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2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一)试卷(一) (开卷)(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分)分) 1. 从 1974 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秦始皇陵兵马俑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工作,陆续发现的文物有步兵俑、骑兵俑、陶马、木质战车、青铜兵器、弓弩等,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 秦朝的军队构成 秦朝的作战兵器 秦朝的手工业状况 秦朝的农业发展状况 A. B. C. D. 2. 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2、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该诗描述事件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 某电影剧本叙述了 1861 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 A. 黄浦江上一艘悬挂英国国旗军舰缓缓驶入 B. 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着一家 C. 民众对清政府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感到气愤 D. 一座座西式洋房在江边矗立,码头上几个洋商在讨论生意 4. 创办于上海的万国公报对近代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由此推断( ) 18801889 年 18901899 年 190019
3、07 年 禁止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绍外国妇女(篇) 2 29 22 A. 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妇女地位 B.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日趋重视 C. 晚清政府允许知识分子言论自由 D. 在知识界的猛烈抨击下,清政府被迫革除封建陋习 5. “西人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 A. 地主阶级保守派 B. 地主阶级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6.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 康有为选择了
4、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 建立民主共和国 B. 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C.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 挽救民族危亡 7. 1919 年。 每周评论指出:“巴黎会议后,各国(列强)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尊重主权的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 世纪 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实业救国运动 C. 国民革命运动 D. 护国运动 8. 1964年 10 月 2 日晚上,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上演由三千多人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其中第二场的主题是“星
5、火燎原”。下列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舞蹈秋收起义见证了中共由城市到农村革命中心的转换过程 B. 歌曲星星之火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C. 舞蹈井冈山会师的发生地是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 歌舞打土豪分田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革命的力量源泉 9. 在古希腊有关神学的记载中,神往往具有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嫉妒心、报复心,会表现出各自的勇敢、胆怯、厚道、奸诈等行为,神也会犯错误甚至犯罪。这样的记载( ) A. 说明了古希腊神学体系的混乱 B. 旨在防止希腊走上暴君政治 C. 反映出神学中蕴含着人文精神 D. 折射出民主政治的开放包容 10. 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
6、中世纪欧洲发展历程简图,其中空白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 ) A. 拜占庭帝国灭亡 B. 许多自由城市出现 C. 大学兴起 D. 租地农场 11. 英国政治家约翰弥儿顿在 1667年创作的长诗失乐园中写道:“对最高的掌权者,发出了怒吼”,这是针对( ) A. 查理一世的暴政 B. 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C. 威廉玛丽入主英国 D. 克伦威尔独裁 12. 下图是二战中反法西联盟国实施的某重大军事行动。该军事行动的直接影响是( ) A. 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B. 使二战进入到最后的决战阶段 C. 加速了意大利法西斯的垮台 D. 使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13. 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战后资本主义
7、新变化”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欧洲走向联合,促进了经济发展 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主要特征 日本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经济迅速恢复 欧美国家普遍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增长 A. B. C. D. 14. 俄罗斯学者维克多科列梅钮科指出: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能与美国抗衡。但是,为尽可能地维护本国利益,多数国家,特别是美国以外的一些大国都支持建立国际新秩序。他意在强调( ) A. 霸权主义是威胁国际和平的主要因素 B. 美国丧失了国际关系中的优势地位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成为一种趋势 D. 世界大国之间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15. 随着交通工具的
8、变革, 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 并绘制下图形象展示, 据此可以推断 ( ) A. 科技促进了人类文化统一性 B. 科技进步带来了环境污染 C. 科技进步促进了全球化进程 D. 科技进步消除了国家界限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分,共分,共 8 分)分) 16.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与民族的强大离不开科技的进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南北朝时期杰出数学家祖冲之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 ,在唐朝时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后来传到朝鲜、日本等国。 (
