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青岛市 2022 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在西方, 解释学大体上说是从解释 圣经 开始的, 它经过了好几个世纪漫长的酝酿过程,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才真正成为一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这就是说,解释学成为一种“学”也有一个多世纪了。 在中国, 本来也有很长的解释经典的历史传统, 并且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对经典注释的方法。例如在汉朝多用所谓“章句”的方法注释经典,分章析句,一章一句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地详細解释。据汉书儒林传说:当时儒家的经师对五经
2、的注解,“一经之说,至百余万 言”。至魏晋注释经典的方法为之一变, 玄学家多采取简明带有思辨性的方法。 王弼释 周易系辞“言不尽意,书不尽言”,提出“得意忘言”的玄学方法,而开一代新风。 佛教传入中国后,有些佛教名词概念很难翻译,因此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如“般若”“涅槃”等等,但“音译”的名词概念如不加以解释很难懂,于是在佛经后面常常有“音义”或“音训”之类为之解释。其时并有僧人提出某些翻译的原则,如隋彦琮建“八备之说”,齐大亮立“五不翻之义”。这些有关翻译方法和原则的资源如加以利用,或亦对中国之“解释 理论有重要意义。 自魏晋以来,我国代有“类书之编纂。辞海说:“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
3、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便于寻检、证引的一种工具书。” 太平御览的“天部”列“元 气” “太初”“太极”等条,没有对“天”作专门解释,但对“元气”引用了二十几种古书作了说明。渊鉴类涵的“天部”,引用了几十种古书对“天”的解释,而对“太初”等未列 条目。对不同“类书”的编纂原则和方法加以分析研究以及从中探索对名词概念的选取和解释,能否对中国的“解释理论”的建立有一定意义? 西方 “解释学” 的发展往往是和当时西方流行的其他哲学理论结合在一起的, 中国历史 上对“经典”的解释当然和西方解释学发展的情况完全不同。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对经典的解释往往也是和当时的哲学思潮联系在一起的。 今天,
4、我们应在传承前辈学者成果的基础上, 主动借鉴西方解释学, 以便我们对今后中 国哲学的发展提倡某些可以利用的资源。最后,我必须再说一下,我的这一想法可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如果是这样, 那至少可以起一个作用, 这就是我们不必再花时间从这个方面费力气了。 (摘编自汤一介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学人第 13 期,1998 年 3 月) 材料二: 我在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一文最后说:“我的这一想法可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如果是这样,那至少可以起一个作用,这就是我们不必再花时间从这个方面费力气了。”现在我想,我这个说法也许太消极了。为此,我打算再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在中国先秦时期,已有数种对古代经
5、典注释的书,这里我们先取三种不同的注释方式作一分析。 第一种我们把它称为历史事件的解释,如左传对春秋的解释,当然还有公羊传与谷梁传,这两种对春秋的解释与左传不同,这里暂不讨论。据杨伯峻推算左传成书的时间,我们可以说左传是目前知道的最早一部对経典进行解释的书。春秋隐公元年记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对这句话有很长一段叙述注释。左传的叙述单独也可以成为一完整历史事件的叙述, 但它确确实实又是对 春秋 经文的注释。 像 左传这种对春秋的解释,对中国各种史书都有影响。 易经本来是古代作为占卜用的经典,虽然我们可以从它的卦名、卦画、對序的排列 以及卦辞、 爻辞等等中分析出某些极有价值的哲理,但我们大
