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磁铁》全部教案(共7课)
《2021-2022学年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磁铁》全部教案(共7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磁铁》全部教案(共7课)(3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设计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出自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 1 课。作为单元的始业课,本课从问题 “磁铁能吸引什么” 开始, 引导学生进行了三个探索活动: 说一说, 说出自己的想法;做一做,先预测,然后对各种材质的物体进行检测,最后概括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是用铁做的。分析过程,共同研讨,课后拓展,加深对“磁铁具有磁性”这一概念的理解,增加了科学探究的乐趣。课程设计了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磁铁很常见,在一些玩具里就能发现磁铁的踪影,学生对磁铁也有一
2、些认识: “磁铁可以吸住一些物体” “磁铁和磁铁可以吸在一起,有时候会推开” 。但是,很多学生认为“磁铁能吸大部分的金属” ,他们对磁铁更多地存在于“玩”的阶段,形成的相关认识是模糊的,产生分歧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来转变错误的观念。当然,正是由于学生的前概念产生了冲突,学生探究磁铁奥秘的兴趣才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磁铁有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磁铁能吸引什么”做出猜想和预测。 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论。 通过多次测
3、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对磁铁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和同伴共同探究,交流研讨。 能够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同时通过多次的检测活动,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 STSETSE)目标)目标 知道在很多产品中含有磁铁,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材料准备】【材料准备】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圆柱形磁铁、橄榄形磁铁、水龙头、易拉罐、一杯水、砖块、木片、卡纸、铜线、长尾
4、夹、玻璃珠、橡皮筋、石头、沙子、橡皮、铅笔、直尺、铁钉、螺丝钉、回形针、不同金属材质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硬币、木屑 1.不同金属材质的物体:金或银,由于比较贵重,可以只做演示实验。 2.不同材质的硬币:最好是全新的,尽可能全部提供。 【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认识磁铁 展示单元封面中的一套钓鱼小玩具。 教师提问:这个游戏怎么玩?鱼竿靠什么才能吸引住小鱼? 学生活动:上台边演示边描述如何用鱼竿钓鱼,鱼竿和小鱼玩具的构造是怎么样的,吸引住小鱼的奥秘是什么。 教师活动:提炼学生观点,引导学生关注磁铁,以及磁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和乐趣。出示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
5、形磁铁,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形状,并给这些磁铁取名字。 学生活动:在取名字的过程中认识各种各样的磁铁。 设计意图:钓鱼小玩具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他们知道怎么玩,并且观察过鱼竿和小鱼的构造,以此为导入,能够较快地让学生关注到本节课研究的课题磁铁,同时充分地调动学生上课的气氛。引导学生通过取名字的方式认识磁铁,而不是教师直接介绍各种各样的磁铁,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认识三种常见的磁铁形状,当然,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一些其他形状的磁铁,比如圆柱形磁铁、橄榄形磁铁等,尝试让学生命名。 2.了解磁铁 (1)说一说 教师提问: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组
6、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活动: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物体后,教师帮助学生进行仔细的分类梳理,记录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调查学生前概念,学生会达成一些共识,也会形成一些争论,比如磁铁能吸引金属吗?研究这些问题就是接下来的任务。 如果学生提出磁铁能吸引磁铁, 教师可以加以肯定,但本课暂不做探究。 (2)做一做 教师活动:出示实验材料(已一一编号) :水龙头、易拉罐、一杯水、砖块、木片、卡纸、铜线、长尾夹、玻璃珠、橡皮筋、石头、沙子、橡皮、铅笔、直尺、铁钉、螺丝钉、回形针、不同金属材质的物体。 教师提问:这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吗?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预测,将预测按编号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教师活动:
