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卷(含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朝阳区朝阳区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卷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一、基础运用(共 1616 分)分) 2021 年是鲁迅诞辰 140 周年。学校准备出一期“这样的大先生”专刊,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专刊头版,介绍主要内容。下面是同学们写的初稿,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1881 年 9 月 25 日,浙江绍兴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的一个男婴诞生了。这个名叫周樟寿的男孩,将在三十七年后,以“鲁迅”之名,震动中国。对他的敬仰者来说,他是冲破阴晦现实的豪杰,如长夜中指示光明的火把【甲】对他的批判者来说,他是最强有力的对手,如令人
2、无所遁形的匕首投枪。我们也想知道他是怎样的鲁迅【乙】有人说他是爬上桂花树寻蝉脱的稚子,有人说他是“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的勇者,也有人说都不是。他是集倔强的斗士、冷峻的批判者、信念坚定的先觉者、伟大的精神导师于一身的大先生。百年过去,我们依然在读先生的作品,力求从文字中理解他的激愤与理性、热忱与冷静、爱与憎,以获得前行的力量。 (1)专刊头版要从以下两幅字中选择一幅作封面标题。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 【甲】 【乙】 选择:_ 理由:_ (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阴晦”应写为“阴诲” B.“蝉脱”应写为“蝉蜕”
3、 C.“倔”应读为“ju” D.“憎”应读为“zng” (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2. 专刊第二版,回望先生生平。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1898 年,初尝世态寒凉的青年鲁迅,带着对新知的渴求,离开故乡。他去南京上新式学堂,去日本学医,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于传统科举的道路。但在学医途中,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于是,鲁迅结束留学回国,去_救国救民的道路。1918 年,他听从新青年同人的召唤,加
4、入新文化阵营,发表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口号。此后,他不断发表作品,以其_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向令人窒息的“铁屋子”发出有力的冲击。先生一生 56 年,创作近 300 万字,翻译近 300 万字。他弃医从文,弃科举读新学,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做出自己的选择。 (1)分别在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探索 敏捷 B.探究 敏捷 C.探索 敏锐 D.探究 敏锐 (2)根据语境,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 修改:_ 3. 专刊第三版,重温百年经典。专刊编辑在整理刘老师和小宏同学的访谈对话时,有些内容无法确定。请你帮他解决下面的问题。(共 3 分) 刘老师:1921 年 2 月
5、 8 日,旧历大年初一,鲁迅写道:“晴。春节放假。上午寄新青年社说稿一篇。”这一“稿”,就是小说故乡。 小 宏:这篇文章和社戏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_。学习故乡时,我们梳理了故乡和故乡人的变化,这种变化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刘老师:你说的对。那这种“变”中有没有“不变”呢? 小 宏:有。在对旧中国的批判中,鲁迅先生【甲】写了旧中国人民所承受的日复一日的生活苦难,【乙】关注了他们在精神上遭受的长期折磨。 刘老师:是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敢于面对冷酷现实、善于启发民众思考的批判者。 (1)请你写出横线处的书名。 _ (2)根据语境,在【甲】【乙】两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
6、因为【乙】所以 B.【甲】不仅【乙】还 C.【甲】与其【乙】不如 D.【甲】只要【乙】就 4. 专刊尾版,纪念鲁迅先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 下面是四位同学阅读鲁迅的文章后写下的感受, 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藤野先生这篇散文记述了鲁迅和恩师的交往,塑造了一位生活中不拘小节、治学上严谨认真、没有民族偏见的先生形象。 B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生机盎然的乐园、天真烂漫的伙伴、方正质朴的先生,这些都是他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记忆。 C鲁迅在写划船去赵庄看戏时,将月下水乡描绘得清新、朦胧,让人仿佛闻到了江南泥土那沁人心脾的芬芳,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
7、追求。 D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杂文中,鲁迅用尖锐、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批判了反动当局丑恶的嘴脸,读来如同欣赏一曲热烈、欢腾的乐章。 (2)请你根据语境,结合播种者(节选),在横线上仿写句子,表达你对鲁迅先生的敬意。 播种者(节选) 为鲁迅先生逝世四周年纪念而作 艾青 在贫瘠的土地上, 已繁茂得翠绿成荫了; 在荒漠的原野里, 而这为你所深爱的土地, 曾经以辛勤的臂和温热的汗 也以对于你耕耘的感激 垦殖而又灌溉, 滋长出遍野鲜美的绿苗, 把种子夹着希望播撒的 而那无数的歌唱者的白鸟, 你无比勤劳的园丁 跳跃在为露水所润湿 远逝我们而长卧于泥土下 为阳光所照耀的枝桠间, 已经历了四个秋天了
