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抢分手册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抢分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抢分手册(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2022 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抢分手册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抢分手册 一、 “战略、国策、制度、方针、方略”类一、 “战略、国策、制度、方针、方略”类 1.我国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等。 2.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计划生育、对外开放。 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4.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2、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7.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8.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 9.多党合作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二、 “理念”类二、 “理念”类 1.生态文明。 2.绿色发展。 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 “思想”类三、 “思想”类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3、.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化新的飞跃)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四、 “根本、之路、之本”类四、 “根本、之路、之本”类 1.国家的根本法/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2.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家安全。 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 4.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6.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7.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 8.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9.强国之路:改革开放。 五、 “特征、特点”类五、 “特征、特点”类 1.法律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5、)。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 4.网上交往的特点:虚拟、平等、自主等。 5.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 6.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7.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8.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9.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大流动、大融居。 10.世界文化的特征:多样性和丰富性。 六、 “基本、基础、前提、基石”类六、 “基本、基础、前提、基石”类 1.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6、: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2.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3.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等。 5.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和其他义务。 6.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7.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
7、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8.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 10.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尤为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 和破坏都很严重。 12.我国资源环境的基本状况: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8、基本内容: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 14.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15.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6.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 (未成年特殊保护六道防线,学会根据材料辨析) 1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宪法。 18.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9.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20.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 21.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 22.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大
9、自然。 23.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24.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 25.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家安全。 26.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尊重。 27.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 七、 “关系”类七、 “关系”类 1.自由与社会规则的关系:社会规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2.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3.角色与责任的关系: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4.家风与国风的关系:家风是国风的基础,国风引导家风。 5.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10、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6.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7.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8.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9.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国家利益反映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10.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
11、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1.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八、 “最、主要、重要”类八、 “最、主要、重要”类 1.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律。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司法保护。 4.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诉讼。 5.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 6.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自由。 7.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即
12、中央人民政府。 9.我国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 10.当代中国最鲜明特色:改革开放。 11.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 12.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 13.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1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6.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7.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 18.家庭美满的重要条件: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 19.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 20.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 21.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13、商制度。 九、 “原则、原因”类九、 “原则、原因”类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民主集中制。 3.民主选举要遵循的原则:公开、公平和公正。 4.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5.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十、 “核心”类十、 “核心”类 1.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2.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3.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14、宪法。 5.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7.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8.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9.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十一、 “关键、必由”类十一、 “关键、必由”类 1.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 2.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法治。 3.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十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道德 法治 知识点 手册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3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