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九年级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45 分)分) 1 (3 分)下列过程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 ACO2溶于水 B钢铁生锈 C干冰升华 D蛋壳中加入稀盐酸 2 (3 分)下列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大理石 液氧 B石油 水 C二氧化碳 铁丝 D氯化钠 红磷 3 (3 分)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 (3 分)如图所示的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A B C D 5 (3 分)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事实 解释 A
2、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 CO2分子 CO2分子很小 C 50 毫升水与 50 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 毫升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 AA BB CC DD 6 (3 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2H2O B2Mg+O22MgO C2KClO32KCl+3O2 D4Fe+3O22Fe2O3 7 (3 分)为了区别 CO 与 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到两种气体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 D
3、将两只活的小白鼠分别放入两种气体中 8(3 分) 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不同的 “球” 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1 D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9 (3 分)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则 X 的化学式是( ) AN2 BNO2 CNO DH2 10 (3 分)2020 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84 消毒液(主要成分是 NaCl
4、O)进行消毒。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0 C+1 D+5 11 (3 分)如图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 O2含量 B 检验氢气的纯度 C探究燃烧的条件 D证明密度:CO2空气 12 (3 分)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CO2: “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 “2”表示两个钠元素 C: “+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S2: “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13 (3 分)为了防止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发生,下列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需预防的意外 预处理方法 A 打翻酒精灯导致酒精在
5、桌面燃烧 准备好湿抹布 B 在导管口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 先检验氢气纯度 C 加热 KMnO4制 O2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水倒流入反应容器 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D 在容器口塞橡胶塞时压破容器 不要把容器放在桌上使劲塞进塞子 AA BB CC DD 14(3 分) 从地沟油中提炼生物柴油是垃圾资源化的方法之一。 生物柴油主要成分是硬脂酸甲酯 (C19H38O2) ,下列有关硬脂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9:38:2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19+138+162) CC、H、O 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12:1:16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15 (3
6、 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D电解水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15 分)分) 16 (7 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2 个氧原子 ; (2)3 个水分子 ; (3)3 个铁离子 ; (4)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 ; (5)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6)在抢救危急病人时,用呼吸机输入的单质气体是 ; (7)天然物中最硬的物质是 。 17 (8 分)如图中 A、B、C、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填写序号) (1)A、B、C、D 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
7、,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 (2)A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 B、C、D 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 (3)表示阴离子的粒子是 。 (4) 如图中列出了一些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据图可获得的信息有很多, 可总结出一些规律,写出一条规律是 。 三、实验题(三、实验题(20 分)分) 18 (13 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的内容: (1)写出下列一起的名称:a ,b 。 (2)请写出用装置 A 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可以用装置 D 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若用E 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该从 (填写“c”或“d” )口通入。 (
8、3) 装置B、 C都可用来制备二氧化碳, 选用的药品是 和 , 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装置 C 相对于装置 B 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 。 (4)实验室采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来制取 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 F装置收集 CO2并测量生成的 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测量结果 (填“有”或“无” )明显影响。 19 (7 分)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氧化铜
9、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 【实验】天平称量 0.2g 氧化铜,取 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现象 步骤结果 步骤现象 结论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 猜想、不成立;猜想成立。 (2)步骤对比可以说明 。 (3)步骤的目的是 。 (4)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 四、综合能力题(四、综合能力题(10 分)分) 20 (10 分)A、B、C、D、E、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D 俗称为酒精,F是大
10、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E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点燃 B 之前一定要 。 五、计算题(五、计算题(10 分)分) 21 (10 分)有一固体为 KClO3和 MnO2的混合物,为测定混合物中 KClO3的质量,某同学取样 35.0g,对固体充分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反应时间/min 1.0 2.0 3.0 4.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33.8 32.6 31.4 30.2 30.2 分析
11、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到 分钟时反应完毕。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该样品中 KClO3的质量是多少? (4)请在图中画出生成氧气的变化趋势图。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45 分)分) 1 (3 分)下列过程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 ACO2溶于水 B钢铁生锈 C干冰升华 D蛋壳中加入稀盐酸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CO2溶于水,属于化学变化,故 A 错
12、; B、钢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故 B 错; C、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 C 正确; D、蛋壳中加入稀盐酸,属于化学变化,故 D 错。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 (3 分)下列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大理石 液氧 B石油 水 C二氧化碳 铁丝 D氯化钠 红磷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
13、 【解答】解: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液氧是氧气的液态,属于单质,故 A 正确; B、石油中含有煤油、柴油、汽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 B错; C、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铁丝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 C 错; D、氯化钠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红磷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 D 错。 故选:A。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 (3 分)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A、根据
