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模拟冲刺语文试卷(三)含答案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模拟冲刺语文试卷(三)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模拟冲刺语文试卷(三)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相辅相成 黯然失色 冠冕(min) 摇曳(y ) B迫不及待 莫衷一事 掺杂(cn) 中伤(zh ng) C不可明状 苦心孤诣 旌旗(jng) 睥睨(b ) D再接再厉 繁文褥节 沆砀(h ng) 翘首(qi o)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为何有商家在频繁上黑榜后仍安之若素?这背后,违法成本低是一个主因。 B村民集中居住区内有医院、幼儿园、便民服务站等,现在的乡村已今非昔比。 C千万不能死要面子,特别是在自己的亲人面前,面子真是一文不名。 D机会主义盛行,渴望事半功倍的“捷径
2、心态”,在一些年轻人心中潜滋暗长。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A有学者认为,当“网生代”的观众成为决定电影市场权力支配者的时候,应防止不要让大众娱乐走向低俗的偏向。 B“都市人家”装饰公司虽然成立不久,但他们凭借一流的设计、精湛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服务,获得了广大业主的认可。 C在刚刚结束的征兵体检中,近六成左右的青年大学生因身体不过关而与军旅生活失之交臂,当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 D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包饺子,守岁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的景象。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标
3、点符号使用无误) B“经历了四次冲顶失败,69 岁高龄且身患疾病的夏伯渝,终于站上了世界之巅。”这个句子中的“经历了四次冲顶失败”充当状语。 C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法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等。 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3 分) 建筑属于空间艺术,音乐属于时间艺术, 二者有明显区别 。然而,将二者联系起来已经成为人们艺术审美的共识。西方许多经典建筑都具有音乐美, 中国许多建筑也是如此 。北京故宫的二重建筑群传达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美,苏州园林的“体宜因借
4、”,徽州民居的白墙、黑瓦,都表现出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因此, 建筑艺术和音乐艺术有相同之处 。 二、古诗文阅读(27 分) (一)文言文阅读(17 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5、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楚之逐臣:即屈原。薄丛:贫瘠的丛林。不见:不被人知道。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展现自己。 6下列加点词解释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 分)( ) A不蔓不枝 (枝:长枝节) B亭亭净植 (植:种植) C自古人知贵兰 (贵:尊贵) D平居与萧艾不殊 (殊:相同) 7下列句子断句不准确的一项是(3 分)( ) A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D兰虽/含香体洁,平
6、居与萧艾/不殊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D【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 9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 分)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2 分) 10探究回答。(4 分) 【甲】【乙】两文,在做人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 (二)诗歌赏析(5 分) 【甲】渡荆门送别【甲】渡荆门
7、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 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杜二甫:即诗人杜甫。徂徕:山名。 11同是送别诗,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的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5 分) (三)诗文默写(5 分) 12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三句作答;如四句皆答,按前三句判分)(3 分) ,却话巴山夜雨时。
8、(李商隐夜雨寄北) 是故谋闭而不兴, 。(礼记二则) 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2)请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任选一首,在下面横线上默写全诗(不写题目和作者)。(2 分) 三、名著阅读(5 分) 13阅读下面选段,根据要求填空。(2 分) 我留住脚步,几乎屏住了呼吸,站立着看他并仔细打量他,而不让他看见。哎呀,他看不见我,他失明了。这次突然相遇,巨大的喜悦已被痛苦所制约。我毫不费力地压住了我的嗓音,免得喊出声来,控制了我的脚步,免得急乎乎冲上前去。 他的外形依然像往昔那么健壮,腰背依然笔直,头发依然乌黑。他的面容没
