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 2022 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I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材料一: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被称为美感教育,也因为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而成为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一种独特的教育形态。美育范畴认识的科学性和定位的准确性,不仅是美育研究和开展美育工作的逻辑起点,更关涉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美育目标、体系建设等美育实施环节的依据和宗旨。 蔡元培提出:“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
2、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美育是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以生动形象陶冶人的性灵,怡情养性,使人具备把握客观世界的美的能力,进而形塑一个高尚纯洁的人格。审美是人类感性认识的丰富与升华,是一种脱离低级趣味的心理活动,当你感到“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的触动,或是生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慨叹,它就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你的心灵,浸润着你的人格。意境其实就是中国传统艺术心物相通、情景交融创造出来的审美世界,更是人的心灵活泼泼的一种状态,是从世俗杂务中超脱出来的“思与境偕”“神与境会”的精神境界。也即是说,审美能力其实是一种与情感密切相关的内在德性。 美育不同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就其本质而
3、言,美育更加强调感通性与情感性。人处于世界之中,与他人、与万物交相往来,除了需要正确认识客观条件,理性把握对象的属性与特征之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感通能力与同感情怀。它能超越和突破某些语言、文化和历史的隔阂,或者群体、种族、国别的差异,达到更为普遍的交流理解。中国人常说“将心比心”,有一些东西并不是眼可见、耳可听,而是需要彼此的心意相通,有时人与物的相感亦如此,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说的就是这种美感状态。人们日常通过美育陶养心性,保持内心的活泼,避免麻木不仁,这是人与外界沟通达成理解的关键。 就其方式而言, 美育更加强调具象性与实践性。 具象性是美育的基本特征,美的教育通过具体可
4、感、鲜明生动的形象打动人、浸润人,所谓“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中国自古强调美育,也正因为此。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这些教化手段是中国古代美育的基本方式。诗三百中多虫鱼鸟兽草木之名,其意象与情趣对于人感受世界的生机、生意多有兴发之功;礼则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说法,人们依礼行事,通过仪式化的实践培育人内心的神圣性与敬畏感;乐则和顺人情,乐教足以调协情志,涵养人心。中国古代因此十分重视通过诗礼乐的感性陶育,培育出温柔敦厚的君子之风。而在新时代,我们具备更加多元化的美育形式和载体,这些也都是我们开展美育的重要手段。 就其目标而言,美育更加强调和
5、谐性与整体性。在柏拉图看来,美本身需要有整体的协调性。朱光潜也认为中国古代礼乐教化中,乐的精神在和谐,礼的精神在秩序,内心和谐而生活有秩序,这才是应该追求的境界。美育具体实践中的艺术教育也同样如此,不论是绘画、舞蹈、音乐还是书法,任何一种形式都强调要素之间的整体和谐,这些形式的美育活动强化了人们的协调性和综合性素质的锻炼,有助于培养一个综合而整全的人。可见,美育不只是艺术教育,它的目的也远不只是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而是以美育人,陶养心性,健全人格。 (摘编自陶楚歌美何以育人) 材料二:材料二: 首先,我们应继续开展对“美是什么”这一本体问题的追问。“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追问自柏拉图以来迄今已有
