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3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1- -2022 学年学年高一高一下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下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I I(本题共(本题共 5 小题,小题,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网:众所周知,我们一说到中华文明的形成,就会提到夏商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考古实证,关于夏朝的论述一直都存在很大的疑问。近几十年来,随着大量的考古发掘,许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陆续被发现出来,其中就包括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和夏朝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戴向明:绝大部分中国考古学家认为,夏的存在是清楚的。但是仍然有一些学者
2、质疑,特别是国外一些学者,因为没有文字证实,他们就怀疑夏朝是否存在。在我看来,我们至少可以论证在早于商这个阶段,相当于夏的这个阶段,是否出现了一个国家社会。根据我们的考古发现,比如说像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一个社会群体,是否已进入国家了?这个我们从考古发现上是可以研究、可以论证的。包括我在内的好多考古学家认定二里头代表夏。良渚跟夏文化确实没有直接的关系。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知道良渚出现得非常早,它是在距今 5000 年前,或者延续到 5000 年后。夏的出现基本上最早在距今 4000 年左右,到距今 3500 年之间。二里头文化实际上还要晚一点,二里头文化大概是距今 3800 年左右
3、到 3500 年左右。所以说,在这个阶段都还存疑,还有人质疑,只有到了殷墟甲骨文出现之后,才能证实商史的存在。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良渚延续时间是从 5000 年前,比如五千二三百年,到四千二三百年之间,这 1000 年的时间,然后它就衰亡了,不是完全消失了,但确实是完全衰落了。后续有一些延续下来,但没有多大影响了。这样一个兴盛文明,突然兴起,然后衰落,到有文字出现的时候,完全就没有人知道了。 我们知道,后期文字主要在中原商周王朝使用,记载的主要是中原或者跟中原有关的一些史事。良渚偏于东南一隅,长江下游,不在中原,年代差异又很大,所以没有让它留下一些传说下来。我认为主要可能是这个原因,在史记
4、里没有直接反应关于良渚文化的内容,只是后来记载东南一带是百越,越人,他们的史实。那些都比较晚了,是商周以后的事。在早期史前时期,整个确实对那一带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甚至连传说留下来的影影绰绰的模糊的也很少,跟中原的夏王朝确实也没有直接发生过什么关系。 但是良渚文化本身的一些要素是流传下来了,比如玉琮等这些代表性的玉器,到了中原,甚至到了北方,是有流传的。 (摘编自良渚文化上推中华文明起源) 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苏秉琦提出的“区系类型”和张光直提出的“中国相互作用圈”模式,跳出了“中原中心”模式的“怪圈”,正确指出中国史前文化的演进并无强势中心的主导,距今 6000 年至 5300
5、年期间,各地区独立奋进,在自身传统基础上发生“裂变”,都达到过相当高的发展程度,出现苏秉琦形容为“满天星斗”的众多“古国”;在独立发展的同时,各地区也因密切交流和“撞击”,形成了一个与早期历史时期中国的核心范围契合的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范围的认知, 催生了苏秉琦所说的 “共识的中国”或张光直所说的“最初的中国”。这个“中国”并非占据“天下之中”的某个高级文明体,而是相当于周人所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的“天下”,是覆盖禹贡“九州”范围的文化共同体。 在这一模式中,“古国”的出现和“最初的中国”的诞生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文明形成的标志,“中华文明五千年”并非虚言。在此之后,“最初的中国”内各地区发生
6、了跌宕起伏的文化兴衰和动荡整合,包括约距今 5300 之后红山文化、凌家滩遗存和庙底沟类型等“原生型”的古国衰落、大汶口文化之西进和屈家岭文化的北进;约距今5300 年至 4300 年良渚的兴起和衰落;约距今 4300 至 3800 年陶寺文化的兴起、石峁的兴起、石家河文化的兴起、河南和山东龙山文化诸城林立局面的形成、龙山文化势力之南下和后石家河文化的衰落;以及距今 3800 年二里头文化的勃兴。所有这些重大事件都应该以“最初的中国”的视角去解读,即每一个事件都不是独立的,都源于各地区的互动,也会对各地区产生深刻影响。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中,各地区彼此吸收着经验和教训, 开展着适合本地区文化传统的
