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中图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复习知识清单
《2021-2022学年中图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复习知识清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中图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复习知识清单(2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20222022 学年中图版(学年中图版(2019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地理选择性必修 1 1 期末复习知识清单期末复习知识清单 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 1.1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始终围绕其自转轴旋转的运动。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俯视:逆时针方向南极俯视:顺时针方向 4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 0 外,其余各地为每小时 15 。 (2)线速度:赤道上为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 0。 5周期 (1)恒星日:23 时
2、 56 分 4 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2)太阳日:24 时,昼夜更替周期。 二、地球的公转 1定义: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中箭头所示。 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椭圆有两个焦点,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4速度 图中位置 时间 速度 公转位置 A 点 1 月初 较快 近日点 B 点 7 月初 较慢 远日点 5.周期 (1)恒星年: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2)回归年:365 天 5 时 48 分 46 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 6黄赤交角 (1)概念: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即上图中 B。 (2)大小:目前黄赤交角为
3、2326。 7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轨迹(以北半球为例) (2)周期:1 回归年。 1.2.2 1.2.2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概念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1)空间(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变化的。距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距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远,正午太阳角度越小。以北半球为例,总结如下: 春、秋分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正午太阳高度角递减 夏至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角递减 冬至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
4、正午太阳高度角递减 (2)季节(时间)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总结如下: 节气 最大值 最小值 二分日 赤道 两极点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南半球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半球 (3)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异和变化造成地球表面不同地区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同。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取决于昼弧和夜弧的长度 2变化规律 (1)纬度(空间)变化规律 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 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随纬度的增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加大。 极圈之内: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 (2)季节(时间)变化规律 北半球 时间 昼夜长短 分布规律 特殊节气 夏半年(3 月 21 日前后至 9月 23 日
5、前后) 昼长 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夏至日,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极昼范围达最大 冬半年(9 月 23 日前后至来年 3 月 21 日前后) 昼短 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日, 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极夜范围达最大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每年 3 月 21 日前后和 9 月 23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3影响 昼夜长短的差异和变化导致地球表面不同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不同。 三、季节更替 1成因 2不同纬度地区季节变化的不同 (1)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现象不明显。 (2)极地附近的高
6、纬度地区:季节更替现象也不明显。 (3)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 3四季划分 (1)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北温带地区) 类型 天文四季 气候四季 范围 春季 过渡季节 3、4、5 月 夏季 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 6、7、8 月 秋季 过渡季节 9、10、11 月 冬季 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 12、1、2 月 (2)我国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点划分四季。 四、五带的划分 1成因 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各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各不相同五带 2划分 第二章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地表形态的变化 2.1.1 2.1.1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7、 一、地质作用 1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分类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地球内能 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对地貌影响 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 削平山岭、填塞低地 作用过程 除火山和地震之外都非常缓慢 一般较为迅速、明显 二者关系 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多种多样形态 二、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岩浆活动 2地壳运动 分类 类别 示意图 运动方向 岩层变化 二者关系 水平运动 平行于地球表面 受力变形, 岩层发生褶皱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二者常常相伴存在 垂直运动 沿地球半径方向上升或下降 受力超过岩石承受力,岩层破裂断
8、开 3.褶皱 (1)两个概念 褶曲:岩层因受力而发生弯曲。 褶皱:岩层受力发生的一系列褶曲。 (2)两种基本形态 分类背斜:岩层向上突出的弯曲。向斜:岩层向下凹陷的弯曲。 地貌一般情况: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4断层 (1)两个概念 断裂构造:岩层受到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岩石的承受力,岩层就会破裂断开,形成断裂构造。 断层: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相对位移的叫断层。 (2)断层的组合及地貌 地垒:中间岩块相对上升,断层面相背倾斜的组合形式,常形成块状山地。 地堑:中间岩块相对下降,断层面相向倾斜的组合形式,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 5地震 (1)概念:是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
9、放的表现,是地球内部变动引起的地壳震动。 (2)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由地壳的构造运动特别是断裂构造 运动产生的地震火山地震:火山活动产生的地震 (3)震级与烈度 震级: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 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6变质作用 (1)概念: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由于经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等内动力的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2)对地貌影响:不直接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2.1.2 2.1.2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一、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1岩石圈的组成 (1)岩石圈的概念: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10、。 (2)岩石的概念:是矿物的集合体,是由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结合而成的。 2岩石的分类 (1)岩浆岩 概念:岩浆顺着某些地壳软弱地带或地壳裂隙运移和聚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最后冷凝形成的岩石。 分类及常见岩石: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岩,如玄武岩。 (2)沉积岩 概念:经由水、空气或冰的搬运,沉积在河、海、湖水盆地或陆地上的沉积物质经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特点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含有生物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 (3)变质岩 概念: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变质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等。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地质作用:A.重熔再生、B.变质作用、C.风化
