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科目考试说明及样卷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科目考试说明及样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科目考试说明及样卷(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2202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科目考试说明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科目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目的和对象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科目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提供依据的选拔性考试。选拔性考试是高利害考试,考试结果应该具有高信度,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应该具有高效度。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立德树人,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考试对象是符合 2022 年上海市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 二、考试目标 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规定的学业质量水平
2、 4,体现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考查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表现。强调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1.1.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1.1 能不断扩展自己的语文积累, 自觉整理在学习中获得的
3、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 在梳理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专题探究,发现其中蕴含的语言运用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解释:能将发现的语言运用规律用于自己的语文学习实践。 1.2 能敏锐地感受文本或交际对象的语言特点和情感特征,迅速判断其表达的正误与恰当程度,察觉其言外之意和隐含的情感倾向;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表达的目的、要求,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从字顺、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1.3 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主动吸收他人成功的经验。 2.2.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
4、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2.1 在理解语言时,能准确、清楚地分析和阐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能就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提出质疑,展开联想,并能找出相关证据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反驳或补充解释文本的观点。 2.2 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尝试提出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2.3 能用文本中提供的事实、观点、程序、策略和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2.4 在表达时,讲究逻辑,注重情感,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力求做到观点明确,内容丰富,思路清晰,感情真实健康,表达准
5、确、生动。 3.3.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3.1 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 3.2 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 3.3 喜欢尝试用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3.4 在文学鉴赏和语言表达中,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4
6、.4.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4.1 有通过语言学习深入理解、探究文化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意愿,能在阅读和表达交流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能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论述相关的文化现象和观念,比较、分析古今中外各类作品在文化观念上的异同。 4.2 能主动参与语言文化问题的讨论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些语言、文学、文化现象及社会热
7、点问题进行专题探究,尝试撰写相关调查报告或专题研究报告,发展自己的文化理解与探究能力,主动吸收先进的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在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情境中综合考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 让学生在个人体验、 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多样化表现。 真实情境中的典型任务主要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 “阅读与鉴赏”侧重考查整体感知、信息提取、理解阐释、推断探究、赏析评价等,“表达与交流”侧重考查叙述表现、陈述阐释、解释分析、介绍说明、应对交流等,“梳理与探究”侧重考查积累整合、筛
8、选提炼、归整分类、解决问题、发现创新等。试卷中既有侧重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某一方面的试题,也有整合了三个方面的综合性试题,让学生在复杂情境、多种角度和开放空间中充分展示其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学习成果。 社科类现代文阅读、文学类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积累运用,以及综合探究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具体如下: 1.1.社科类现代文阅读社科类现代文阅读 1.1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2 把握主要概念的内涵,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1.3 筛选、整合文中关键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1.4 梳理文本的行文思路。 1.5 用文字解释图表,完成图文转换。 1.6 凭借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依据
9、语境、内容,进行排序、补充、判断等。 1.7 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1.8 分析文本的论证思路。 1.9 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反驳或补充解释文本的观点。 1.10 评价文本所运用的材料、方法、语言的逻辑性,评价文本内容、观点的意义和价值。 2.2.文学类现代文阅读文学类现代文阅读 2.1 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 2.2 把握作品的行文线索和思路。 2.3 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2.4 分析选材、组材的特点和作用。 2.5 把握作者的情感,分析作品主题的思想内涵。 2.6 依据作品内容进行联想、想象、推断。 2.7 赏析作品的构思特点、表现手法、语言的表现力。 2.8 赏析、评价作
10、品塑造的艺术形象。 2.9 评价作品内容、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3.3.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 3.1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3.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3.3 概括古诗文的主要内容。 3.4 梳理古诗文的行文思路。 3.5 理解词语、句子在古诗文中的含义。 3.6 凭借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依据语境、内容,进行断句、排序、判断等。 3.7 分析词、句、段在古诗文中的作用。 3.8 分析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3.9 分析作者的情感、写作的意图。 3.10 赏析古诗文的语言运用、古诗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3.11 赏析古诗文中的意象和意境。 3.12 评价古诗文的艺术特点。
