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语文_四年级上全册教案
《语文S版小学语文_四年级上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小学语文_四年级上全册教案(10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1.绿叶的梦学习设计绿叶的梦学习设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 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 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学习准备学习准备: 1 学习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 2 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学习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 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 2 浏览“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 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 交流体会: 汇报“读懂了什么”。 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 1 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
3、绿叶的梦这一课。 2 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 教师提示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 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 3 范读课文,初步感受: 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小结: 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 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 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导入下一环节) 4 学习本课生字词: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
4、难写或易错字。 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5 按要求自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用分段) 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 学生按要求自学。 组织班内交流: 检查分段情况;汇总好的词语;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6 作者简介:(有时间再安排) 葛翠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
5、长。 半个世纪来坚持写童话, 力求在童话创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 主要作品 野葡萄 、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春天在哪里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丹麦、瑞士、前苏联、日本、泰国等报刊对其作品都有过介绍和评论,港台地区出版过她的繁体字中文版童话图书。 葛翠琳曾出访法国、瑞士、泰国、日本并讲学。70 年代末期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80 年代末曾任瑞士儿童图书国际奖评委。1990 年与韩素音等人创办冰心奖,并一直主持冰心奖工作,为培养儿童文学作者尽心力尽力。90 年代曾连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 小读者喜欢她的书
6、,是她最高兴的事。 7 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 试着自己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 阅读野葡萄(或自己收集作者的作品)选做 野葡萄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引入: 1 板书课题,齐读; 2 回忆、梳理学生质疑,确定重点问题: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还记得吗?(指名说) 哪些问题在课余学习中已经解决?还有哪些没解决? 3 导入: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些还未解决。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课文,一起解决剩下的问题。 二默读全文,思考问题: 1 出示默读要求: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你对那
7、部分最感兴趣,反复阅读。 2 学生自读课文。 三深入学习课文: 1 回答问题,梳理内容: 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简练概括出意义段或自然段的段意) 2 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演示图片,提出质疑: 出示图片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 启发: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 3 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浏览课文。 交流自己的意见。(可以读一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处理“泡泡框”,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随机板书 4 根据学生选择,逐段学习课文重点部分:(26 自然段) 学
8、习 36 自然段,不一定按顺序,学生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读一读,然后深入学习即可 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出示词语练习: *(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 *(爬)大树(钻)丛林(串)项链(做)戒指和手镯 *照样子摘录词语:元宝树叶(菟丝子草、豆角花、野菊花) 自读课文,注意练习中出现的几组词语,从中体会采集绿叶带给“我们”的快乐。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指导练习感情朗读。 指名读本段课文,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第四自
9、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随机板书 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交流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练习有感情朗读。 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结合“泡泡框”谈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随机板书 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 试背诵本段。(时间允许可以齐背或指名试背) 第六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出
10、示一些叶子的图片(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再补充课外的) 学生边看图片便说出这些叶子的药用(课内的);教师说出其它(课外补充部分)叶子的用途。 结合课文内容,同学间交流收获。随机板书 四总结全文: 1 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2 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 3 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4 总结语: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
11、年记忆。 五布置作业: 1 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 组织一次小组活动:(三选一) 3 预习下一课。 内容:交流自己童年有趣的故事。 设计一次活动,享受童年快乐。 走访长辈或邻居,搜集大人们的童年生活趣事。 2.芦叶船学习设计芦叶船学习设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学习挂图。 学习时间: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1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 3.小组合作学习。 (1)组员轮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
13、么? (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2.小组互相交流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交流认字方法。 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本课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
14、童年的乐趣。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三.朗读训练,加深体验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四.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配乐朗读课文。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3.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 五.拓展延伸 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
