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科学全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2022年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科学全册单元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科学全册单元知识点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总结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运动 第 1 课 运动和力 1. 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 由运动变为静止, 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 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 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静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3.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4. 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推理。 第 2 课 运动的路线 1. 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第 3 课 运动的形式 1.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摆动、滚动等。
2、 2. 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上面的两个点的连线始终保持平行,这种运动形式叫平动。 3. 尺子在被拨动的过程中,上面的标记按一定的运动轨迹做往复运动,这种运动形式叫振动。 4. 纸风车运动时,扇叶上两个标记点始终围绕风车的轴心做圆周运动,这种运动形式是转动。 5. 购物车车身是平动,轮子是滚动,风扇扇叶是转动,钟表指针是转动,钟摆是摆动。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声音的秘密声音的秘密 第 4 课 声音的产生 1. 根据音叉、水、空气等发声时都在振动的现象,得出物体发声时会振动的结论,就是在归纳。 2. 怎样让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答:发声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停止。 3.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 声
3、音具有能量,声能是自然界中的一种能量形式。 5. 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有什么现象?(水会飞溅) 水飞溅说明什么?(音叉在振动) 6. 敲击鼓面,为什么蜡烛火焰会来回晃动? 答:敲击鼓面,发出的鼓声会使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进而振动了蜡烛火焰,这表明鼓声具有能量。 第 5 课 声音的传播 1. 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形成声音的波浪,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2.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3. 验证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把两个石块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在水中敲击石块,一个学生吧耳朵紧贴在水槽壁上倾听声音,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声音在液体中传播
4、。 4. 验证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将定好闹铃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里,发现仍能听见闹钟的声音,用抽气机抽净罩内的空气,使其内部变成接近真空的状态,发现几乎听不到闹钟的声音。 5. 验证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两个学生分别站在一张桌子的两端,一个学生在桌子的一端用手轻轻地敲击制造声音,另一个学生耳朵紧贴桌面的另一端倾听声音,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 6. 制作“土电话”时,用铜丝、铁丝传播声音比棉线、毛线更好些,棉线绷紧时听到的声音比放松时声音更大。 7.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能力和速度不同。 第 6 课 声音的变化 1. 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声音的强
5、弱称为“音量” 。 2. 物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的高低、强弱发生变化。 3. 用更大的力敲击鼓面的同一位置,声音会更大。 4. 用手拨动伸出桌面较长的钢尺时,钢尺振动的比较慢,发出的声音比较低;用手拨动伸出桌面较短的钢尺时,钢尺振动的比较快,发出的声音也比较高。 5. 用较大的力量敲击鼓面发生的音量大、声音强;用较小的力量敲鼓,鼓面发出的音量小、声音弱。 6. 通过改变振动物体的长、短、粗、细等,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通过改变用力的大小,可以改变声音的强弱。 第 7 课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1. 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 2. 嗓声的来源:飞机,建筑工地,鸣笛的汽车,超市门口的音响等等。
6、 3. 噪声的危害: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如果噪声长期干扰人的睡眠,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等病症。 4. 减少噪声对人们的危害的方法:一是控制噪声源,二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三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汽车消音器、降低水流声的水管等利用了在噪声源头减弱噪声的方法。 (2)隔音屏障、吸音板等利用了在噪声的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方法。 (3)戴耳罩、耳机等利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方法。 5.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 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 集会等活动, 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必须遵守当地公安
7、机关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太阳太阳 月球月球 地球地球 第 8 课 探索地球 1. 从古到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有人认为是圆的,有人认为是方的。 2. 古代中国人认为地球“天似穹庐,地似棋盘” 。 (天圆地方、盖天说) 3.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由此推断出大地是圆形的。 4. 人们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先看到航行在最前面的第一只船,并且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由此推断出大地是圆形的。 5. 1519 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起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历经多年最终回到起点,第一次
8、完成了环球航行,人们这才慢慢接受了“地球是个球体”的观点。 6. 现代科学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 7.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最大周长约为 4 万千米,表面积约为 5.1 亿平方千米。 8.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9. 生活中,有许多事实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答: (1)人们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先看到航行在最前面的第一只船,并且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 (3)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5)晚上看北极星,越往北走,北极星越高。 (6)麦哲伦
9、环球航行。 第 9 课 认识太阳 1. 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答:太阳是由内到外分别是由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组成。 2. 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 6000,内部温度约为 1500 万。 3. 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的天体属于行星。 4. 模拟实验来证明太阳这么大为什么看上去这么小? 实验方案:用盘子模拟“太阳” ,然后找一名同学站在“太阳”的对面,目测“太阳”的直径,同时,这名同学一边向后退,一边借助直尺测量自己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太阳”的直径,观察太阳的大小是否发生了变化。 实验现象:越往后退,
10、盘子(太阳)与观测点(地球)之间的距离越远,太阳看上去就越小。 实验结论:我们之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不大,是因为我们离太阳太远。 5. 太阳的直径约为 139.2 万千米,但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1.5 亿千米。因此太阳虽然很大,但在地球上,太阳看起来并不大。 (太阳的直径相当于地球的 109 倍,体积相当于地球的 130 万倍,质量相当于地球的 33 万倍) 第 10 课 登上月球 1. 由“嫦娥奔月”的传说到“玉兔”登月,可以看到人们探索月球的一步步脚印。 2. 月球上没有空气。月球表面有环形山,还有月陆、月海等。 3. 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高山,看上去阴暗的部分是平原。
11、月球上没有生物。 4. 像月球这样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属于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5. 古人向往登上月球,就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 6. 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 7. “玉兔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和着陆器共同组成“嫦娥三号”探测器。 8. 撞击球越大,形成的环形山直径越大;撞击球越小,形成的环形山直径越小。撞击的速度越快,形成的环形山越深;撞击速度越慢,形成的环形山越浅。 9. 推测环形山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名称:推测环形山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沙盘、大小不同的石子、大小相同的玻璃珠、细沙、直尺等 实验猜想:环形山大多数是宇宙中的陨石、流星体等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大小、深
12、浅与撞击物的大小和与月球的距离有关。 实验方法: (1)将沙盘平放在桌面上,刮平盘内沙子表面。 (2)在距沙盘高度相同的位置向沙盘投放大小不同的石子,观察沙盘上被石子撞出的坑洞有什么不同。 (3)在距沙盘高度不同的位置向沙盘投放大小相同的玻璃珠,观察沙盘被玻璃球撞出的坑洞有什么不同。 (4)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月球环形山的成因。 实验现象: (1)从相同高度向沙盘里丢大小不同的石子, 石子越大, 沙坑的长度越长, 深度越深。 石子越小,沙坑的长度越短,深度越浅。 (2)从不同高度向沙盘里丢大小相同的玻璃球。位置越高,沙坑的长度越深。位置越低,沙坑的长度越短,深度越深。 实验结论:环形山大多数是环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青 六三制 四年级 科学 单元 知识点 总结
文档标签
- 2022年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科学全册教案
- 2022年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科学全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 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 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 2022年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科学全册单元知识点总
- 青岛版六三制科学知识点
- 青岛版六三制科学知识点三年级下
- 2022年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科学全册试题
- 2022年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试题
- 2022年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 2021年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 2020年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上科学kejian全册知识点总结
- 2020年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上科学ppt
- 2022年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
- 2022年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科学全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 2020年青岛版六三制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 2022年青岛版六三制一年级上科学全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 2022年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
- 2022年新改版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 青岛版 四下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8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