6、 2000 多年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美的本体的探索始终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互联网技术虽然也是通过视觉、听觉的冲击使受众获得感官审美享受,从而触发情感,达到美育效果,但由于技术或传播模式的限制,互联网技术尚且缺乏有血有肉的触感与全身心的浸润的真实之感,它所提供的,仍然是一种虚拟模式,而缺少心灵自由的愉悦,即深层审美经验。尽管这一浅层审美经验也可以使人的感官产生快感,但无益于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但这一技术形式的变化也实实在在带来了新的生活样式与文化样式,这一新的生活样式与文化样式,将成为互联网美育的新内容。 其次,我们应建立对“美的标准”的重构探索。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亦杨认为从
7、国际视野来看, 我国目前的审美或美育至少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我们的美本身不够简洁,太繁复,装饰性太强,有点土豪:二是太注重表象,而不注重骨子里的美感。从这两个现实问题来看,美育尤其是互联网美育最大的症结仍是要重构“美的标准”。李子柒的美仍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将美好宁谧的自然风光与勤劳朴实的农耕生活融为一体,将四季幻化的自然风光、人民数千年来利用自然积淀而来的生存智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充分发挥影像技术优势,打造出一幅美好生活的样本版图,唤起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集体记忆,传递出特立独行的青年对“美”的当下探索。 (摘编自李骏美育应先“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
8、一项是(3 分) A. 美育固然是独特的教育形态,但它在体系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相同。 B. 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能陶养人的感情,能促进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而知识的灌输对于人格的养成并不重要。 C. 对中国传统诗词创造的意境的把握和理解属于审美教育的内容,它能丰富与升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 D. 美育的开展在互联网时代面临新的挑战,主要问题在于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无法提供直接的审美体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如果想高质量地开展、推进美育研究与美育工作,就应该首先对美学教育的范畴进行科学的认识与准确的定位。 B. 美
9、育的开展需要特定的形式和载体,诗、礼、乐等教化手段是中国古代美育的基本方式,当下依然有存在价值。 C. 因为中国与西方的学者在美育目标的认识上有相同之处,这就使得中西方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风格上趋于一致。 D. 对于“美的标准”,我们还存在认识偏差,如过于追求繁复和注重表象,这需要在今后的美育中进行修正改变。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美育的感通性与情感性特征的一项是(3 分) A诗人李白面对着敬亭山,独坐许久,他凝望着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看着自己,为此,他写下了名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B明代文学家杨慎认为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原本应是“十里莺啼绿映红”,理由是:千里莺
10、啼谁能听见?千里红绿谁能看见呢? C清风吹动了旗幡,引发了两位僧人的争论,一位说是风动,一位说是幡动,六祖慧能看到,走上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D天宝十五年间,因“安史之乱”,长安陷落,诗人杜甫被禁于长安,晚上望月思家,遂作月夜,诗中写道“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美育”下一个简要定义。(5 分) 5. 材料一和材料二摘编自两篇不同的文章,但却组成了一个有机的论述整体。请简要分析说明两则材料组合的内在关联。(5 分)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 II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废墟之上废墟之上 高沧
