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1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四年科学知识清单四年科学知识清单 1 1、给动物分类给动物分类 1 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是人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撑,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2、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3、我国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金丝猴,朱鹮,鹦鹉螺,宽尾凤蝶等!以上动物中,除宽尾凤蝶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外,其余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给动物分类,可以根据某些特征,如生活环境、运动方式、外形特点、有无脊椎等,给动物分类。 5、像生物学家一样,将这些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
2、类。脊椎动物有:青蛙、鸟、猴、鲨鱼。无脊椎动物有:蚊子、蜗牛、水母、河蚌、蚯蚓。 6、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作食草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作肉食动物。 2、鱼类、鱼类 1、教材 6 页图中四种鱼的共同点:身体呈流线型、身体表面有鳞、有鳍、有鳃、嘴总是不停的开合、眼睛长在头部两侧、生活在水中等! 2、鱼类的共同点:鱼类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用鳍运动,以颌取食的变温脊椎动物。 3、认识鱼的鳃和鳍,猜想他们的作用。 尾鳍: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 背鳍、腹鳍:起平衡作用。 臀鳍:协调其它各鳍的作用。 鱼游动时,他的各种鳍是配合运动的,尾鳍不断摆动,在鱼前进
3、时起主要作用;胸鳍和腹鳍配合划动,在鱼拐弯时起主要作用。 鱼游动时主要发挥作用的是躯干和尾鳍! 4、研究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体验鱼腮的作用: (现象)随着鱼嘴一张一合红色液体进入鱼嘴,然后从鳃盖下方流出来。 (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鱼用鳃呼吸。水流由口进入、经过鳃后流出的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完成呼吸! 3、鸟类、鸟类 1、教材 8 页图中的鸟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是鹰、画眉鸟、燕鸥、鸽子、鸵鸟、翠鸟、孔雀、企鹅、鸭、鸡。图中鸟的共同点:身体表面有羽毛,有翅膀、有两只脚、有又硬又尖的嘴、卵生等。 2、鸟类的共同特点:身体表面有羽毛、有翅膀、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 3、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
4、型羽片,鸽子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正羽。绒羽紧贴鸟的身体,细小而柔软。 4、羽毛通常分为(正羽) (绒羽)和毛状羽三种,具有(保温) (护体) (飞翔)等功能。 5、研究鸽子的羽毛:观察正羽,我发现正羽呈扇形排列,对鸽子的作用是便于扇动空气;剪断正羽羽根后,我发现正羽管中间是空的,对鸽子的作用是可以减轻羽毛的重量;在正羽上滴水后,我发现羽毛防水,对鸽子的作用是飞行时可以抵挡小雨;用放大镜观察绒羽,我发现像棉花一样蓬松,对鸽子的作用是帮助鸽子在飞行时保持体温。 6、鸟的喙的外形与鸟吃的食物息息相关,吃鱼的鸟有着扁扁的喙,有的喙两旁还长有一些齿梳结构,可以帮助他们在捉鱼时防止鱼逃脱。吃肉的鸟长有锋利的
5、弯钩状喙,非常适合用来撕碎猎物。吃种子的鸟大多有着圆锥形的喙,这种喙就像老虎钳那样可以咬碎种子的硬壳,吃到里面的种子。吃虫子的鸟长着尖而细长的喙,这样的喙利于它们从枝干、地面的缝隙中捉出虫子。吃花蜜的鸟的喙也是尖细的,便于鸟儿将喙伸到花朵里去。 7、教材 10 页图 1 中鸟的足短,趾尖有发达的蹼,适合游水;在水中或近水边生活。图 2 中鸟的足强健有力,趾有锐利的钩爪,适合捕食小动物;大多在高山草原生活。图 3 中鸟的足粗壮有力, 适合奔跑; 常在沙漠荒原生活。 图 4 中鸟的足和趾都细长, 适合涉水; 一般在水边生活。 4、哺乳动物、哺乳动物 1、教材 11 页图中的动物从上至下,从左到右,
6、分别是:鲸、虎、猫、猪、牛。图中动物的共同点:身体表面有毛(鲸由于在海洋中生活,毛已退化) 、胎生、哺乳、恒温、脊椎动物。 2、哺乳动物主要特点: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恒温、有脊椎。体温:恒温。皮毛的作用:保温、保护。脂肪的作用:保温、提供能量。 3、哺乳动物是一类恒温脊椎动物,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他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北极熊身体表面有厚厚的皮毛,他的皮肤是黑色的,皮下有很厚的脂肪层,可以帮助北极熊保持体温。 4、体验脂肪的作用:没有包裹脂肪的手指会感觉非常冷,包裹脂肪的手指感觉没那么冷。 5、猎豹的运动方式是奔跑,与它有相同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有:狗、羚羊、狮子等。 蝙蝠的运动方
7、式是飞翔,没有与它有相同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袋鼠的运动方式是跳跃,与它有相同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有:兔、跳羚。虎鲸的运动方式是游泳,与它有相同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有:白鳍豚、海豚等。 5.运动与位置运动与位置 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2、汽车在运动,因为它在公路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自行车与骑手在运动,因为在第二幅图中才出现,说明是顺着公路运动到此的。湖里的鸳鸯在运动,因为它们在湖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湖边小路上的乌龟在运动,因为它在小路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天空中的鹰在运动,因为它在天空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3、怎么判断乘电梯的人是否在运动:以