7、与学生共同交流实验的注意事项,强调实验的规范操作:用条形磁铁轻轻接近被测物体,观察物体是否被磁铁所吸引,每种物体重复测三次。 学生活动:有序开展小组实验,及时记录结果。回收实验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就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交流,一起完成班级记录表。 教师提问:有发现自己哪几个物体预测错误了,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分析。 教师活动:提炼学生的分析,小结并板书: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设计意图:采用编号的方式可以减轻二年级学生记录的压力,做到设计实验从学生特点出发。重复实验是为了让结果更准确,学生应该具备重复实验的思想。将实验结果与预测进行对照,学生的认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利于改正部分学
8、生的错误观念,同时,学生对本课的重难点印象会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3)找一找 教师提问:教室里有哪些物体是用铁做的?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 学生活动:师生交流讨论,然后实地检测,但要注意安全,不能用磁铁去接触带电的插座等,也不能用磁铁去吸手机、计算机屏幕、磁卡等。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实际上将磁铁变成材料检测器,将学生引向更加开阔的探究空间,是“说一说”活动的延续和发展。教师在课前要先对教室进行考察,确保实验能正常进行以及学生的人身安全。 4.研讨 教师提问: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思考:分析实验记录,概括出用铁做的物体能被磁铁吸引。 教师提问:不小心把回形针和木屑混合在一起
9、了,有什么办法拾起回形针? 学生思考:联系本节课所学,讲述运用磁铁拾起木屑中的回形针的方法。 教师追问:除了用磁铁吸引还有什么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点? 学生活动:小组研讨,上台进行演示实验。 设计意图:学生在研讨环节,可以进一步全面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既是对课堂的总结又是智的提升。教师的追问让学生明白并不是只有一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用磁铁吸引是比较优化的解决办法,从而进一步让学生知道磁铁能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 4.拓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只能吸铁吗” ;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磁铁能够吸引镍和钴,并板书补充。 出示 1 元硬币,介绍其成分含铁和镍,引导学生利用磁
10、铁来找一找哪些硬币含有铁和镍。 学生活动:小组内利用磁铁有序地开展实验,分析总结。 教师活动: 课件展示各种硬币的组成, 进一步验证磁铁不但能吸铁, 还能吸镍和钴的结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对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的探究,还需要测试更多的材料,而课堂探究是很有限的一部分。镍和钴对学生来说很陌生,教师可以展示镍板和钴板,或者以图片的形式展示镍和钴制品。 【板书设计(生成) 】【板书设计(生成) 】 【板书说明】【板书说明】 板书内容为学生的即时课堂生成,中间是班级记录表,请学生上来填写或者教师协助学生填写。磁铁能吸引铁先板书,镍和钴是后面再加上去的。 【学生记录单设计】【学生记录单设计】 磁铁怎样
11、吸引物体教学设计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出自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 2 课。在第 1 课中,教科书已经介绍完“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本节课核心内容是学习“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关系紧密深入,思维层层递进, 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进阶思维。 教科书主要分成四部分: 聚焦部分, 从 “使小车动起来需要力”的体验活动引入,引领学生思考怎样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动起来。 探索部分, 在探究直接接触让小车动起来的活动中,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作感知到 “推力”和“拉力” ;在探究不直接接触使小车动起来的活动中,发现磁铁不仅能使小车动起来,还能隔着一些物
12、体让小车动起来。研讨部分,在经历体验、探究活动后,让学生探讨不接触小车,磁铁为什么能让小车动起来。拓展部分,在经历隔着物体吸引铁后,让学生来玩一玩磁铁隔着一定的距离吸引带有回形针的“蝴蝶”的游戏,体验磁铁与铁之间的作用力。 学生在本课以及本单元具体学习情境中,逐步领会到磁力的含义是指磁铁和铁、磁铁和磁铁之间的作用力, 还能体会到磁力可以穿透一些物体, 这一概念暗含着对 “磁场” 的初步理解,并指向了“能量”这一科学概念。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学生玩过各种各样的玩具小车,他们知道可以用手推或拉小车使动起来,但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用实验方式具体研究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并且力的概念还是非常抽象的,
13、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人与物体之间发生了作用力,可以用“推力”和“拉力”来描述。学生在玩磁铁的时候,发现了磁铁对铁一类物体的吸引力,这是一种不需要接触就能起作用的力,甚至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就把物体吸引过来。教科书设计的活动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和一些物体对铁产生吸引作用;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运用推力、拉力和磁力,让小车运动起来。 能简单讲述探究过程,并与同学交流研讨。 初步形成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和改进的意识。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能围绕探究主题进行思考,按照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能根
