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海安市江苏省海安市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战国时代,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和齐国国王齐宣王之间,有过一场关于商汤、武王作为臣子,杀害其国君的行为是否正义、是否是弑君的经典对话。齐宣王问:作为臣子,却弑杀了自己的国君,这样的行为难道应该允许吗?孟子回答说:损害仁的人叫做 贼,损害义的人叫做残,残害仁义的人叫做独夫,我只听说过武王诛杀的独夫纣,并未听说这种诛杀独夫的行为是弑君。 在汉景帝时代,儒家代表人物辕固与道家代表人物黄生之间亦曾展开一场激热的
2、争论。黄生认为商汤、武王并非是受命而成为君王,而是因为杀害了自己的国君才成为君王的,辕固则认为夏桀与商纣荒淫无道,天下大乱,商汤和武王是顺应天下民心而诛杀了桀纣,这是顺应天命而成为君王。黄生反驳说道,桀纣虽然无道,但在名分上却是君主;汤武虽然是圣贤,但在名分上却是臣下。当国君行止有失时,作为臣子的不但不发表诤言力图匡正君王的过错,尊奉君王的权威,反而因为君王有过错就将其诛杀,取而代之自己称王,这便是弑君。 面对当君王行为以及君王命令有失其道、残害仁义时, 臣子反叛、弑杀君王是否具有正当性这一问题,孔子曾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即:做君王的应该有做君王的样子,做臣子的应该有做臣子的样子,也就是说君
3、臣应该各安其位,履行好仁爱百姓、施惠万民的职责,如果君王的行为有失其道,那么身为人臣的,就应当义正辞严地拒绝服从君王非正义的命令和要求,即使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由于在我国古代,实行的是君主专制统治,因此君主发布的命令就是法律,儒家这种臣子可以起来推翻已失其道的君主的思想,实际上意味着,当君主的命令(法律)违背基本的仁义道德(正义)时,臣民就具有不服从这种法律的自然权利。 即在国家的法律之外,还有衡量法律是否正义的更高标准,不是因为法律是国家颁布的,法律就是正义的;给恰相反,只有当法律符合正义的要求时,法律才配得上法律的称谓。 这种在国家颁布的法律之外,还存在着衡量法律是否符合正义要求的更高标
4、准的思想,也存在于西方的法律思想中,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思想家认为,在国家法律之外,还有永恒存在的法律。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曾经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安提戈涅由于不顾国王的禁今,埋葬了自己的兄长,从而激怒了国王,安提戈涅自称,虽然违反了国王的法律,但却并未违反永恒存在的法律。在这里,安提戈涅以一种更高的法律来对抗国王的法律。 在中西方的古代思想中,均存在着一种超越国家法律的法,这种法在西方被称为神法,永恒法、自然法,在中国则被称为天理、良知、仁义,其本身均具有正义性,是一种正义法。当国家的法律严重违背正义时,人们就具有一种不服从的权利。 (摘编自牟治伟古代思想中的法律与正义之争) 材料二: 苏格
5、拉底的死亡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哲学家对于法律的高度信仰。苏格拉底坚信守法即正义,遵守城邦的法律就是行正义,并且他还认为斯巴达之所以与别的城邦不同,一部分是因为斯巴达的立法者拉开代莫尼人卢库格斯在斯巴达最牢固地建立起了守法精神。面对格黎东的逃狱建议,苏格拉底不以为然,并提出了法律是国家与各个公民之间的契约,认为如果只是因为法律的一项合法的命令不公正就逃走而不服从,那么就是违反这个契约。 苏格拉底认为追求正义乃哲学家的使命,逃走不仅会使其具有道德和法律上的不正当,更重要的是违背了他对于正义的追求。剖析苏格拉底的行为,其实他坚持选择死亡,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其作为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的体现。公民意识就是
6、公民认识到自己是城邦的主人,因而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以实现作为城邦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因此,公民意识就足城邦意识,即主人公意识和法律至上意识。苏格拉底以其死亡完成其生命的升华,但是却使雅典的民主和法治留下了不可擦拭的污点,而我们后人却又戏剧性地循着污点的印记去思考雅典的民主和法律制度,雅典直接民主制的缺陷也直接影响了雅典的法律公正性,致使法律出现瑕疵,形式正义面纱背后却是实质的非正义,法律看来并不具备被信仰的品质,至少不满足人道正义性的要求;但是苏格拉底却以他的坚持向我们诠释了一个哲人对于瑕疵法律所展示出来的信仰的姿态。 (摘编自 2009 年 4 月法治与社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
