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全册知识点清单
《2022届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全册知识点清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全册知识点清单(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选修三战争与和平知识清单人教版选修三战争与和平知识清单 专题一专题一 第一课第一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大战爆发的背景大战爆发的背景:19 世纪中后期,随着第二次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 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帝国主义)垄断(帝国主义) 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政治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衡加剧,形成 法德法德 、 英德英德 、 俄奥俄奥 三大主要矛盾。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年代 事 件 1879 在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 德奥德奥 首先缔结了“同盟条约”。 1882 德、奥、意
2、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德国德国 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1892 法国法国 和 俄国俄国 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1904 英国调整了和 法国法国 的关系,签订了协约。 1907 英国调整了和 俄国俄国 的关系,签订了协约。这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3、三大主要矛盾、三大主要矛盾 法德矛盾:争夺 欧洲欧洲 大陆霸权; 英德矛盾:争夺 殖民殖民 霸权、 海上海上 霸权; 俄奥矛盾:争夺 巴尔干巴尔干 半岛。 4、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原因:、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原因:战略战略位置重要;民族矛盾激化;列强列强 的争夺。
3、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4 年 6 月 28 日, 奥匈帝国奥匈帝国 皇储斐迪南大公到 波斯尼波斯尼亚亚黑塞哥维那地区黑塞哥维那地区检阅军事演习,在萨拉热窝遭到 塞尔维亚塞尔维亚 青年普林西刺杀,历史上称之为 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 ,它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6、一战爆发的原因(总结)、一战爆发的原因(总结) 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具体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日益加剧和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20 世纪初, 资本主义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形成使战争具有世界规模的可能性, 形成 “牵一发而动全身
4、”的局面。 20 世纪 生产力生产力 的迅速发展和 科技科技 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巴尔干巴尔干 地区矛盾复杂,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成为一战导火线。 专题一专题一 第二课第二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旷日持久的战争 1、欧洲的三条战线欧洲的三条战线: 西线 、东线和南线。 战线 地理范围 作战双方 西线 比利时比利时 、法国北部和 德法德法 边境 英法英法 军队 VS 德军 东线 波罗的海南岸波罗的海南岸 至 罗马尼亚罗马尼亚 俄军 VS 德、奥匈德、奥匈 军队 南线 巴尔干巴尔干 地区 塞尔维亚军队 VS 奥匈奥匈 军队 2.2.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使用的
5、新式武器。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使用的新式武器。 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出动了 飞机飞机 和飞艇飞艇 ,使用了 毒气弹毒气弹 ; 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武器 坦克坦克 。 3.3.阅读教材地图欧洲战线的西线。阅读教材地图欧洲战线的西线。 划出马恩河、索姆河位置。找到凡尔登标明战役时间。 4、西线的四大战役西线的四大战役 名称 时间 主要参战国 战争结局 特征或意义 马恩河战役 1914.9.51914.9.9 英法英法军队 VS 德军 德军撤退 宣告了 德军 “施里芬”“施里芬” 计划的破产,是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凡尔登战役 1916.21916.12 法 军VS 德德 军
6、 法军站稳脚跟、 德军士气衰落 是大战中具有决定决定意义的一战,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绞肉机” 索姆河战役 1916.61916.11 英法英法 军队 VS 德军 未能决出胜负 一战中规模最大最大 的战役 日德兰海战 1916.5.311916.6.1 英军 VS 德军 德国舰队损失小,英军掌握制海权 一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 专题一专题一 第三课第三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美国参战:美国参战:1917 年 4 月,美国对德宣战。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原因:早在大战爆发前,美国同 德国德国 的关系比较紧张;随着 经济经济
7、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协约国日益接近;德国的“ 无限制的潜艇战无限制的潜艇战 ”推动了美国采取反德的立场;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国希望协约国取胜;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世界霸权。 影响:在军事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大量的军用物质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战场;在壮大协约国力量方面,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比如中国向同盟国宣战。 中国宣战:中国宣战:1917 年,中国北洋北洋 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俄国退出战争:俄国退出战争:1917 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1918 年 3 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
8、斯特和约布列斯特和约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2、同盟、同盟国集团的崩溃国集团的崩溃 军事上:德军发动四次大规模的进攻,但被协约国阻止。协约国军队的反击,将德军逼退到 马恩河马恩河一线,协约国的全线进攻,突破德军在德法边界修建的“兴登堡防线兴登堡防线” 。 政治危机:1918 年 10 月底,德国基尔港水兵基尔港水兵拒绝继续同英国海军交战,发动兵变。11 月 9 日,柏林柏林工人工人起义,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 同盟国的失败:1918 年 11 月 11 日,停战协定签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3、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根据课文主要内容归纳总结)、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根据课文主要内容归纳总结)
