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广东省清远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清远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清远市清远市 2021202120222022 学年度学年度高三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试卷 本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 100100 分,考试用时分,考试用时 7575 分钟。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生态移民具有扶贫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闽宁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西部,其陆续接纳了来自宁夏西海固(范围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等)6 个山区经济落后县的 4 万多名移民,成为中国贫因地区通过对口扶贫
2、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图 1 示意闽宁镇区位和样本村区位。据此完成 13 题。 1.西海固 4 万余名移民迁往闽宁镇的主要原因是闽宁镇 A.有扶贫政策扶持 B.经济发达 C.降水丰富 D.土壤肥沃 2.与闽宁镇相比,移民原居住地西海固 生态环境脆弱 人口密度过大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工业污染严重 A. B. C. D. 3.闽宁镇生态移民社区的根本支撑因素是 A.发达的交通系统 B.较大的市场规模 C.较高的人口素质 D.较大的产业规模 1.A【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4 万多名移民是通过对口扶贫协作的相关政策迁往闽宁镇,这是政府政策调控引起的移
3、民潮。故 A 选项正确 2.B【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信息可知,此次移民属于生态移民,其原居住地生态脆弱,重要的生存功能、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或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且已经丧失基本生存条件; 当地属于经济落后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工业非常落后 (工业污染问题少) 。故 B 选项正确。 3.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较大的产业规模是生态移民社区的根本支撑,其可以为移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社区产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而市场、人 口、交通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故 D 选项正确。 海口市江东新区东起东寨
4、港(海口行政边界) ,西至南渡江,包含面积为 33km2的国际重要湿地东寨港囯家级自然保护区。自 2018 年设立海口江东新区,并将其作为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点先行区域以来,江东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现象尤为突出。表 1 示意 19882019 年江东新区设立前后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分区分布情况。据此完成 45 题。 表 1 适宜等级 19882001 年 20012009 年 20092017 年 20172019 年 面积/km2 占比 面积/km2 占比 面积/km2 占比 面积/km2 占比 重点建设区 24.73 49.32 25.99 34.88 29.48 51.37
5、33.75 54.86 优化建设区 17.93 35.75 18.67 25.06 15.19 26.45 12.96 21.07 限制建设区 7.34 14.63 14.61 19.61 7.69 13.40 8.87 14.41 禁止建设区 0.13 0.26 11.50 15.43 3.99 6.96 4.19 6.81 生态恢复区 0.02 0.04 3.74 5.02 1.04 1.82 1.75 2.85 4.19882019 年,江东新区城市用地扩展过程中 A.侵占农田面积小 B.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C.禁止建设面积大 D.侧重城市重点建设 5.东寨港附近有一片区域用地类型始终未发
6、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被红树林覆盖 交通受限 环境湿热 人为保护 A. B. C. D. 4.D【解析】本题考查聚落,同时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据表可知,19982009 年,海口市用地拓展类型以重点建设区为主;生态保护意识不强;侵占农田的面积较大,禁止建设的面积较小;这一阶段侧重城市快速发展。故 D 选项正确。 5.B【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东寨港附近为近海区域,用地类型未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覆盖了红树林,而红树林是保护植被,受到政府的保护,正确;交通并非影响城市建设用地类型的主要因素,整个区域内气候都比较湿热,错误。故 B 选项正确。
7、产业转移是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环节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这种转移可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和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图 2 示意广州都市圈各城市产业转移系统综合水平,数值越高代表产业转出比重越大据此完成 68 题。 6.2013 年佛山产业转移系统综合水平达到峰值的原因可能是 A.人口回流意愿明显 B.高耗能产业迁出 C.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劳动力成本下降 7.20162017 年部分城市产业转移系统综合水平呈断崖式下跌,这将使 A.土地成本上升 B.交通条件改善 C.科技成本提高 D.经济稳定发展 8.若要持续推进广州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
8、最应 A.提高区域创新效率 B.推进区域分工合作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D.培育资源竞争优势 6.B【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同时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读图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推测,2013 年佛山是将制造业企业生产流程中非核心、辅助性的业务分离,使部分能耗高的产业转移出去,此时产业转移系统综合水平得以达到峰值。故 B 选项正确。 7.D【解析】本题考査产业转移,同时考査学生解读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读图分析能力。部分城市产业转移系统综合水平呈断崖式下跌,说明其产业转出数量急剧减少,这样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故 D 选项正确。 8.B【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的辐射作用,同时考查学生解读
9、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读图分析能力。都市圈内各个城市之间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应进行优势互补。各个城市在区位市场、创新能力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经济发达的城市的优势是资金、技术,经济较落后的城市的优势是土地、资源以及人力成本,两者有较强的互补性。为持续推进广州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最应推进区域分工合作,推动优势互补。故 B 选项正确。 和田河是塔里木河四大源流之一,也是唯一一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漢绿色生态走廊的河流,流域上游由玉龙喀什河简称玉河,发源于昆仑山)与喀拉喀什河(简称喀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两支流组成。近 30年来,该流域生态环境变得异常脆弱。图 3 示
10、意和田河流域玉河和喀河的降水、冰川径流、气温年代际变化趋势。据此完成 911 题。 9.和田河流域的冰川径流呈现增加趋势,说明该区域 A.气候冷干化 B.气候冷湿化 C.气候暖干化 D.气候暖湿化 10.对冰川消融产生抑制作用的有 全球变暖 降水增加 保护森林和人工造林 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 A. B. C. D. 11.玉河与喀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强度不同 B.发源山系不同 C.地表径流速度不同 D.植被分布不同 9.D【解析】本题考査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可以看岀,当地气候逐渐暖湿化,气温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清远市 2022 届高三 第一 学期 期末 教学质量 检测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9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