7、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商汤、武王杀害其国君的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这一问题上,孟子与辕固看法一致,都认为桀纣当诛。 B 安提戈涅违背国王禁令, 埋葬兄长, 是因为他认为存在着衡量法律是否符合正义要求的更高标准的思想。 C 黄生认为即使国君行止有失, 臣子也应努力匡正君王的过错, 维护君王的权威, 不可取而代之自己称王。 D苏格拉底之所以对格黎东的逃狱建议不以为然,是因为他对法律的判决不服,坚信自己最终能被释放。 2根据材料内容分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认为,君王应力守其责,如有失道,人臣可以拒绝服从君王所有的命令。 B由国家颁布的法律具有永恒性,因此作为
8、城邦的主人,公民应该具有主人公意识和法律至上意识。 C中西方古代思想中的正义法与国家的法律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前者具有正义性,而后者却不具备。 D苏格拉底时代,雅典的直接民主只是形式上的正义,其自身缺陷对雅典的法律公正性有直接影响。 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一中安提戈涅思想不冲突的一项是( ) A约翰 奥斯丁认为,法律即使不正义或不道德,但只要制定合法,仍应具法律效力。 B法国思想家贡斯当说,苏格拉底时代的雅典市民无法自主,他们必须信仰法定宗教。 C美国法官霍姆斯认为,宪法并不是僵死的条文,而是鲜活的、不断生长着的生命体。 D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服从法律,无论是我或是其他人都不应挣脱法律的束缚。
9、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光明中学将以“苏格拉底之死是否值得”为辩题,开展一次辩论赛活动,作为参赛辩手,你将从哪几个方面证明自己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学类阅读二、文学类阅读- -双文本双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丽贝卡改掉食土的恶习后,被安排到其他孩子的房间睡觉。一天夜里,和他们睡在一起的印第安女人突然醒来,听见一种奇怪的响声在角落里时断时续,她以为有动物溜进房间,警觉起来,却发现丽贝卡坐在摇椅上吮着手指,双眼像猫眼一般在黑暗中放光。比西塔西翁心中充满恐惧和难选宿命的凄苦,她在那双眼睛里认出了威胁他们的疫病,正是这种疫病逼得她和兄弟背井离乡,永远抛
10、下了他们古老的王国,抛下了公主与王子的尊贵身份,这就是失眠症。 天亮的时候,印第安人卡塔乌雷失去了踪影,他姐姐比西塔西翁留了下来,认定了自己的宿命:就算逃到天边,这致命的疫病也会穷追不舍尾随而至,没有人理会她的惊恐。 要是不用睡觉,那再好不过。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说,那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可用,但印第安女人向他们解释,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而是会不可逆转地恶化到更严重的境地:遗忘,也就是说,患者慢慢习惯了无眠的状态,就开始淡忘童年的记忆,继之以事物的名称和概念,最后是各人的身份,以至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笑得喘不过气来,认为这不过是又一种印
11、第安人杜撰的疾病,乌尔苏拉为防万一,还是将丽贝卡和其他孩子隔离开来。 几个星期后,比西塔西翁的恐惧似乎平息了下去。有天晚上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乌尔苏拉也醒着,问他怎么了,他回答:我又想起了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他们一刻也没睡着,但到了第二天感觉疲劳尽去,便把不眠之夜抛在了脑后。午饭时候,奥雷里亚诺惊异地讲起他如何一整夜都在实验室忙着给一枚别针镀金, 准备在乌尔苏拉的生日送给她, 但此刻却仍然感觉良好,到了第三天,大家在该入睡的时刻还是毫无睡意,这才意识到已连续五十多个小时没有合眼,终于警觉起来。 孩子们也都醒着。印第安女人的话里带着宿命意味,这病一旦进了家门,谁也逃不
