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全册实验复习要点
《2021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全册实验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全册实验复习要点(1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复习要点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一、空气占据空间。一、空气占据空间。 1、将纸巾揉成团放到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槽中,纸巾没有被浸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接触不到纸巾。 2、将气球放在塑料瓶中,并将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口,气球无法吹得很大,这是因为瓶子中的空气占据空间。 3、空气容易被压缩和扩张,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1)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记下活塞的位置。将针筒口顶住橡皮。推动活塞,记下活塞的位置,松手后,活塞会回弹,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扩张。 (2)充气床垫、射钉枪、足
2、球、喷水壶、轮胎、充气拱门等都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空气有质量。二、空气有质量。 1、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重之前显示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2、 用电子天平称皮球充气前后的质量, 充气的皮球示数比瘪的皮球质量大,说明空气有质量。 三、空气的流动。三、空气的流动。 1、孔明灯、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2、将冷集气瓶放在有烟的热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热集气瓶里的烟随着热空气上升到冷集气瓶中,冷集气瓶中的冷空气向下流动,这样循环流动,烟便充满两个
3、瓶子;将有烟的热集气瓶放在冷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由于热空气不能向下流动,冷空气不能向上流动,烟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进入下方的冷集气瓶。 3、制冷空调要安放在房间墙壁的上部,因为制冷时,空调的冷空气比环境中的热空气重,冷空气会从上往下流动起来,房间内会很容易凉起来;房间里的取暖器一般安放在窗户下方,下面的空气被加热后会上升,上面的冷空气下降填补空间,继续被取暖器加热,这样空气循环流动,屋子里就变暖了。 4、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一、土壤的成分。一、土壤的成分。 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 2、土壤中有沙子、泥土、黏土、石块、枯树枝、小虫等丰富
4、的生物及生物遗体,还有水分、空气、腐殖质等物质。 3、验证土壤中有水和空气。 (1)证明有水: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纸巾上出现水迹。 (2)证明有空气:把土块放入水中,土块中冒出了气泡。 4、把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土壤出现分层现象:大颗粒的在下,细小颗粒的在上,水面漂浮一层黑色物质(腐殖质)。 二、土壤的类型。二、土壤的类型。 1、土壤可分为三种类型: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质土, 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质土, 沙粒、 粉粒、 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2、三种土壤的比较。 土壤类型 渗水性 保水性 保肥能力 透气能力 适宜生长的植物 沙质土 好 差
5、差 好 芝麻、花生 黏质土 差 好 好 差 荷花、芦苇 壤土 较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蚕豆、苹果树 3、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不同。如仙人掌适宜生长在沙质土里,水稻适宜生长在黏质土里。 三、肥沃的土壤。 1、土壤分层。 土壤上层颜色较深,往下逐渐变浅,落叶下的土壤是黑色的,比较肥沃,土壤中部有蚯蚓等小动物。 2、土壤肥力来源。 (1)土壤的肥力来自腐殖质,腐殖质来自动植物遗体。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2)腐殖质的形成:当生物死了以后,细菌、真菌和其他土壤里的生物体开始分解生物遗体,在分解过程中,能滋养植物生长的氮元素被释放到土里。 (3)土壤动物默默无闻地分解着
6、生物遗体,改变着土壤的肥力。 3、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 (1)种植绿肥:种植可以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如二月兰、豌豆、绿豆、三叶草等。 (2)施农家肥:如牲畜的粪便、厨余垃圾(剩菜剩饭)、厩肥、绿肥、堆肥和沤肥等。 (3)收集落叶沤肥:将落叶、枯草沤制成腐殖质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肥。 4、制作一个肥料袋。 四、保护土壤。四、保护土壤。 1、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贡献。 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如蚯蚓、蚂蚁等),为人类提供了食物。 2、水土流失。 (1)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土壤资源正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水土退化等。 (2)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7、 有植被覆盖的土壤蓄水能力强于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说明植被对土壤的蓄水能力及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下降,导致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 (3)水土流失的类型。 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 (4)水土流失的影响。 对地表的影响:水土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最终使岩石暴露,土地变得荒芜。 对环境的影响:没有土壤,一些植物无法生存,人类和陆生动物没有栖居的地方,地球就会变成远古时期水生生物称霸的局面。 3、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1)保护土壤的活动:修筑梯田、轮作或休耕、植树造林。 (2)碳坏土壤的活动,开密烧砖、开山毁林、抛撒垃圾、
8、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1. 观察纱巾、面粉、羽毛、食盐 总结:它们有固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所以它们都是固体 2. 观察水、沙子、烟雾 特征:水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沙子:可以流动,有固定的形状。烟雾:不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总结:水是液体 3. 性质 液体 油 水 牛奶 蜂蜜 颜色 淡黄 无色 白色 黄色 气味 清香 无味 奶香 清香 透明度 透明 透明 不透明 半透明 粘稠度 较粘稠 不黏稠 不黏稠 很粘稠 3. 取黄豆、玉米粉、绿豆各 50 克混合后测量质量。 发现:固体混合前后质量大小是混合前的质量之和。 5. 分别用量筒测量 200 毫升的
9、黄豆、玉米粉、绿豆再将他们混合后倒入一个量筒中。 发现:混合后的体积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 解释:混合后玉米粉占据了黄豆和绿豆之间空隙,所以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 总结: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变但占据的空间可能会改变。 6. (1)黄豆、绿豆、玉米粉 先用打孔筛子将黄豆分离出来,再用小孔筛子将绿豆和玉米粉分离出来。 (2)木屑和铁屑 用吸铁石靠近木屑和铁屑可以将他们分离。 将木屑和铁屑倒入水中用沉浮的方法将他们分离。 (3)红糖和沙子 可以将红糖和沙子倒入水中,红糖溶解子水中沙子沉入水底,用过滤的方法将沙子分离,在将溶液蒸发得到红糖。 7. 把沙子、盐分别放入冷水中,并搅拌。 发现:沙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苏教版 小学 科学 三年级 上全册 实验 复习 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5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