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22届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普陀区2022届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普陀区2022届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1 2021 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一、积累运用(10 分) 1.按题目要求填空。 (5 分)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 (司马迁屈原列传 ) (1 分) (2)人生如梦,_。 (苏轼_赤壁怀古 ) 。 (2 分) (3) 六国论中“_,_”八个字启示我们:面对威胁逼迫,越是退让讨好越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2 分) 2. 按题目要求选择。 (5 分) (1)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不恰当不恰当的一句是( ) 。 (2 分) A.这座慧心营造的国际展览会建筑简直是鬼斧神工。 B.这篇文章观点比较一般,但在结构安排上差强人意。
2、 C.这篇报道文笔很好,只是所谈论的问题已是明日黄花。 D.说起老教授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学生们满是溢美之词。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 (3 分) 许多研究者认为,_。_。处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受到物质需要与理性法则的强迫和约束,是不自由的,_,也就是说,_。因此,_。 只有在非功利的自由活动中,才能痛快地摆脱这一切 “游戏”是人类发泄过剩精力的活动,并不是维持生活所必需的 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游戏”本能成为人类创造自由艺术天地的创作动机 只有通过“游戏”这样的活动,人才能获得身心解放的愉悦 A. B. C. D. 二、
3、阅读(70 分) (一)(一)阅读下文,完成阅读下文,完成 3 37 7 题(题(1 16 6 分)分) 众所周知,色彩可以起到传达信息、挑动情绪的作用,在艺术创作中,它经常成为传情达意的外在媒介与文化符号。 我们是怎么接收到艺术作品中色彩的信息的呢?以观看绘画为例,眼睛接受外界光的刺激,产生色彩的感觉,然后色彩的刺激使人产生生理反应和心理联想,其中心理上的联想,又往往跟观者所属民族的文化有关所以色彩让我们感受到的信息,既有色彩刺激带来的生理反应、心理联想, 又有文化的投影。 色彩的生理刺激性在生活中被广泛利用,例如交通规则之所以把“红灯”作为停止的标志,是因为2 红色在色谱中光波最长, 最具
4、有视觉冲击力,能警示危险。 但人们更感兴趣的还是色彩所蕴含的情感寓意。红色不只是“穿透空气时折射角度最小,在空气中折射的直线距离最长,在视网膜上呈像位臵最深”的物理色彩,还是和人的审美情趣、民族的文化心理密切相关的情感色彩。红色是暖色,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炽烈、热情之意。中国人尤其喜爱红色,觉得它不仅代表喜庆,还有正直、忠贞的内涵, “丹心”是赤诚的心, “赤子”是纯真善良的人,色彩的文化密码文化密码都镌刻在民族的语言里,即使只是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与色彩有关的词语,人们的脑海中也会产生对其内涵的联想,引发情感的共鸣。 不同文化在色彩认知上的沉淀相互影响、相互叠加,使得色彩具有复杂多元的内涵。例如
5、白色。白色能让我们联想到白云的高逸、霜雪的洁净、白璧的朴素无瑕,所以常为人们所歌颂;而从制度文化看,白色又可以有另一种解释:中国古代人们按照品级地位着装,黄色为皇室成员的服色,官服则红紫为上、蓝绿次之,没有功名的平民只能穿不加染色的麻棉织成的白色衣服。所谓“往来无白丁” ,白色似乎又带上了几分卑微寡淡。哪怕是同一民族,不同类型的文化叠加作用,也会造成人们色彩认知与喜好的分歧。 至于中西之间,受民族文化影响而产生对色彩不同看法的例子就更多了。以蓝色为例,蓝色作为冷色调,给人以宁静之感,加上广阔的蓝天大海的联想,往往令人心旷神怡。汉语中的蓝色并没有太多特殊意味。中华民族作为农耕民族,对蓝色的大海了
6、解相对较少,而西方文明是“蓝色文明” ,英语中的蓝色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或代表沉稳、永恒、博大的力量,或象征婴儿般的纯真无瑕,或表达情绪的低落、抑郁等等,这些色彩意蕴都源自英语民族对海洋的深入认识。 曾有研究表明,对西方人来说,中国色彩中最难理解的是“青色” 。 “青”是中国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用“丹青”代称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画。然而青色具体是怎样的一种色彩,在缺乏直观视觉效果的古诗中并不是那么容易确定。它可能是绿色,例如“青简”是绿色的竹简;也可能是蓝色,例如“青天”可以是蓝色的天;宋代以后,它才被用来指“黑色” ,盛唐李白诗曰“朝如青丝暮成雪” , “青丝”就是黑发的
7、意思。另外,诗中的色彩并非单纯地描绘自然之物,往往反映作者的心灵世界,有较强的主观性,解读起来就更加困难了。同样是指向绿色的“青” ,有时象征着美好的生命、生机, 青春勃发;有时展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给人以清新恬静之感;在某些诗中又和中国文人眼中象征君子人格的竹子联系在一起,显露出无尽的高雅。前两者中西方还有相通之处,高雅的意味则是中国独有的。 为了让外国读者在读中国古诗时打破认知的隔膜,更好地理解中国诗人运用色彩营造的诗境,不少翻译者会根据读者的审美心理,决定是否对诗歌中的色彩进行改译。例如汉代古体诗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中的“青青” ,美国诗人 Ezra Pound 就将
