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广西南宁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2 页 2020-2021 学年广西南宁市九年级学年广西南宁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上期末化学试卷 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的沸腾 B. 汽油挥发 C. 纸张燃烧 D. 石蜡熔化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汽水 B. 氢气 C. 石蕊溶液 D. 水泥砂浆 4. 随着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交流加深,产自东盟的榴莲在街头日益常见。距离很远也能闻到榴莲特殊的香味,这说明() A. 分子间有间隔 B. 分子质量很小 C. 分子体积很小 D. 分子在不断运动 5. 下
2、列净水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 的是() A. 蒸馏 B. 过滤 C. 吸附沉淀 D. 静置沉淀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味 B. 量取液体 C. 倾倒液体 D. 加块状固体 7. 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 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 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8. “绿色南宁,你我共建”。下列建设“绿色南宁”的提议中,错误的是() A. 为了环境清洁,垃圾就地焚烧 B. 发展公共交通,倡导低碳生活 C. 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 D. 保护自然资
3、源,发展旅游经济 9.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氧气 B.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气体 第 2 页,共 22 页 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 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大于二氧化碳的密度 10.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11.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石墨很软 作润滑剂 B 金刚石硬度大
4、做玻璃刀 C 稀有气体有惰性 做电光源 D 氮气密度与空气相近 作保护气 A. A B. B C. C D. D 12. 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 广西大部分耕地处于缺硼状态, 需要补充硼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硼属于金属元素 B. 硼原子核外共有 6个电子 C. 硼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5 D. 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 13. 氯化钯(2)试纸遇微量 CO 立即会变成蓝色,可用于 CO的检验。2中 Pd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4 14. 下列四种对的认识错误的是() A. B. C. D. 15.
5、 香烟烟气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尼古丁(化学式为10142), 青少年严禁吸烟, 同时避免吸入“二手烟”。下列对尼古丁的认识正确的是() 第 3 页,共 22 页 A. 尼古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尼古丁由碳、氢、氮三个元素组成 C. 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14 D. 一个尼古丁分子由 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 2 个氮原子构成 16. 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木炭发生还原反应 B. 先装入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给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D. 实验结束立即倒出处粉末即可得到纯净的铜粉 17.
6、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 1个氧原子 B.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但一氧化碳不能参与 C. 冬季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紧闭门窗、通风不畅,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D.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吸入过多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不利 18.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 同种元素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所以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3制2时需要加入2作催化剂,因此所有实验室制2
7、的反应中都需要加入2作催化剂 1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 CO和4 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 B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 1s后取出 C 区分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 向两瓶气体中分别滴入相同滴数的石灰水, 振荡、 观察 D 除去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 CO 点燃混合气体 A. A B. B C. C D. D 第 4 页,共 22 页 20. CO、2和2的混合气体 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8、) A. 50g B. 100g C. 150g D. 200g 21. 请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1)硫元素 _ ; (2)氖气 _ ; (3)3个镁离子 _ ; (4)标出五氧化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_ ; (5)3中数字“3”表示 _ 。 22.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 用相应序号填空。 氢气;氧气;干冰;肥皂水;活性炭 (1)理想的清洁燃料是 _ ;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_ ; (3)可做冰箱除味剂的 _ ; (4)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_ ; (5)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_ 。 23.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
9、可以从多角度认识水。 (1)水的组成和构成 从宏观角度分析,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由 _ 构成。 (2)水的化学性质 图 1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 _ (选填“a”或“b”)管中生成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水的应用 图 2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_ 。 第 5 页,共 22 页 图 3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示意图,若装置气密性良好,最终集气瓶内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 _ 处。 24. 如图为金属钠与氯气(2)反应的示意图,请回答: (1)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_ 周期,钠离子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10、_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 _ 决定。 (2)该反应属于 _ 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3)由图示可发现,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则氯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据此推测,钠与硫反应的生成物中硫元素化合价为 _ 。 25.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用如图所示的 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其中实验前后天平一定保持平衡的是 _ (填序号)。 (2)从微观角度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密闭容器内有 4种物质 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其中 A、B、C、D 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A B
11、C D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 100 20 x y 反应后质量/ 32 140 126 46 表中 A 是 _ (选填“反应物”或“生成物”或“催化剂”)。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根据表格,从原子角度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_ 。 第 6 页,共 22 页 26. 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 (1)某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如图 1 所示),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步骤: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步骤: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步骤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_ 。对比步骤和步骤,可
