12、 。 【拓展延伸】 (6)图 2是该小组同学用传感器测量整个实验过程中烧瓶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在图 2中 _ (填“A、B、C、D、E”)点表示燃烧的红磷刚好熄灭;DE 段氧气浓度变化的要原因是 _ 。 (7)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可知,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好的药品是铁丝绒, 利用的原理是铁与氧气、水发生缓慢氧化。用图 3所示装置完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将足量铁丝绒置于试管底部,并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最终观察到的现象是 _ 。 18. 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2+ 2= 24+ 22,若 2000g废气中含有3.2二氧化
13、硫,这些二氧化硫可以和多少克碳酸钙反应?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解:A、外出配戴 N95口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用 84 消毒液消毒,消毒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经常开窗通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外出配戴 N95 口罩、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经常开窗通风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
14、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C 【解析】解:废旧电池属于有毒有害垃圾,里面含有汞,汞的毒性大会污染水源、土壤,所以放入有害垃圾。 故选:C。 根据垃圾的分类方法来分析。 了解垃圾的分类以及化学图标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
15、,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 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石墨用于导电,利用了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活性炭用于净
16、水,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切割大理石,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氢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5.【答案】B 【解析】解:A、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
17、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梯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不能乘电梯逃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弯腰前行,寻找安全出口,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燃气泄漏时不能点火检查,故选项说法错误。 D、加油站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性的汽油蒸汽,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气体受热密度变小,进
18、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与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秋水仙碱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秋水仙碱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选项说法错误; B.秋水仙碱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错误; C.秋水仙碱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2):(1 25):(14 1):(16 6) = 264:25:14:96,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说法错误; D.秋水仙碱中氢
19、、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 25):(14 1) = 25:14,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物质的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来分析;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C 【解析】解:A、钻木取火,是因为钻木头时,木头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就燃烧起来,而不是摩擦提高木材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龙岩市 新罗 2020 2021 学年 九年级 上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