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安康市安康市 20212022 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联考语文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联考语文试卷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宋代韩驹说:“作语不可太熟,亦须令生。近人论文,一味忌生语,往往不佳。”何以用熟语创作出来的作品欠佳呢?胡仔解释说:“事浅语熟,更不思究,率尔用之,往往有误。”从文艺心理学角度看,正因为用语太熟,文人不经思考便“率尔用之”,致使创作进入了无意识的自动化状态,结果就出现了纰漏。胡仔的说法有点流于皮相之谈,其实这样炮制的作品即使没有错误,也终究是满纸套语,缺乏新意
2、,难以摆脱平庸的宿命。王直方在其诗话中说:“圆熟多失之平易。”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过熟则滑。”表现的圆熟,读者虽然易于接受,但失之于顺滑,留下的印象必不深刻,因此接受效果难免会打折扣。表现的圆熟,还给人似曾相识的陈旧感,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甚至滋生排斥和逆反心理。有见识的作家,都知道处理好诗文生与熟的关系。蔡绦在西清诗话 中记载:“王仲至召试馆中,试罢作一绝题于壁云: 古木森森白玉堂,长年来此试文章。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墙。荆公见之甚叹爱,为改作奏赋长杨罢,且曰:诗家语如此乃健。”把“日斜奏罢长杨赋”改为“日斜奏赋长杨罢”,王安石只调换两个字的位置,就充分凸显了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差
3、异,在表达效果上化惯常为新鲜,化熟悉为陌生,同时也有一股内在的劲健灌注其中。魏庆之在诗人玉屑“语不可熟”条中说:“东坡作聚远楼诗,本合用青山绿水对野草闲花,以此太熟,故易以云山烟水,此深知诗病者。”苏东坡深谙“熟”的危害,于是改弦易辙,以陌生化的方式进行应对。陌生化理论认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苏轼的对句,打破了常规,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新鲜感。 对艺术世界完全陌生,当然不可能创作出作品;只有具备了基本的艺术素养,对前人艺术成果有所熟参,对艺术形式上的规则了然于心,艺术家才能进行创作。由此可见,艺术创作是基于“熟”
4、的。但是熟了之后还须能“生”。清人王澍说“书到熟来,自然生变”;郑板桥也说“画到生时是熟时”,他们的表述都隐晦地蕴含这一要求。常言亦道:熟能生巧。所谓“生巧”就是生出新变、生出妙趣的意思。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新变,须反常而合道。熟后不能生,艺术就了无新意,创作的意义将大打折扣。反常而不合道,艺术就步入了险怪一途,其接受和评价将受到影响。艺术创作从生到熟,又从熟到生,这一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就是艺术自我圆满、自我突破的过程。 明代诗论家谢榛说:“贵乎同不同之间,同则太熟,不同则太生。”清代沈德潜认为:“唯生熟相济,于生中求熟,熟处带生,方不落寻常蹊径。”以此观之,前人对艺术生与熟的搭配,已有明确的意
5、识,只是没有具体量化而已。在当今这个崇尚科学、一切都趋于量化的时代,艺术作品中生与熟的比例是多少才好呢?有研究表明,70%的熟悉,30%的陌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古人今人如流水,几乎每个文人都感叹余生也晚,好文章被前人写尽了。丰厚的文学传统对每个作家都构成了压抑,因此影响的焦虑在所难免。如何进行创新,前人进行过艰苦的探索。梅尧臣主张“以故为新,以俗为雅”;黄庭坚倡导“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说的都是要以旧为新,把熟悉的内容用出新意,使之既似曾相识,又截然不同。只有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久用而未先”。 既要避生,又要避熟;既要熟,又须熟而能生,艺术创作中生与熟的问题,简
6、单又复杂,关涉技与道,能不高度重视吗? (摘编自朱美禄艺术创作的生与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只用熟语写作不仅会影响到接受效果,还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甚至滋生排斥和逆反心理。 B艺术创作恰当地运用生语可以增加读者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从而达到审美目的。 C艺术创作要做到在“熟”的基础上生出新变,生出妙趣,就必须做到反常而不合道。 D明代诗论家谢榛与清代沈德潜都已意识到了艺术生与熟的搭配,但缺乏具体的量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引用诗话说诗晬语的语句,是为了强调用熟语进行艺术创作有助于读者接受。 B文章先