11、、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三、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利用 1岩石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2岩石和矿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3岩石还形成了许多秀丽的自然景观,成为享誉世界的风景游览区。 2.2 2.2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一、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1岩石圈的组成 (1)岩石圈的概念: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2)岩石的概念:是矿物的集合体,是由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结合而成的。 2岩石的分类 (1)岩浆岩 概念:岩浆顺着某些地壳软弱地带或地壳裂隙运移和聚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最后冷凝形成的岩石。 分类及常见岩石:侵入岩,如花
12、岗岩;喷出岩,如玄武岩。 (2)沉积岩 概念:经由水、空气或冰的搬运,沉积在河、海、湖水盆地或陆地上的沉积物质经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特点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含有生物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 (3)变质岩 概念: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变质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等。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地质作用:A.重熔再生、B.变质作用、C.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三、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利用 1岩石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2岩石和矿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3岩石还形成了许多秀丽的自然景观,成为享誉世界的风景游览区。 第三章第
13、三章 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 3.1 3.1 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 一、常见天气系统 1气团 (1)概念: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 (2)分类 根据气团的温度特征冷气团暖气团 根据气团的湿度特征海洋性气团大陆性气团 2锋 (1)概念: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它们之间的过渡带称为锋。 (2)分类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3气旋和反气旋 类别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压状况 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气流 状况 水平 辐合;北半球 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辐散;北半球顺时
14、针,南半球逆时针 垂直 以上升为主 以下沉为主 天气情况 易带来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二、天气图 1概念、分类及应用 (1)概念:填有各地同一时间气象要素的特制地图。 (2)分类:地面天气图和高空天气图。 (3)应用: 揭示主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分布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目前气象部门分析和预报天气的一种重要工具。 2地面天气图的应用及表示方法 (1)应用:分析某地区某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和大气状况。 (2)表示方法红色数字代表气温黑色曲线为等压线 三、利用天气图分析常见天气现象 1高压控制区域 (1)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 (2)成因:空气下沉,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 2低压控制区域天气
15、:多阴雨天气。 3等压线疏密与风力大小 (1)等压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气压梯度力较大,风速较大。 (2)等压线分布稀疏的地区,气压梯度力较小,风速较小。 3.2 3.2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面性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 3形成 (1)地球表面性质均匀且不自转:形成单一的闭合环流。 (2)地球自转:形成三圈环流。 4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A副热带高气压带:B、E副极地低气压带:C、F极地高气压带:D、G (2)风带H、K信风
16、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 高气压带之间I、K西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 气压带之间J、M极地东风带: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 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原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呈规律性的南北移动。 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南半球 特点:气压带基本上是连贯的。 原因: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海洋占绝对优势,地表相对均匀。 (2)北半球 特点:气压带相对破碎。 原因:陆地面积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明显。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表现 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热低压区。 冬季:陆地降温快,
17、气温低,形成冷高压区。 (3)季风环流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世界最典型的季风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大气环流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分布 赤道低气 压带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两侧南北纬 10 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 10 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副热带高气压带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纬度 30之间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 纬度30 40 的大陆西岸 西风带 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
18、候 纬度40 60 的大陆西岸 3.3 3.3 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 一、陆地水体的类型 1概念及分类 (1)概念: 是陆地上各种水体的总称。 (2)分类: 按空间分布: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 按性质:咸水和淡水。 2河流:在灌溉、航运和城市供水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洪涝灾害。 3冰川 (1)分布:高纬度和高山地区。 (2)按照成因、形态和存在地区分类: 分类 主要分布地区 大陆冰川 南极大陆和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 山岳冰川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一些高山地区 4湖泊 (1)概念:是指地面洼地积水形成的较为宽广的水
19、域,是陆地表面仅次于冰川的第二大水体类型。 (2)作用: 具有拦蓄本流域上游来水,减轻下游洪水,分蓄江河洪水,降低干流河段的洪峰流量,滞缓洪峰发生的时间等。 影响临近地区气候。 (3)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北欧和北美。 我国: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 5沼泽 (1)概念:是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 (2)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 我国:若尔盖高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地。 (3)形成的自然条件: 地势: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气候: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物质:地面组成物质黏重不易渗透等。 6地下水 (1)概念:储存在岩石裂隙和土壤空隙中的水统称为地下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4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