6、概还不能说它已是一较为完备的哲学体系。系辞把易经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它作了整体性的哲学解释。这种对古代经典作整体性的哲学解释,对后世有颇大影响,如王弼的老子旨略是对老子所作的系统的整体性解释,周易略例则是对周易所作的系统的整体性解释。如此等等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 如果说左传对春秋是一种叙述事件型的解释,系辞对易经是一种整体性哲学的解释,那么韩非子对老子的解释则主要是一种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在韩非子的解老和喻老中,我们大体可以看到,其主要部分是为其“法、术、势 的法家思想作论证的。在韩非子的解老中大都是用法家的社会政治观点来解释老子。喻老则是更为鲜明地对老子作社会政治运用型的解释,篇中大都
7、是用历史故事说明统治者的成败、国家兴衰之故等等来解释老子。 如果我们再从先秦典籍中找其他有关解释问题”的方法,也许还可以找到若干不同的解释形式,但我认为上述三种可能对后世影响最大。 最后, 我必须再次作点说明, 本文只是想对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注释作一粗浅的梳理, 以掲示“解释问题”对当下中国文化、哲学、宗教、文学等等诸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种梳理的工作对建立“中国解释学”或有若干意义,或无甚意义,有俟贤者之批评了。 (摘编自汤一介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 年 01 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西方的解释学大致发端于对圣经的解
8、释,但起初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直到一百多年前才成为重要理论。 B.有些佛教名词概念难寻汉文对应词汇,便釆用音译法翻译,并常常在佛经后面附上注释类文字以帮助理解。 C.东西方解释学发展情况尽管完全不同,但都与当时流行的哲学思潮密不可分,且各自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 D.韩非子以“法” “术” “势”等法家思想解释老子之“道”,項是中国传统注释经典的一种重要方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章句”之法注释经典过于繁杂,研究意义不大,而对魏晋“得意忘言”注释经典的玄学之法评价较高。 B.不同“类书”编纂方式有所不同,概念选取也有差异,故对“类书”的研究可能会给中国
9、解释学的创建带来困扰。 C.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均为对春秋的解释,左传的成书年代更早一些,其叙述注释也更为精准。 D.系辞对易经的解释,老子旨略对老子的解释,丰富了经典的内涵,使之成为完备的哲学体系。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中国具有“解释经典的历史传统”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以诗书礼乐等经典教导学生,并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B.毛诗序对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注曰: “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 C.三国志有裴松之注,其注博引典籍,广增异闻,丰富了后世对三国历史的认识。 D.中唐文人唱和频繁,白居易与刘禹锡牵头的诗人群体唱和活动
10、跨度长达十九年之久。 4.高中语文提出“议论要有针对性”,写议论文既要“为时而著”,有现实针对性;又要“目中有人”,有读者意识,请据此分析材料二“议论的针对性”。(4 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呈现了汤一介先生对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探索过程,请结合材料对此作一简要分析。(6 分) (二)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看水(节选) 汪曾祺 不知不觉地,半夜过去了。水一直流得很稳,不但没有涨,反倒落了一点,那两个志子都离开水面有一寸了。小吕觉得大局仿佛已定,这一夜可以平安度过。 他开始感觉有点疲倦了。爬上小石桥头的一棵四杈糖槭树上,半躺半
11、坐下来。坐在树上就能看得见一根志子。 今天月亮真好,天上真干净,像一块大水晶。四周安静极了。远远听见大闸的水响,支渠的水温静地、生气勃勃地流着,“活活活”。小吕在心里想:“我在看”又在心里想道:“真好!” 小吕在树上坐了一阵,想起该到石桥底下一段渠上看看。这一段二里半长的渠,春天才挑过,渠岸又很结实,但是渠水要穿过兽医学校后墙的涵洞,洞口有一个铁篦子,可能会挂住一些顺水冲下来的枯枝乱草,叫水流得不畅快。小吕翻身跳下来,扛起铁铣,向桥下走去。 小吕一边走着,一边顺着渠水看过去。他看小鱼秧子抢着往水上窜;看见泥鳅翻跟斗;看见岸上一个小圆洞里有一个知了爬上来,脊背上闪着金绿色的光,翅膀还没有伸展,还