8、电梯为参照物乘电梯的人没有运动,因为乘电梯的人在电梯里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电梯外的人或物为参照物,乘电梯的人在运动,因为乘电梯的人相对于电梯外的人或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4、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小汽车在乘客的东北方向,距离乘客 0.2 千米,2 分钟车程,正从玄武门由北向南驶来。 5、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我们通常认为静止的物体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改变,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可能改变,所以说静止是相对的。 6、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一般以地面为参照物。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相对于地面来说,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人感
9、觉房子与树没有运动。我们也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但是如果我们将视角转换到宇宙中,以太阳为参照物,那么地球转动时,房子与树都在随地球转动。 6.不同的运动不同的运动 1、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如电梯上的人的运动、苹果落地的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如风车的转动、铅球的斜抛运动。 2、前进:物体从后往前运动。后退:物体从前往后运动。 摆动:物体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可以在线的一端系上重物(如钩码、长尾夹、打孔橡皮塞) ,使重物摆动。 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中心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还可以使橡皮筋
10、振动 绕圈:一个物体绕另一个物体做圆周运动。 旋转:物体绕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可以向叶轮吹气,使叶轮旋转。还可以用线系着橡皮塞,使其绕圈。 滚动:平动与转动的平面复合运动。可以使线轴、干电池在桌面上滚动。 3、包含了两种以上的运动形式的有: 竹蜻蜓:竹蜻蜓下面的立棍做平动、转动的复合运动,上面的旋翼做旋转运动。 手锯:手锯做前进后退的往复运动。 直升机:直升机旋翼做旋转运动,机身向前运动。 旋转木马:旋转木马设施整体绕中轴做旋转运动,一个个的木马绕中轴在绕圈的同时做上下运动。 7.运动的快慢运动的快慢 1、设置起点与终点是为了确保公平。跑相同的路程,先到达终点者获胜,因为先到达终点者用时少,
11、速度快。 2、不是同场赛跑的运动员怎么比快慢:看他们跑相同的路程,用了多少时间。看他们在同一段时间里跑了多远。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 速度越大。 自然界中,有些物体的运动速度非常大。例如,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 340 米/秒,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 3 亿米/秒。 3、同一种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大,冲击力也越大哟!高空抛物时,物体越接近地面速度越快, 能量越大, 容易对地面的人或物造成伤害, 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 4、不能从楼梯上快速跑下来是因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大。人从楼梯上快速跑下来时具有很大的能量
12、,不易止住脚步,而冲撞他人或自己跌倒,造成伤害。 5、有些物体乍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一直在运动。例如:可以根据一段时间后指甲变长, 判断指甲在运动; 可以以树木或房屋为参照物, 判断月亮在运动! 6、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 5 千米/时,儿童由于步幅与体力原因,速度慢一些约为 44.5 千米/时,即 1.11.25 米/秒。每个人由于身高(主要是腿长) 、运动习惯的影响, 走路速度是不一样的, 但差别也不是很大, 一般走路速度在 1.1米/秒左右。 8、力与运动、力与运动 1、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 2
13、、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问题: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是否有关? 假设:拉力大,小车前进快;拉力小,小车前进慢。 保持不变的是:小车的载重、小车行进的路程。 需要改变的是:小车的拉力(与末端挂钩上钩码的数量有关) 。 实验设计: (1)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确保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能够自由前进。(2)画好起点与终点,先挂 1 个钩码,记录下小车行进固定路程的时间。 (3)重复刚才的实验步骤两次,记录小车行进时间,计算平均值。 (4)分别挂 2 个,3 个钩码,多次实验记下小车行进时间并计算平均值。 实验结论:拉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前进的快慢。拉力大,小车前进快;拉力小,小车前进慢。 3、
14、探究小车质量(载重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实验方法:每次实验都挂,同样多的钩码。通过往小车上加重物的方法来改变小车的质量,小车行进的路程不变,记录小车行进的时间。实验结论:往小车上加的重物越多,说明载重量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4、研究磁力能否改变钢珠的运动方向。 (1)让钢珠从斜面顶端滚下,记录钢珠的运动路径。(2)在路径的一侧放一块磁铁。 (3) 再次让钢珠从斜面顶端滚下,观察并记录钢珠的运动路径。第一次钢珠撞到木框前其运动路径与斜坡基本保持一条直线,第二次放了磁铁后,钢珠朝着磁铁的方向偏转,其运动路径是一条曲线。 9、弹力、弹力 1、橡皮筋、钢尺和弹簧的形状发生变化,撤去外力后恢复
