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无锡市江苏省无锡市 2021-2022 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I I(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材料一 20 世纪 60 年代,印尼爪哇开展了一项有关水稻生产的农业研究。研究者发现,农业生产常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来获得总量的增长, 但这种生产模式一旦固化并达到一定上限后,再多的生产投入也不能提高产量,反而有所降低。更重要的是,这种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模式无法进化成更为高级的生产模式。
2、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称之为内卷。这种现象同样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中,而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正面临内卷化日益严重的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这样谈当前教育的内卷化孩子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但是读好大学或好专业的名额始终是有限的,从教育效率的角度来看不升反降,造成了整个社会的焦虑。当这个系统问题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和蝴蝶效应对于整个教育生态的破坏力都是巨大的。 更大的问题在于, 由于标准化考试的日益僵化以及难度降低,考高分的捷径就是刷题,因此让几乎所有考生都陷入到刷题、拼时间的低层次竞赛当中,浪费了时间,扼杀了创造性思维。他坦言,这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困境,也是
3、很多父母的无奈。 走出内卷化的困境,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其中,处理好教育资源的优质与均衡的关系尤显重要。这一点无须赘言。 但仅靠学校单方努力显然不够。如果只盯着校园,教育不可能真正走出内卷化的困境。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即便身处最优质的学校,也依然要面对内卷化的考验。此前关于清华北大两所名校学生状况的调查广受关注,揭示了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现象在这两所最顶尖高校里,这些学生依然处在极度竞争中。原因无他,绩点为王,成功压倒成长。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唯分数高低论优劣,必然导致在一个赛道里过度竞争。 摆脱单一评价模式,需要全社会对这种观念的接纳,包括政策的支持、学校的引导以及
4、家庭的协作。当社会的评价更加多元,能够在观念上鼓励多样的成长成才路径、在资源配置上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内卷化自然会得到消解。 (摘编自胡唯元只盯着校园,走不出教育内卷化图境) 材料二 (摘编自何菲、温红博中学生课外学习时间的合理性研究) 材料三材料三 提起当前的教育内卷化与教育焦虑,不少人认为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过少,而要缓解教育焦虑,必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这种观点似是而非。在我看来,根本原因不是优质教育资源匮乏,而是在发展教育过程中,人为地把教育资源分为三六九等。政府教育部门没有适时根据教育发展新形势, 调整发展教育的思维与战略, 反而推出将教育资源等级化的政策措施,这导致我国教育发展陷
5、入困境不管怎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老百姓一直认为只有排在前 2%,甚至前 1%的资源才是优质教育资源。如果不全面清理这种等级化思维,我国社会的教育内卷化和焦虑,在未来会更加严重。 很多家长抱怨,现在中考竞争激烈,孩子升学压力很大。然而从 2000 年到 2020 年,我国上普高的学生增加了 400 多万,可为何家长的焦虑不减反增呢?原因在于家长们普遍患上了中职恐慌症。整个社会上上下下都把职业教育看作层次低人一等的教育,这是发展教育的一大败笔。 再着高招,情况也差不多。尽管高等教育已经实现普及化,然而高等教育五花八门的分层现实更令师生家长压力山大。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启动了 211、985 建设工
6、程,虽然对建设部分高校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其负面效应更为深远211、985 成为学校的身份标签。有多少学生考进这类高校,成为评价一所高中办学的重要指标。2018 年教育部又启动实施了双一流建设工程,这使得双一流有成为学校新的身份标签之势。 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政府教育部门应该避免自身的政策把学校等级化,否则就会与推进普及化的目标冲突。不但会影响高等教育的结构所有学校都想办更高层次的学校,也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资源向头部学校集中,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生均经费低,无法保障培养质量。可以说,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过程中,还用精英思维搞建设工程,是发展教育的又一大败笔。政府部门应该努力为所有受教