8、其译为“blue(蓝) ” ,因为和“green(绿) ”相比, “blue”所蕴含的忧郁和沮丧之意,能更好地向英语读者传达出诗中思妇的寂寞哀怨。 有人说,色彩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突出醒目的部分。在文化交流、传播越来越频繁的今天,要充分发挥色彩传情达意的功效,就不能不深入研究和把握各种色彩背后丰富而微妙的文化意蕴。 3 3.第段中的“文化密码”是指_。(2 分) 4.对第段文意理解正确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艺术创作离不开对色彩的运用。 B.色彩的刺激带来了文化的投影。 C.观画时的联想往往和文化积淀有关。 D.色彩的情感感染力来自视觉的冲击。 5.以下选项违背了逻辑基本规律,与
9、第段画线部分错误类型相同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有许多世界上没有的珍贵文物。 B.你反对我的意见,就是和公众作对。 C.我是不赞成背诵的,但也不赞成不背诵。 D.爱因斯坦都这么说,那肯定就是正确的。 6.第段论述文化对人们色彩认知差异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两者的顺序能否颠倒?请加以分析。(4 分) 7. 学校戏剧节排演红楼梦 ,请你为林黛玉的扮演者租借一套戏服。租借处只剩三套相对合适,颜色基调分别为大红、纯白、淡绿,你会选择哪一套?请根据你对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的了解和认识,结合本文对色彩内涵的阐释,说明选择理由。 (5 分) (二二) 阅读下文,完成阅读下文,完成 8 81
10、11 1 题(题(1 15 5 分)分) 马背上的少年马背上的少年 王若冰王若冰 少年想逃走,他为此做了很久的准备。 阳光照在红土地上。少年觉得自己的脸很烫,汗很快就淌下来。他用手胡乱地抹了一把,手上立刻黏糊糊、湿漉漉,他觉得整个身体都被太阳烤得失去了知觉。 少年听到一声野马的嘶鸣。在那边树林中间的草地上,是野马的天堂。少年从小就爱马,每天都会从自己的家走到野马活动的区域。他第一次看到野马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根本不知道,在离自己这么近的地方,竟然有如此多的野马。那些野马有黑色的、有棕色的,也有白色的,毛色光亮,身体高大而健硕。它们奔跑在草地上,它们驰骋在树林之间,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
11、少年抬头看看天,那时的太阳正在头顶上,明晃晃地照着。光线在树叶之间,在马与马之间,在树与草之间来回跳跃,形成了一道道斑驳、灿烂而又奇特的光景。 那一瞬间,少年的心立刻就灿烂起来。 少年又回头看看自己的家,不由得有些伤心。 这时,一辆越野车停在了离他十几米的土石路边。车上走下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用典型的澳大利亚口音的英语说: “你好。这里离加油站多远?” 4 中年人一边说,一边朝少年走来。少年用手指了指西边,说: “在那个路口的拐角处。我不知道究竟有多远。我猜,也许要走一天才能到那里。 ” 中年人脸上浮现出忧虑,沮丧地摇头: “哦,真糟糕,我的车要没有油了。 ” 少年问: “你要去哪里?” 中
12、年人说: “我要往北穿过中部大片红土地游玩,边走边看。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少年说: “我的家在这里。 ” 中年人说: “那你的爸爸妈妈呢?他们有车吧?他们有没有多余的汽油?” 少年说: “我们家没有汽车。 ” 中年人惊讶地说: “那你们不出去吗?不去购物买食品吗?” 少年说: “森林里会找到需要的食物,我们不需要出去。 ” 中年人仔细地看看少年的脸,说: “对对,我忘记了,你是土著,这是你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可是,外边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你还这么小,难道你还要继续像你的祖父辈一样,在山洞里过完一辈子吗?你真的不想出去吗?” 中年人看着少年,一脸不解。 中年人说了再见,坐上车,又探出头对他说:
13、 “我要去看更美的世界了,年轻人。 ”然后,车“呼”一下开出很远。少年望着车渐渐消失,他觉得似乎失去了什么。他跑到树林中的野马中间,那匹枣红色的野马看到他,嗒嗒地走过来,用头蹭了蹭他的脸。少年将脸贴在枣红马的脸上,无声地流泪。 枣红马安静地任凭少年的泪水在它的脸上泛滥成灾。 枣红马一声长鸣,带着少年朝红土地奔驰。 少年的眼前浮现出很多画面:他从出生就一直居住的山洞,父母和他的一大群兄弟姐妹在山洞中生活起居,每天就像生长在这山林中的树木、野草和各种小动物一般,生活得很原始。少年记得有几次,有人来让他们去生活更方便一些的村庄住,他们说那里有学校,孩子们可以上学,有超市、加油站、医院等。少年听得津津
14、有味,但是父母却一口拒绝了。父母说: “不去,这山林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世界,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已经生活了几万年了,为什么要离开呢?” 少年望着父亲那张黑黝黝的脸、那一头卷在一起的乱糟糟的头发,又看看母亲,母亲的头发也打着卷儿,黏糊糊地披散在头上。少年很迷茫,少年就想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 少年爱山林树木、野马与草原。 但是,少年对外边世界的向往,如野草一般在心头滋生、疯长。 枣红马奔驰在草原,又来到红土地上,一直向南而去。少年骑在马背上,思绪随着马蹄声飞得越来5 越远。 那天,少年很晚才回到山林,回到山洞里,他看到一家人已经横躺竖卧地在山洞里睡着了。少年却睡不着,他不知道中年人是否找到