15、原状,海绵的形状与体积都发生变化,撤去外力后恢复原状。握力器、拉力器的形状发生变化,在紧握握力器时手受到向外的压力,在拉拉力器时手受到向内的拉力。 通过上面的操作,得出下面的结论: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作弹性。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2、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成正比,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会拉伸相同的长度。无限制的挂钩码,弹簧所受的拉力将会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弹簧不能恢复原状。 3、人们根据弹簧拉伸长度随拉力大小变化的规律,制成了弹簧测力计。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
16、“N”表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处。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齐平。 (3)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 4、条形盒测力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规格有五 N 和 2.5N两种。实验室常见的还有平板测力计和圆筒测力计。 10、摩擦力、摩擦力 1、滑滑梯:身体与滑梯的接触部分存在摩擦。人推箱子:箱子与地面间存在摩擦,鞋子与地面间存在摩擦。跳伞:伞面与空气间存在摩擦。游泳运动员游泳:人体与水间存在摩擦。通过上面的现象,我们得出下面的结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摩擦力
17、。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一种阻力。 2、 测量摩擦力。 (1)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0”刻度处。 (2)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动物体,使物体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3)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对物体的拉力大小,它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3、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保持不变的是:物体本身和接触面的大小。 需要改变的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实验设计: (1)在桌面上用测力计水平拖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测力计的拉力。也就是摩擦力大小,
18、重复三次计算平均摩擦力。 (2)在细砂纸上用测力计水平,拖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摩擦力并计算平均值。 (3)在粗砂纸上做同样的实验,记录摩擦力并计算平均值。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摩擦力的大小,还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5、 ( 流线型)形体有利于减小液体或空气的阻力。 6、摩擦力的应用:增大摩擦力(功)的事例:拧瓶盖时垫抹布、鞋底有花纹(加深轮胎花纹深) 、抹镁粉、道路上的减速带以及防滑纹、冬天在冰雪上行走的车要安装防滑链等。减小摩擦力(过) :肥皂水戴手镯、轴承抹油加
19、滚珠、冰壶比赛中刷冰、流线型形体、飞机火车等的车头设计成流线型等。 11、浮力浮力 1、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竖直向上托举的力,这种力叫作浮力。正因为有浮力,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 2、如果石块在水中受到浮力,那么浮力+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拉力=石块在空气中受到的拉力,所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在空气中测得的提起石块的力要小。 3、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实验之前要先预测。 问题一:问题一: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状态一样吗? 作出预测:体积相同的物体质量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重的下沉,轻的上浮。实验材料:中心塑料球、橡皮泥、一盆水。 实验设计: (1)给三个同样大小的空心塑料球,分别贴上
20、标签 1、2、3。 (2)1 号球内装满橡皮泥,2 号球内装一半橡皮泥,3 号球内装少许橡皮泥。 (3)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状态。 实验结果: (1 号球下沉,2 号球可能下沉、悬浮或漂浮,3 号球漂浮。 )说明同样体积的物体,质量越小越容易上浮。 问题二:问题二: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状态一样吗?对实验作出预测: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体积小的下沉,体积大的上浮。 实验材料:空心塑料球、橡皮泥、天平、一盆水 实验设计: (1)给三个大小不一的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 1、2、3。 (2) 在空心塑料球中装入橡皮泥, 用天平称量, 确保装入橡皮泥后, 三个
21、塑料球的质量相同。 (3)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他们的沉浮状态。 实验结果:大球漂浮,小球下沉,中求可能下沉、悬浮或漂浮。说明同样质量的物体体积越大的越容易上浮。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发现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4、同样重的物体,改变它的形状,将它的体积适当变大,能排开更多的水,就会浮在水面,就能承载更多的物体。 5、曹冲称象的科学道理: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12、点亮小灯泡、点亮小灯泡 1、 手电筒里有什么?猜一猜它们是怎么工作的。 我猜测手电筒里有开关、 导线、电池、小灯泡等。 2、用电池、导线、小灯泡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新苏教版 四年级 科学 知识点 清单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4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