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贵州省高考一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届贵州省高考一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贵州省高考一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州省 2022202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测试语文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 ( (一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史学有着悠久的历史阐释传统。史书中的原始记载与早期论赞往往建构起了历史阐释的传统见解,而文人所作的咏史诗却能因其私人性与灵活性而获得广阔的历史阐释空间,有的还将一些传统见解翻转过来,也就是“翻案”。如果将史书中的正统观念视作历史阐释的正面,那么咏史诗中的“翻案”现象
2、则可称为历史阐释的背面。 翻案写法与咏史诗的写作传统并非同时产生。中国最早的咏史诗出于班固之手,其咏史一诗铺叙缇萦救父之始末,开创了咏史诗的“纪事传统”,西晋的左思和东晋的陶渊明创作出一系列独具个人色彩的咏史之作,借古人情状浇今人块垒,开创了咏史诗的“抒情传统”。到中晚唐,咏史诗的议论色彩得以加强,诗人们开始乐于在咏史诗中发表对历史的看法,形成了咏史诗的“议论传统”。这些议论中还多有翻案之见,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皮日休等在这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形成了咏史翻案现象的第一次高潮。 人们在讨论中晚唐咏史诗这一做法转向的时候,往往将其当作“以议论为诗”在中晚唐呈现出萌芽状态的又一例证。但历史
3、题材与其他题材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它直接关乎“思想”。可以说,对历史的反思与“以议论为诗”是天然的盟友,在历史题材中掺入思想表达是一件无比正常的事情。我们要考虑的,应该是中晚唐咏史诗中的议论往往是带有颠覆性的,甚至对主流历史认知有所违背.作为“以议论为诗”的典范形态,宋诗议论的基调仍是刚健中正、质朴务实且符合主流的儒家价值观。如王安石在明妃曲二首中提出了极具颠覆性的看法,对儒家所提倡的华夷之辨、君臣之义思想构成挑战;而欧阳修的再和明妃曲虽然也很具有批判性,却只批评君主不能识别贤才,与儒家尚贤思想如出一辙。在当时,欧诗得到一致的赞誉,王诗却遭到一边倒的唾弃。可见翻案构思未必就是“以议论为诗”的主流
4、,它应是中晚唐社会土壤中开出的一朵奇葩。咏史翻案在中晚唐的集中出现,我们认为应主要归因于思想领域的解放。 首先,盛唐以来,思想世界的权威失坠、边界模糊的状况早已经出现,这导致唐人的思想世界带有浓重的实用主义色彩,对经典与权威的质疑成为平常之事。如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称赞隋炀帝修筑大运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显然与儒家正统学者的批判相异,这完全是以一种实用主义的论调来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其次,中晚唐士人普遍面临着理想失坠的尴尬处境,文人风气开始从豪迈刚健向狂狷放诞的方向转变。很多著名诗人都有性格放肆的一面,而这与他们在咏史诗中表现出来的翻案倾向是一致的。其中等而上者,借古人古事发泄自我悲愤,对古代的英
5、雄事业与忠贞志节提出怀疑,代表了中晚唐知识分子普遍洋溢的磊落不平之气;至于等而下者,甚至将咏史诗写出低俗香艳的格调。再次,中晚唐社会危机丛生,道德秩序崩塌,稍有正义感的文人都会对朝政弊端或道德堕落加以批评,借古讽今在所难免,因对现实有过于极端的愤怒,形之于诗,则往往贯穿着同样极端化的思维习惯。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如果说功利思想与理想失坠相当于中晚唐文人价值世界中“极右”的一面,那么极端化的道德批评则相当于“极左”的一面。这些看似悖反的思想倾向同时作用于同一批诗人的身上,未必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那样一个充斥着社会危机和思想异动的极端化的时代,文人的心中也会充满着相互矛盾的极端化思想
6、,而这些都是翻案作为一种历史阐释习惯的社会根基与思想源泉。 (摘编自马昕历史阐释的背面:中国古代咏史诗的“翻案”现象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史书的原始记载和评价所代表的历史阐释传统相比,咏史诗有着更为广阔的历史阐释空间,有的还有新奇独特的阐释见解。 B.咏史诗的写作传统经历了纪事、抒情、议论三个阶段,其中议论色彩的加强最终促成了咏史诗翻案现象在中晚唐的集中出现。 C.咏史诗的翻案现象呈现出实用主义、理想失坠、极端化的道德批评等思想倾向,这种现象与当时思想领域的解放存在着关联。 D.在充斥社会危机、思想异动的时代,诗人往往将对现实的极端愤怒形诸咏史
7、诗,而在历史阐释中又呈现出矛盾的极端化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提出中国古代史学的历史阐释传统,意在引出古代咏史诗的翻案现象这一话题。 B.文章第三段先破后立,并采用举例和对比论证,指出咏史翻案在中晚唐集中出现的原因。 C.文章在分析咏史诗的翻案现象在中晚唐集中出现的主要原因时,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D.文章阐述古代咏史诗翻案现象,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历史阐释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些独具个人色彩的、以抒情为主的咏史之作,往往借古人情状浇今人块垒,因此无法将一些传统的见解翻转过来。 B
8、.以议论为诗歌的典范形态,在历史题材中表达颠覆性思想,甚至违背主流历史认知,是咏史诗翻案构思的主要特点。 C.皮日休和王安石的咏史诗都具有颠覆性思想,王诗却遭到一边倒的唾弃,可见翻案构思成为主流需要一定的社会土壤。 D.对项羽不肯过江东之举,前人多有缅怀之意,而杜牧题乌江亭却对此进行了理性思考,是翻案诗的“等而上者” ( (二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碳达峰、碳中和是当今热词,是国家未来几十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就是二氧化碳的