9、有改变或者消瘦。任何哀伤都不可能在一年之内销蚀他强劲的力量,或是摧毁他蓬勃的青春。 (节选自简 爱) 这是简 爱和 之间的一段相遇,导致“他”双目失明的原因是 14初中三年,你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吧。请从下面的人物和故事中,选择相关联的一组,概述所选故事的主要情节。(3 分) 【人物】鲁达 孙悟空 晁盖 诸葛亮 【故事】三打白骨精 智取生辰纲 拳打镇关西 草船借箭 四、现代文阅读(33 分) (一)实用性文本阅读(9 分) 什么样的外衣让什么样的外衣让“嫦娥嫦娥”比钻石还刚比钻石还刚 “嫦娥五号”返回地球时,进入大气层后高速摩擦将使探测器表面温度高达 3000以上,而这样的温度下几乎连金刚石
10、都会熔化,如果高温被传导到返回器内部,将对携带的月球“土特产”产生影响。为此,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系列措施保证“嫦娥五号”返回器平安回家。 航天器在飞行过程中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从而在航天器表面产生超高温。如果不使用防热材料,在高温作用下,航天器表面材料很快就会出现变形、熔化和消失的现象(也称烧蚀后退),最后像流星一样消失在天际。 防热材料,顾名思义,作用就是防止产品内部的结构被外界的高温所熔化,航天器的防热材料需要在耐高温的同时发挥其结构承载性能,是航天器的“骨骼”。 据介绍,由于航天器不同的部位对防热材料的需求不同,需要选择不同耐热温度的材料。比如,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可耐受 120左右的温
11、度,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应用于火箭整流罩、卫星结构件等;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耐受 200以上的温度,主要应用于火箭防热底板、仪器舱舱段等;而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则可耐受 500左右的高温,可应用于火箭及航天器的耐高温部件。 为减轻航天器载重负担,科研人员要确保“嫦娥五号”返回器防热材料每 1 克重量都用在刀刃上,最终他们根据各部位受热情况的不同,在大底迎风面、大底背风面、大底拐弯角环、侧壁迎风面、侧壁背风面、侧壁舱盖与边缘防热环、稳定翼七大部位分别应用了 7 种不同成分的防热烧蚀材料。比如,气动加热最严重的大底结构,采用的是新型轻质低密度烧蚀防热材料,其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 0.5 克,每平方
12、米可承受 6 兆瓦(MW)的热流环境;拐角采用连续纤维增强中低密度结构材料;侧壁结构采用的是超轻质的蜂窝增强防热材料,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 0.36 克,每平方米可承受 1.5MW 的热流环境。这 7 种材料相互配合、和谐相处,防热减重两不误。 此次“嫦娥五号”返回器采用的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再入模式:半弹道跳跃式再入,形象地说就是打水漂式返回。让返回器先高速进入大气层,随后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跳”起来,再以第一宇宙速度重新进入大气层返回地面。 具体来说,在进入返回轨道时,返回器一开始是以第二宇宙速度,即每秒 11.2 千米的速度进入大气层,以这个速度从北京到上海耗时不到 100 秒。当以第二宇
13、宙速度移动时,材料温度将达到 3000以上。 进入大气层后没多久,为了减速,返回器会向上跳跃回到太空,这时外部温度是 120。接着又以每秒 7.8 千米的第一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这时材料表面温度约为 1800。 打个比方, 如果把返回器比喻成一口锅, 那么上述过程相当于锅先经大火爆炒,然后被放进冰块里,再从冰块里被拿出来经历小火慢炖。因此,这次的防热材料不但要经历冷热交变,更要同时经受“大火爆炒”和“小火慢炖”的双重考验,对最外层的防热材料提出了极高的高温烧蚀强度要求。 为此,团队开展了集中攻关,最终创新性地研制了以碳为主的材料体系,并顺利解决了烧蚀后退等问题。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5
14、下列对选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嫦娥五号”返回器的防热材料。 B第段画线句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对防热材料的本质特征进行说明。 C第段画线句中的“左右”不能删去,删去后,语言表达不准确。 D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一般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选文主要运用了逻辑顺序。 1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A航天器不同的部位对防热材料的需求是一样的,因此用一种材料就可以了。 B气动加热最严重的大底结构,采用的是新型轻质高密度烧蚀防热材料。 C当返回器以第二宇宙速度移动时,材料温度将达到 3000以上。 D返回器的防热材料只会经历冷
15、热交变,不会经受“大火爆炒”和“小火慢炖”的双重考验。 17结合选文内容,概括“嫦娥五号”返回器防热材料的特点。(3 分) (二)论述性文本阅读(10 分) 谈语言谈语言 王 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
16、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
17、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不反对
18、对口语加工。并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