9、)_ (2)1966 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极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 )_ (3)1687 年,牛顿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数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_ (4)1831 年美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发电机。 ( )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分,共 20分)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地球的面皮有限,而列强的欲望无穷。在这个情势下,亚洲人民只有三条道路可走。其一,是效法列强的或备以自教,代表是日本,以武力自救,“卖灵魂以得邦
10、国”,不是值得我们赞美的;其二,是因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代表是印度;在这丑恶的两条道路外,我们能另想出一条自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吗?这条新道路是可以找到的,但却不是容易找到的。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1924 年) (1)材料一中“丑恶的两条道路”分别指什么?为了找到一条“自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中国人做了哪些尝试? 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道路这就是结论。 摘编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 年) (2)材料二中“俄国人道路”是什么道
11、路?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为什么选择了“俄国人的道路”? (3)从各国不同道路的选择上,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的边疆治理在其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1776 年,美国就开启了领土扩张的历史;1800 年,从法国购买获得路易斯安娜;1819 年,从西班牙手中购得佛罗里达;1846 年,通过与墨西哥的战争,获得加利福尼亚等地区;1898 年经由美西战争获取夏威夷群岛,以此奠定美国当今版图的基本轮廓。随着美国国内矛盾的逐渐积累、两党政治的彼此争斗,其边疆治理暴露出诸多内在矛盾,一方面是要维系其全球霸权的“独占性”,另一方面是保障边境安全的
12、“互利性”,这种紧张关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消解。 摘编自袁剑全球化语境下西方国家边疆治理的理论资源及其实践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领土扩张的主要方式,并概括其边疆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材料二:俄国来陕甘捻乱占领了伊犁,西北边疆亮起了红灯;同时日本籍口台湾高山族问题,企图侵夺,东南海疆也鸣放起警报。李鸿章看重的是海上侵略,对付日本。左宗棠看重的是陆上侵略,讨平俄国。左的态度反映了传统中国对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恐惧心理,李的态度反映了近代中国对海盗民族动夺烧杀的防备心理,这两种心理都显示了中国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能反应。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时期影响我国边疆治理的不利
13、因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晚清政府在边疆治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边疆治理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四、活动与探究(本大题共四、活动与探究(本大题共 12 分)分) 22. 读下表,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16501950 年的世界人口变化 欧洲 北美洲 拉丁美洲 大洋洲 非洲 亚洲 总计(%) 1650 年 18.3% 0.2% 2.2 0.4% 18.3% 60.6% 100 1750 年 19.2% 0.1% 1.5% 0.3% 13.1% 65.8% 100 1850 年 22.7% 2.3% 2.8% 0.2% 8.1% 63.9% 100 1900 年 2
14、4.9% 5.1% 3.9% 0.4% 7.4% 58.3% 100 1950 年 23.0% 6.7% 6.3% 0.5% 8.8% 54.7% 100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下册) (1)根据上表,概括 16501950年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根据上表,分别指出欧洲、北美洲、非洲以及亚洲在哪两个相邻时间段内人口变化最为显著。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人口比重在不同时期出现升高或降低趋势的原因。 2022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一) (开卷)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一) (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分)分) 1. 从 1974 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秦始皇陵兵马俑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工作,陆续发现的文物有步兵俑、骑兵俑、陶马、木质战车、青铜兵器、弓弩等,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 秦朝的军队构成 秦朝的作战兵器 秦朝的手工业状况 秦朝的农业发展状况 A. B. C. D. 【1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由“步兵、骑兵、马、战车、青铜兵器”,可知与军队、作战兵器相关;由“秦始皇陵兵马俑”,可知与手工业相关。因此符合题意;B 项正确;秦朝的农业发展状况,不符合题意;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2. 广州
16、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该诗描述的事件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并结合所学知识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发生在 1841 年,这是鸦片战争时期,A 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是 1856-1860 年,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是 1894-19-895 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
17、争期间是1900-1901 年,都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3. 某电影剧本叙述了 1861 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 A. 黄浦江上一艘悬挂英国国旗的军舰缓缓驶入 B. 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着一家 C. 民众对清政府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感到气愤 D. 一座座西式洋房在江边矗立,码头上几个洋商在讨论生意 【3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 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其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因此“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着一家”,与 1895 年马关条约相关,B 项正确;ACD 项与