9、排放量与二氧化碳的去除量相互抵消。碳达峰是碳中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和的前置条件,只有实现碳达峰,才能实现碳中和。从发达国家碳达峰路径来看,碳达峰后会经历一个平台期,之后随着技术进步,碳捕集技术和负排放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碳排放水平会持续下降,进入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水平越低,减排成本和难度就越低,实现碳中和的压力就越小;反之,实现碳中和所要求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模式转变的速度就越快,难度就越大。 2016 年签署的巴黎协定提请所有缔约方在 2020 年前提交 21 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以推动全球尽早实现深度减排,确保到本世纪末将地球表面升温控
10、制在 2 度或 1.5 度之内。2020 年 9 月,我国向世界庄严承诺,力争于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承诺高度契合巴黎协定要求,是全球实现温控目标的关键,展示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体现了我国推动完善全球气候治理的决心,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贡献。从历史排放看,发达国家制造了更多的排放总量,但大多在 20 世纪 5后半期或 21 世纪初就实现了碳达峰。而我国将用全球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完成全球最高的碳强度降幅,这意味着我国从碳达峰到净零排放几乎没有缓冲期。 我国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我国主动作出的战略决策,
11、可借此推动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形成新的发展方式。在全球经济社会能源变革的大趋势下,有助于倒逼中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 我国现阶段处于工业化后期,不同于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我国仍需继续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于是在碳达峰、碳中和语境下,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新的挑战。首先是必须追求产业结构的低碳化。基于化石燃料的高碳产业结构应按照碳排放水平进行重新调整,高碳排放的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在原来“上大压小”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必须开展低碳化改造。其次是需要培育新兴产业。清洁化和低碳化的趋势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不会发生改变,新兴产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先天具有低碳化优势
12、,能以较低成本走上低碳甚至零碳的发展方向。 对于资源型地区来说,产业结构调整和碳减排将面临更艰巨的挑战。长期以来,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造成这些资源型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往往过高,因而碳排放规模较大,这些地区能否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完成碳减排任务,是全社会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如果新兴产业和低碳产业不能得到充分发展,以弥补资源枯竭或化石能源退出带来的负面影响,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就是不成功的。 另外,碳中和意味着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体系和相关基础设施的重构,这将是一个利益重组的过程,产业转型存在很大风险。如煤电产业,根据对 2019 年现存煤电项目的财务成本核算,全国有近 70%的煤电机组
13、处于亏损状态,若采取提前退役和降低发电小时数等方式逐步退出燃煤发电,煤电部门亏损状况或将加剧,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给地方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并加剧区域经济的不平衡。 此外,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城市化进程还在继续推进,还有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新建和翻新需求,在这样的发展阶段,要有效控制碳排放困难较大,需要找到切实可行的转型路径。 (摘编自碳达峰、碳中和的经济学解读 , 光明日报2021 年 6 月 22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最高值后,碳排放量就会随着技术进步和普及持续下降,直到排放值为零,