15、活是怎样的? 六.作业 1.理解句子。 2.课外阅读芦苇和风筝。 3.一只贝学习设计一只贝学习设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教育:认识珍珠形成的相关知识,懂得贝的可敬在于用血肉磨制成了美丽的珍珠。 教养: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贝的可怜与可敬。 2、认读相关词语,正确书写四会字。 发展:1、加强领悟能力。 2、发展联想思维的逻辑性。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和难点:和难点: 1、感情朗读,体会贝的可怜和可敬。 2、理解贝为什么可怜又可敬。 学习媒体:学习媒体:多媒体网络课室 学习时间:学习时间:2 课时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情景渲染,导入新课。 出示视频:(海潮汹涌,贝壳涌上沙滩) 画外音:这节课黄
16、老师要带大家来到大海边,欣赏美丽的海景,倾听悦耳的潮声。让我们在欣赏这些色彩斑斓的贝壳的同时,也来认识一只独特的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30 课一只贝齐读课题。 (学习前,我针对二年级学生具有有意注意极易涣散,理性思维较弱,感性思维较强等心理特点,制定了兴趣产生-情趣保持-志趣衍发的学习思路。 一开始, 运用录象演示, 创设情境, 引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达成志趣衍发,提升学情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进入自读课文系统,同桌互助合作地自学课文。 (我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孩子有的大声读,有的轻声读,有的边读边用铅笔在划着什么,还有的读完后就与同桌交流着什么。对于这些方式
17、,我都表示许可。在我看来,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读书的方式更是不同,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能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充分感知课文,学生无拘无束地展示读的个性,体验着语文实践带来的快乐。) 2、认读难字及相关词语。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欣赏,体会贝的可怜与可敬。 1、(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段,用()标出,想一想,为什么会令你感动? (2)同桌交流。 2、集体分享精彩之处,相机讨论理解: (1)“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2)你认为这只贝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坚强、可敬、乐于奉献)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然而,我们面对的都是有差异的全体学生,
18、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宗旨。学生因受遗传特质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性格倾向,依据智能多元化理论,人的智能倾向各不相同,因此,学生学习活动是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加德纳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 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形式。 所以新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 体验和理解。 ”因此
19、, 在这个环节, 我让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会出发, 找到令自己最感动的片段、 阐述令自己感动的理由。在集体交流这个环节,学生的发言令我及听课老师欣喜不已: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人的阅读体会、表达方式都不同,答案千差万别,百花齐放。二、学生正是因为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各个都希望能与人交流,便又形成了争先恐后、抢着发言。在这里,我们看到学生们显得自信和好学。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流露着自豪,对自己显得尊重。他们没有低头垂肩似有羞涩之感,而是显得内心充满力量。他们感到安全、放松;能自然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他们无需戒备,不用担心取悦他人或赢取每个项目。这也恰恰符合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的:“如果每一个孩
20、子都学会了认识自己,都找到自己是一个好学生的感觉,都有了自信和创造的尊严, 他们获得的将是终身享用不尽的真正财富。 ” 三、 在问题的设计上, 我提出了:“你认为这只贝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的问题,充分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人文因素、美的因素,使学生不仅受到教材内容的演习, 而且受到作者情感的熏陶, 更进而在动态生成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 四、拓展延伸 这是一只坚强、可敬而又乐于奉献的贝,从这只贝身上,你会想到一些什么样的人?接龙说,小组说,指名说。 (我认为,语文绝对不是只依靠教师就能学好的,它需要学生自己从鲜活的文字中感悟到独特的情感,因此,由一篇文章引发对多篇相关文章的阅读
21、,加强课外知识的补充和在课内的渗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知识迁移、运用到课外去,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语文素养。) 五、学后心得交流 1、小结,过渡:同学们刚才所提到的这些人物,不管他们离我们远还是近,也不管他们生活在古代还是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都拥有非常美好的品质,就像这只贝一样。我深深地感觉到:磨难或许会让人变得丑陋,但只要坚忍不拔,磨难过后就会拥有丰收的果实! 2、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用三言两语来表达,也可以自创名言或借用名人名言来概括。 3、指名说、接龙说。 六、总结全课。 小朋友们刚才都说得非常精彩,我相信,假如将来你们遭受了磨难
22、,只要想起这只坚强、有毅力的贝,你也会变得坚强起来,历经风雨而见彩虹;你也一定会像这只贝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4.快乐的暑假学习设计快乐的暑假学习设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3 会认本课的生字“所、憧、憬、泼、率”。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 学习准备学习准备: 提前收集学生假期的生活照,制作成演示文稿。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读课题,激发阅读情感: 1 板书课题。齐读: 2 读到课题,有什么联想? 3 小结:“假期”的确
23、是令人向往的,我们的许多梦想到要在那个时候实现。因此,“假期”也总是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让我们走进课文,重温假期的快乐。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自读课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2 交流学习成果: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解释难理解的词语。 练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 三范读课文,练习朗读: 1 范读课文,示范语气与停顿。(如果学生能力较强,可采取评读的办法) 2 自由练读,融入自己的情感,努力读出韵味。 四结合实际,体会情感: 1 学生自由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第一节:结束学校生活,开始暑假生活,重拾书本外的童年。 第二节:暑假生活的快乐情景。 第三节:孩子们在海边开心的嬉戏。 第四节
24、:孩子们自由成长的愉快心情。 (交流中如有问题,组织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自主解决) 2 结合诗中具体诗句,说说自己在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快乐。 3 结合自己的暑假生活,说说孩子们还会有哪些活动。播放演示文稿 (可以仿照第三节进行诗歌创作) 4 有感情朗读全诗,抒发自己的情感与体会。 (同学互读、指名读、分读全诗、齐读均可) 五总结: 1 为什么假期会带给我们如此的快乐?(避免对学校生活形成负面影响) 2 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享受我们的童年生活? 3 总结语:拥有假期,拥有自由。在自由的时间里,我们更好的亲近大自然,实践自己的梦想,又为童年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回忆。希望我们过好童年中的每一天。 六布置作
25、业: 1 熟读诗歌,记住诗中出现的生字词。 2*仿照第三自然段,描写自己的快乐假期。(选做) 3 阅读其它描写童年生活的诗歌。(见“积少成多”中的田园乐)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4*快乐的暑假 学校生活暑假生活 紧张无拘无束 严肃自由成长 语文百花园一学习设计语文百花园一学习设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丰富词汇。 2.感受打比方的写法的好处。 3.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5.通过言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会道 难点:学习仿写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及图片 学习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上全册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4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