9、 经济劣势:经济劣势:在经济实力经济实力方面,德奥集团处于劣势。与同盟国集团相比,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 战略失误:战略失误: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表现得十分明显。德国根据战前制订的“施里芬计划施里芬计划”由于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 (比利时军队和法军的顽强抵抗俄军短时间内投入战斗英军很快参战) ,最终失败了。 内部矛盾:内部矛盾:同盟国内部的各种矛盾加剧。奥匈帝国境内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民族独立运动,导致了帝国的解体;德国 1918 年 11 月爆发了“ 十一月革命十一月革命 ” ,推翻了帝制。 国际力量对比: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战争初期,日本日本参战,德国
10、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意大意大利利 倒戈,同盟国失去了一个重要盟国。 美国美国 加入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 专题一专题一 第四课第四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1、性质:性质: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 帝国主义帝国主义 性质的战争。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夺取霸权霸权 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力参加战争的。在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 秘密秘密协定,用来瓜分势力范围势力范围 、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 2、战争催生了新世界、战争催生了新世界的表现:的表现:
11、对欧洲而言,一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经济上,工业工业 遭到严重破坏,在世界上的财财政金融政金融 地位急剧下降(伦敦丧失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对世界经济的 不断减弱。政治上,大战后期爆发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俄苏俄 ,而且极大地激励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摧毁了四大帝国 (德意志德意志帝国、 俄罗斯俄罗斯帝国、 奥匈奥匈帝国和 奥奥斯曼斯曼 帝国) ,英法英法 等战胜国受到重创,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欧洲 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对美日而言,一战使美日迅速崛起。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
12、国资本输出国,占据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纽约取代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日本乘机占领了中国的山东山东等,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国,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债权国 。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言,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 (对世界格局而言,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对峙并存新时期;西欧衰落,美日崛起,世界格局重心开始向亚太转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受到冲击;战后出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国际联盟 ,世界一体化发展。 ) 3、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3、科技方面,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促进了交通技术的进步,主要是飞机飞机和汽车汽车 ,推动了化化工技术工技术的发展。 经济方面,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在政策上,由自由放任转向国家干预国家干预。 思想方面,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平主义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念深刻影响人类社会。 社会方面,提高了妇女妇女 的社会地位。战后,一些欧美国家的妇女陆续取得了普选权。 专题二专题二 第一课第一课 巴黎和会巴黎和会 1、巴黎和会的背景巴黎和会的背景: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各国之间力量的对比和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世界秩序世界秩序。 2、巴黎
14、和会的召开:巴黎和会的召开:1919 年 1 月在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召开,27 国参加,德奥等战败国和苏联被排斥在外。美国总统威尔逊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克里孟梭 三巨头控制了会议。 3、巴黎和会上的大国目标、巴黎和会上的大国目标 美国:凭借经济实力,提出“十四点计划十四点计划” ,企图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德国 ,在东亚支持日本以牵制美国美国 ,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 法国法国 称霸,意在维护世界霸权; 法国: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建立中东欧防德体系,妄图重建 欧洲大陆欧洲大陆霸权; 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里夺取的 殖民地殖民地和在中国山
15、东山东 的权利合法化。 4、巴黎和会争论的焦点:如何处理德国。、巴黎和会争论的焦点:如何处理德国。 法国:要求收回 阿尔萨斯和洛林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占领莱茵河以西的德国领土,建立缓冲的莱茵共和国茵共和国 ,夺取德国产煤丰富的萨尔地区萨尔地区 。 英国:反对肢解德国,阻止法国法国称霸欧洲,联合美国美国 否决法国建立莱茵共和国的提议。 美国:反对肢解德国(主要考虑的是防止 苏联苏联 ) ,但主张给法国确实的安全保障。 5、巴黎和会与中国山东问题、巴黎和会与中国山东问题 形成:一战期间,日本占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在“二十一条”中,迫使袁世凯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战后,中国参加巴黎和会,正
16、式要求收回山东。 结果:英法美英法美 三国牺牲中国的利益,接受了日本的要求;中国外交的失败,促使国内爆发了 五四运五四运动动 ,中国代表拒签和约。 (想一想:中国山东问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呢?) 6、 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 疆土问题: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归还法国, 莱茵河西部莱茵河西部 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 15 年;萨尔煤矿 由法国开采 15 年,15 年后经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奥永远不许合并;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德国承认波兰独立,并将波兹南、但泽等领土交给波兰,从东普鲁士划出一条通道“波兰走廊波兰走廊 ”作为出海口。 殖民地问题: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全部以 委任
17、统治委任统治 的形式由英、法、日、澳瓜分。 军事问题:德国不得实行 普遍兵役制普遍兵役制 ;陆军人数不得超过 10 万人;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水艇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范围内设为非武装区,德国不得设防、驻军。 赔款问题:未能达成最后协议,决定由赔款委员会确定赔款总额和方式。 7、凡尔赛和约的影响、凡尔赛和约的影响 在对德问题上,战胜国大国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各自目的,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开始建立。 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通过和约暂时得到缓解。 对于德国过于苛刻的压制,引起德国的复仇复仇 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专题二专题二 第二课第二课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1
