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2年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2022年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2022年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惠州市广东省惠州市 2022 年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年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中国画的大写意为何“不求形似”,这一观念的美学基础来自哪里?庄子外物中有段话十分精妙:“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在感慨默契之难得的同时,指出目的一旦达到,工具便可抛弃。沿此思路,就中国画的语境而言,或可以说:形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形。 中国绘画在五代两宋时期就通过“以形写神”的写实技艺达到“形神兼备”的表现高度,当 “形似” 不再是困扰,
2、画家便开始追求“不似之似”了。唐代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形似之外求其画”,北宋欧阳修提出“画意不画形”“忘形得意”,在文人艺术家的倡导下,“尚意”观念成为中国画的美学核心。 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创作实践, 不求形似、 离形尚意的绘画思想成为历代写意画家的共识,并在大写意创作中体现得尤为充分。“气韵生动”是千年来品评绘画的第一要旨,更是大写意创作的首要追求。对于中国画,笔墨形象是载体,气韵意境是内涵,空有笔画墨团却无气韵透出的作品,是无法生动感人的。精彩的大写意作品在前,往往还未及细看笔墨形态,画中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先声夺人。因写意画的笔墨本身有独立于物象的美感,故而那些干笔疾行扫出的飞
3、白肌理,湿笔遣色印下的水迹墨渍,墨色铺陈涨开的洇晕渗化,饱满的墨线、浓郁的色块以及挤出的空白所有形态都呈现出笔墨自身独有的视觉吸引力,尚无需分辨所画何物, 便已有了怡情悦目的审美享受,这就是大写意的典型特征和独特魅力。 大写意虽不求形似,得意于象外,但并未抛弃对物象的描绘,依然以笔墨状物。而中国画笔墨的核心特性正在于其书写性,现代美学家宗白华曾说过: “中国绘画以书法为基础书画的神采皆生于用笔。”“以书入画”成为中国画大写意创作及品评的又一要旨。 “以书入画”的写意笔法体现着画家对以线造型及线条表现力的深刻理解,历代名家的大写意风格都建立在其独到精熟的书写性笔法之上。明代徐渭通过以草书入画,将
4、笔法的飞纵多姿、墨法的酣畅淋漓与造型的生动意象相结合,实现自由表达,达到气势磅礴的境界;八大山人以秃笔入画, 疏朗冷僻; 吴昌硕以篆籀金石入画, 霸气虬劲。 以书入画, 书画同源的造型观,使大写意在“形似”的层面摆脱了具象刻画的束缚,笔墨更具脱离物象而存在的独立美感。创作中气韵与意境的表现,必有赖于笔墨能力的精到和练达,故而大写意画家要将笔墨的描摹性和独立性互为依存、 互作表里、 互相支撑, 且凝练在一起, 在遣笔运墨的当下一并酣畅地运用,除了须有精熟的笔墨功夫,还要有独特的创作状态。 (节选自孙涤离形尚意的中国画大写意传统) 材料二: 笔墨是一千多年传承的文化。对于中国画而言,抛弃了作为精神
5、、灵魂的笔墨,就等于摒弃了绘画的意义,抽掉了中国画中的文化。毛笔在纸上画线、点墨并不仅仅是技巧,它体现了画家的情、格、意、趣,它是画家性情所在,是修养在纸上的集中表现。 笔墨指的是用笔和墨在纸上产生的变化、留下的痕迹、渗开的韵味,通俗地说是线条和变化的墨色之间交错的搭配效果。单纯的说线条、墨分五色都一样,有趣的是每个人将线、墨的搭配不会一样,它们最终的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同样画的是山水,八大山人、石涛、黄宾虹他们笔下的线条不一,搭配不同,效果也大相径庭,八大山人澹散空逸,清湘原济纵横奇峭,宾虹老人气象潇疏。在中国画这门艺术里,笔墨乃“道”也。 说到笔墨的搭配,就不得不提“写意”,在中国画中除工
6、笔、界画等以外,写意是一类重要的表现手段,而笔墨也在其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实工笔也有写的意味,在这里不展开)因为每个人所表现的意味表现、情趣所向不同,“写意”的意义就显示了出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写意是一种精神,画家生命的灵动,都在“写”的过程之中。中国画写性基因的活力相当强大,故而写意精神能够在笔墨中堂堂正正、自然而然、千变万化地呈现。 在笔、墨搭配中,“书”和“写”完成了写意的精神。书法入画,意写、抒情才有了写意笔墨,书和写合成了笔迹墨痕,合成经典。书以形为先,求骨法,升韵格;写以韵为体,心随笔运,迹象意存。书、写以笔墨为本,心契造化。“写”,是从书法的“书写性”里引来的,有呼吸、有生命