8、。 他们一面在以不能言说的哀痛 悼惜你播种者的长逝 如今, 一面却以流溢着欢快的歌队 在你的脚迹所踏过的 预祝着即将来临的 广漠的土地上, 果实累累的 经历了数度的风霜雨雪, 收获的季节 你手栽的花木 一九四年十月 你是开垦荒漠、无畏创新的拓荒者,_,你是历经风霜、唤醒国魂的大先生。 【答案】1. . 甲 . 甲是端正的楷书,正如鲁迅先生正直的为人。 . A . C 2. . C . 答案示例:他弃科举读新学,弃医从文,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做出自己的选择。 3. . 呐喊 . B 4. . D . 答案示例:你是播撒希望、深爱土地的播种者 【解析】 【1 题详解】 (1)本题考查书法字体鉴赏。 甲
9、的字体比较方正,规矩严整,是楷书。乙的字形扁平、工整、精巧,是隶书; 结合材料中的“他是集倔强的斗士、冷峻的批判者、信念坚定的先觉者、伟大的精神导师于一身的大先生。他的激愤与理性、热忱与冷静、爱与憎,以获得前行的力量”可以看出,楷书更能显示先生爱憎分明、正直倔强的性格特点;故选甲。 (2)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阴晦:天气阴沉、晦暗。不能写作“阴诲”,故选 A。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结合原句“对他的敬仰者来说”和“对他的批判者来说”可以判断,甲前后两个句子之间的并列,又有逗号,因此应该使用分号。 结合“我们也想知道他是怎样的鲁迅”可知,这是一个陈述句,不是疑问句,因此乙处不能用问号,只能用
10、句号。因为后面的“有人说”换了主语,是另一个句子了。 故选 C。 【2 题详解】 (1)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探索: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探究:反复深入地探讨研究。 结合后面的宾语“救国救民的道路”可以确定,处填:探索; 敏捷:动作等又迅速又灵敏。敏锐:常指感觉灵敏或眼光尖锐。 结合后面的宾语“洞察力”可以确定,处填:敏锐。 故选 C。 (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结合材料中的“他去南京上新式学堂,去日本学医,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于传统科举的道路。但在学医途中”可知,“弃医从文”应该放在“弃科举读新学”的后面,两者顺序要颠倒。 【3 题详解】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 社戏和故乡都选自先生的
11、短篇小说集呐喊。 (2)本题考查关联词语。 分析“写了旧中国人民所承受的日复一日的生活苦难”和“关注了他们在精神上遭受的长期折磨”可以得出,它们之间构成递进关系,因此甲乙两处要填入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A.因果关系; B.递进关系; C.选择关系; D.条件关系; 故选 B。 【4 题详解】 (1)本题考查阅读评价与修辞手法。 D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用词尖锐、富有战斗性、讽刺性,因此“读来如同欣赏一曲热烈、欢腾的乐章”是不正确的;后者给人的应该是喜悦与欣赏;故选 D。 (2)本题考查仿写。 结合诗歌和“你是开垦荒漠、无畏创新的拓荒者”和“你是历经风霜、唤醒国魂的大先生”可以确定仿句句式为
12、:你是的播种者; 示例:你是辛勤耕耘、热爱土地的播种者。 二、古诗文阅读(共二、古诗文阅读(共 1717 分)分) (一)(共(一)(共 4 4 分)分) 5. 默写。 (1)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遭受排挤的王维,将个人的孤独寂寞之感消散在“大漠孤烟直,_”的景象中,显露出豁达的情怀;被弃置的刘禹锡,抛开个人悲苦,写出了“_,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名句;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在中秋之夜唱出了“但愿人长久,_”的美好祝愿。阅读这些古诗词,让我们知晓彼时诗人的处境,更让我们理解人生不在于身在何处,而在于心往何处的道理。 【答案】 . 感时花溅泪 . 长河落日圆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千
13、里共婵娟 【解析】 【分析】 【详解】注意以下字形特别容易写错:溅、畔、婵娟等。此外还要注意“落”是上下结构。 (二)(共(二)(共 6 6 分)分) 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 诗歌开篇两句营造了_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_”一词直接表达诗人内心的郁闷。其后四句,诗人用象征和典故表达自己对仕途既失望又_的复杂心理。 7. 故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想
14、: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同学认为故乡中的“我”和诗中的李白,面对不同困境时的人生态度有相似之处,你同意吗?结合文本,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6. . 欢乐 . 茫然 . 渴望 7. 同意。“我”面对压抑、缺乏生机和活力的故乡,李白面对艰难的仕途,都表现出明知困难重重,但无所畏惧的人生态度。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分析。 诗的一开头,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 “金樽美酒” “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三、四句紧接着“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
15、”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直接表达了作者“心茫然”的郁闷。“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用“冰塞川”“雪满山”这样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一展宏才的愿望和有为于当世的政治理想,表明作者对仕途还是怀有渴望的心理。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李白面对人生的困境,虽有茫然失意,但决不愿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入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重树信心与豪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
