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宇宙》教案(2022新版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宇宙》教案(2022新版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 宇宙》教案(2022新版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1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宇宙宇宙 1.1.太阳系大家庭太阳系大家庭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 矮行星、 小行星、 彗星、 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科学探究目标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 2.能够根据资料提炼太阳系的相关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 认识到在讨论交流中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会更深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资料了解太阳系中太阳的特点和其他天体。 难点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比较,修正、完善自己原有的太阳系知识。 【教学
2、准备】 学生太阳系的基本资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引入: (教学提示: 播放太阳、 地球和月球的相对运动视频。 )请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并描述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和主要特点。(预设:太阳会发光发热,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着地球转动。 ) 2.提问: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是一颗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除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外,你们还知道太阳系中有哪些天体? (预设: 太阳系中有水星、 金星、 火星、 木星、 土星等天体) 3.揭题:看样子,太阳系中还有很多天体等待我们去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太
3、阳系大家庭”。 (板书:太阳系大家庭)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日、地、月三者的运动关系和主要特点,唤起学生对于太阳系这个系统的原有认知,引发学生对太阳系中还有哪些天体的思考,从而顺势揭题。 二、探索与研讨 2 探索一:我们知道的太阳系 1.过渡: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自己知道的太阳系中的天体,那么请大家结合自己了解的有关这些天体的知识,把它们添加到我们刚刚画的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图上。 2.提问:在绘制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预设:天体的大小、距离等信息可模糊处理,用等大的圆表示同一类型的天体;最好画在它们对应的位置上,天体旁要用文字标注名称等重要信息。 ) 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按
4、要求完成活动帮助卡。 探索二:了解太阳 1.过渡:我们已经通过画图展示了太阳系的大致结构,太阳作为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同学们对它了解多少呢?(预设:太阳是巨大的;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2.布置任务: (教学提示:出示有关太阳质量、大小、构造、活动等基本信息的资料。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资料,提取信息,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小行星带:火星与木星运行轨道之间的小行星集中区域,呈环带状。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探索三: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 1.过渡:在太阳系中,有一些天体可以直接观察到。还有一些比较小或者比较远的天体,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
5、更好地观察。 大家知道太阳系中的这些天体都属于什么类型?(预设: 有的是行星,有的是卫星。) 2.布置任务: (教学提示:出示图片、视频或文字资料,补充各类天体的特点。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资料,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3.交流:指导学生对探索二和探索三的活动内容进行交流讨论。 三、拓展与小结 1.小结: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2.拓展: (教学提示:出示彗星的相关资料,展示彗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 )大多数彗星和行星一样,也沿着闭合轨道绕太阳公转,彗星出现时,往往拖着长长的尾巴,形状很特殊。如著名的哈雷彗星约 76 年出现一
6、次。 【教学后记】 3 2.2.八颗行星八颗行星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 科学探究目标 能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关系模型。 科学态度目标 1.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2.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事实是有一定距离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纸带建立行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模型。 难点建模前对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 【教学准备】 学生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透明胶、双面胶、学生
7、活动手册。 教师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 出示太阳系图片。 )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自太阳由内向外数的第三颗行星。太阳系中一共有几颗行星?分别是什么? (预设: 太阳系中一共有八颗行星, 分别是水星、 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2.提问: 那么, 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是如何排列的呢? (预设: 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3.揭题: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太阳系,一起来认识太阳系大家庭的八颗行星。 (板书:八颗行星) 设计意图通过对太阳系中行星数量和名称的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各行星,再
8、引发学生对天体相对距离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同时也能对学生关于八颗行星的原认知进行调查。 二、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了解八颗行星的基本信息 1.谈话: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数据来了解八颗行星。 (教学提示:出示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4 引导学生阅读表格。 )从这张表中大家能知道什么?(预设:知道了八颗行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和各个行星的赤道直径;八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相差很大, 赤道直径的大小也相差比较大;根据八颗行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我们可以知道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排序;根据赤道直径,可以给八颗行星的体积大小进行排序。 ) 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阅读基本数据表,利用数据给八颗行星排序,并完成活动帮
9、助卡。 探索二: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 1.过渡:刚刚我们给八颗行星进行了排序。那我们能不能利用距离太阳远近的数据制作一个表示八颗行星位置关系的模型呢?可以怎么制作?(预设:用橡皮泥、牙签和米尺制作,将代表不同行星的橡皮泥球用牙签和多余的橡皮泥固定在米尺的不同位置上, 表示它们距离太阳的远近。 ) 2.讲解:(教学提示:播放视频,展示模型制作过程。)我们制作行星位置关系模型时,最关键、最应该准确体现的是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而其他的信息我们可以适当简略。各行星均可用圆圈或圆点表示,再写上名称,行星赤道直径的数据也无须处理。 3.提问:有什么要注意的吗?怎样才能保证八颗行星都能排列在长纸带上?(预
