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八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八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八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0 页 2020-2021 学年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八校联考九年级学年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八校联考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造纸的一般工序。下列工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斩竹漂塘 B. 煮楻足火 C. 汤料入帘 D. 覆帘压纸 2. 常温常压下的下列物质为液态的是() A. 二氧化碳 B. 铁 C. 汞 D. 氧气 3. “生命因我而充满活力,烟花因我而绚丽多彩。”其中的“我”是指() A. 氧气 B. 氮气 C. 氢气 D. 二氧化碳 4. 我国正在研发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你推测该火
2、箭选择的燃料为() A. 甲烷 B. 汽油 C. 煤气 D. 液氢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连接仪器 B. 塞进胶塞 第 2 页,共 20 页 C. 倾倒液体 D. 过滤 6. 近日新华社点赞生态文明建设长汀经验。下列做法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A. 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B.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C. 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D. 建立河流监控覆盖 7. 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 铁 B. 镁 C. 锌 D. 铜 8. 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其中方框中需要补充的是() A. B. C. D. 9.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
3、成的 B.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碳、氢元素 D. 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0. 将 20g 炭粉与 80g 氧化铜置于密闭容器中隔绝空气加强热(已知:和,充分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容器内各相关量对应关系是() 第 3 页,共 20 页 A. B. C. D.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1.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 _ A.高锰酸钾 B.氯化钠 C.硝酸钾 D. _ 12. 下列各组物质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_ A.氢气和甲烷 .一氧化碳和氮气.氢气
4、和氧气._。 13. 铁可将某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该金属可能为_ A._ 14.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时,甲和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35时,将 20g 甲物质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质量是67.5 D.将接近饱和的乙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_ 15.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所加试剂 A 鉴别二氧化锰粉末和碳粉 观察颜色 B 除去2中的少量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 将黄铜与铜互相刻画 D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_ 第 4
5、页,共 20 页 16. 如图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图,请将下列带点的部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空气中的氮气_ 。 (2)镁条燃烧时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3)镁条燃烧时还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氮化镁中氮元素显-3价_ 。 17.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应用化学知识解答问题: (1)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_ 性。 (2)消毒用的酒精棉于阴凉处密封保存的微观原因是 _ 。 (3)2019年 12 月 17日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入列服役。在航母所使用的钢铁表面刷油漆,可起到防锈的作用。其原理是 _
6、 。 (4)“投泥泼水愈光明”指高温条件下,投入的炭与灼热的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而使燃烧更旺。置换反应时,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的化学式为 _ 。 (5)易经“泽中有上火下泽”,描述的是沼气的燃烧现象,写出沼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 。 18. 我国近 50 年来家庭燃料变迁:煤或木柴液化石油气或管道煤气天然气。 (1)天然气和煤都是 _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充分燃烧天然气和煤各1kg产生2和2的质量如图所示。 其中易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_ 。 (3)各级政府推广“利用天然气代替煤作家庭燃料”,试分析实施该项举措的科学依据是 _ 。 (
7、4)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 使用天然气的家庭“将报警器安装位置确定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上方”,这是基于天然气具有 _ 的性质。 (5)我国科学家正在利用和开发2等新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请再列举一例可利用的新能源 _ 。 19. 黄铜是铜锌合金,广泛用于制造钱币、机器零件等,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黄铜渣,主要含有 Zn、Cu、ZnO、CuO。一种利用黄铜渣获取金属铜和硫酸锌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 第 5 页,共 20 页 (1)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 _ 。 (2)“酸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写出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 。 (3)滤渣的成分是 _ 。 (4)上述
8、流程中,能判断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事实是 _ (任写一条)。 20.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 存在转化关系如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其中的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 A和 B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C、D在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F是有毒气体,G是紫红色金属。 (1)的化学式为 _ 。 (2)物质 E的一种用途: _ 。 (3)转化为 G 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4)转化为 A 是 _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1.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_ 。 (2)用装置 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9、选择 A做发生装置,实验中可能发生试管炸裂,将其改进的方法是 _ 。 (3)乙炔是一种无色、 无味、 难溶于水的气体, 密度与空气相近。 收集乙炔气体时可选择的装置是 _ (填序号)。 (4)同学们用 B、F组合,选用浓盐酸和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实验中始终没有第 6 页,共 20 页 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小英认为所用的澄清石灰水已变质:小青认为得到的二氧化碳中混有 _ 。为证明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英将气体通入到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仍未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小青取 _ 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2, 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原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10、_ 。 22. 某兴趣小组利用老师提供的如下物品:酒精灯铜片火柴头火柴梗沙土三脚架,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请你参与。 【设计与实验】 探究的内容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现象 探究一: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_ 探究二: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火柴头先燃烧,火柴梗后燃烧 探究三:燃烧与 _ 的关系 覆盖沙土火柴头不燃烧, 没有覆盖沙土火柴头燃烧 【解释与结论】 (1)探究一得出结论是燃烧需要 _ 。 (2)探究二说明火柴头的着火点比火柴梗的着火点 _ (填“低”或“高”),该实验中火柴头和火柴梗的位置相对于火焰中心 _ (填“对称”或“不对称”)。 【拓展与应用】查阅资料可知,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会自燃。“铁丝在空