14、实现净零排放,完成碳中和。 B.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到全球气候变化,中国若能如期完成碳中和目标,将对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温控目标做出关键贡献。 C.因为几乎没有缓冲期,所以中国要用全球最短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强度降幅,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D.碳中和的利益重组过程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基建将加大有效控排难度,产业转型路径须切实可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碳达峰时间和峰值水平直接决定碳中和难度,所以要加快转型尽早达峰,并充分利用达峰之前的时间积极减排,降低峰值。 B.只有低碳产业和新兴产业充分发展,以弥补资源枯竭或
15、化石能源退出造成的负面影响,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才算成功。 C.新兴产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先天具有低碳化优势,而且成本较低,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必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D.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对我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变革具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6.碳达峰、碳中和将为构建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的中国带来哪些积极变化?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 (三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浪花 杨朔 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
16、、云起云飞。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过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 几个年轻的姑娘赤着脚,提着裙,嘻嘻哈哈追着浪花玩。想必是初次认识海,一只海鸥,两片贝壳,她们也感到新奇有趣。奇形怪状的礁石自然逃不出她们好奇的眼睛,你听她们议论起来了:礁石硬得跟铁差不多,怎么会变成这样子?是天生的,还是餐子凿的,还是怎的? “是叫浪花咬的。”一个欢乐的声音从背后插进来。说话的人是个上年纪的渔民,从刚靠岸的渔船跨下来,脱下黄油布衣裤,从从容容晾到礁石上。
17、有个姑娘听了笑起来:“浪花又没有牙,还会咬?怎么溅到我身上,痛都不痛?咬我一口多有趣。” 老渔民慢条斯理说:“咬你一口就该哭了。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姑娘们,你们信不信?” 说得妙,里面又含着多么深的人情世故。我不禁对那老渔民望了几眼。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留着一把花白胡子。瞧他那眉目神气,就像秋天的高空一样,又清朗,又深沉。老渔民说完话,不等姑娘们搭言,早回到船上,大声说笑着,动手收拾着满船烂银似的新鲜鱼儿。 我向就近一个渔民打听老人是谁,那渔民笑着说:“你问
18、他呀,那是我们的老泰山老人家就有这个脾性,一辈子没养女儿,偏爱拿人当女婿看待。不信你叫他一声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摸着胡子乐呢。不过我们叫他老泰山,还有别的缘故。人家从小走南闯北,经得多,见得广,生产队里大事小事,一有难处,都得找他指点,日久天长,老人家就变成大伙依靠的泰山了。” 此后一连几日,变了天,飘飘洒洒落着凉雨,不能出门。这一天晴了,后半晌,我披着一片火红的霞光,从海边散步回来,瞟见休养所院里的苹果树前停着辆独轮小车,小车旁边的一个人俯在磨刀石上磨剪刀。那背影有点儿眼熟。走到跟前一看,可不正是老泰山! 我招呼说:“老人家,没出海打鱼么?” 老泰山望了望我笑着说:“哎,同志,天不好,
19、队里不让咱出海,叫咱歇着。” 我说:“像您这样年纪,多歇歇也是应该的。” 老泰山听了说:“人家都不歇,为什么我就应该多歇着?我一不瘫,二不瞎,叫我坐着吃闲饭,等于骂我。好吧,不让咱出海,咱服从;留在家里,这双手可得服从我。我就织鱼网,磨鱼钩,照顾照顾生产队里的果木树,再不就推着小车出来走走,帮人磨磨刀, 语文试卷第 5 页(共 10 页) 钻钻磨眼儿,反正能做多少活就做多少活,总得尽我的一份力气。” “看样子您有六十了吧?” “哈哈!六十?这辈子别再想那个好时候了这个年纪啦。”说着老泰山捏起右手的三根指头。 我不禁惊疑说:“您有七十了么?看不出。身板骨还是挺硬朗。” 老泰山说:“哎,硬朗什么?
20、头四年,秋收扬场,我一连气还能扬它一两千斤谷子。如今不行了,胳膊害过风湿痛病,抬不起来,磨刀磨剪子,胳膊往下使力气,这类活儿还能做。不是胳膊拖累我,前年咱准要求到北京去油漆人民大会堂。” “您会的手艺可真不少呢。” “苦人哪,自小东奔西跑的,什么不得干?干的营生多,经历的也古怪,不瞒同志说,三十年前,我还赶过脚呢。” 他正要讲述精彩过往的时候,休养所的窗口有个妇女探出脸问:“剪子磨好没有?” 老泰山应声说:“好了。”就用大拇指试试剪子刃,大声对我笑着说:“瞧,我磨的剪子,多快。你想剪天上的云霞,做一床天大的被,也剪得动。” 西天上正铺着一片金光灿烂的晚霞,把老泰山的脸映得红彤彤的。老人收起磨刀
21、石,放到独轮车上,跟我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道了别,推起小车走了几步,又停下,弯腰从路边掐了枝野菊花,插到车上,才又推着车慢慢走了,一直走进火红的霞光里去。他走了,他在海边对几个姑娘讲的话却回到我的心上。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 老泰山姓任,问他叫什么名字,他笑笑说:“山野之人,值不得留名字。”竟不肯告诉我。 一九六一年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写景动静相宜。冲击礁石的浪花,是势不可挡的动景,金光灿烂的晚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贵州省 高考 适应性 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1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