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学年学年淮北市濉溪县九年级上淮北市濉溪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期末化学试卷 1. 2020年春,“新冠病毒”肆虐,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阻击战。下列行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排查统计 B. 分发口罩 C. 消毒杀菌 D. 测量体温 2. 李燕同学发现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认为生虾外壳上的青色物质遇到某些物质发生了颜色的变化就李燕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观察 B. 实验 C. 假设 D. 做结论 3. 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间有空隙 B. 原子不显电性-原子中没有带电
2、微粒 C. 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改变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4. 84 消毒液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由于其消毒效果理想、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特点而深受大家的欢迎,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价 B. 0 价 C. +1价 D. +5价 5. 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 收集和验满”。如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A. 加入药品 B. 收集气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验满 6. 瑞德西韦是一种新型的抗病毒药物,其化学式为:27356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 瑞德西韦是一种混合物 B. 瑞德西韦由 27 个碳原子、35 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 1个磷原子构成 C. 瑞德西韦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D. 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602 7. 下列词语或俗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 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B. 钻木取火-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C. 真金不怕火烧-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金刚石硬度大 8. 下列变化过程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燃烧 B. 爆炸 C. 颜色发生了改变 D. 状态发生了改变 9. 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用途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A
4、. 在2、2两种物质中,都含有氧气 B. Cl、两种微粒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C. 22和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22和2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 C、CO 都能与灼热 CuO 反应生成铜,体现了 C、CO都具有还原性 10. 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端下油锅 秸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 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 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汽油着火,应该立即用水浇灭 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 A. B. C. D. 11. 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氮气氢气 B.
5、 氯元素的化合价:3 2 C. 空气中组成物质的含量:氮气氧气稀有气体 D. 地壳中元素含量: B. C. D. 1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W、G、H、P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W G H P 反应前质量/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 待测 26 2 12 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 W 待测值是 13 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 P 是生成物 D. 物质 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6.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甲和乙
6、:水 B. 乙和丙:空气 C. 甲和丙:空气 D. 甲和丁:水 17. 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回答。 (1)2个氮原子 _ ; (2)3个碳酸根离子 _ ; (3)氯化钠 _ ;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_ ; (5) + 3价铝元素的氧化物 _ 。 18. 如图中的、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_ ;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 ; (2)当 D 为原子时, =_ ; (3)、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_ 和 _ (填序号); (4)粒子的化学性质与 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
7、质相似 _ (填序号); (5)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_ (填“元素”或“原子”)。 19.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的仪器名称 _ 。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_ (填字母)。 (3)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 (4)装置还可作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则需对 A 装置的进行的改进是 _ 。 (5)装置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瓶中液体是澄清石灰水,气体应从 _ (填“a”或“b”)端通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 20. 铁矿石是怎样炼成铁的呢?某活动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了铁矿石炼铁化学原理,
8、如图所示。 (1)该活动小组将实验装置组装好后,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给玻璃管加热;停止加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停止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填序号); (2)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固体由_色变成_色,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 (3)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说明改进方法_。 21.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_,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填序号). 装置气密性好;实验前夹紧止水夹;红磷过量或足量; 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2)实验中, 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
9、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可以得知,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 (3)实验中烧杯_(填编号)中的溶液变红 22. 水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1)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往往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_ ,试管 _ (填“1”或“2”)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试管 1 与试管 2 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 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2)某同学要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简易的净水器(如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 _ 。在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 _ (填试剂名称),硬水软化的方法 _ 。 (3)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_ 。 A.洗菜的水用来浇
10、花 B.使用节水龙头 C.用不间断的水流冲洗碗筷 D.洗手擦肥皂时,关上水龙头 (4)用水灭火时,将水喷成细雾状的主要原因是 _ (填序号)。 A.降低着火点 B.增大与可燃物接触面积 C.与空气中气体反应生成2 23. M 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 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 ;小强的猜想是 .你的猜想是_。 (设计与实验)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的 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观察到只有试管乙中发生明显变化。