11、海 大婚之日我爷爷出走。猫狗儿就是看家的料,一会肚腹空了他自然回。我老祖如是说。 我爷爷躺在苘麻地里, 眼看树影朝西又朝东, 竟无人来寻, 鞭炮喜乐声也早就停了。厨子昨儿晌就来家里置办,此时此刻想必都吃得鸡肥鸭满,猫狗都沾光,自己却在苘麻地里受饥荒。 我爷爷暗自伤感,桂香有意,兰芳多情,她们如眼前苘麻茎细脉软,楚楚温良,爹娘偏看不中,他们做主娶回家的女子春容,听说丑,还粗壮。 我爷爷一直未归。 那年的苘麻长势喜人,五月怀中有花,六月腹中坐果,一个果,三个果,五个果,留种收苘,晒了捆了,下水沤麻,削皮抽丝,九九八十一关,每一关都是人的虔诚,每一关都是麻的修行。至十月初八我老祖去会上卖麻,有人告诉
12、他在沭河东见着我爷爷,看他跟个队伍走了。 我老祖用苘麻果在面食上做印章,祭灶时恳请灶官上天言好事,保家保儿孙平安,明年的苘麻,也还是个好收成。 一九四二年, 苘麻还未收, 苘麻果像一个个蜜罐散发着甜香, 我爷爷躺在苘麻地里。 他们这一支抗日小分队不幸被日军打散,大部队已作战略转移,到处都是敌人的关卡,被毁的村庄一个连着一个,浓烟似哀嚎遮天蔽日。他没去突围时队长紧急交代的临时联络点会合,而是沿河一路急向南,那是回家的方向。 天空变得靛蓝靛蓝,十里平川一览无余。我爷爷把脸埋在苘麻叶子下,风从叶底抚他的身体,那黄澄澄的气息重重叠叠绵软幽长,覆盖他连日的不宁,他竟沉沉睡去。梦里青梧落了一地的花,恍惚之
13、间成群的日军包围上来,他们的脚步声清晰能辨,刺刀上寒光凛然,我爷爷被吓醒,月亮的银光一动不动地洒下来,吞噬着旷野无边。他努力辨认着眼前的苘麻叶子,急切地回想自己身在何处,耳边传来无比真实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我爷爷颤栗着屏住呼吸,身上的血液,几乎凝固。 一个弓着腰的身影穿过我爷爷身边的苘麻,在另一片苘麻棵里伏下身去,来回摸索了半天,像是找什么,又转到我爷爷这边。那个人影摇着我爷爷的肩膀小声说,你醒醒,你醒醒。是个女人的声音,我爷爷未敢动也未敢言语。女人开始哭起来,苘麻的叶子要落了,更藏不住人了庄子里都是鬼子,你的腿烂了我该怎么办呀? 我爷爷撩开脸上的苘麻叶坐起身来,他说,大姐。 女人本来是半跪着的
14、,此刻竟歪倒在地,她慌乱而含糊不清地说,你,你是你不是,不是 我爷爷说,别怕,别怕。 我爷爷跟女人在苘麻地里摸来摸去,总算找到了那名已经昏死过去的人,伸手触及到鼻下微弱的气息,女人又哭起来,他是不是要死了 我爷爷重新给伤员包扎伤口,他问女人,庄子都被烧毁,人都跑光了,你没走,是因为他吗? 女人点头,她说她的男人也在队伍上。 我爷爷说他自己也是队伍上的人,今晚他必须把伤员带走,再拖下去人会没命。 女人要跟他走。我爷爷说不行,这是枪伤,一旦遭遇上日本兵,两人就绝没有再活的说法,不能再搭上一个。 女人说了她男人名字,说巧着见着了就给捎个平安话,打完仗就回来。 我爷爷听得心头一振,忙问女人叫什么名字,
15、女人说,春容。 我爷爷月光下仔细看春容的脸,他双手重重抚住她的肩,好好活着,我们的队伍会打回来的,你男人,一定会回来找你。 我爷爷背着伤员连夜调头北去,直奔联络点。 抗日战争结束,我爷爷回到家乡。见过我老祖,他问春容呢? 就见草棚里走出一个小媳妇捂着口嗤嗤笑,她说,嘿,当兵的,你回来啦。 被救伤员寻来我爷爷家时,爷爷新的房子一明两暗,黑色的屋瓦,屋顶絮着厚厚的茅草,冬暖夏凉,木窗外是海一样的苘麻,欢声如潮。春容已经生了个男娃,我爷爷迫切希望有一个俊俊女娃娃的愿望,在这个外乡人来到的第二天达成。 外乡人一直住到孩子办满月那天,他从怀里摸出一个布包打开,那是一颗饱满的苘麻果,他蘸了红胭脂,轻轻在女
16、娃娃的眉间盖了一枚苘麻章。 我爷爷在春容乌黑的发间,别了一朵金黄色的苘麻花。 我爷爷随后从地方武装加入到解放全国的洪流铁军中, 辗转南北。 一个春天的深夜,还乡团突然折返,烧毁了村庄,杀害了大批军烈属,春容在其中,那个粉雕玉琢般的女娃娃,也未能幸免。同年,我爷爷牺牲于河南开封,时年三十二岁。 当冬天迟疑着退出一九四八年, 遍野花朵喊出血样的红, 废墟之上, 新的一年来临。 (选自山西文学2021 年第 9 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题目“废墟之上”,既有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灾难之意,又暗示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B. “爷爷”由于不满包办婚姻而选择逃婚,这一
17、情节为其参加抗战斗争提供了合理性。 C. “爷爷”在队伍被打散后未去临时联络点,而是奔向家乡,是为了寻找失散的战友。 D. 春容母女被杀害,更易燃起人们厌恶战争、爱好和平的情感,体现小说育人功能。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以第三者视角叙述故事,引领读者走进文本,感知人物成长的心路历程。 B本文语言极富特色,既有朴素自然的俗语,也有精深别致的雅言,雅俗共赏。 C作者将梦境与现实交织,表现了人物的紧张心理,渲染了战争的无情和残酷。 D本文淡化小说典型情节的刻画,以战争背景来表现爱情,富有浪漫主义特色。 8.结合文本,请简要分析春容的形象特点。(4 分) 9
18、.文中多次出现苘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 )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初,王叔文善棋,出入东宫,娱侍太子。叔文乘间常为太子言民间疾苦。太子尝与诸侍读论及宫市事,曰:“寡人方欲极言之。”众皆称赞,独叔文无言。既退,太子自留叔文,谓曰:“向者君独无言,岂有意邪?”叔文曰:“叔文蒙幸太子,有所见,敢不以闻?太子职当视膳问安,不宜言外事。陛下如疑太子收人心,何以自解!”太子大惊,因泣曰:“非先生,寡人无以知此。”遂大爱幸。叔文因为太子言:“某可为相,某可