19、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 有些话本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 不准确, 也不规范, 但由于说习惯了, 改不过来, 叫什么“约定俗成”。谁“约定”的呢?恐怕总是从少数人说错开始,一直不去纠正它,变成“俗成”的吧!所以,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当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 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
20、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选自王力文集,有改动) 18通览全文,作者谈论语言运用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3 分) 19文章在论述两个观点时都运用了事实论据,试各选一处分析其作用。(2 分) 20概括文章的语言特点。(2 分) 21对于语言规范化问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补充论述?(3 分) (三)文学性文本阅读(14 分) 内心积雪的树内心积雪的树 毛云尔 从窗口望去,可以看见几株高大的树,比碗口还要粗,高达五六丈,伫立在那里。 站在窗前凝望,我常常想,它们多像几块高高兀立的岩石,皮肤是那样粗糙,枝干是那样遒劲,一阵弱小的风是奈何不了它们的,甚至,一阵更大的风可以把茅草连根卷走,
21、在它们面前则无济于事。更甚者,一把斧子也不能把它们如何。 它们身上遍布着伤痕, 其中有不少肯定是与斧子较量留下的吧。伤口结痂了,勋章似的缀在树木胸前。然而,那锋利而狂妄的斧子呢?因莽撞卷刃了吧。卷刃了的斧子肯定躲在某个无人看见的角落黯然神伤,任凭时间的锈蚀慢慢湮没。 站在窗前凝望,我常常想,这些给人桀骜不驯印象的树木,这些有着坚硬外表的树木,有着一个怎样的内心世界呢?我不止一次在脑海中把它们打开,像展开一幅世界地图那样。我仔细端详并试图破译它们的纹路。纹路是一棵树成长历程的记载,是一棵树的密码。一圈圈如同涟漪的纹路,不知沉淀着一棵树的多少记忆。自然,我是一次次徒劳无获。 站在窗前凝望,我有时想
22、,它们也在注视着我吧。但它们习惯了缄默不语,太深太深的沉默阻隔了我们之间的沟通。这些高大的树木怎比得了那些花草呢?花草是温情而不是冷漠的,是可以与之倾心交谈的性情之物。 站在窗前, 我常常看到一些人在草地上打滚, 满含汁液的嫩草把他们的衣服弄出一道道淡绿色的渍印;一些人把花摘下来,插在头上,或凑在鼻前细细地闻着,陶醉在其中。这些高大的树木站在一旁,备受冷落。一个人如果遭到这样的境遇,是免不了嫉妒甚至愤愤不平的,一棵树会怎样呢?也会心生妒忌和落寞吗? 时光流转,到四月的时候,春天呈现蓬勃之势。站在窗前,我感到无限惊讶,因为我没有想到这些桀骜的树木也会开花,在我的意识中,开花的应是那些枝条柔蔓、楚
23、楚依人的植物。 我不知道这几棵树的名字,我从来不关心这些。也不知道它们的花叫什么名字,动听或不动听,这些都无关紧要。它们的花朵雪白,堆积在枝头,像一堆过去岁月里未融化的雪。 我突然想起岩缝里涓涓渗出的泉水来。那是水滴在岩石的内心聚集得太多的缘故,多到无法盛下,便由不得控制流了出来。那么,这些雪一样的花朵也是从树的内心渗出来的吧。这些树木不愿倾诉,习惯了沉默,如果不是过去岁月的雪在内心堆积得太多,多到无法控制的地步的话,哪会有这样一番景象呢? 我站在窗前,看着这几棵内心积雪的树和它们雪一样的花朵,我想,它们绝不是因为妒忌而开花的。它们的花朵没有精美的造型,没有纷呈的色彩,没有丝毫哗众取宠的味道。
24、 阳光下,人们依旧在草地上流连,依旧和温情的花朵厮磨,对身边的这几棵树却无暇顾及,或者不屑一顾。 仅仅过了短暂的几天,枝头的花朵开始接二连三地凋落,就像一堆雪开始慢慢融化,时不时传来花朵砸在泥地上的“梆梆”的声音。 仔细听着,便会感到一种无法承受的重量。 22作者为什么要写花草和人们对花草的亲近、喜爱?(3 分) 23作者把窗口的几株大树称为“内心积雪的树”,联系全文,谈谈这样说的原因。(4 分) 24作者用大量篇幅写自己凝望大树时的联想和想象,有什么作用?(3 分) 25文章最后说,听着大树花落的声音“会感到一种无法承受的重量”,结合文章说说人该如何增加生命的重量。(4 分) 五、写作(4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四川省 达州市 中考 模拟 冲刺 语文试卷 答案
文档标签
-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模拟冲刺语文试卷一含答案
-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模拟冲刺语文试卷二含答案
-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模拟冲刺语文试卷三含答案
- 语文试卷
- 四川省达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模拟数学试卷3含答案解析
- 2019年达州中考语文
- 2020年达州中考语文试卷
- 2020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2020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 2017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 2020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政治语文试题
- 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英语真题
- 2020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 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 四川省2020达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 四川省2020达州市中考文综试卷
- 2022年达州市
- 2022年达州市中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8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