15、了加油站,他在想外边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一夜,少年睁着双眼,一直到洞外射进丝丝缕缕的光。 天亮后,少年离开了山洞,离开了山林。 少年骑上枣红马,一路向南。枣红马奔驰了一程又一程,少年终于来到一条宽阔的马路上。他眼中的世界瞬间就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 少年历经磨难,彻底走出了山洞,来到了墨尔本,在这个他做梦也想象不到的色彩缤纷的城市里,开启了另一段生活旅程。 二十年后,那个马背上的少年在墨尔本活出了一片新天地,娶妻生子,住起了别墅。偶尔,与妻子、儿女讲起山林里的时光,他总是能听到一阵嗒嗒的马蹄声在耳边响起。 儿子说: “爸爸,你小时候的生活可真幸福啊! ” 已经是中年的他一愣,问: “为什么?”
16、 儿子说: “山林里多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树有鸟有草原,还有那么多野马,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 儿子满脸的羡慕。 他一愣,耳边再次响起嗒嗒的马蹄声,仿佛那匹枣红马正在向自己跑来。 8.分析第段画线句独立成段的作用。 (3 分) 9.第段空行处的语句有甲乙两个版本,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 (4 分) 甲:几声清脆的鸟鸣划过天际,少年拍拍马,一跃而起,跳到了马背上。 乙:时间渐渐地流逝,少年慢慢平复了心情,拍了拍马,爬到了马背上。 10.二十年后,儿子对已是中年的主人公满脸羡慕地提问: “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请以小说主人公的身份写一段话,向年幼的儿子解释这个问题,100
17、字左右。 (4 分) 11.根据以下词条解释,从叙述特点的角度分析本文是否属于寓言体小说。 (4 分) 寓言体小说:一种具有寓言化叙述特点的小说,往往通过对时空、人物、情节等内容的抽象化,刻意拉开与生活的距离,凸显故事中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以此透视人类共有的生存状态。 (三三)阅读下面的阅读下面的诗歌诗歌,完成,完成 1 12 21 14 4 题(题(8 8 分)分)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 唐刘长卿唐刘长卿 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 6 落日孤舟去,青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 【注】至德三年,刘长卿刚而犯上,谪守南巴。此诗是其将要赴任
18、时所写。 12.你认为本诗可以收录于以下哪本诗集?( ) (1 分) A.乐府诗集 B. 古诗精选 C. 律诗选集 D. 绝句精选 13.以下对本诗的表现手法分析错误错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动静结合 B.虚实结合 C.运用典故 D.以景结情 14.为了更好地向英语读者传达出诗中的情感,参照现代文一第段提供的信息,你认为相对而言,画线句中的“青”更适合翻译成“blue(蓝) ”还是“green(绿) ”?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5 分) (四四) 阅读下文,完成阅读下文,完成 1 15 52020 题(题(1919 分)分) 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恂恂若
19、不能。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为治于单赤务加恩,而御豪猾特严。 县东西通衢七十里,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九思节公费,甃以石,行旅便之。岁侵侵,谷涌贵。巡抚发仓谷数百石,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九思曰: “彼籴者,皆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 ”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全活活甚众。尝曰: “即天子布大惠,安能人人蠲租赐复?第在吾曹酌缓急而已。 ” 积九载,迁工部主事,历历郎中,治张秋河道。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九思议筑减水桥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 普陀区 2022 届高三 语文 语文试卷 答案
文档标签
- 语文试卷
- 上海市普陀区2022届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上海市崇明区2022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 上海市青浦区2022届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上海市徐汇区2022届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2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上海市黄浦区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2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22上海初中一模
- 2022上海市初中一模
- 202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2届山东济南高三语文一模
- 2022上海市中考一模
- 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语文一模
- 2022高三语文一模
- 2022高三语文嘉定一模
- 2022届青岛高三语文一模
- 2022届莱芜高三语文一模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4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