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九年级上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升华 B. 铁水铸刀 C. 石油分馏 D. 食物变馊 2. 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A. 硫 B. 镁 C. 红磷 D. 铁丝 3.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 硫酸铜 B. 金刚石 C. 氧气 D. 氦气 4. 2020年 3 月 20日,关闭了 58 天的武汉汉口火车站开始消毒。工作人员身背二氧化氯(2)消毒液进行全面消杀。下列有关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中氯元素和氧元素
2、的质量比为 1:2 B. 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7.5 C. 2和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 2中有两个氧元素 5.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液体的倾倒 C. 制取氧气 D. 收集氢气 6.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A. 石墨作电极-它是一种金属材料 B. 古代的字画能保存到现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C. 高压水枪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排放到空气中能形成酸雨的物质-二氧化碳 7. 硫单质具有还原性,可以和浓硫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4(浓) = 3 + 22,X 是() A. 24 B. 2 C. 3 D. 2 8.
3、 医疗急救中的输氧和环保中的低碳理念,“氧”和“碳”指的是() A. 氧元素、碳元素 B. 臭氧、CO C. 2、2 D. 2、2 9.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热胀冷缩:温度改变,分子的大小改变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10. 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13 B. 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C. 该原子易失去电子 D.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11. 将宏
4、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A和 B 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C和 D。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从宏观角度看,物质 C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 B. 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 若 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生成物 C和 D 的质量比为 27:14 D. 若 D 为 NO,则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12. 202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气候变化”。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B. 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1:8 C. 过滤后的河水为纯净物
5、D. 生活中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煮沸 13.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1、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5:7 D. 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1:4 14. 现有 X、Y、Z三种金属,已知: + 4= 4+ + 23= (3)2+ 2 + 24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 X、Y、Z分别是() A. Mg、Zn、Ag B. Mg、Fe、Ag C. Zn、Fe、Ag D. Fe、Cu、Ag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6、15.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 16. 生活中处处存在含碳元素的物质:冰箱除味剂中吸附异味的物质是: _ ;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液体燃料是 _ (填化学式);天然气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17. 用4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在铁制容器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_ ,此反应属于 _ 反应。 18.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1)若甲、乙的组成元素相同,丙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7、复燃,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 _ ,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 _ 。 (2)若甲为固体单质,丙可以用于灭火,乙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丙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 _ 。 19. 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_;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答出一条即可)。 20. 将5.6含有一种杂质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生成0.18的氢气, 则该铁粉中混入的杂质是_(填“锌”或“镁”)。把这种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净,滴入稀硫酸,如果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反应后溶液质量将_。 21. 如
8、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1)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_ 。 (2)尾部酒精灯的作用是: _ 。 22.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选择,A、D装置,连接导管口 a、d 可以制取某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相对于 B 装置来说,C装置的优点是_. (3)简述用 D 装置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_. 23. 如图是微型实验的装置图。 (1)由烧杯中变化的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_ 。 (2)滴入稀盐酸时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写出 b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24. 甲烷和乙醇的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是
9、否可以由此证明甲烷和乙醇都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为什么? 25. 金属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用铁锅做饭主要是由于铁具有良好的 _ 性。 (2)铝的活动性比较强,但铝为什么却能在空气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 _ 。 (3)某工厂将含有4、4、4的废液重新处理,为回收有关金属和化合物,设计了如图工艺流程图,请据图回答: .步骤和需要进行的操作为 _ ,固体 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 _ 。 .步骤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 _ 。 .检验步骤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_ 。 .请写出步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 。 (4)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
10、,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和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12.6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答案解析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铁水铸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石油分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食物变馊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干冰升华、铁水铸刀、石油分馏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
11、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B 【解析】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B、镁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故选项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燃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3.【答案】C 【解析】解:A、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
12、,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
13、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2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5.5:32 1:2,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 1,通常省略不写,说法错误; C、2和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价和 0 价,故化合价不同,说法正确; 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一个2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进行解答;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 1,通常省略不写进行解答; C、根据化合价原则以及单质的化合价为 0 进行解答; D、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
14、题的能力。 5.【答案】A 【解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C、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实验室制取
15、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石墨作电极,是由于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石墨是一种非金属材料,故 A 解释不正确; B、古代的字画能保存到现在,是由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 B解释正确; C、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着火点不能降低,故 C解释不正确; D、排放到空气中能形成酸雨的物质有二氧化硫等,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气体,故 D 解释不正确。 故选:B。 A、根据石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16、 B、根据单质碳的性质分析; C、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 D、根据形成酸雨气体的种类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硫、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3、4、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硫、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0、4、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数目不变, 则 3X 分子中含有 3个硫原子和 6 个氧原子, 则每个 X 分子由 1 个硫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2。 故选:D。 由
17、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 X 的化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医疗急救中的输氧,指的是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急救病人。 环保中的低碳理念,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节约资源,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故选:C。 根据医疗急救中的输氧和环保中的低碳理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低碳理念的含义、氧气能供给呼吸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
18、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热胀冷缩:温度改变,分子的间隔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的间隙增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答案】A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
19、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 13,而不是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13,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13,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 13,核外有 3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 2 个电子、第二层上有 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 3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铝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位于第 3 周期,
2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 13号元素是铝元素,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 13,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 C 分子是由 2改为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 C的化学式为2,该物质属于纯净物,选项说法错误; B.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驻马店市 西平县 2020 2021 学年 九年级 上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4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