10、设:为了保证八颗行星都出现在纸带上,要先量取纸带长度,在处理数据时,不能让最远的海王星的距离长于纸带长度。 ) 4.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制作八颗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三、拓展与小结 1.小结: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距离太阳的远近和赤道直径的大小是不相同的,但都在特定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 2.拓展: (教学提示:出示木星的相关资料。 )因为木星相当巨大而又明亮,所以很容易被认出。用双筒望远镜观察,木星看起来像小圆盘,还有可能看到它的四颗最亮的卫星。 3.布置任务:观察木星,如果有条件的同学可借助双筒望远镜来观察。 【教学后记】 3.3.日食日食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5
11、 知道日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模拟日食现象。 2.能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和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保持关注典型天文现象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模拟日、地、月三球运动及日食现象。 难点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有逻辑地猜测、推理和解释。 【教学准备】 学生手电筒、地球仪(或大球) 、乒乓球(或
12、小球) 、三张颜色和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支架、双面胶、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提问:你们知道太阳系中的天体都是怎样运行的吗?(预设: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还有一些卫星围绕着行星转动。 ) 2.过渡: (教学提示:播放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的视频。 )月亮在绕着地球运动的同时,也被地球携带着绕太阳公转。在运行过程中,天体之间有时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现象,比如日食。大家观察过日食吗?知道日食是怎么发生的吗?(预设:观察过,日食现象就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 3.揭题:看样子,同学们对日食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抱有
13、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日食。 (板书:日食) 设计意图通过对天体运动状态的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太阳系中天体运行的知识。通过播放视频和进行提问,将话题聚焦到日食现象,对于是否观察过日食、日食原理的提问可以一定程度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调查学生的前概念。 二、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模拟三球运动 6 1.过渡:刚刚通过视频,我们了解了日、地、月的运动,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模拟一下这一运动。 2.提问: (教学提示:出示手电筒、大球和小球。 )我们如何利用这些物体来模拟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呢?(预设:手电筒模拟太阳光,大球模拟地球,围绕着手电筒运动,同时手电筒的光也要跟随地球照射;小球
14、模拟月球,在围绕大球运动的同时,还要跟随大球绕手电筒转动。 ) 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模拟三球运动,并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提示:提醒学生注意运动方向。 ) 探索二:模拟日食 1.过渡:刚刚有同学提出,日食现象就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那是否真的如此?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小组进行模拟日食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三、拓展与小结 1.小结:太阳系是一个运动着的天体系统,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其他天体都在围绕太阳有秩序地运动。行星围绕着太阳运动,卫星围绕着行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天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现象。 2.拓展: (教学提示:
15、出示“金星凌日”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金星凌日现象发生时,地球上的人们会看到金星在太阳的圆面上缓缓移动,从太阳的东边缘进入,最后从太阳西边缘移出。那么“金星凌日”是如何发生的?(预设:金星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恰巧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出现金星凌日现象。 ) 3.追问: 金星的直径和地球差不多大, 为什么金星看上去那么小? (预设: 因为与月球相比,金星离我们的距离更远,离太阳更近,所以金星看上去像一个小黑点。 ) 4.布置任务: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太阳系天体运动产生的天文现象,并探寻它们的成因。 【教学后记】 4.4.认识星座认识星座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星座是
16、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也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 7 能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2.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星座模型,理解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难点用不同材料构建北斗七星模型,理解观察角度不同,图形也不同。 【教学准备】 学生纸板、打孔机、细线、橡皮泥、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引入: (教学提示:出示星空图片。 )
17、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教学提示:可以让学生上台指一下。 ) (预设:看到了很多星星,它们亮度不同;我看到了北斗七星。 ) 2.讲解:在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中有许多闪烁的星星。这些星星绝大多数是太阳那样的恒星,天空中众多的恒星组成了不同的星座。像刚刚同学指出的北斗七星,就位于大熊星座。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星座的知识?是如何知道它们的?(预设:知道十二星座,例如白羊星座、射手星座等,通过网络途径了解;从课本上知道大熊星座。 ) 4.揭题:星河璀璨,我们在接下来的两节课中会对星座展开探究。现在,让我们先来认识星座。 (板书:认识星座)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星空图片, 直观引入本课主角天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单元 宇宙 第三单元 宇宙教案2022新版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第三 单元 宇宙 教案 2022 新版 小学 科学 教科版 六年级 下册
文档标签
- 第三单元宇宙
- 第三单元
- 第四单元 物质的变化教案2022新版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宇宙教案2022新版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 2022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宇宙知识点复习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 2020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 老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 2022年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
- 2022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3.6浩瀚的宇宙课件
- 2022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3.7探索宇宙课件
- 2022新版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教案共7课
- 第三单元宇宙 单元教案2022年春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 老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 老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片子
- 耀华小学2022年
- 2022年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
-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 2022年浙江科学科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7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