11、气中很难燃烧,纳米铁粉却可以在空气中自燃”,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铁粉在空气中会燃烧,由此你对燃烧的新认识是 _ 。 第 7 页,共 20 页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探究实验一】 编号 操作 现象 甲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乙 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4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丙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2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1)比较实验乙和实验 _ (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_ ,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 。 (3)查阅资料得知:4
12、溶液中有2+、42、2三种粒子,2溶液中有2+、2三种粒子。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 _ (填序号)。 A.2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B.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C.2+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D.42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探究实验二】将铝丝和铜丝分别浸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铜丝不反应,铝丝产生氢气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 。 (4)铝丝反应过程中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是 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5)图中从 0点到 a点未产生气体的原因是 _ 。 24.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
13、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称量 10g 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将 150g稀硫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50 50 50 生成氢气的质量() 0.04 0.04 0.02 (1)反应共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_ g。 (2)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少?(写出计算过程) (3)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大于 _ g时,烧杯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第 8 页,共 20 页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斩竹漂塘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煮楻足火过程中
14、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汤料入帘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覆帘压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A、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为气态,故选项错误。 B、常温常压下铁是固态,故选项错误。 C、常温常压下汞为液态,故选项正确。 D、常温常压下氧气为气态,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题意,选择的是常温常压下的下列物质
15、为液态的物质,结合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生命因我而充满活力是因为氧气可以提供呼吸,烟花因我而绚丽多彩是因为与氧气反应; 故选:A。 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解答即可。 此题考查氧气的化学性质,关键是根据氧气的用途解答。 4.【答案】D 【解析】解:.甲烷燃烧既生成二氧化碳,又生成水,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不合题意; B.汽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氮氧化物会污染空气,故不合题意; 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故不合题意; 第 9 页,共 2
16、0 页 D.氢气无毒,氢气燃烧只有水生成,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故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燃料燃烧的产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情况,难度不大。 5.【答案】A 【解析】解:A、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17、 故选:A。 A、根据导管连接胶皮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不利于环境的保护,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 B、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利于环境的保护,符合生态文明建设; C、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利于环境的保护,符合生态文明建设; D、建立河流监控覆盖,利于环境的保护,符合生态文明建设; 故选:A。
18、根据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做法来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防治水污染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B 第 10 页,共 20 页 【解析】解: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铁、镁、锌、铝四种金属中镁的位置最靠前,故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镁。 A、题目给出的金属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镁,不是铁,故选项错误。 B、题目给出的金属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镁,故选项正确。 C、题目给出的金属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镁,不是锌
19、,故选项错误。 D、题目给出的金属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镁,不是铜,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8.【答案】D 【解析】 解: 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所以方框处应该补充 2个氧分子,每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 2 个氧分子表示为。 故选:D。 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9
20、.【答案】C 【解析】解: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和2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变为水蒸气,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21、 A、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第 11 页,共 20 页 B、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物理变化中也伴随着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0.【答案】D 【解析】解:设 80g 的氧化铜和碳全部转化成一氧化碳时,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为 x,生成铜的质量为 y,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z, 12 80 64 28 x 80g y z 12=8080=64=28 = 12 = 64 =
22、 28 设 80g 的氧化铜和碳全部转化成二氧化碳时,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为 a, 12 160 a 80g 12=16080 = 6 通过分析化学方程式可知,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应该是生成了铜和一氧化碳,所以 A、固体的总质量先减少,然后再不变,故 A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炭粉消耗了 12g,剩余 8g,故 B 错误; C、通过计算得出碳过量,氧化铜少量,所以生成气体并不是 44g,故 C错误; D、通过计算得出碳过量,氧化铜少量,氧化铜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中氧元素质量为零,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到零,故 D正确。 故选:D。 根据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一氧化碳,碳和氧化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上饶市 余干县 2020 2021 学年 九年级 上期 联考 化学试题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4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