14、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试剂瓶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试管用完后,洗刷干净,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解答】解:A、图中胶头滴管横放,操作错误,残留的液体可能会腐蚀胶头或者污染试验台,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试剂瓶取用时,瓶塞应倒放;存放时要盖上瓶盖,否则药品可能会变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砝码与药品的位置放颠倒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试管用完后,应洗刷干净,倒放试管架上晾干,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
15、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 (3 分)如图所示的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A B C D 【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易燃物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 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 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 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 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鸣喇叭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 故与消防安全有关。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 (3 分)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事
16、实 解释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 CO2分子 CO2分子很小 C 50 毫升水与 50 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 毫升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 AA BB CC DD 【分析】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故 A 不符合题意; B、由于 CO2分子很小,所以,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 CO2分
17、子,故 B 不符合题意; C、分子之间有间隔,50 毫升水与 50 毫升乙醇混合,一部分分子相互占据了间隔,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 毫升,故 C 不符合题意; 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特征方面的知识,能用微粒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6 (3 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2H2O B2Mg+O22MgO C2KClO32KCl+3O2 D4Fe+3O22Fe2O3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
18、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2H2+O22H2O。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C、 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 氧气后面没有标注,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2KClO32KCl+3O2。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Fe3O4。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7 (3 分)为了区
19、别 CO 与 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到两种气体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 D将两只活的小白鼠分别放入两种气体中 【分析】辨别不同的物质,应该从物质的不同处去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 【解答】解:A、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能使黑色氧化铜变红的是一氧化碳,不能使之变色的是二氧化碳,故可区分; 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能够燃烧,所以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气体燃烧的是一氧化碳,故可行; C、分别通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使紫色石蕊
20、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是一氧化碳,故可区分; D、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所以分别放入活昆虫结果都会死亡,故不可行; 故选:D。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 要根据需要鉴别的物质的不同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 出现不同的现象进行鉴别 8(3 分) 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不同的 “球” 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1 D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分析】A、氢气的化学式为 H2,因此氢气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21、 B、分子由原子构成,对比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判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据此判断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分子种类及个数比; D、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 【解答】解:A、氢气为同种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在反应中只存在一种单质分子的模型,因此,该项单质分子即为氢气分子;故 A 正确; B、反应前的两个分子中共含有三种元素的 8 个原子,反应后生成的四个分子中含有 8 个原子;故 B 正确; C、反应前的两个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并且都只有一个分子参加了反应,即反应物在反应中
22、分子个数为 1:1;故 C 正确; D、反应前的两物质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所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反应后生成物的两种分子中其一为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另一为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反应中共涉及三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故 D 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构成物质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 9 (3 分)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则 X 的化学式是( ) AN2 BNO2 CNO DH2 【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
23、数目不变,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u+8HNO33Cu (NO3)2+2X+4H2O,推断反应中生成物 X 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 X 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u+8HNO33Cu(NO3)2+2X+4H2O,可判断反应前后 Cu、H、N、O 三种原子的个数为 反应前 反应后 Cu 原子 3 3 H 原子 8 8 N 原子 8 6 O 原子 24 22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物质 X 的 2 个分子中含 2 个 N 原子、2 个 O 原子,则每个 X 的分子由 1 个 N 原子、1 个 O 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NO; 故选
24、:C。 【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 10 (3 分)2020 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84 消毒液(主要成分是 NaClO)进行消毒。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0 C+1 D+5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 NaClO 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钠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0,则 x+1 价。 故选:C。 【点
25、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1 (3 分)如图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 O2含量 B 检验氢气的纯度 C探究燃烧的条件 D证明密度:CO2空气 【分析】A、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B、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水中的白磷的燃烧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惠州市 惠东县 2020 2021 学年 九年级 上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5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