12、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_ 。 (2)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燃料燃烧产生热量。充分燃烧天然气和煤各 1kg产生2和2的质量如图 2所示。 研究表明2能导致 _ 效应,2易形成酸雨。 各级政府推广用天然气代替煤作家庭燃料,分析图 2可知实施该项举措的科学依据是 _ 。 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 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 使用天然气的家庭报警器安装位置如图 3 中 _ (选填“A”或“B”)所示。 为了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比如 _ (填序号)。 A.太阳能 B.地热能 C.潮汐能 D.煤和石油 27.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它们
13、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 A、 B均为黑色固体,C、D均为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F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短线“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箭头“”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的化学式为 _ ,A的化学式为 _ 。 (2) 的反应属于 _ (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C 可用于 _ (写出一种即可)。 (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第 7 页,共 22 页 28. 下列装置可用于制取或收集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仪器的名称:仪器是 _ ,仪器是 _ 。 (2)实验室可用5%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
14、程式为 _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_ (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药品是 _ , 若用 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 验满的方法是 _ 。 (4)若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该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_ 。 29.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同学们设计了下列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实验,完成探究。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编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蜡烛火焰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_ 实验二 a 管内试纸变红色,b管内试纸不变色 _ 实验三 d、e瓶中均无浑浊, _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反
15、思与拓展 (1)前三组对比实验的设计都只改变了一个影响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是运用了科学探究中 _ 法。 (2)对实验一稍做改动(如实验四所示),会观察到 _ 层的蜡烛先熄灭。 (3)查阅资料可知: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第 8 页,共 22 页 (4)若既要证明实验二的结论, 又要证明2的密度比空气大, 请你在原装置基础上对实验二进行改进,改进的具体方法是 _ 。 30.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收 10g不纯的锌粒样品(杂质不溶于酸也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往烧杯中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
16、算: (1)锌粒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 _ g。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杂质0.03%。 故选:A。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 2.【答案】C 【解析】解:A、
17、水的沸腾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 B、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 C、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 C正确; D、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第 9
18、页,共 22 页 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3.【答案】B 【解析】解:A、汽水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A错; B、氢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B正确; C、石蕊溶液中含有石蕊和水,属于混合物,故 C 错; D、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沙子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D 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4.【答案】D 【解析】解:距离很远也能闻到榴莲特殊的香味,是因为香
19、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特殊的香味。 故选: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A、蒸馏是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故 A对; B、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所得水还会含有可
20、溶性杂质等,故 B 错; C、吸附沉淀是利用明矾能使水中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凝聚,而沉降到水底,初步分离,故 C 错; D、静置沉淀可把水中固体沉降到水底,初步分离,故 D 错; 故选. A、蒸馏是通过把水加热变成水蒸气,然后把蒸气进行降温凝而得到水; B、通过过滤操作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常用的一种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 C、吸附沉淀是指利用明矾等絮凝剂使水中较小的不溶性固体的小颗粒凝聚成大颗粒而沉降; D、静置沉淀是通过静置使水中不溶性固体的较大的颗粒逐渐沉降而把水与在颗粒固体进行初步分离 第 10 页,共 22 页 需要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的操作原理,才能正确掌握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1、,净化水通常所采取的方法为:沉降、吸附、过滤、消毒杀菌、煮沸、蒸馏等 6.【答案】A 【解析】解:A、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用手扇着闻,故 A 正确; B、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 B错; C、 倾倒液体的方法: 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标签向着手心, 试管要倾斜, 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 故 C错; D、块状固体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故 D 错。 故选:A。 A、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考虑; B、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 C、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考虑; D、根据块状固体的取用方法考虑。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
22、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 使操作规范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爆炸的措施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能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能防止发生燃烧、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8.【答案】A 【解析】解:A、垃圾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 A 符合题意; B、发展公共交通,倡导低碳生活,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 B不符合题意; C、扩大公共绿地,
23、打造绿色家园,会净化空气。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故 C 不符合题意; 第 11 页,共 22 页 D、保护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创收,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建议是否能保护环境,防止对空气的污染回答本题。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污染的途径,知道保护环境的方法。 9.【答案】D 【解析】解:A、分离液态空气可制取氧气,利用的是液态氮和与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
24、据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化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的特征、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
25、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第 12 页,共 22 页 11.【答案】B 【解析】解:.石墨具有滑腻感,所以可作润滑剂,对应关系错误; B.金刚石硬度大,所以可制成玻璃刀,对应关系正确; C.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南宁市 2020 2021 学年 九年级 上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