7、政治实践, 各地区的一体化也因此日益加强,一些成功的王者开始产生天下一体、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构思苏秉琦所说的“理想的中国”,直至距今 3100 年前后,周人终于第一次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实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想,建立起“现实的中国”。 良渚文化和中国文明的关系正需在此“最初的中国”视角下认识。简而言之,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渚早期国家的出现是中华文明 5000 多年的重要实证,是“最初的中国”第一个灿烂结晶;良渚文化对龙山时代和夏商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摘编自李新伟良渚文化和“最初的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8、由于史书中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 夏朝是否存在受到一些学者质疑, 但绝大部分中国考古学家认为它是可以从考古发现上证实的。 B.良渚文化地处远离中原的长江下游地区, 存在的时间又在距今5300年到4300年之间,年代太过久远,所以找不到任何文献记载。 C.在考古学研究中,苏秉琦提出了“区系类型”理论,并将“中国”分成了“共识的中国”“理想的中国”“现实的中国”三个阶段。 D.以“最初的中国”的视角解读,良渚文化的兴衰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它是各地区文化互动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渚文化出现的时间远远早于二里头文化, 发展程度灿烂辉
9、煌, 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演进由先进的中原地区主导的理论难以解释清楚的。 B.史记等典籍中记载的百越与良渚文化在自然地理上有重叠之处,但记载中的越人的史实是商周以后的事,与良渚文化没有直接关系。 C.苏秉琦将中国史前文化时期的“古国”形容为“满天星斗”,不仅仅言其众多,还突出其散布而无强势中心,以及文明程度较高的特点。 D.良渚文化已经进入国家社会形态,其玉琮等代表性玉器传到了中原甚至北方,可见其统治者已开始产生天下一体、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 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一、二观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在良渚已经发现了成千上百的符号, 相信随着良渚文化的进一步发掘, 还会出现更多的符号。如果它们确然
10、见证了汉字的诞生,那将赋予良渚更加崇高的意义。 B.良渚玉器与诗意紧密相联, 不仅因为它形制的美丽能勾起诗美的联想, 还因为那些具有崇拜意义的神徽,象征着独特的文化力量,可以传达诗意中的理性因素。 C.假如我们把中原地区看成是第一个层次,它周围的五个文化区是第二个层次,那么最外层也还有许多别的文化区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 D.我们不是从良渚的稻作技术、精美工艺、治水工程等,看到文化江南的延续么?莫非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良渚古老而年轻的春天长空,书写古老江南的密码?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有人认为,在良渚文化与夏文化关系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截然
11、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A2.D3.C 4.引用论证:引用苏秉琦“区系类型”和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模式,阐述作者对良渚文化和中国文明关系的认识。举例论证:列举红山文化衰落、大汶口文化西进、良渚文化兴衰、二里头文化勃兴等事件,证明“最初的中国”内各地区发生了跌宕起伏的文化兴衰和动荡整合。对比论证:将认为有强势中心主导的“中原中心”模式和“区系类型”“中国相互作用圈”模式做对比。 5.示例一:同意。材料一认为良渚文化和夏文化空间相隔遥远,年代差异太大,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材料二认为“最初的中国”内各地区的文化兴衰和动荡整合都源于各地区的互动,也会对各地区产生深刻
12、影响,因此良渚文化对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示例二:不同意。材料一只是认为二者没有直接发生过关系,并未否定良渚文化的一些要素流传到中原产生影响;材料二强调的是“最初的中国”视角下地区文化间的互动,并不是认为良渚文化对夏文化直接产生关系。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由于史书中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夏朝是否存在受到一些学者质疑,但绝大部分中国考古学家认为它是可以从考古发现上证实的”错误。从“只有到了殷墟甲骨文出现之后,才能证实商史的存在”可知,关于夏朝不是史书中没有文字记载,是考古中没有发现文字来证实;戴向明说的是从考古发现上“可以研究、可以