19、为将,幸异日用之。”密结翰林学士韦执谊及当时朝士陆淳、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定为死友。叔文入至翰林,柳宗元、刘禹锡等主采听外事,谋议唱和。宦官俱文珍、刘光琦皆先朝任使旧人,疾叔文等朋党。王叔文既以范希朝、韩泰主神策军,宦者始寤兵柄为叔文等所夺,乃大怒曰:“从其谋,吾属必死其手。”密令其使归告诸将曰:“无以兵属人。”丁巳,叔文以母丧去位。王伾请起叔文为相既不获则请以为威远军使平章事又不得其党皆忧悸不自保明年赐叔文死己卯,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亦恶之,皆以为远州刺史。柳宗元为柳州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宗元曰:“
20、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死别,良可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明日,禹锡改连州刺史。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伾文用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王伾请起叔文为相既不获则请以为威远军使平章事又不得其党皆忧悸不自保明年赐文死 B. 王伾请起叔文为相既不获则请以为威远军使平章事又不得其党皆忧悸不自保明年赐叔文死 C. 王伾请起叔文为相既不获
21、则请以为威远军使平章事又不得其党皆忧悸不自保明年赐叔文死 D. 王伾请起叔文为相既不获则请以为威远军使平章事又不得其党皆忧悸不自保明年赐叔文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宫市,宫廷内所设的市肆。中唐以后宫中宦官常到民间市场口称“宫市”强行掠夺。 B. 量移,唐朝时被贬逐的官吏,酌情改远地安置,称为“量移”。后来泛指职位降级。 C. 谏官,又称“谏臣”,是专门负责对君主的过失进行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D. 陛下,“陛”殿前的台阶,“陛下”本义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22、 分) A. 王叔文侍奉太子期间,帮助太子了解民间疾苦,反对他进谏宫市之事,劝太子谨慎行事,以免皇上产生疑心,从此深受太子的宠爱。 B. 王叔文为太子物色并举荐了许多将来可能用得到的人才,还与柳宗元、刘禹锡等朝臣结为生死之交,经常一起谋划商议,相互唱和。 C. 王叔文不满先朝的宦官执掌兵权,便让自己的亲信去主管神策军,触及了宦官的利益,遭到抵制,于是他与宦官集团之间产生了矛盾。 D. 受王叔文牵连而贬官的柳宗元,多年不得升迁,在被改派到柳州担任刺史时,由于不忍心好朋友刘禹锡母子分离,情愿与他调换任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叔文蒙幸太子,有所见,敢不以闻?
23、(4 分) (2)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死别,良可伤。(4 分) 14为什么皇上最终决定将刘禹锡改任连州刺史?(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过五丈原过五丈原 温庭筠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注释】五丈原,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用武、劳竭命陨的古战场。云雕,画有虎熊与鹰隼的旗帜。柳营,即细柳营,西汉周亚夫屯兵之地,代指诸葛亮的军营。妖星:古人认为天上有彗星或流星出现,预示着灾难降临。中原逐鹿:争夺
24、政权,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象牙锦帐:五丈原诸葛亮祠庙中神龛里的摆设。谯周:蜀汉光禄大夫,诸葛亮死后深得后主刘禅宠信。魏入蜀,劝刘禅降魏,被封阳城亭侯,在晋官至散骑常侍。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题表明此诗是诗人路过五丈原时因怀念蜀汉名相诸葛亮而作。B. 首联“柳营”用典,把诸葛亮比作西汉初年治军有方的周亚夫,表现出敬慕之情。C. 诗歌前四句全是写景,由春而秋,由昼而夜,以实写虚,再现了真实的历史画面。D. 温庭筠的诗以侧艳为工,而本诗以风骨遒劲见长,内容深厚感情沉郁,实属难得。16.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后四句的表现手法。(6 分)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扬州市 2022 届高三 开学 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