14、据观察获得的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 STSETSE)目标)目标 体会方法的不断改进对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和一些物体对铁产生吸引作用。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磁铁的磁力作用,以及认识推力和拉力。 【材料准备】【材料准备】 磁铁、小车、棉线、布片、塑料片、薄木片、纸片、玻璃片、装水的小塑料袋、铁片、铜片、铝片、纸蝴蝶、回形针 材料来源:小牛顿科教。 【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出示一辆放在桌面上的简易的小车,小车由四个轮子和
15、铁片组成。 教师提问:这是一辆小车,怎样让小车动起来?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分小组讨论交流,探讨使这辆小车动起来的方法。 预设:用手推,用绳子拉,用嘴吹,用磁铁吸引 教师活动:组织班级汇报,带领学生将这些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进行汇总、分类(一类是直接接触小车,另一类是不直接接触小车) 。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学生对玩小车并不陌生,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创设“怎样让小车动起来”的问题情境,不怕学生会没话可说。教师提问之后,不要着急让学生回答,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汇报,充分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多方面思考。教师带领学生将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
16、进行汇总和分类, 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分类研究的思维,另一方面也方便接下来开展探究活动,条理清晰。 2.让小车动起来 (3)直接接触让小车动起来 教师活动:材料准备,每组一份,小车一辆,棉线一条,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操作方法。 学生活动:说说实验的操作方法、观察重点和要求。分组实验,在小车上系一根细绳,用手拉动小车,用手将小车往前推或往后拉,都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 教师活动: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并小结:要使这辆小车动起来,我们可以借助拉力或推力,用手拉动小车或推动小车,都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生活中的滑板车和扭扭车等也是借助推力和拉力动起来的。 设计意图:用棉线拉动小车前进,用手指推动小车前进,这两个活动
17、看似很简单,实际上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推力和拉力,所以要让学生多感受几次,尝试说说力的名称。借助生活中滑板车、扭扭车的例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推力和拉力的含义。 (4)不直接接触让小车动起来 教师提问:如果不直接接触小车,那么能让它动起来吗? 学生活动:尝试用嘴吹动小车,并进行交流说说感受。尝试用磁铁去吸引小车,观察小车运动的情况,总结交流。 教师活动:肯定和总结学生的各种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同时提出有的方法效果不是太好,如用嘴吹,利用风力使小车运动起来。有的效果比较好,如只用一块磁铁就使小车运动起来了。引导学生探究如何用磁铁使小车运动起来。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实
18、验操作方法。 预设:把小车平放在桌面上,手拿一块条形磁铁,把条形磁铁的一端,对着小车慢慢靠近,利用磁力使小车移动。然后再换磁铁的另一端试试。 教师活动:提供实验材料,一辆小车,一块条形磁铁,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思考为什么磁铁不用靠近小车,就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班级交流汇报。 教师活动:提炼学生的分析,并小结:磁铁不用接触小车就使小车运动起来,利用的是磁力。因为磁铁有磁力,磁力可以吸引铁,小车就是用铁片制作而成的,所以磁铁不用接触小车,就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 (板书:磁铁利用磁力吸引物体) 组织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磁力。 学生活动:用铅笔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画出磁力。 设计意图
19、:尝试用嘴吹动小车,可看作是从“不直接接触”到“直接接触”的思维过渡。重点探究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吸引小车,教学中提供的磁铁教师要在课前进行测试,以确保实验能成功。 “画一画磁力”的环节很有必要,通过这个环节,学生才能感受到磁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和推力、拉力一样,是确实存在的力。 (3)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让小车动起来 教师提问:在小车和磁铁中间隔着一些物体,磁铁还能让小车动起来吗? 学生活动:猜测并说明理由,将预测填写在记录单上。 教师活动:出示一些物品,如布片、塑料片、薄木片、纸片、玻璃片、装水的小塑料袋、铁片、铜片、铝片等物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及时记录实验结果,交流讨