18、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相关,与 1861 年上海的场景相符,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 B 项。 4. 创办于上海的万国公报对近代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由此推断( ) 18801889 年 18901899 年 19001907 年 禁止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绍外国妇女(篇) 2 29 22 A. 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妇女地位 B.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日趋重视 C. 晚清政府允许知识分子言论自由 D. 在知识界的猛烈抨击下,清政府被迫革除封建陋习 【4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禁止缠
19、足” “兴女学” “绍外国妇女”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关注妇女禁止缠足、发展女学及介绍外国妇女等方面的信息,说明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B 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万国公报中近代知识分子关注妇女问题,没有涉及民国政府提高妇女地位的措施,排除 A 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知识界对妇女问题的关注,但无法得出晚清政府是否允许知识分子言论自由的结论,排除 C 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知识界对妇女问题的关注,但没有强调知识界对妇女问题关注后产生的影响,无法得出清政府被迫革除封建陋习的结论,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5. “西人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
20、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 ”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 A. 地主阶级保守派 B. 地主阶级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5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符合君主立宪制特点,属于维新派主张,C 项正确;地主阶级保守派因循守旧,不主张变革,排除 A 项;洋务派主张学器物,不主张变革政治制度,排除 B 项;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6.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
21、,张謇选择了实业” 。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 建立民主共和国 B. 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C.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 挽救民族危亡 【6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题干康有为选择了变法进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孙中山选择了革命,辛亥革命胜利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张謇选择了实业,促进民族工业发展。三个人都是以不同的斗争方式,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因此三个人的共同目标,D 项正确;ABC 都是某个人目标的描述,不是三人共同目标,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7. 1919 年。 每周评论指出: “巴黎会议后,各国(列强)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
22、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尊重主权的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实业救国运动 C. 国民革命运动 D. 护国运动 【7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下,反帝反封的国民大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通过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因此国民大革命是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人直
23、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C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开始于 1915 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 A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业救国运动开始于 19 世纪末,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护国运动是孙中山等人 1915 年掀起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运动,1916 年结束,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8. 1964年 10 月 2 日晚上,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上演由三千多人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其中第二场的主题是“星火燎原” 。下列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舞蹈秋收起义见证了中共由城市到农村革命中心的转换过程 B. 歌曲星星之火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并成为党的指
24、导思想 C. 舞蹈井冈山会师的发生地是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 歌舞打土豪分田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革命的力量源泉 【8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 星星之火反映的是 20 世纪 20 年代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45 年中共七大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 项符合题意; ACD 项都符合关于“星火燎原”的历史事实,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项。 9. 在古希腊有关神学的记载中,神往往具有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嫉妒心、报复心,会表现出各自的勇敢、胆怯、厚道、奸诈等行为,神也会犯错误甚至犯罪。这样的记载( ) A. 说明了古希腊神学体系混乱 B. 旨在防止希腊