11、 3.13 评价古诗文内容、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4.4.写作写作 4.1 准确把握题意,主旨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实,选材恰当,内容充实,有独到之处。 4.2 结构完整,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4.3 根据交流的需要,合理运用表达方式,语言通顺、准确、得体、生动。 4.4 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5.5.积累运用积累运用 5.1 掌握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5.2 默写并能运用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5.3 根据语境,凭借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掌握,进行识别、判断、归类等。 6.6.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体现课程内容中学习任务群之间的联系,考查在真实、富有
12、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中,通过综合多文本、综合读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1 比较、整合多个文本的信息,用文本中提供的概念、观点、材料、方法探究问 0!平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6.2 从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等方面比较作品的异同。 6.3 联系相关材料,探究作品内涵,形成自己的见解。 6.4 结合作品,对其评论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试卷结构及相关说明 1.题型结构 采用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写作题等,其中填空题、选择题分值占比约 20%、简答题分值占比约30%、写作题分值占比约 50%。 2.内容结构 主要由积累运用、阅读和写作三个部分构成,分值分别约为 10 分、70 分、70
13、 分。 综合探究试题可以分布于阅读部分,考查跨文本综合探究,也可以是跨各部分的综合探究。 3.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书面考试形式,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考生应将答案全部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试卷总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五、样卷及参考答案 样卷主要用于说明试卷结构,并为题型示例,不代表正式考试的内容和难度。 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 1按要求填空。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 ) (3)师说中,“ , ”两句道出了择师的标准。 2.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14、在上海,“互联网+” 党史学习教育阵地正不断发展壮大。 , , , 。 各级党组织和“网络达人”线下线上齐发力 从个人到平台、从企业到园区、从区域到全市 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方法,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为互联网党建厚植精神土壤,助燃着青年一代学党史的热情 A. B. C. D. (2) 下面是一则某校文学社成员草拟的征稿启事。 以下 4 处画线句中, 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 ) 。 文心是我校文学社创办的刊物,【甲】拟办成全校文学爱好者展现风采的平台。欢迎全校同学积极参与,【乙】向贵刊踊跃投稿。具体要求如下: (1)稿件以反映高中校园生活为主,【丙】内容可以五花八门; (2)稿件应是未经发表的文
15、学作品,【丁】文学评论作品也可列其中 (3)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投稿,邮箱 。 校文学社文心编辑部 2021 年 10 月 A【甲】 B.【乙】 C.【丙】 D.【丁】 二、阅读二、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 3- -7 7 题。题。 功效主义功效主义 陈嘉映 反思生活中的伦理问题,不妨从功效主义开始。哲学家给了它很多赞誉:“现有伦理理论伦理理论中最富雄心的”“在现代道德哲学的许多理论中,占优势的一直是某种形式的功效主义”“唯一自成体系的道德哲学”我也许可以加上说,在伦理维度上反思生活,通常会先想到功效主义类型的见解。功效主义的大本营是英国,其理论资源来自休谟、亚当斯密
16、等重要哲学家。功效主义理论的创建人是边沁,此后在约翰密尔、西季威克等人那里发展成熟。二十世纪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黑尔等人。 由于翻译的原因,这种来自英国的理论常被称作“功利主义”。“利”和“功利”在汉语文化中颇多贬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功利主义”这个词平常用时也是贬义的: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不讲原则而只从功效方面考虑问题。但这不是这一理论的主张。为了不把这个理论错当成自私自利主义,我像另一些论者一样,采用“功效主义”这个译名。 功效主义理论是后果论的:某一行为是否善好,要看这个行为带来什么后果。在这一点上,它与道义论相反。道义论注重行为所依的原则和行动者的动机只要我用心良善,只要我按道德
17、律令做事,我就是道德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没那么重要,甚至全无所谓。例如,康德主张,不得说谎是不易的道德准则,即使我不骗过歹徒就会伤及无辜,我也不可说谎。 作为两种相异乃至相反的理论,功效主义和道义论各有得失,而在实际生活中,从功效出发和从道义出发则更多是两种不同的态度。从功效出发,多是冷静的,但易失于计较;从道义出发,则多带强烈的感情,如道德义愤。我们也许应当把道德义愤视作一种重要的积极的“道德感情”,但不幸的是,在实际生活中, 它多半不像自以为的那样充满道义,更多倒是把自己认可的东西上升到道义的高度, 发展为狂热。 功效主义有突出的好处,例如面对着装问题,我们要问:破洞裤对谁造成了伤害?如果它
18、并不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伤害而你仍然觉得不好,那么这更多是个审美判断而非道德判断。但我们似乎也不能单从后果来评价行为。例如好心办了坏事也许会受到批评,却似乎不应受道德谴责。 但出于理论所要求的彻底性,功效主义往往要达到唯后果论才肯罢休。 单说功效,还不能成为一种主义,因为先得有个目的,才能确定一个手段是否有功效。 “南辕北辙”的主角钱多、马快、车夫能干,结果反倒离目的地更远。功效主义并非单谈手段不谈目的,只是它设想的人生目的是老生常谈: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利益可以各种各样,功效主义通常把它界定为幸福。 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这差不多就是说,人是自私的。这种人性论不仅获得了古往今来不少哲人的
19、支持,仿佛还持有现代科学的认证书: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为这种观念背书;生物学是比经济学更坚实的科学, 为自私论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本文开头说到功效主义理论的重要性, 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而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它所立足的人性论是当代多种理论的核心原理。其实何止各式各样的理论;即使没读过任何理论的普通人,二旦就伦理或社会现象开发宏论,多半也会从类似说法起论。 不过,功效主义理论并不停留在这个起点止。依这种理论,最重要的不是这一个人或那一个人的幸福,而是人类幸福总量。功效如何,要以是否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来衡量,为此,个人很可能要放弃点儿自己的幸福。这么一来,这种理论非但不主张人应当自私自利,反倒
20、是主张利他。边沁就是个著名的改革家,推动了多项社会改革, 尤其注重改善穷苦人的生存环境。 如果能用一个特点来概括功效主义者,那就是“对社会公正的深切关怀”。 (有删改) 3.第段中与“伦理理论”意义最接近的词语是 4.对本文理解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功效主义的重要性之一在于它是当代多种理论的核心原理。 B.对道义论来说,行为符合道德准则足以断定行为是善好的。 C.对功效主义来说,正确评价行为的功效需要确定行为目的。 D.边沁在自己的生活中较忠实地践行了自己的功效主义理论。 5.不能不能根据本文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在功效主义者看来,个人行为是否善好要看是否让所有人更加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上海卷 语文 科目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