7、分析了用熟语创作出来的作品欠佳的原因,后阐明了艺术创作生与熟的辩证关系。 C文章引用苏东坡作聚远楼诗之例,论证了有见识的作家都会注意处理诗文生与熟的关系。 D“70%的熟悉,30%的陌生”,具体的数字有助于人们直观地理解艺术创作生与熟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胡仔认为用熟语创作缺乏深入思考,容易出现纰漏,文章认为胡白的说法是错误的。 B从生与熟关系来看,“日斜奏罢长杨赋”是熟语,“日斜奏赋长杨罢”是生语。 C“书到熟来,自然生变”“画到生时是熟时”都蕴含了艺术创作要熟参前人艺术成果的要求。 D当代作家只要以旧为新,把熟悉的内容用出新意,就可以避免丰厚的文
8、学传统带来的焦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为什么红色旅游可以“红”遍齐鲁? 红色旅游圈粉年轻游客,“Z 世代”成核心群体。多家旅行平台数据显示,红色旅游人群正呈现年轻化、亲子化特征,“95 后”和“00 后”占比近 50%。究其原因,一是随着红色教育逐渐深入人心,亲子游、研学游的需求上升,家长和孩子乐于打卡红色景点。在游玩的同时,感悟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此外,红色旅行已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潮流。有的景点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红色旅游项目,让年轻人在互动体验中产生情感价值认同;有的则靠推出红色文创
9、产品“出圈”,成为年轻人争相选购的新“潮玩”。 百条红色旅游路线定制,涵盖不同类别旅行。今年 3 月,山东省整合推出 100 条红色旅游线路,串联起山东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乡村田园、都市风情等资源。无论是 1 日游还是 5 日游,是近郊游还是长线游,是自驾游还是跟团游,总能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行程的路线。主动迎合游客兴趣偏好,市场开发多维度发力。近年来,山东红色景区不断加强对游客个性的表达和旅游过程的体验,红色文化摆脱了教科书式的呆板叙述,红色景点也不再是遗址、遗迹、博物馆的老三样。 在营销手段上引入智能技术,融合流行元素;在旅游体验上借助全息技术、VR、AR 等现代科技,突出沉浸式体验,提高游
10、客参与度与互动性。 (摘编自张静红色旅游为什么可以“红”遍齐鲁) 材料二: 整个活动分 3 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星火点亮计划”刚上线,就“圈粉”无数,通过线上 H5 用户点击交互,展出我省 10 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红色历史故事,网友线上“云”参观,看视频、听讲解,上传个人照片生成与红色景点合照,同时上传身边的老照片、老故事。第二阶段为红色旅游创意体验快闪店展示,游客通过线下实体展厅了解山西深厚的红色革命文化、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等,现场打卡拍照,生成“我与红色景点”合影。第三阶段为成果展示期,通过红色旅游房车展示活动,吸引各大商圈游客,同时将活动期间汇集的视频、图片资料形成纪念视频,在全网全
11、平台宣发,延续活动传播力度。 “新技术的应用, 为展品呈现提供了新的思路, 红色旅游的产品创新也不断涌现, 吸引了许多Z 世代的关注。 ”霍州市档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酷炫”新科技被引入到一些红色旅游纪念 场馆中,更加贴近了年轻人的文旅消费偏好。 为满足持续增长的红色旅游需求,我省推出了 10 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 (摘编自齐青沉浸式互动!山西 10 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邀你打卡) 材料三: 红色旅游要获得大众青睐,要打造具备新“四感”的红色旅游产品。 一是突出“新奇感”,革新创意形式。若要让青少年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接过赓续红色血脉的旗帜,就需要以青少年的认知特点与选择偏好为出发点打造红色旅游特