25、走上暴君政治 C. 反映出神学中蕴含着人文精神 D. 折射出民主政治的开放包容 【9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神往往具有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嫉妒心、报复心,会表现出各自的勇敢、胆怯、厚道、奸诈等行为,神也会犯错误甚至犯罪”可知,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相似,具有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嫉妒心、报复心,这体现了古希腊神学中蕴含着的人文精神,C 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古希腊神学体系,并且无法得出“混乱”的结论,排除 A 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神学中蕴含着的人文精神, “旨在防止”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希腊神学中的人文精神,无法折射出开放包容的信息,排除
26、D项。故选 C 项。 10. 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中世纪欧洲发展历程简图,其中空白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 ) A. 拜占庭帝国灭亡 B. 许多自由城市出现 C. 大学兴起 D. 租地农场 【10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 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D 项正确;1453 年(15 世纪)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排除 A 项;西欧,到 13 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
27、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排除 B 项;12 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1. 英国政治家约翰弥儿顿在 1667年创作的长诗失乐园中写道: “对最高的掌权者,发出了怒吼” ,这是针对( ) A. 查理一世的暴政 B. 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C. 威廉玛丽入主英国 D. 克伦威尔的独裁 【11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曲折的历程,1660 年 5 月,查理二世回到英国登基,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旧王朝的复辟是一种妥协,因此题干所述时间正处于英国斯
28、图亚特王朝复辟的时期,即题干所述针对的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B 项正确;查理一世的暴政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而题干所述时间正处于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是查理二世当政,排除 A 项;威廉玛丽入主英国是在 1688 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统治的光荣革命后, 不符合题意, 排除 C 项;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后,议会宣布成立共和国,奥利弗 克伦威尔被拥立为“护国公”,并凭借军事力量在英国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于 1658 年克伦威尔去世,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2. 下图是二战中反法西联盟国实施的某重大军事行动。该军事行动的直接影响是( ) A.
29、 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B. 使二战进入到最后的决战阶段 C. 加速了意大利法西斯的垮台 D. 使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12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既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D 项正确;美国偷袭珍珠港,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排除 A 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排除 B 项;意大利法西斯垮台时间是 1943 年 7 月,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3. 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问题展
30、开讨论,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欧洲走向联合,促进了经济发展 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主要特征 日本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经济迅速恢复 欧美国家普遍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增长 A. B. C. D. 【13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二战后,欧洲国家走向联合,促进了经济发展,正确;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表述太绝对,排除;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计划,排除;二战后,欧美国家普遍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增长,正确。正确,C 项正确;错误,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14. 俄罗斯学者维克多科列梅钮科指出: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能与美国抗衡。但是,
31、为尽可能地维护本国利益,多数国家,特别是美国以外的一些大国都支持建立国际新秩序。他意在强调( ) A. 霸权主义是威胁国际和平的主要因素 B. 美国丧失了国际关系中的优势地位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成一种趋势 D. 世界大国之间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14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多数国家,特别是美国以外的一些大国都支持建立国际新秩序”可知,材料内容反映了虽然美国是超级大国, 但各国都想要建立国际新秩序, 说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成为大势所趋, C 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没有强调霸权主义的危害,霸权主义是指大国、强国、富国欺侮、压迫、支配、干涉
32、和颠覆小国、弱国、穷国,不尊重他国的独立和主权,进行强行的控制和统治,不符合题意,排除 A 项;根据材料“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能与美国抗衡”可知,美国具有超级大国的地位,没有丧失优势地位,排除 B 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国家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5. 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 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 并绘制下图形象展示, 据此可以推断 ( ) A. 科技促进了人类文化统一性 B. 科技进步带来了环境污染 C. 科技进步促进了全球化进程 D. 科技进步消除了国家界限 【15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人们的空