12、了。 他们果然染上了失眠症,乌尔苏拉从母亲那里学过各种草药的效用,熬制了乌头汤让所有人服下去,可他们仍然睡不着,整天醒着做梦。在这种清醒的梦幻中,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梦中的形象,还能看到别人梦见的景象,一时间家里仿佛满是访客。丽贝卡坐在厨房角落里的摇椅上,梦见一个和自己相貌极其相似的男人,他身着白色亚麻衣裳,衬衫领口别着一粒金扣,给她带来一束玫瑰。陪伴他的还有一位女士,用纤细的手指拣出一枝玫瑰簪在她发间。乌尔苏拉知道那男人和女人是丽贝卡的父母,但一番努力辨认之后,还是确信从未与他们谋面。与此同时,由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个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疏忽,家中出品的糖果小动物仍源源不断地在镇上出售,大
13、人小孩都津津有味地吮咂着可口的绿色失眠小公鸡、 美味的粉红失眠小鱼和柔软的黄色失眠小马, 于是到了星期一凌晨整个镇子都醒着。 一开始没人在意,恰恰相反,人们都因不用睡觉而兴高采烈,因为那时候马孔多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时间总不够用,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很快就把活儿都干完了,凌晨三点便无所事事,听着音乐钟数华尔兹的音符,那些想睡觉的人,不是因为疲倦而是出于对睡眠的怀念,试遍了各种消磨精力的方法,他们聚在一起不停地聊天,一连几个小时重复同样的笑话,整夜整夜重复这一恶性循环。 何塞阿尔卡带奥布恩迪亚意识到失眠症已经侵入镇子,便召集起各家家长,把自己所知的失眠症情形讲给他们听,众人决定采取措施防止灾难扩展
14、到大泽区的其他村镇。他们把用金刚鹦鹉跟阿拉伯人接来的小铃铛从山羊脖子上摘下,放在镇子入口,供那些不顾岗哨的劝告和恳求坚持进镇的来客使用,那时节走在马孔多街道上的所有外乡人都要摇动小铃铛,好让病人知道自己是健康人。他们在镇上逗留期间禁止一切饮食,因为疫病无疑只经入口之物传播,而所有食品饮料都已沾染失眠症,这项举措成功地将疫病控制在村镇之内,隔离卓有成效,后来人们就将紧急情况视为常态,生活恢复秩序,工作照常进行,没人再为睡眠这一无用的习惯担忧。 (摘编自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文本二: 我是在加勒比出生长大的,我熟悉那里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岛屿,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才产生了自叹力不从心的感觉, 总
15、感到在自己所构思的和能够写出来的东西中, 从未有一件事是比现实更令人惊奇的,我力所能及的只是用诗的手法移植现实。在我写作的任何一本书里。没有一处描述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摘编自加西亚马尔克斯再谈文学与现实) 文本三 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场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至今在我们中间,还有着他忘症,只要事过境迁,谁也不会清楚地记得香蕉工人横遭屠杀的惨案,谁也不会再想起奥雷良诺上校。 (摘编自加西亚马尔克斯两百年的孤独)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丽贝卡原先有吃土的习惯,主人公一家对此不能接受,在她改掉这种恶习后,才允许她和其他孩子睡同
16、一个房间。 B丽贝卡有天夜里突然坐在摇椅上吮手指,双眼在黑暗中放着光。根据这些表现,比西塔西翁判断她患上了失眠症。 C比西塔西翁认为逃避是徒劳的,失眠症总会穷追不合,她选择继续留在马孔多,这反映出她内心极其恐惧和凄苦。 D失眠症是通过食物途径传播的,镇子上的大人小孩都喜欢吃主人公家出品的糖果,这导致病症在镇子上扩散开来。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丽贝卡和其他孩子隔离开来,并且熟悉各种草药的效用,都直接表现出乌尔苏拉应对疾病时,并非毫无准备。 B文中反复提及“宿命”一词,这种思想既是比西塔西翁一系列言行的依据,同时也反映出她昔日遭遇的苦痛。 C患上失眠症后会醒着
17、做梦,文中具体描写了丽贝卡的梦境,“清醒”和“梦幻”的反差中有着奇妙的表达效果。 D镇上的人认为睡眠无用,无需担忧,他们的工作生活秩序都回归正常,这暗含了作者对他们愚昧思想的讽刺。 8何塞 阿尔卡蒂奥 布思迪亚一家对待“失眠症”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 9班级整本书阅读交流会上,有同学提出百年孤独中作者设计“失眠症”的意图的问题,若由你进行解答,你会列出哪些要点?请结合三则文本简要概括。 三、文言文阅读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 秦之克并六国,其原因益有数端。地势形便,攻人易而人之攻之也难,一也,关中形势,西北平夷无大险,故易受侵略。南经汉中至蜀,出