12、是湿的,软的,乳白色的。 小吕一路迤逦行来,已经到了涵洞前面。铁篦子果然壅了一堆烂柴禾。小吕使铁铣推散,再一铣一铣地捞上来,好大一堆!渣积清理了,涵洞口旋起小小的漩涡。 没什么事了。小吕顺着玉米地里一条近便的田埂,走回小石桥。 月光暗了, 月亮好像灯尽油干, 快要熄了似的。 现在大概是夜里三点钟, 大老张告诉他,这几天月亮都是这时候落。月亮落了,好像唿噜一下子掉下去。立刻,眼前一片昏黑。 小吕靠着糖槭树坐下来,头沉重起来,眼皮直往下搭拉。 忽然,他惊醒了!他觉得眼前有一道黑影子过去,他在迷糊之中异常敏锐明确地断定:狼!小吕听说过,遇见狼不能怕,不能跑;狼怕光,怕手电。他想了想,就开着手电,尾随
13、着它走。狼像一只大狗,深深地低着脑袋,搭拉着毛茸茸的挺长的尾巴。慢吞吞地,不慌不忙地, 像一个心事重重、 哀伤憔悴的人一样。 赶上去, 揍它?小吕忖了忖手里的铁铣: 算了!那可实在是很危险! 小吕在石桥顶上站了一会,又回到糖槭树下。无论如何,可不敢再睡觉了! 可他觉得身上很难受,而且,很冷。他迷迷糊糊地想:我要是会抽烟,这时候抽一支烟就好了! 好容易,天模糊亮了。 小吕看着他看过一夜的水, 水发清了, 小多了, 不到一个小时, 这渠里的水就会流完了的。果园的地大概浇完了,这点水该够用了吧? 远远看见果园的两个女工,陈素花和恽美兰来了。陈素花给他带来了两个闷得烂烂的,滚热的甜菜。她们催他赶快去睡
14、觉,说是大老张嘱咐的:叫小吕天一亮就去睡,大闸不用管了,会有人来接。 小吕喝了两碗稀饭,爬到床上,就睡着了。睡了两个钟头,醒了。他看了挂在墙上的一个马蹄表,不睡了。他向果园走去。他到果园去干什么? 似乎果园一夜之间有了一些什么重大的变化似的。 满园一片浓绿, 绿得过了量, 绿得迫人。小吕穿过葡萄丛,四边看。果园的地果然都浇了,到处都是湿湿的,一片清凉泽润、汪汪泱泱的水气直透他的脏腑。小吕挺一挺胸脯,深深地吸了两口气,舒服极了。小吕想:下回我就有经验了,可以单独地看水,顶一个大工来使了,果园就等于多了半个人。看水,没有什么。许多事都不像想象起来那么可怕 走过一棵老葡萄架下,小吕想坐一坐。一坐下,
15、就想躺下。躺下来,看着头顶的浓密的、鲜嫩清新的、半透明的绿叶。绿叶轻轻摇晃,变软,溶成一片,好像把小吕也溶到里面了。他眼皮一麻搭,不知不觉,睡着了。 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日改成 文本二: 我追随沈先生多年,受到教益很多,印象最深的是两句话。 一句是“要贴到人物来写”。 根据我的理解,有这样几层意思: 第一,沈先生曾说过,对于兵士和农民“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作者对所写的人物要具有充满人道主义的温情,要有带抒情意味的同情心。 第二,作者要用自己的心贴近人物的心,以人物哀乐为自己的哀乐。把自己和人物融为一体,语之出自自己的肺腑,也是人物的肺腑。人物的身上没有作者为了外在的目的强加于他身上的东西。 第
16、三,景物、环境,都得服从于人物,景物、环境都得具有人物的色彩,不能脱节,不能游离。一切景物、环境,声音、颜色、气味,都必须是人物所能感受到的。写景,就是写人,是写人物对于周围世界的感觉。 另外一句话是:“千万不要冷嘲。” 我在旧社会,因为生活的穷困和卑屈,对于现实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对于生活形成一种带有悲观色彩的尖刻、嘲弄玩世不恭的态度。沈先生要求的是对生活充满热情,即使在严酷的现实的面前,也不能觉得“世事一无可取,也一无可为”。沈先生在下放咸宁干校时还写信给黄永玉,说“这里的荷花真好!”。 (选自汪曾祺谈小说创作) 【注】志子:称轻重或量长短、多少的简单器具。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
17、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吕看水时认真负责,细心谨慎,不辞辛劳,还能自觉运用别人介绍的经验保护自己,最终获得了成长。 B小说开始写小吕在四杈糖槭树上“半躺半坐”说明其警惕,结尾“一坐下,就想躺下”表现其完全放松。 C“像一块大水晶”用比喻写出月色明亮,“活”用拟声词写出水流声音,视听结合,打通了感官。 D小说对陈素花、恽美兰、大老张等人物着墨不多,但仍让人充分感受到这个集体的互敬互爱,合作友善。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要贴到人物来写”,指创作时作者对笔下人物要贴近,也指所写景物、环境与人物要贴合。 B 沈先生面对严酷的现实仍认为世事有
18、可取、 有可为的乐观态度影响着汪曾祺的生活与创作。 C“人物身上没有作者为外在目的强加于他身上的东西”说明写作应把刻画人物作为最高准则。 D写景要“写出人物对于周围世界的感觉”,“绿叶把小吕也溶到里面了”实践了这一主张。 8文本一中关于狼的段描写能表现小吕怎样的特点?有什么作用?(4 分) 9文本二指出,“景物、环境都得具有人物的色彩”,即不同的景物、环境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处境、心境,请结合这一观点对文本一三段中的画线句子进行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仁宗庆历四年三月乙亥,诏天下州县立