33、间和距离的感知都在缩小,这意味着交通工具的进步使得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即科技进步促进了全球化进程,C 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对距离和空间的感知缩小,不代表人类文化的统一性,排除 A 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科技的进步促进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没有强调其污染环境方面的影响,排除 B 项;材料内容强调了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对距离和空间的感知缩小,不代表科技进步消除了国家界限,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分,共分,共 8 分)分) 16.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与民族的强大离不
34、开科技的进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 ;错误的打“错误” ,并加以改正。 (1)南北朝时期杰出数学家祖冲之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 ,在唐朝时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后来传到朝鲜、日本等国。 ( )_ (2)1966 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极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 )_ (3)1687 年,牛顿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数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_ (4)1831 年美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发电机。 ( )_ 【16 题答案】 【答案】 (1) . 错误 . 错误: 九章
35、算术 改正: 缀术 (2) . 正确 . (3) . 错误 . 错误:数学 改正:物理学 (4) . 错误 . 错误:美国 改正:英国 【解析】 【小问 1 详解】 答案:错误。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这部书在唐朝时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学校的课本。错误: 九章算术 改正: 缀术 【小问 2 详解】 答案:正确。1966 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极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小问 3 详解】 答案:错误。1687 年,牛顿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错误:数学 改
36、正:物理学 【小问 4 详解】 答案:错误。183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发电机。错误:美国 改正:英国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分,共 20分)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地球的面皮有限,而列强的欲望无穷。在这个情势下,亚洲人民只有三条道路可走。其一,是效法列强的或备以自教,代表是日本,以武力自救, “卖灵魂以得邦国” ,不是值得我们赞美的;其二,是因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代表是印度;在这丑恶的两条道路外,我们能另想出一条自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吗?这条新道
37、路是可以找到的,但却不是容易找到的。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1924 年) (1)材料一中“丑恶的两条道路”分别指什么?为了找到一条“自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 ,中国人做了哪些尝试? 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道路这就是结论。 摘编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 年) (2)材料二中“俄国人的道路”是什么道路?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为什么选择了“俄国人的道路”? (3)从各国不同道路的选择上,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18 题答案】 【答
38、案】 (1)道路:效法列强的或备以自教,对外殖民侵略;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被沦为殖民地。尝试:掀起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制度的维新变法等。 (2)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原因: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3)启示: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借鉴西方先进的文化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问 1 详解】 道路,根据材料“是效法列强的或备以自教,代表是日本,以武力自救”可知,第一条是指效法列强的或备以自教,日本效法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进行自救;根据材料“因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代表是印度”可知,印度为代表的国家不肯学习西方而逐
39、渐沦为西方殖民地。尝试,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屈辱史,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19 世纪 60 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向西方学习其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19 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学习西方先进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等。 【小问 2 详解】 道路,根据材料“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本国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俄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原因,根据材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