20、论“我的发现” 。 教师活动:组织班级汇报,完成班级记录表,并小结:磁铁能隔着一些薄的非铁制的物体吸引小车。 设计意图:提供的上述物品,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删减,特别是铁片,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考虑进行演示实验,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磁铁能隔着一些薄的非铁制的物体吸引小车。 4.研讨 教师提问:不接触小车,磁铁为什么能让小车动起来? 学生活动:回顾课堂,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教师提问:磁铁能隔着物体吸引小车吗? 学生活动:分析班级记录表,利用实验现象说明实验结果,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研讨环节重点讨论和分析磁铁怎样吸引物体,且能否隔物吸引物体,通过研讨,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
21、更加深刻。 4.让“蝴蝶”飞起来 教师提问:人们利用磁铁的这个特点制作了磁铁的玩具,大家想一起来玩一玩吗?利用课件和微课出示“蝴蝶飞”游戏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提供实验材料,组织活动。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玩“蝴蝶飞”的游戏。 教师提问:纸蝴蝶为什么能飞,你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活动:学以致用,将本课知识运用于解决该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学以致用,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通过这个游戏,他们能充分感受到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吸铁的磁力作用。 【板书设计(生成) 】【板书设计(生成) 】 【板书说明】【板书说明】 板书内容为学生的即时课堂生成,中间是班级记录表,请学生上来填写或者教师协助学生填写
22、。 【学生记录单设计】【学生记录单设计】 【班级记录表设计】【班级记录表设计】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出自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 3 课。在前两课中,教科书已经介绍完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以及 “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 学生明白了磁铁利用磁力吸引物体。本节课核心内容是研究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设计了 3 个探索活动,且这 3 个活动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第 1 个活动是借助一个回形针来感受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第 2 个活动是用磁铁的不同部位接触回形针,仔细观察回形针在磁铁移动过程中发生的偏移。第 3 个活动是用铁粉盒来检验
23、条形磁铁各部位磁力的大小。各个部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学生在本课的研究中, 充分体会到多个证据对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理解磁极的科学概念。同时,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继续研究其它形状的磁铁(如蹄形磁铁)的磁极,让科学的探究延伸到课外,知识无止境。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学生在认识了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以及了解到磁铁具有一种看不见的磁力后,应该发现磁铁的磁力有大有小,有强有弱,但他们大多数不清楚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也不知道磁铁磁力的具体分布。学生在上节课做磁铁吸引小车运动的实验时,会不自觉地用条形磁铁的两端去吸引, 他们好像隐约知道磁铁两端的磁力较大。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实验操作
24、水平,可以克服仔细实验的困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是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实验测试获取证据,用证据检验推测。 能运用多种方法检验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 能初步运用证据进行信息描述。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能体验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能初步了解研究一个问题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法。 能初步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 STSETSE)目标)目标 知道运用适当的实验方法能使研究更深入。 初步运用简单材料设计解决
25、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知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测试获取证据,用证据检验推测。 【材料准备】【材料准备】 条形磁铁、小钢珠、回形针、测磁力卡、铁粉盒、蹄形磁铁 材料来源:小牛顿科教。 【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创设情景:小钢珠像个偏执的小孩,当条形磁铁靠近它时,它总是往条形磁铁两端跑,就是不肯在磁铁中间逗留。 (利用实物投影演示过程) 教师提问: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举手分享看法,条形磁铁各个部分对小钢珠的吸引力不同,条形磁铁的两端吸引力更大。 教师活动:肯定学生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单元磁铁 2021 2022 学年 新教 科版二 年级 科学 下册 第一 单元 磁铁 全部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7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