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政治专业班《高考知识精要》复习资料
《2022届高三政治专业班《高考知识精要》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三政治专业班《高考知识精要》复习资料(8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1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2022 2 届高三届高三专业班专业班复习资料复习资料 政治高考知识精要政治高考知识精要 班次班次_ 学号学号_ 姓名姓名_ 2022022 2 年年 3 3 月月 2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神奇的货币 一、商品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货币 1货币的产生: (1)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发展:经历了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四个发展阶段。
2、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2)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3)其它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5货币的种类和形式: (1)金属货币: 金银条块: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形式流通的。 金银铸币: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 (2)纸币: 产生:金银条块金银铸币纸币。 优点:制作成本低,
3、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发行: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货币供应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有关货币的计算方法】 3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1)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 货币流通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和服务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3)信用工具: 结算: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通常使用的方式。 信用卡: 第一,含义:信
4、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第二,作用: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 三、外汇和汇率 1、外汇的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波动的表达:如果用 100 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4、汇
5、率波动的影响: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引进外资,不利于海外投资;有利于外国人到本国旅游、留学和购物,不利于本国人到国外旅游、留学和购物。 5、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1)均衡价格的含义: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2)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 直接因素: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
6、素有很多,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其他因素:国家价格政策调整、不法商家哄抬物价。 2决定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市场机制 4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生产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第一,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商品价值的大小。 第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第三,关系:商品
7、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两者成正比关系。 第四,意义: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商品交换规律:商品交换是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交换是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与供求相互制约。 (3)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 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不同部门的分配。不同生产部门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同一企业内部 第一,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第二,劳动生产率的表示: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第三,
8、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第四,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同一生产部门内不同企业间 (4)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供求机制:供给与需求 第一,供求平衡:价格稳定。第二,供不应求:价格升高。第三,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价格机制:价格与价值 第一,价格低于价值: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商品的供给减少,商品的供求关系就会发生变化。 第二,价格高于价值: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生产者获利增加,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商品的供给增加,
9、商品的供求关系就会发生变化。 竞争机制: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第一,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第二,对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 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需求法则 5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具体来说: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当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升或者下降时,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
10、的急剧减少或急剧增加。 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当高档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高档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3)具体来说: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还与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有关。 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第一,替代商品的含义:是指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第二,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11、减少。 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第一,互补商品的含义:是指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第二,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会使消费者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且会减少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产量:供给法则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 (2)调节
12、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2.分配影响消费: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水平取决于当前的收入: 启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途径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
13、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6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启示: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未来收入预期。 (3)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启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3.交换影响消费: (1)商品交换的价格对消费的影响: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4.从消费本身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也会影响消费。 二、消费类型: 常见的消费方式: 第一,钱货两清消费: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买主享有。 第二,贷款消费:商
14、品的使用权归买主,所有权逐渐让渡给买主。 第三,租赁消费:所有权归卖主,使用权暂时归租赁者。 按照消费目的划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三、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的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从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大致推知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 四、消费心理: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五、消费原则:做理智的消费者。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合理原则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科学原则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健康原则 第一,原因: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
15、化,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第二,绿色消费的含义: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第三,绿色消费的核心:可持续性消费。 第四,绿色消费的要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文明原则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生产生产的作用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7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
16、对象,包括消费的种类与数量。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方式即怎样消费的问题。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包括消费品的质量和价格等方面。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第一,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第二,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对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 内容:包括生产、分配
17、、交换和消费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关系:是相互联系的。第一,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第二,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三,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理论依据: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现实依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
18、水平,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所有制制度 1.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一。 2.为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所有制制度 (1)理论依据:它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现实依据: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3)意义: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它
19、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它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怎么样: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所有制制度 8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3)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4.公有制为主体: 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
20、分和集体成分。 第一,国有经济: a.含义: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 b.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意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d.主导作用:一是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二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第二,集体经济: a.含
21、义: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b.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形式:包括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d.作用: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e.态度:国家支持、鼓励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第三,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提高竞争力
22、,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主体地位的体现: 第一,从公有资产看: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从国有经济看: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一,从国有企业看: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第二,从集体企业看: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第三,从混合所有制经济看: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9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个体经济: 第一,含义: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个体
23、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第二,特点: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投资少、经营灵活等特点。 第三,意义: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私营经济: 第一,含义: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第二,特点:与个体经济相比,私营经济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第三,意义: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 外资经济: 第一,含义: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地区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
24、法规在我国内地(大陆)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第二,意义: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三、企业生产的主体(微观生产) 1企业的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企业的地位: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4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 5企业的组织形式: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1)个人独资企业: (2)合伙企业: (3)公司
25、制: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公司的含义:依法设立的,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公司的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公司成立的要求: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 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公司的类型: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的社会责任: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知识精要 2022 届高三 政治 专业 高考 知识 精要 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