40、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逐渐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促进了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小问 3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不同阶层掀起不同程度的救亡图存运动,直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无产阶级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说明各国应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在救亡图存过程中不断借鉴西方先进的文化,促进我国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说明应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文化成果。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的边疆治理在其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1776
41、 年,美国就开启了领土扩张的历史;1800 年,从法国购买获得路易斯安娜;1819 年,从西班牙手中购得佛罗里达;1846 年,通过与墨西哥的战争,获得加利福尼亚等地区;1898 年经由美西战争获取夏威夷群岛,以此奠定美国当今版图的基本轮廓。随着美国国内矛盾的逐渐积累、两党政治的彼此争斗,其边疆治理暴露出诸多内在矛盾,一方面是要维系其全球霸权的“独占性” ,另一方面是保障边境安全的“互利性” ,这种紧张关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消解。 摘编自袁剑全球化语境下西方国家边疆治理的理论资源及其实践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领土扩张的主要方式,并概括其边疆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材料二:俄国来陕甘捻乱
42、占领了伊犁,西北边疆亮起了红灯;同时日本籍口台湾高山族问题,企图侵夺,东南海疆也鸣放起警报。李鸿章看重的是海上侵略,对付日本。左宗棠看重的是陆上侵略,讨平俄国。左的态度反映了传统中国对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恐惧心理,李的态度反映了近代中国对海盗民族动夺烧杀的防备心理,这两种心理都显示了中国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能反应。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时期影响我国边疆治理的不利因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晚清政府在边疆治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边疆治理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20 题答案】 【答案】 (1)方式:购买,战争。问题:维系其全球霸权“独占性”与
43、保障边境安全的“互利性”。 (2)因素:西北边疆危机、东南海上危机同时存在。措施:清政府派左宗棠收复了新疆;1884 年设立新疆省;创建近代海军,加强海防;1885 年设立台湾省。 (3)加强对边疆的管理,统筹兼顾等。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方式:根据“从法国购买获得路易斯安娜从西班牙手中购得佛罗里达”得出购买,根据“通过与墨西哥的战争,获得加利福尼亚等地区经由美西战争获取夏威夷群岛”得出战争。问题:根据“一方面是要维系其全球霸权的独占性,另一方面是保障边境安全的互利性”,概括得出维系其全球霸权的“独占性”与保障边境安全的“互利性”。 【小问 2 详解】 因素: 根据“俄国来陕甘捻乱占
44、领了伊犁, 西北边疆亮起了红灯; 同时日本籍口台湾高山族问题, 企图侵夺,东南海疆也鸣放起警报”,分析得出西北边疆危机、东南海上危机同时存在。措施:根据所学可知,对西北边疆:清政府派左宗棠收复了新疆;1884 年设立新疆省;对东南边疆:洋务运动创建三支近代海军,加强海防;1885 年设立台湾省。 【小问 3 详解】 综合材料,可从加强对边疆管理,统筹兼顾等角度总结回答。 四、活动与探究(本大题共四、活动与探究(本大题共 12 分)分) 22. 读下表,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16501950 年的世界人口变化 欧洲 北美洲 拉丁美洲 大洋洲 非洲 亚洲 总计(%) 1650 年 18.3% 0.2
45、% 2.2 0.4% 18.3% 60.6% 100 1750 年 19.2% 0.1% 1.5% 0.3% 13.1% 65.8% 100 1850 年 22.7% 2.3% 2.8% 0.2% 8.1% 63.9% 100 1900 年 24.9% 5.1% 3.9% 0.4% 7.4% 58.3% 100 1950 年 23.0% 6.7% 6.3% 0.5% 8.8% 54.7% 100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下册) (1)根据上表,概括 16501950年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根据上表,分别指出欧洲、北美洲、非洲以及亚洲在哪两个相邻时间段内人口变化最为显著。 (3)运用所
46、学知识,分析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人口比重在不同时期出现升高或降低趋势的原因。 【22 题答案】 【答案】 (1) 特点: 各大洲之间的人口分布不平衡; 欧洲和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大; 1650 年到 1900 年,非洲人口在世界人口占比中持续下降;世界人口在 1750 到 1900 年间快速増长。 (2)在 1750 年到 1900 年,欧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人口快速增长;1650 年到 1850 年,非洲、亚洲在世界人口的比重持续下降。. (3)欧洲人口总数和所占比例增加,是因为: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为人口的增加提供了物质基础。拉丁美洲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后,黑奴
47、贸易非洲人口大量贩卖到拉丁美洲。亚洲人口所占比重在 1750 年后逐步下降,是原因:这一时期亚洲遭受欧洲的殖民侵略,战争不断政局动荡;工业化水平和医疗水平较低。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根据表格,可知 16501950 年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是,各大洲之间的人口分布不平衡;欧洲和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大;1650 年到 1900 年,非洲人口在世界人口占比中持续下降;世界人口在 1750 到 1900 年间快速増长。 【小问 2 详解】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欧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人口在 1750 年到 1900 年快速增长;1650 年到 1850 年,非洲、亚洲在世界人口的比重持续下降。. 【小问 3 详解】 根据表格内容, 可知 1650-1900 年欧洲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1750 年到 1950 年拉丁美洲人口比重不断上升,1750-1900 年亚洲人口比重呈降低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口总数和所占比例增加,是因为: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为人口的增加提供了物质基础。拉丁美洲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后,黑奴贸易非洲人口大量贩卖到拉丁美洲。亚洲人口所占比重在 1750 年后逐步下降,是原因:这一时期亚洲遭受欧洲的殖民侵略,战争不断政局动荡;工业化水平和医疗水平较低,因此亚洲人口所占比重下降。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