18、入皆难。惟东凭函谷,武关,则诚有一夫当关之势也。春秋大国时曰晋楚齐秦其后起者则吴越吴越文明程度大低未足蹈涉中原抗衡上国。其兵,则实甚强悍,故项氏卒用之以破秦,四国风气,秦、晋本较齐、楚为强,兵亦然。二也,三晋地狭人稠,生事至毂,楚受天惠厚,民又皆窸偷生,齐工商之业特盛,殷富殆冠海内,然工商盛者,农民未有不受剥削而益贫者也,惟秦地广两腴,且有山林之利。开辟较晚,侈靡之风未甚。观李斯谏逐客,历数侈靡之事,秦无一焉可知。其上又有重农之政。齐民生计之舒,盖莫秦若矣。三也,此皆秦之凭藉,优于六国者也,以人事论,则能用法家之说,实为其一大端,盖惟用法家,乃能一民于农战,其兵强而且多,亦惟用法家,故能进法术
19、之士,而汰淫靡娇悍之贵族,政事乃克修举也,荀子强国曰: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孙卿子曰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可谓尽之矣,秦去天下多暴。固也,然世岂有专行无道,而可以取天下着哉? (节选自先秦史第十一节秦灭六国,有删改) 10下列
2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大国时/曰晋楚齐秦/其后起者/则吴越/吴越文明程度大低未足/蹈涉中原/抗衡上国/ B春秋大国时/曰晋楚齐秦/其后起者则吴越/吴越文明程度大低未足/蹈涉中原/抗衡上国/ C春秋大国/时曰晋楚齐秦/其后起者/则吴越/吴越文明程度大低/未足蹈涉中原/抗衡上国/ D春秋大国/时曰晋楚齐秦/其后起者则吴越/吴越文明程度大低/未足蹈涉中原/抗衡上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晋,作为地理名词指魏、齐、韩原晋国故地,也可指山西省,文中指前者。 B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也用来指代全国。
21、C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D孙卿子,即荀子,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秦国能够攻克吞并六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地势形便是取胜最为重要的原因。 B齐国大力发展工商业,可以说是天下最为富足的,但是百姓却因受统治者的剥削更加贫困。 C秦国因为用法家之说,而能用法术之士淘汰淫靡那骄悍的贵族,从而使得政事能够处理得当。 D荀子根据自己在秦国的所见所闻,推断秦国四代强盛,并不是因为侥幸,而是必然的结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比周,
22、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 (2)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 14对于秦攻取天下,本文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张虞部伯启左迁常州别驾(其四)送张虞部伯启左迁常州别驾(其四) 明王世贞 把袂翻轻别,沾膺自感时。 主恩迁地近,吾道小臣宜。 月迥延陵剑,潮平太伯祠。 古人崇退让,今子莫凄其。 注:延陵剑:季札的封地在延陵,他“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剑,系之徐君家树而去。”太伯祠:吴太伯为了让比自己贤能的弟弟季历当国君而避身荆蛮。 1
23、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把这次辞行“翻”为“轻别”,为后文安慰朋友埋下了伏笔。 B颔联既是劝慰朋友的解嘲之辞,又可见诗人借机推荐的处世立身之道。 C颈联表面上是写张伯启所迁之地的名胜古迹,实则借用典故有所寄托。 D尾联落笔平淡但又情感深厚,字里行间寄予了对张伯启的同情和安慰。 16贬谪、离别乃人生伤悲之事,诗人以何劝慰友人“莫凄其”,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任重而道远”,但正如论语中曾子所言:君子当“_”,尽管责任重大;“_”,尽管道路遥远。 (2)张若虚在春江花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海安 2021 2022 学年 上期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8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