7、、有形而无规则的线条。或如灵魂在绘画中游荡;或如潜象而挥毫扫千里。 笔墨者,画之魂魄也,骨法修筋骨,气韵育血肉,造化立品格。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它支撑着画面的结构,笔有灵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墨无常形,道明法通,墨是中国画的灵魂,它赋予了绘画的精神。传统笔墨经典属于过去,也可以属于现代和未来,不过,这需要超凡的悟性和超凡的作为和转换。在平庸的“继承”或平庸的“创新”之下,展现的笔墨只能是平庸的,或者是根本算不上笔墨。 (节选自黄阿忠约会中国画笔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画大写意以庄子美学思想为认识基础,体现“尚意”的审美追求。 B从张彦远开始就有以
8、形写神的理论主张,理论较艺术实践更为先行。 C中国画“以书入画”,加入了书法艺术使笔墨的书写性具有写意性。 D笔墨的搭配就有“写意”,其中渗透画作者的意味表现、情趣所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主要分两层来进行论述,一是“气韵生动”,二是“以书入画”。 B材料一举例论证以具象化的例证展现了艺术家画笔下精彩的写意世界。 C材料二在第二段首句从学理角度给“笔墨”下定义,为下文论述张本。 D材料二以笔墨是文化传承为前提,论及笔墨背后的艺术家性情、精神。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写意画无需细看便怡情悦目充分彰显了笔墨本身有独立于物象
9、而存在的美感,可见笔墨价值高于画作价值。 B“作画须有解衣盘礴,旁若无人之意”可以佐证大写意画家须有精熟的笔墨功夫和独特的创作状态才能畅意淋漓。 C中国画中的笔墨是一种文化,是因为笔墨能够表达文化的意趣和性情,具备了转换、升华成文化的条件。 D通过写意而得到了笔、墨的抒发;笔墨离不开形的依托,笔墨为了造型而生发。这为中国画追求个性提供机缘。 4根据材料一、二,请简要概括笔墨对写意画创作的作用。(4 分) 5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只此青绿改编的理解。(6 分) 北宋画家王希孟在 18 岁时用半年时间画成“绝笔画” 千里江山图,画中主要以石青、石绿色的颜料绘成,两种颜色交织描绘千里江山的锦绣恢弘。
10、2022 央视“春晚”上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灵感来自此传世画作,全剧由习笔、淬墨、入画等多幕组成,以画中主色调青绿的视觉线索,展示了王希孟与笔、墨、画等产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 69 题。 信信 井冈山往事井冈山往事 江子 “六妹爱鉴”。1926 年 4 月 14 日,在广州黄埔军校的一张桌子上,湖南湘阴人、时年二十一岁的炮科学员陈毅安这样写道。刚才,他还是学习射击、测图和爆破的、在训练场上不顾一切的勇士,现在,他成了柔情万种的情人。 念着自己刚刚写下的这几个字,他感到胸腔里立即充满了比珠江水还要多的爱意;他似乎看到了他的六妹,
11、坐在湖南第三师范学校某个教室里,老师叫着她的学名“李志强”;他似乎又回到了三年前他们刚刚认识的时候:她短发,双眼充满生气,率真里有一股泼辣劲。他记得他们定亲的时候是八月,中秋临近,桂花似乎格外香,那越来越圆的月亮,成了他们爱情的徽记和地老天荒的誓言。他们从此开始通信,在信中仿佛两只肆意吞食着思念的桑叶的蚕,或者是她任性,撒娇,说着傻话逗他;而他俨然一个见过世面的大哥,轻轻地训她,煞有介事地为她指点迷津。 在前一封来信里,她担心着他的专业,会让他在前线牺牲生命她说他可不要糊里糊涂地死了! “你说不要糊糊涂涂地死了,这也不错,但是为革命而死,为民众谋利益而死,是不是糊糊涂涂呢?假若是的,那中国一定
12、没有烈士,革命也永远不能成功。我为什么要到广东来呢?你是可以知道,是为革命而来的。” 他们没有如愿在当年的寒假结婚,因为他终于如愿以偿地上了战场。1926 年 8 月黄埔军校毕业的陈毅安分配到国民革命军师部,不久担任了第七连党代表。1926 年底,他成为了北伐革命军中的一员。北伐军势如破竹向北挺进。一直渴望上战场的陈毅安内心极不平静。坐在轮船上, 他恍惚觉得旧的世界就像流水, 正在哗哗地退去; 而新的力量仿佛在艄公有力的桨声中、在戎装在身的陈毅安们,可是他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忧伤,这个革命军人此刻仿佛是一名伤感的诗人。在抵达衡州的船上,他写道: 我最亲爱的: 心如刀割的我,我怕听流水澎湃的怒潮声
13、,也怕看船头晶晶似的明月,更怕听旅客中谈论青春年少的乐趣、生死别离的悲哀。唉!情魔,情魔!你把我们的革命性消磨了。我们是有阶级觉悟性的青年,担负了世界革命的重大使命,我们难道恋恋于儿女的深情吗? 一个多月前他所在的团根据党的指示, 一路从武汉到江西修水, 被收编为秋收起义第一团。起义失利后(1927 年 9 月),他随着毛泽东退到罗霄山脉中段。多日的行军打仗让他疲惫不堪。将来的路怎么走,所有人都忧心忡忡。他是党员,党性、军人的天职,以及对毛润之的信任,已经让他把自己放心地交给了他。然而来到这穷乡僻壤的罗霄山脉中段,他与他的六妹音信不通。她好吗?他们相约的婚期,何时能够兑现?他铺开了纸,经过战火