7、育者创造平等的求学环境,给高校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在此基础上,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这有助于学校办出特色,提高办学质量,而不是把学校引导到争夺教育资源的竞争中。 必须意识到,近年来我国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提出的非 985、211 院校毕业生不用,以及只招双一流毕业生的招聘标准,也是源于教育建设工程。这加剧了唯学历论、唯名校论,进一步带来的问题是学历高消费。学历高消费不但会浪费整个国家的教育资源,也会刺激教育内卷,使所有家庭和学生都被更换到追求更高学历的轨道上。 是时候认真对待造成教育内卷化的等级化发展教育的思维了。不调整这一思维,我国在社会的教育焦虑将很难消除。包括我国正在建设的职教本科,
8、由于没有解决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问题被视为所有本科院校中最低层次的院校,遭遇歧视,就值得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当然,调整等级化发展教育的思维,需要形成新的办好每所学校的教育发展观,并要从根本上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破除名校的既得利益,这是必须做出的艰难选择。 (摘编自熊丙奇教育普及化过程中的教育内卷化是怎么产生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朱永新认为教育内卷化导致教育效率降低,使整个社会陷入了焦虑,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从校园着手扭转教育内卷化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因为强如清北的学生依然循着绩点为王的思维惯性。 C.熊丙奇认为中招带给师生家长的
9、压力,并非源于优质教育资源真正稀缺,而是大众普遍歧视职业教育。 D.从 211、985 建设工程到双一流建设工程,近 20 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办高等教育仍未脱离精英思维。 2.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最能准确说明教育内卷化实质的一项是(3 分) A.学生的作业时间与学习素养呈现一定的正相关,但随着作业时间的继续增加,学习素养提升不明显。 B.孝生接受适量的课外辅导有助于学习素养的提升, 但过量的课外辅导对其学习素养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C.学生在作业或课外辅导投入的时间和学习素养提升不成正比, 说明费时加量的学习方式是行不通的。 D.延长学习时间是提升学习素养的一种方式,可一旦固化为唯一的方式,它终
10、有到达极限或瓶颈的那一天。 3.根据材料,下列各项政策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教育内卷化趋势的一项是(3 分) A.严格执行禁止炒作高考中考状元、高分生、高考升学率的禁令,严禁公布各类考试成绩排名。 B.实施中小学教师轮岗交流、 东西部省份结对教育帮扶等政策,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C.教育部门科学制定基础教育学段课后辅导政策,禁停课外培训机构该学段的学科类培训。 D.中小学开展标准学校建设, 取消重点学校评选, 执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 严禁掐尖招生、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材料三两则材料第一段的写作思路。(4 分) 5.教育内卷化的本质成因是什么?关于根治教育内卷化的措施, 材料一和材料
11、三的论述侧重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渴渴 慕慕 王充闻王充闻 在参加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的间隙,我前往巴蔡踏访二百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的故迹,亲炙其遗泽,满足多年来的渴慕。 先贤祠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殿,自是必到的。在地宫的整个墓群最中心、最显赫的位置,正是伏尔泰的灵柩。棺木高大而精美,上面锡刻着铭文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他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旁边是伏尔泰的大理石全身雕像左手擎着一卷手稿,右手握着一支鹅毛
12、笔,神情端肃,注视远方,似乎在思考着重大的问题。我屏住呼吸,伫立半刻,然后默然离去。 作为天主教会的死敌,伏尔泰早就料到,即便他生命结束,教会也不会饶恕他,因而他临终前与友人商定,将遗体秘密地运出,暂时安放在外地。直到 13 年后法国大革命期间,遗骸才被运回首都,安葬在先贤祠中。其间有一个细节遗体运出前,友人将伏尔泰的心脏悄悄摘出,经科学处理保存在一个盒子里,上面刻着他的留言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接下来,驱车前往伏尔泰的终焉之地伏尔泰咖啡馆。它和先贤祠都在塞纳河左岸。早年,伏尔泰的家就在路边,在这里,血气方刚的思想家以笔为枪,向专制王朝和天主教会宣战,从而在巴黎以至全国激起一波波
13、惊涛骇浪。他两番入狱,屡遭放逐,近三十载漂泊在外,直到辞世前几个月才重回巴黎,但故园归去已无家,他只好借住在亲威维莱特先生的家中,位置在现今仍然营业的伏尔泰咖啡馆楼上,墙壁上的铭牌标示着伏尔泰诞生于 1694 年 11月 21 日,1778 年 5 月 30 日病逝于此。 此前 19 年间,他一直居住在边陲小镇费尔奈。这位疫骨嶙峋的老人,以其巨大的能量投身于启蒙事业,写出了不计其数的传世之作。他一如既往地以书信、文章揭露教会的黑暗,抨击王朝的腐败与社会的不公。整个欧洲都在倾听他的声音,费尔奈俨然成为一个舆论中心,他则被尊称为费尔奈教长。 在 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众多思想家中,伏尔泰是公认的