18、、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含义: 凡尔赛和约及其随后签订的对奥、匈、保、土的各项条约一起,构成了_。 内容: (可以从领土与边界问题、军控问题、赔款问题、财政问题等归纳对比) 2、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 实质:实质:战后列强在 欧洲欧洲 、非洲和 中东中东 地区确立的 国际关系国际关系 新秩序,是帝国主义大国对世界的重新划分。 不稳定性不稳定性体系内部的四大矛盾:体系内部的四大矛盾: 因分赃不均, 战胜国战胜国 之间存在矛盾。 战胜国与 战败国战败国 的矛盾,特别是战后德国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 和复仇主义情绪 蔓延。 民族自民族自决决 原则下诞生的新国
19、家出现了新的 民族矛盾民族矛盾 ,为 德国德国 等国以后冲破凡尔赛体系创造了条件。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间存在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 被压迫民族被压迫民族 之间的矛盾: 委任统治委任统治 形式没有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出现了 民族解放民族解放 运动的高潮。在 土耳其土耳其 ,爆发了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在 中国中国 , 出现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在 印度印度 ,出现了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对凡尔赛体系的评价:对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虽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 战胜国战胜国 之间的矛盾,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它们之间的 根本矛根本矛盾盾 。列强
20、对霸权的争夺,也不断削弱 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 。 随着各种矛盾的发展,该体系从一开始就受到冲击和 挑战挑战 。 3、国际联盟的建立、国际联盟的建立 历史背景:建立国际联盟是 1919 年巴黎和会年巴黎和会 的一项重要议题。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通过了 国联盟约国联盟约 。 盟约内容: 维护和平维护和平 的原则。实行 集体安全集体安全 。对战败国殖民地的 委任统委任统治治 。 联盟宗旨:促进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 ,保证 和平与安全和平与安全 ,承担不从事战争不从事战争 之义务。 主要机构:大会、 行政院行政院 和 秘书处秘书处 。 国联总部:瑞士 日内瓦日内瓦 。 主导国家:美国
21、因国内 孤立主义孤立主义 势力没有加入国际联盟,国际联盟被 英法英法 控制。 国联性质: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专题二专题二 第三课第三课 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 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 美日矛盾:在东亚东亚 和 太平洋太平洋地区,美日争夺激烈。 美、英、日均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海军军备竞赛 。 东亚问题的关键是 中国问题中国问题 ,急需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中国的利益。 2、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时间、地点:1921 年 11 月 12 日;华盛顿。 与会国:美、英、日、法、意、葡、荷、比、中九国。 3、 四国条约 (关于列强在亚太地区的
22、争夺)、 四国条约 (关于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争夺) 签订:1921 年 11 月,美、英、日、法四国签署。 内容: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 太平洋区域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在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胁时,缔约国缔约国 应进行协商协商 ,以便采取应对措施。条约生效后, 应予终止。 影响:对美国:成功拆散了英日同盟英日同盟,消除了它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对英国:暂时在表面上维护了与美日美日的关系,选择了对日本的妥协政策。对日本:英日同盟被废除;日本第一次与欧美列强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太平洋太平洋 地区的权益得到正式承认。 4、 五国条约 (关于限制海军军备)、 五国条约 (关于限制海军军
23、备) 签订:1922 年 2 月,美、英、日、法、意五国签署。 内容:规定五国主力舰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 航空母舰航空母舰 的总吨位限额。 影响 地位: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第一个裁军协议。对美国:不仅使英国 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也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对英国:丧失了海军海军优势。对日本:得以实实际际占有相对的优势。 评价:暂时缓解了列强在海军军备海军军备竞赛上的争夺。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妥妥协协的背后,孕育着新的冲突。 5、山东问题的解决山东问题的解决 方式:中日双方在会外 “直接谈判”“直接谈判” 。 解决:中日签约,日本将山东的主权主权 和一部分
24、权利归还中国,同时它仍在山东保留一些特权。 影响:是对 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外交 成果。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 6、 九国公约 (关于列强在中国的利益问题)、 九国公约 (关于列强在中国的利益问题) 内容: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主权 、独立和领土完整。实际是奉行“门户开放”“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的对华政策。 影响: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门户开放” 在中国成为现实。打破了 日本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共同支配 的局面。 7、影响、影响 在亚洲和太平洋地
25、区,建立起了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下的国际关系格局,即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 。 与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 一起构成了一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史称凡尔赛凡尔赛华盛顿华盛顿 体系。 建立在战胜国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但由此建立的和平和平 并不长久。 专题二专题二 第四课第四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维护和平的尝试 1、国际联盟的活动及其评价、国际联盟的活动及其评价 活动:成立初:1924 年缔结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议定书即 日内瓦议定书日内瓦议定书 。国际联盟中的卫生等机构组织,为促进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30 年代: 英法英法 控制下的国联姑息、纵容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战争与和平 2022 届人教版 高中历史 选修 知识点 清单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4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