16、,到达理想的彼岸。 鲁迅在故乡的结尾处,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以路为喻,表现人生之路需要我们努力去开创,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走上实践之路、探索之路、追求美好生活之路。 因此,有同学认为故乡中的“我”和诗中的李白,面对不同困境时的人生态度有相似之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根据以上分析简要概括原因即可。 (三)(共(三)(共 7 7 分)分)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
17、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18、,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 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日出而林霏开连月不开 太守归而宾客从喜从天降 B 杂然而前陈者推陈出新 四时之景不同春和景明 C. 往来而不绝者身怀绝技 朝而往,暮而归完璧归赵 D. 渐闻水声潺潺闻鸡起舞 而乐亦无穷也理屈词穷 9.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甲】文章开头介绍醉翁亭之所在,写山写水,写泉写路,移
19、步换景,写明了醉翁亭位于滁州城西南诸峰中的琅琊山的酿泉之上。 【乙】 第二段写了醉翁亭四时之美, 有春日野花的芬芳, 夏天树木的挺拔, 秋天天高气爽、 霜露洁白,冬天水流减少、石头显露。 【丙】 第三段写了欢乐祥和的滁人游和热闹的太守宴。 太守因年迈, 不胜酒力, 所以醉了,与前文 “得之心而寓之酒”相呼应。 10. 阅读上文和下面两则材料,围绕“乐”字,简要说明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各有怎样的人生志趣。 材料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材料二 迂叟平日多
20、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志倦体疲,则于园中投竿取鱼,决渠灌花,操斧伐竹,临高纵目,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取材于司马光独乐园记) 注:迂叟作者自称。适闲适,舒畅。踽踽独行。洋洋舒缓。 【答案】8. D 9. 甲 10. 欧阳修“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写出了“与民同乐”志趣;范仲淹心怀天下,先忧后乐;司马光在园中读书劳作,自得其乐。 【解析】 【8 题详解】 A.散开(天气)放晴 跟从由; B.陈列旧的 景物,景象日光; C.断独一无二的、没有
21、人能赶上的 回家归还; D.都是“听见”的意思 都是“尽”的意思; 故选 D。 【9 题详解】 乙:第二段不只写了醉翁亭四时之美,还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这是山间朝暮之美; 丙:第三段除了写滁人游和太守宴,还有“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的“众宾欢”的场景;太守的醉也不是因为“年迈,不胜酒力”,而是陶醉在眼前与民同欢的“和乐”中; 故选甲。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文末的“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乐是与民同乐; 结合材料一的“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22、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可以看出,范仲淹的乐是心怀天下,先忧后乐; 结合材料二的“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志倦体疲,则于园中投竿取鱼,决渠灌花,操斧伐竹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可以看出,司马光是在园中读书劳作,自得其乐。 【点睛】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造亭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
23、里饮酒,喝得少也总是醉,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荫,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 来来往往, 络绎不绝的, 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 到
24、溪边来钓鱼, 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荫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事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
25、阳修啊。 材料一: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 材料二:我平日大多在读书堂中读书,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神志倦怠了,身体疲惫了,就在园子之中执竿钓鱼,挖开渠水浇灌花草,挥动斧头砍伐竹子,登临高处纵目远眺,让自己神情闲适。明月按时到来,清风自然吹拂,行走无所牵挂,止息无所羁绊,耳目肺肠都为自己所支配。孤行而舒缓,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朝阳区 2022 九年级 第一 学期 期末 质量 监控 语文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6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