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一)含答案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一)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一)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2022 年年山东德州山东德州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一) (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 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4040 分)分) 一、(1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瞰(kn)望 间(jin) 荣膺(yng) 一气呵(k)成 B掳(l)走 慰藉(j ) 脚踝(hui 断壁残垣(yun) C家醅(pi) 睥睨(n) 炮(po)制 相形见绌(ch) D字贴(ti) 悭(qin)吝 掮(qin)客 一曝( p)十寒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
2、灰色。 B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混然一体。 C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液你。 D您讲的话也很有道理,不愧是法律界的中流抵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司马迁陈涉世家)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孟子孟子二章)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帝感其诚。(列子愚公移山) C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林嗣环口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4下列短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敬畏自然 智取生辰纲
3、 傅雷家书 谈读书 B我的老师 秋天的怀念 苏州园林 说和做 C大雁归来 生物入侵者 夸父逐日 孙权劝学 D我的母亲 威尼斯商人 孤独之旅 变色龙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C刚满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 D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6下列古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杜又清发。(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B离别与君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D而
4、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此乐何极! 二、(8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孤独之旅中节选的文字,完成 7-10 题。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 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 几乎晕倒在地上。 因为他看到, 鸭群被分成了无数
5、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到暴风雨将歇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我去找。” 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天黑了。 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
6、见到杜小康, 他就大声叫起来。 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 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没有听到父亲的回应。 杜小康突然感到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 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寸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
7、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7对选文第一段景物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了暴风雨来临时天气的阴沉恶劣,渲染了紧张可怕的氛围。 B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与后文“雨过天晴”的景物做对比,为后文杜小康的成长以及变得坚强作铺垫。 D 文段中“黑”字出现了四次, 前二个“黑”, 是天气的客观描写; 后两个“黑”是虚写,形象勾勒杜小康此时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8下列人物刻画的手法与例
8、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 A.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冯骥才俗世奇人) B“席加洛夫将军家的?嗯!你,叶尔迪陵,把我身上的大衣脱下来。天好热!大概快要下雨了。 只是有一件事我不懂: 它怎么会咬你的?”奥楚美洛夫对赫留金说。 (契诃夫变色龙) C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鲁迅故乡) D这个人一路向前挣扎的时候,脑子里就是这样想的。他不
9、仅苦苦地拼着体力,也同样苦苦地绞着脑汁,他尽力想着比尔并没有抛弃他,想着比尔一定会在藏东西的地方等他。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9对文中划线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人公杜小康战胜少年的孤独,适应了自己一人面对孤独环境。 B鸭群面临灭顶之灾,杜小康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 C他为自己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艰辛感到委屈,不是悲哀,而是埋怨父亲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怨天尤人,内心害怕。 D 说明杜小康意识到自己长大成熟了,内心翻涌着波涛,这是喜悦的泪,欣慰的泪,成长的泪。 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作者是我
10、国当代著名作家曹文轩。 B文章写父亲,是为了说明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长辈的教导和以身示范。 C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的巧妙剪裁与布局,揭示了文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对孩子进行磨难、挫折教育实施的必要。 D几乎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孤独”的“催化剂”,它是成长的一场洗礼。所以,孤独不仅是人生成长中的一种必然,也是人生成长中的一种必需。 三、(6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不求甚解中节选的文字,完成 11-13 题。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
11、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 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
12、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11作者阐述的观点是( ) A盲目地反对不
13、求甚解的态度 B 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 C虽不必提倡不求甚解,但也不能盲目反对 D读书全在会意,所以可以马马虎虎。 12文章引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中的话,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代了“不求甚解”的出处。 B批评人们对陶渊明话的误读。 C陶渊明的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是只要读书就行,不要管理解与否。 D点明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我们应虚心学习。 13下面不能很好的论证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的一项是 A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B爱因斯坦说:“在所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 ,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
14、点的一切。” C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 D鲁迅先生提倡“随便翻翻”专业以外的书籍 :学文学的看看历史,学化学的读读天文学,“不要盯在一处”。 四、(8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愚公移山一文,完成 14-17 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 三夫
15、,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 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4下面不属于愚公移山困难的的一项是( ) A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工程艰巨 B其妻献疑-阻挠反
16、对 C荷担者三夫-劳动力少 D智叟笑而止之-讥笑责难 15对文中“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分析正确的是( ) “跳往助之”写出了孩子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参与的态度。 表明愚公移山的事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和下文智叟反对移山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儿童代表新生力量,暗示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连小孩也欣然参与。 A B C D 16下面词语与“愚公移山”表达意思不相同的是( ) A精卫填海 B 邯郸学步 C夸父逐日 D 铁杵磨针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险峻,意在衬托愚公思想的顽固。
17、 B大智大勇的人命名为“愚公”,鼠目寸光的人命名为“智叟”,文章这样命名,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增强了艺术效果,包含了对愚公坚持不懈精神的赞扬和肯定。 五、(6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词,完成 18-20 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8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
18、正确的一项是( )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D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9对这首诗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天”,白居易的表字。“见赠”指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 B“凄凉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区。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C“闻笛赋” “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和欣悦之情。 D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固然体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20在这首诗中,作者的情感基调变化正确的是( ) A悲痛忧伤到豁达乐观 B愤慨郁闷到惆怅消极 C
19、凄 苦 悲 凉 到 惆 怅 愤 慨 D欣 慰 自 由 到 坚 定 乐 观 。 第第卷(表述题卷(表述题 共共 8080 分)分) 六、(10 分) 21古诗词中有许多含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你知道有哪些?请写出三句。(3 分) 22请填充完整下面文化常识的内容。(3 分) (1)“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 。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的是 。 (3)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欧体”是指 的字。 2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4 分) 新华社北京月日电(记者白瀛、史竞男)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日晚在央视播出, 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 诗刊 编辑彭敏, 获得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东省 德州市 中考 模拟 语文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0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