12、色产品。通过革新创意形式改变传统红色旅游说教式方式,提供全新的红色旅游体验,提升红色旅游对于年轻群体的吸引力,从而使红色文化更具活力,让红色精神更具生命力。 二是突出“情境感”,还原历史场景。要借用全息投影、裸眼 3D 以及 VR、AR 等技术手段,创意红色旅游突破传统展陈的局限性,通过还原历史场景,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三是突出“体验感”,融入沉浸互动。那年八一秋收起义再回延安等红色文化沉浸式实景剧在历史发生地打造实景演艺,依托声、光、电数字多媒体视听技术与舞美、投影运用,融入沉浸式互动,活化历史故事,使游客成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为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红色旅游体验。 四是突出“代入感”,
13、游客参与剧情演绎。“红色旅游+剧本杀”可以说是极具创意的完美组合红色旅游所依托的历史背景为剧本杀多样化的角色塑造提供了依据,构成了一个有据可查、严丝合缝的剧情体系。 (摘编自李琴突出新“四感”提升红色旅游品质)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 ) A红色教育逐渐深入人心,红色旅游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激发年轻人的情感价值认同。 B山西省推出 10 条红色旅游线路,而山东省却推出了 100 条,所以,红色旅游可以“红”遍山东。 C传统展陈局限于遗址、遗迹、博物馆的老三样,教科书式的叙述很呆板,脱离年轻人的偏好。 D“红色旅游”为剧本杀的角色塑造提供依据,游客可
14、以选择不同角色表演剧情,两者结合,创意无限。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材料一探讨山东红色旅游“出圈”的原因,材料二报道山西旅游活动情况,两则材料都对当地红色旅游盛况做出呈现。 B 三则材料都指出, 可以加强新科技元素在红色旅游中的介入与运用, 提升红色旅游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 C山东省和山西省都注重发展交通,打造多条经典线路,迎合游客不同兴趣偏好,满足持续增长的红色旅游需求。 D红色旅游蕴含巨大的经济利益,所以材料二和材料三都分析了红色旅游的市场前景并提出了提升旅游品质的策略。 6根据材料内容,请你为家乡某处“红色”风景区的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几条建
15、议。(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父爱天空下,我是最幸福的那片云 舒婷 我出生那天并无祥云瑞雾,女未大就已不中留,与受冷落的母亲被接到外公家将息,父亲终于畅所欲言,抱我在故宫路的深宅大院示威游行,口中念念有词:“女神,我的女神!” 带我上街,大马路不走,非在沟沿蹦蹦跳跳;进植物园,大门不入,非要爬墙翻栏杆;别人的女儿乖乖地在树下捡落果,我却骑着一颤一颤的枝丫攀龙眼。去海边玩沙子,略一分神,我便溜走,在礁石上滑一跤,小臂被锋利的牡蛎壳划开半尺长的血口子,父亲用他的大手帕扎紧,吓出一头汗水。 考中学之前,我在家附近的巷口,遇见一个
16、皮肤黧黑、皱纹像刀刻的男人,他把一手帕的鸡蛋使劲往我怀里塞,说:“功课紧张,补补身体。”我推开他,逃回家,气急败坏地禀告外婆。外婆叹气道:“那是你爸爸,可怜你都不记得他了。” 印象中的父亲总是头发三七分,梳得油光水滑,雪白西装,白皮鞋,风度翩翩的呀。怎么会这样?衣服旧也罢,头发枯槁也罢,偏偏内八字脚,还穿一双搽了白粉的力士鞋,白得刺眼而俗气,仿佛对往日好时光的谄媚和贿赂。 外婆家的洋楼处于厦门九条巷的八卦中心,我变换路线神出鬼没躲避我的亲生父亲,劳心劳力,竟然还能考上厦门一中。我永远不会忘记哥哥一手牵我一手拉妹妹,走向凤凰树夹阴的中山公园,远远先看见那双簌簌掉粉的白力士鞋,路标一样显眼,父亲在
17、公园门口望眼欲穿。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是父亲唯一允许自己的奢侈,平时干苦力,他趿拉着一双破军鞋。 父亲,拉起载货板车。从火车站到渡口约 5 公里,拉一趟挣八毛钱,每天两趟,四个来回,可以得一块六,不算少。上午和下午点心都是豆浆四分加馒头三分,渡轮一毛钱,午餐半斤米饭两毛菜,这已去掉五毛二,还要扣去刮风下雨的损失。最重要的是不能生病。点心和午饭都是最低限度的体力补充,须知他每天拉数百斤重物,步行 20 公里,又有多年胃病史。现在父亲的算盘拨来拨去虽然只有两位数,要在小数点后面节省零头,仍须发挥聪明才智哩。偶尔空车返回时,有人搬家求载个家具什么的,就有非法的额外收入。三五毛钱罢,虽然最多只有两块钱,已
18、是天上掉下肉包子,父亲便大大破费买半斤红糖饼干,泡一杯茶末,怡然自得地给自己压惊。 一分钱磨盘大的父亲, 在火车站看到一位中年教师,拎件半新的绒衣向路人求抵押九块钱,说丢了火车票,急于回老家探母病。父亲拍出十块钱,用清秀的隶书写下自己的姓名地址,说:“钱借你,方便时还我,这也是血汗钱。穿上衣服吧,天冷。”那人不久即把钱邮来,同时还有一包裹,是上品红菰和笋干。 父亲经常载货的木材公司看中父亲一手好算盘,请他当仓管员,正式评了个二级工。重操财政旧业的父亲虽不必再马拉松竞走,但要清点原木和各种型号的模板,劳动仍然繁重。他说服我们姐妹俩暑假里到他工作的露天堆场去帮忙,拾捡遍地的碎木块。不一会儿,我们的