13、论证”,不是“证实”。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可见其统治者已开始产生天下一体、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说法有误。国家形态、玉琮流传等无法推出后边的结论;且原文说“一些成功的王者开始产生天下一体、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良渚文化的王者未必如此。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由材料二第一段“20 世纪 80 年代,苏秉琦提出的区系类型和张光直提出的中国相互作用圈模式,跳出了中原中心模式的怪圈,正确指出中国史前文化的演进并无强势中心的主导”可知选项“假如我们把中原地区看成是第一个层次,它
14、周围的五个文化区是第二个层次,那么最外层也还有许多别的文化区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的说法是材料中反对的“中原中心”论。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第一段“20 世纪 80 年代,苏秉琦提出的区系类型和张光直提出的中国相互作用圈模式,跳出了中原中心模式的怪圈,正确指出中国史前文化的演进并无强势中心的主导”引用苏秉琦“区系类型”和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模式,阐述作者对良渚文化和中国文明关系的认识,可知运用了引用论证。 材料二第二段 “包括约距今 5300 之后红山文化、 凌家滩遗存和庙底沟类型等 原生型的古国衰落、大汶口文化之
15、西进和屈家岭文化的北进;约距今 5300 年至 4300 年良渚的兴起和衰落;约距今 4300 至 3800 年陶寺文化的兴起、石峁的兴起、石家河文化的兴起、河南和山东龙山文化诸城林立局面的形成、龙山文化势力之南下和后石家河文化的衰落;以及距今 3800 年二里头文化的勃兴。所有这些重大事件都应该以最初的中国的视角去解读,即每一个事件都不是独立的,都源于各地区的互动,也会对各地区产生深刻影响”,列举红山文化衰落、大汶口文化西进、良渚文化兴衰、二里头文化勃兴等事件,证明“最初的中国”内各地区发生了跌宕起伏的文化兴衰和动荡整合,运用了举例论证。 材料二第一段“20 世纪 80 年代,苏秉琦提出的区
16、系类型和张光直提出的中国相互作用圈模式,跳出了中原中心模式的怪圈,正确指出中国史前文化的演进并无强势中心的主导”,将认为有强势中心主导的“中原中心”模式和“区系类型”“中国相互作用圈”模式做对比,采用了对比论证。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可以同意。 由材料一第二段“良渚跟夏文化确实没有直接的关系”,第三段“因为我们知道良渚出现得非常早,它是在距今 5000 年前,或者延续到 5000 年后。夏的出现基本上最早在距今 4000 年左右,到距今 3500 年之间”,第四段“良渚偏于东南一隅,长江下游,不在中原,年代差异又很大”可知,材料一认为良渚文
17、化和夏文化空间相隔遥远,年代差异太大,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 由材料二第二段“所有这些重大事件都应该以最初的中国的视角去解读,即每一个事件都不是独立的,都源于各地区的互动,也会对各地区产生深刻影响。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中, 各地区彼此吸收着经验和教训, 开展着适合本地区文化传统的政治实践,各地区的一体化也因此日益加强,一些成功的王者开始产生天下一体、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第三段“良渚文化对龙山时代和夏商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可知,材料二认为“最初的中国”内各地区的文化兴衰和动荡整合都源于各地区的互动,也会对各地区产生深刻影响,因此良渚文化对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可以不同意。 由材
18、料一第二段“良渚跟夏文化确实没有直接的关系”,第五段“但是良渚文化本身的一些要素是流传下来了,比如玉琮等这些代表性的玉器,到了中原,甚至到了北方,是有流传的”可知,材料一只是认为二者没有直接发生过关系,并未否定良渚文化的一些要素流传到中原产生影响; 由材料二第二段“所有这些重大事件都应该以最初的中国的视角去解读,即每一个事件都不是独立的,都源于各地区的互动,也会对各地区产生深刻影响”,第三段“良渚文化和中国文明的关系正需在此最初的中国视角下认识。良渚文化对龙山时代和夏商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可知,材料二强调的是“最初的中国”视角下地区文化间的互动,并不是认为良渚文化对夏文化直接产生