19、学。时范仲淹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 宋祁等奏:“教不本于学校,事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则学者修饬矣。先策论,则文词者留心于治乱矣;简程式,则闳博者得以驰骋矣;问大义,则执经者不专于记诵矣。”帝从之。至是乃诏曰:“今朕建学兴善以尊大夫之行,更制革敝以尽学者之才。 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 夏四月壬子, 判国子监王拱宸等言: “汉太学千八百室,生徒三万人。唐学舍亦千二百间,今取才养士之法盛矣
20、,而国子监才二百楹,制度狭小,不足以容。”诏以锡庆院为太学,置内舍生二百人。五月壬申,帝至太学谒孔子。故事止肃揖,帝特再拜。赐直讲孙复五品服。初海陵人胡瑗为湖州教授,训人有法,科条纤悉备具,以身率先,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从之游者常数百人。时方尚词赋,湖学独立经义治事斋,以敦实学。至是,兴太学,诏下湖州取其法, 著为令式。 瑗上书请兴武学, 其略曰: “顷岁吴育已建议兴武学, 但官非其人,不久而废。今国子监直讲内梅尧臣曾注孙子,大明深义。若使尧臣等兼莅武学,每日令讲论语,使知忠孝仁义之道;讲孙、吴,使知制胜御敌之术。选有智略者二三百人教习之,则
21、一二十年之间必有成效。臣已撰成武学规矩一卷,进呈。”时议难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学校科举之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 B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 C 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 D 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
22、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策论,宋代以来试士科目之一,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 B判,唐宋两代的一种官制,多指以高位兼任低职务,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 C楹,本义为厅堂前部的柱子,在古代也常作量词,文中指房柱的计量单位。 D实学,以“实体达用”和“经世致用”为主要宗旨与内容的学说,始于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宋仁宗与众位大臣讨论办学时,范仲淹与宋祁等人的意见不一致,范仲淹多次强调兴办学校,而宋祁等则认为教育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青岛市 2022 届高三二模 语文试卷 答案
文档标签
- 届高三二模
- 语文试卷
- 青岛二模
- 2022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 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 山东省滨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2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 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临沂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东营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东营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滨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2022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东营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
- 山东省东营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