11、(交流与表达)(1)同学们一致认为试管丙中也应该有明显变化,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 (2)于是同学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把甲、丙中的铝丝打磨干净后又分别插入原试管中,结果甲、丙试管中都出现了明显变化,则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评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 去掉试管_(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 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除了上述实验外,还可以将_(填一种物质)分别插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判断。 24. 【探究活动一】为探究催化剂的
12、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甲同学设计如表对比实验: 氯酸钾的质量 催化剂的种类 2的质量 反应条件 收集45.02所需的时间() 3.0 2 1.0 混合加热 21 xg CuO 1.0 混合加热 48 (1)表中 x的值应为 _ ; 通过分析上表数据, 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在相同的条件下, 3在2作催化剂比 CuO作催化剂的分解速率 _ (选填“快”或“慢”)。 【探究活动二】为探究双氧水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乙同学设计以下实验: 进行实验 室温下,选用50.0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1%、2%和4%)分别与0.1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如图 1,固定夹持仪器略去)。 (2)写出双
13、氧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 ,2在22分解前后其质量和 _ 没有发生改变。 (3)按如图装置图 1 进行实验,在装药品前应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做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锥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热后 _ 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数据处理 (4)乙同学进行实验后,获得的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2的质量 温度 相同时间(10)内产生2体积() 50.0 1% 0.1 20 9 50.0 2% 0.1 20 16 50.0 4% 0.1 20 31 本实验中,测量2体积的装置也可以选用如图 2的哪套装置来代替 _ (填编号)。 分析上表数据,可以
14、得出不同浓度的双氧水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的结论是: _ 。 (5)丙同学认为用图 3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 _ 也能探究双氧水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25.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 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90g,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97.8.(假设鸡蛋壳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在碳酸钙中,钙、碳的质量比为 _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 . (2)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_ . (3)计算 10g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
15、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C【解析】解:A、排查统计只是数据的统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 B、分发口罩只是分口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 C、消毒杀菌是消毒液与细菌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将其杀死,故 C正确; D、测量体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
16、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答案】C 【解析】 解: A、 认为生虾外壳上的青色物质遇到某些物质发生了颜色的变化, 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观察,故选项错误。 B、 认为生虾外壳上的青色物质遇到某些物质发生了颜色的变化, 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 而不是实验,故选项错误。 C、 认为生虾外壳上的青色物质遇到某些物质发生了颜色的变化, 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 故选项正确。 D、认为生虾外壳上的青色物质遇到某些物质发生了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做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
17、划(或设计方案)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错误。 B、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核所带电荷和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而不是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故选项解释错误。 C、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18、。 故选: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 + (2) = 0,则 = +1价。 故选:C。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次氯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
19、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5.【答案】D 【解析】解:A、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操作正确,故 A正确; B、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底部,操作正确,故 B正确; C、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故 C 正确; D、因是气体的验满,所以检验的物质一定要放在瓶口,而不能放在集气瓶内部,故 D错误。 故选:D。 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 B、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底部
20、,有利于尽可能排净原有空气; C、用手握试管的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注意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以判断气密性好坏; D、二氧化碳验满时,检验的物质一定要放在瓶口; 本题主要考查一些实验的注意事项,了解取用液体药品的方法、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气体验满的方法以及收集气体的方法。 6.【答案】D 【解析】解:.由化学式可知,瑞德西韦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选项说法错误; B.瑞德西韦是由分子构成的,由化学式可知,1 个瑞德西韦分子由 27个碳原子、35 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 氧原子和 1 个磷原子构成,选项说法错误; C.德西韦是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瑞德西韦完全燃烧的产物
21、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含磷元素、含氮元素的物质,选项说法错误; D.瑞德西韦(273568)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27 + 1 35 + 14 6 + 16 8 + 31 = 602,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与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B 【解析】解:A、釜底抽薪的化学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也说明了燃烧需要可燃物,解释合理。 B、 钻木取火的化
22、学意思是摩擦可以生热, 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 可燃物就燃烧起来, 解释不合理。 C、真金不怕火烧的意思是金在燃烧的条件下也不会发生变化,说明化学性质不活泼,解释合理。 D、瓷器的硬度很高,要想在瓷器的上面打眼、修复,需要使用比瓷器硬度更高的材料才行。金刚石的硬度最高,可以用来切割玻璃、给瓷器打眼,解释合理。 故选:B。 我国的成语、俗语中蕴含着经典的科学道理,我们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道理 8.【答案】A 【解析】解:A、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故 A正确; B、爆炸有物理性爆炸,例如气球涨破,轮胎爆炸等,火药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23、化学变化,故 B 错; C、 颜色发生了改变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如氧气变为液态氧, 由无色变为淡蓝色, 属于物理变化, 故 C错; D、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9.【答案】D 【解析】解:A、2、2两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淮北市 濉溪县 2020 2021 学年 九年级 上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4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