19、关系。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 IIII(本题共(本题共 4 小题,小题,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决不投降我们决不投降 宗璞 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 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得澄澈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下,哦!有这样蓝的天! 奇妙的蓝天下面的云南高原,位于云贵高原的西部,海拔两千米左右。高原面上有大大小小的坝子一千多个。这种坝子四周环山,中部低平,土层厚,水源好,适合居住,昆明坝可谓众坝之首。昆明市从元代便成为云南首府。在美丽的
20、自然环境中,这里出了些文武人才。一九三八年一批俊彦之士陆续来到昆明,和云南人一起度过一段艰难而又振奋的日子。 明仑大学在长沙和另两个著名大学一起办校,然后一起迁到昆明。没有宿舍,盖起简易的板筑房,即用木槽填土,逐渐加高。洋铁皮作屋顶,下雨如听琴声。这在当时,是讲究的了。缺少设备,师生们自己动手制造。用铁丝编养白鼠的笼子,用砖头砌流体试验的水槽。缺少图书,和本省大学商借,又有长沙运来的,也建了一个图书馆,虽说很简陋,学子们进进出出,读书的气氛很浓。人们不知能在这里停留多久,也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却是把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 1944 年 4 月始,在日本侵略下,中国军队在各个战场上均告失败,损失
21、惨重。百姓流离失所,争向川滇一带逃难。日寇甚至不放过满载难民的火车,以逃难的人群为目标,肆行轰炸。昆明的课堂从来没有平静过,这时更感到腹背受敌的威胁。 孟弗之家中,嵋和玮谈及时局。嵋道:工学院有两个同学参加远征军,听说最近牺牲了。 一个患疟疾, 没有金鸡霜纳; 另一个中弹后掉在怒江里, 说是手里还拿着枪。 玮的眼睛一亮,声音有些颤抖,真是壮烈。这是男儿死所。嵋抬头,望着他,觉得玮身上有一种热情和她血脉相通。过了一会儿,才说:这就是白居易形容的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玮说:听说学校又要搬家?嵋说:昨天有几位先生来和爹爹谈得很晚,好像就是议论搬家的事。玮说:
22、同学们都不愿意再搬,总是藏,总是躲,再搬搬到哪儿去呀。 听!玮说,远处传来一种沉重的声音,是脚步声,接着响起了歌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脚步声和歌声越来越近。碧初和珐子走进屋来说,过队伍了。 大家肃然听着,脚步声,隆隆的军车声,加上粗哑的、参差不齐的歌声,显得很悲凉。 这天夜里又是沉重的脚步声,把许多人从梦中惊醒。十轮大卡车载着辎重,压得青石板路面在喘息。 一、二、三四!声音不整齐,而且嘶哑,仿佛黑夜也是坎坷不平的。但是开赴前线的脚步不能停。 次日上午, 孟弗之和秦巽衡去学校开明仑大学教务会。 正走在街上, 忽然下起雨来,雨毕,只觉寒风扑面,是秋已深。一路见一群群人面目黑瘦,拖儿带女,背着大
23、包小包,正是新到的难民。翠湖旁、桥边柳下也有难民或坐或卧。两个小儿大概有病,不停地啼哭。一个母亲低声抚慰,一个母亲照屁股给了几下。被打的小儿大哭,又有别的小儿跟上。几只鸟儿扑喇喇惊飞了。 雨又下了,二人默然走着,及至学校,长衫已湿了大半。 会上,要商讨两件大事。 校长秦巽衡简单介绍了当前形势, 说教育部已派人去西康勘察, 那里交通十分不便,谅敌人是打不到的。另因军情紧张,滇西、滇南的战场都需要翻译,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学生到军队服役。对这一问题大家意见较一致,国难当头人人都有责任。一位先生提出学生思想很复杂,有人拒绝服役。秦校长说:如有这种情况,不予毕业。语气很坚决,大家俱无异议。 在搬迁的问
24、题上意见不统一。有人说,学生从军是把精华投进去了,还躲什么。也有人说,还是搬一搬好。孟弗之说:我们现在是用两个拳头的对策。一个拳头是伸出去,那就是我们的青年人要直接参加这场战争;一个拳头是缩回来,就是搬迁躲藏,目的当然是为了培养继续打出去的力量。又有人说,现在哪里还能找到合适的地方。若有合适的地方,敌人到时打不到,也不会放过轰炸。 冷风夹着雨滴吹打着玻璃窗。众人都觉一阵寒意。咣当一声,风把门吹开了,把桌上的纸张吹得满地。 梁明时忽然站起来,大声说:我们最好找一个地图上都没有的地方,让敌人找不着。他噙着眼泪。 这话又似实意,又似讽刺,像一柄剑刺在每个人身上,满室无言,静了好一阵,热泪在人们眼中转
25、。 江昉站起来说:我是不走的了,我与昆明共存亡! 秦巽衡站起身,大家的意思我清楚了。我们也许搬走,也许留下,也许会和敌人周旋,前途还不能确定,更加艰苦是必然的。可是我知道,他用手环指大家,声音呜咽,一字一字地说,不论发生什么事,我们他再次用手环指大家,我们决不投降! 我们决不投降!刚劲的秋风把这句话吹上树梢,吹过屋顶,在天空中滚动着,撞在每个人心上。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中对从军同学的牺牲给予高度评价,这一情节凸显了嵋和玮一致的爱国主义精神。二人关于学校再次搬迁的议论反映了青年学生们对搬迁躲藏的不解。 B.危急关头,小说塑造的青年学生分化明显:积极抗日,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抚州市 临川区 2021 2022 学年 一下 第一次 质量 检测 语文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9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