14、领袖和导师。他才华横溢,博学多识,著述宏富,在文学、历史和哲学诸多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作为思想解放的鼓吹者、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他的名字更是代表了一个时代。他崇尚自然神论,尊重科学,倡导自由,一生都在鞭挞专制、强权,反对宗教狂热。他还对中国和中国的文化思想大加赞颂,展露出由衷的渴慕之情 在伏尔泰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中国情结。在他看来,中国在政治文化、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各方面都优于西方国家。他认为中国文明有着悠久深远的历史渊源,把中华民族视为世界上最明智、最开化的民族。在其哲学、历史著作和文学作品里,每当谈到中国时他都有浓厚的兴趣。他编撰的哲学辞典中有不少关于中国的条目;路易十四时代历史哲
15、学等著作中,都有关于中国的专论;特别是在世界史式的风俗论中,他以两章篇幅论述了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指出人类的历史以中国为开端,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始于中国,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显得合乎理性。 他悉心推崇儒家思想,强调法国启蒙精神要从中汲取营养。他说,中国最古老最有权威的能震典籍四书五经之所以值得尊重,被公认为优于其他记述民族起源的书籍,就因为这些类籍中没有任何神迹、预言,没有国家缔造者的政治诈术。中国儒学博大兼容,各种宗教都能在中国和平共处。相形之下,欧洲基督教却派别横生,互相残杀。他以中国儒家的民贵君轻主张为武器攻法封建君主专制;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认为
16、这是超越基督教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在以他为首的一大批法国思想家的推动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 1789 年被载入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伏尔泰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在风俗论中说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 也不做先知, 他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世人。 由于倾慕孔子之学说与为人,他自命为孔门弟子,竟将耶稣像换成孔子像,晨夕礼拜,并为词以赞孔子,真理的解释者,他使世人不惑,开发了人心。 谈及伏尔泰钟情中国文化,不能忽略他与同时代的中国乾隆皇帝及其诗赋的一段情缘。 乾隆东巡盛京,发思古之幽情,御制一篇盛京赋,陈述此次恭谒祖陵的宗旨、感受与经过,状写出盛京的山川形胜、地域辽阔、物产丰饶,追怀
17、开国时期的文武功臣,再由彰显军威的围猎,延及耕桑农事、国富民殷、宫室富丽,内容十分繁富,显现出意在雄视百代的帝王文学的气魄。 1770 年,常驻北京的法国耶稣会的阿米奥神父将它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年已 76 岁的伏尔泰读了盛京赋,兴奋至极,当即写道我很爱乾隆的诗,柔美与慈和到处表现出来。我禁不住追问像乾隆这样忙的人,统治着那么大的帝国,如何还有时间写诗呢?他满怀热情地写下诗篇致中国皇帝,说伟大的国王,你的诗句与思想如此美好,接受我的敬意吧,可爱的中国皇帝!他还把这封书简寄送给所有与他保持联系的外国王室贵族朋友。 应该承认,伏尔泰对中国社会文化的高度评价,包括对乾隆皇帝的赞美,由于受到翻译质量、
18、传播渠道的限制,特别是存在着借宣扬中国文化以达到其改造法国社会的意图,其中有明显的夸大、美化成分和误读、曲解现象,但其赤诚的渴慕和善意的尊崇,至今仍然令我们由衷地感动。从这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身上,我们或许能受到启发_。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题渴慕包含两层意旨作者对伏尔泰的仰慕和伏尔泰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向往。 B.作者在参加图书博览会的间隙,跨国踏访伏尔泰故迹,足见他对作者的巨大吸引力。 C.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与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跨越时空呼应。 D.文章写伏尔泰倾慕孔子学说,意在从另一角度交代其成为天主教死敌的重要原因。 7.下
19、列对文中画线部分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句上承伏尔泰在费尔奈的启蒙事业,以众星拱月法突出他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地位。 B.第二、三句对伏尔泰一生的卓越贡献做了热烈而高度的评价,呼应了伏尔泰棺木上的几句铭文。 C.第四句五个动词形成反差,概述了伏尔泰的思想和立场,点明首节中多年来的渴慕的原因。 D.第五句写伏尔泰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态度,下启他内心深处的中国情结,丰富了文章的层次。 8.请你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文末的启发部分补写出相应内容,不超过 60 字。(4 分) 9.伏尔泰一生都在鞭挞专制、强权,为何对中国封建王朝末期的专制皇帝乾隆表达自己的热情和敬意?请说说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无锡市 2021 2022 学年度 高三第 一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6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