14、硝烟的洗礼,一年前的小战士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革命军人。他的信一短再短,并且不再有大量的修辞,有的只是一颗对她矢志不渝的心。他写道: 志强: 好久没有同你通信了,不知你近况如何?挂念得很!你的信我又收不到,真是糟糕极了。现在将我的近况略略地告诉你。 我天天跑路, 钱也没的用, 衣也没的穿, 但是心情非常地愉快,较之从前过优越生活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但最忧闷、最挂心、最不安心的,就是不能单独同你坐在一起,而且信都很难同你通了。这是何等的痛苦啊!尤其是不知你的病好了没有?使我心如刀割!我罪该万死!原谅之。(通信处:江西宁冈县龙头邮局第二小学刘先生转游雪卿交) 他回到了阔别
15、了五年的家乡湖南湘阴界头铺。 他终于从信笺上走出来, 出现在她的面前。是的, 他把自己当做了一封信, 一路穿越国民党军队的封堵, 邮递到她的面前。 她依然是抬头,她依然是落款,而中间有两年来不及说的话,因邮路被封而她听不到的话,他都要浓墨重彩仔仔细细地当面说给她听。 他见到她, 似乎还是五年前的样子, 短发, 圆脸。 目光生动泼辣。 只是身子骨要壮实一些。他见到她,立即感觉她就像一轮满月,照亮了他的心!她刚刚从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依然是那么纯洁、朴素。而他这个当年意气风发莽莽撞撞的少年,现在已经判若两人。他是多么瘦呀!肩胛耸立,颧骨突出,好像大病初愈的样子。仿佛是五年来他吃了天大的苦,受
16、了天大的累。只是他的目光,少了五年前的少年轻狂,变得像石头一样沉默,铁一样坚定,火焰一样热烈雄鹰一样锐利。 她又收到他的来信(1930 年 7 月)。这么些年来,她已经习惯了他用写信的方式,表达对她的思念,向她报告他的行踪、他的近况。 她看到信封上他的落款是“上海”,她心想这山里人,怎么跑到上海大城市去了呢?她拆开了信。可是,她看到信里只有两页白纸,空白的、不着一字的白纸。从前,他在信里写下那么多的字,恨不得掏出心来给她看,现在,他一个字都不愿意写了。他肯定是累了,累坏了。 她顿时肝肠寸断。她记起新婚时他随口说的,如果有一天,她收到一封没有字的信,就表示他已经牺牲了。 李志强不知道,这个一直和
17、她在信中谈恋爱的人,每天都在自己的上衣口袋里装着这封无字的、信封上写着她的姓名和地址的信。不管到哪里,他都会跟战友们交代,如果他牺牲了,就把这封信投寄出去。 (人民文学2011 年 1 月,有删改) 注:全国解放后,李志强将陈毅安写给她的五十四封信捐献给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1951 年毛泽东签发全国前十名革命烈士的荣誉证书,陈毅安被称为“共和国第九烈士”。1928 年 4 月陈毅安指挥了黄洋界保卫战, 11 月在作战中负重伤, 1929 年 3 月转移到湘阴养伤。 6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二段插叙陈毅安与李志强相识与定亲的情形,丰富文章的内容,写出恋人间的相
18、思。 B划横线句子“没有如愿”“终于如愿”对举,体现革命者在家庭与革命理想间的取舍。 C第三封信括号内通信地址有意味:陈毅安怕未婚妻担心,不想让她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D最后一段写李志强不知道的实情,表现了陈毅安随时为革命作出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7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恋人写信说“可不要糊里糊涂地死了”,写出她起初对革命的认识不足,符合人物真实性,也为后文李志强的转变做了铺垫。 B作者通过革命情侣间的信件,剖析战争与人性的交融与共振,从另一角度窥见到了那段峥嵘岁月的原貌、底色和革命者的风骨。 C陈毅安穿越敌人封堵,“把自己当成一封信”,未婚妻“依然是抬头、落款
19、”,形象化的表述为有情人终团聚增添浪漫色彩。 D本文中陈毅安的书信与林觉民与妻书有异曲同工之效:一面表达对未婚妻的至爱,一面又冲破儿女情长;既缠绵悱恻,又充满浩然正气。 8文本副标题是“井冈山往事”,本文却多记述了其它地方的往事。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谈谈你的看法。(4 分) 9作者认为散文创作没有一成之规,可以有小说的叙事,也可以有诗歌的意境。请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作者这一创作观点的。(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汉昭)帝崩于未央宫,无嗣。时武帝子独有广陵王胥,大将军