19、手指扎了刺,头发上脸蛋上沾满汗水和锯木屑,我因为捉一只绿色大蚂蚱,袖子扯裂了,飘飘扬扬,翅膀一样。父亲脸上一直喜气洋洋。他犒赏我们六分钱一碗的花生浆和八分钱的大肉包。父亲那样骄傲地介绍我们给他工友,兴致勃勃地带我们参观肮脏不堪的综合办公室,在他的糙木写字台上有我们的全家福。父亲看我们狼吞虎咽时不觉咂着嘴,是那样地满足。 嫁人时我已是专业作家,公公婆婆丈夫儿子,现代都市里可算大家庭了。买菜做饭带孩子,还有自虐式又洗又涮的洁癖,每天蓬头垢脸心浮气躁,何来诗情画意?常有来友夸我而今做得一手好菜,有乃父之风。父亲心里难过,背地说我丈夫:“我养一个诗人女儿,你家得一管家媳妇。从前为了让她专心工作,连茶都
20、要我替她沏好的。” 父亲很以诗书传家为骄傲,几件书画精品,父亲临终交给我,说唯此留我纪念。现挂在我的客厅,朝夕相伴。 父亲劝我焚稿时, 他自己其实手痒, 写了不少格律诗。 晚年他自号箴斋老人, 辑诗成册, 题“箴斋诗笺”,为访客问友必备礼品之一。有段时间他忙于参加中华诗词学会, 在海内外发表诗词, 入选这里那里的选本。父亲自有一帮文朋诗友。我有时回娘家,见三四青年,团团围坐,听父亲引经据典传授诗词格律。 有次文章写一半,打电话问父亲,“及笄之年”是几岁,父亲回答了。电话放下 10 分钟,父亲抱着大辞海来我家,再跟我说“弱冠”,说“而立”,顺便摇头说我“家学不足”。 我很是惭愧,父亲。 (有删改
21、)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二段写“我”手臂被牡蛎壳划破时父亲“吓出一头汗水”的细节,突出父亲害怕被家人责备的心态。 B“一分钱磨盘大的父亲”写出了父亲的节俭,父亲却借钱给陌生中年教师,表现了父亲内心的善良。 C写字台上的全家福、父亲看“我们”狼吞虎咽时满足的神态,画面感极强,刻画了爱家、爱孩子的父亲形象。 D文章画横线部分将父亲在“我”印象中的形象与现在的形象进行对比,突出了生活的变故对父亲造成的影响。 8文章在表现父亲对“我”的爱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 分) 9文章结尾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22、(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时帝被疾,或言:“自黄龙、竟宁时,单于朝中国,辄有大故。”上由是难之,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可且勿许。单于使辞去,未发,黄门郎扬雄上书谏曰:“臣闻六经之治,贵于未乱;兵家之胜,贵于未战;二者皆微,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也。今单于上书求朝,国家不许而辞之,臣愚以为汉与匈奴从此隙矣。匈奴本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其不可使隙明甚。臣不敢远称,请引秦以来明之,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然不敢窥西河,乃筑长城以界之。会汉初兴,以高祖之威灵,三十万众困于平城,时奇谲之士、石画之
23、臣甚众,卒其所以脱者,世莫得而言也。孝武即位,设马邑之权,欲诱匈奴,徒费财劳师,一虏不可得见,况单于之面乎!其后深惟社稷之计,规恢万载之策,乃大兴师数十万,使卫青、霍去病操兵,前后十余年,袭王庭,穷极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以临翰海,虏名王、贵人以百数。自是之后,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未肯称臣也。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奈何距以辞,开将来之隙?夫疑而隙之,使有恨心,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能,焉得不为大忧乎!夫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诚先于未然,即兵革不用而忧患不生。不然,壹有隙之后,虽智者劳心于内,辩者
24、毂击于外,犹不若未然之时也。且往者图西域,制车师,置城郭都护三十六国,岂为康居、乌孙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乃以制匈奴也。夫百年劳之,一日失之,费十而爱一,臣窃为国不安也。唯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遏边萌之祸!”书奏,天子寤焉,召还匈奴使者,更报单于书而许之。赐雄帛五十匹,黄金十斤。 (选自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 B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 C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陕西省 安康市 高三二模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9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