20、光与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郎有上书言:“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言合光意。即日承皇后诏,遣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迎昌邑王贺。贺,昌邑哀王之子也,在国素狂纵,动作无节。昌邑王既立,淫戏无度。太仆丞河东张敞上书谏曰:“孝昭皇帝蚤崩无嗣,大臣忧惧,选贤圣承宗庙。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倾耳拭目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辈先迁此过之大者也”王不听。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 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 今群下鼎沸, 社稷将倾, 且汉之传谥常为
21、 孝者, 以长有天下, 令宗庙血食也。 如汉家绝祀, 将军虽死, 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 今日之议,不得旋踵, 群臣后应者, 臣请剑斩之! ” 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 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皇太后车驾幸未央承明殿,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光使尽驱出昌邑群臣,置金马门外。车骑将军张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余人, 皆送廷尉诏狱。 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 光敕左右: “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名。”光令王起,拜受诏。王曰:“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光曰:“皇太后诏废,安得称天子!”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群臣随送。王西面拜曰:“愚戆,不任汉事
22、。”起就乘舆副车, 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光谢曰: “王行自绝于天,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愿王自爱,臣长不复左右。”光涕泣而去。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倾耳/拭目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辈先迁/此过之大者也/ B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倾耳拭目/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辈先迁此/过之大者也/ C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倾耳拭目/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辈先迁/此过之大者也/ D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倾耳/拭目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辈先迁此/过之大者
23、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鸿胪,朝廷掌管礼宾事务之官,掌管事务有如掌管诸侯及藩属国事务等。 B国,是王或侯的封地、食邑。范仲淹“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国”即此义。 C血食,古代用牲畜的血来祭祀,故名。此处指不能让汉朝的宗庙祭祀断绝。 D纪事本末,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史书体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刘贺德行昏乱将危及国家,霍光向群臣寻求对策,群臣都大惊失色不敢发言,因为皇帝刚即位,且废立皇帝事关国体。 B田延年在废刘贺帝位问题上,旗帜鲜明,以国家社稷为重,认为如果任由大家议论纷纷,人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惠州市 2022 年高 三一模 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1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