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广州市广州市 2022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20222022 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79 题。 (8 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仲,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收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2、,不敢出一言以复: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三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老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级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表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历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3、;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 分) A.或遇其叱咄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B.色愈恭,礼愈至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C.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前行,欲穷其林 D.同舍生皆被绮绣 将军身被坚执锐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余则缊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9.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
4、既表现出作者求知的渴望与诚心,又说明了“援疑质理”的求教之艰难。 B.作者以自己过去求学之艰与“今诸生”求学之便对比,意在勉励马生勤奋学习,表达对马生的期望。 C.作者“家贫”却“嗜学” ,丝不慕同学的华美衣着,因为精神生活的富足弥补了物质生活的匮乏。 D.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对太学生拥有优越学习条件却学业无成有斥责之意。 10.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问答问题。 (4 分) 优旃者,秦倡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优旃见而哀之,谓之曰: “汝欲休乎?”陛楯者皆曰: “幸甚!”优旃曰: “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 居有顷,殿上上寿呼万
5、岁。 优旃临槛大呼曰: “陛楯郎!” 郎曰: “诺!” 优旃曰: “汝虽长,何益! 幸雨立。 我虽短也,幸休居。 ” 于是,始皇使陛楯者得半相代。 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 “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 ” 始皇以故辍止。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释】倡:表演歌舞的人。陸楯者:在殿前阶下持武器警卫的武士。陛,台阶。楯,通“盾” 。半相代:指一半人值勤,一半人休息,轮番接替。苑面:种植林木、豢养食兽的地方。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始皇尝议欲大苑囿( ) 始皇以故辍止( ) (2)根据选文内容,简要概括优旃是一个怎样的人?(
6、2 分) 6(2) (4 分) 【参考答案】 7. D D.“被”同“披”,穿 A.有时/或许 B.周到/极点 C.回答/又 8(1) (2 分) 【参考答案】 (1)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和脸色略放(变)温和些。 (“填”,“挤满”,1分;句子大意正确得 1 分) 【评分标准】 “填”,“挤满”,1 分;句子大意正确得 1 分。 【评分细则补充说明】“填”,也可翻译为“站满”“填满”。 (“充满”不可以。 ) 8(2) (2 分) 【参考答案】 (2)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缊袍敞衣”指“破旧的衣服”,1 分;句子大意正确得 1
7、 分) 【评分标准】 “缊袍敞衣”指“破旧的衣服”,1 分;句子大意正确得 1 分。 9.D (“怀有斥责之意”有误,错误类型属无中生有,文中作者宋濂勉励之意力透纸背,在此并无斥责。 ) 10(1) (2 分) 【参考答案】曾经(1 分)停止(1 分) 【评分标准】 (1)答对 1 题得 1 分,答错或者未答不得分,满分为 2 分。 (2)解释里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 (3)解释里只要包含正确义项即可得分。如“尝”解释为“曾经、曾”。“辍”解释为“放弃、停止” 10(2) (2 分) 【参考答案】 (2)选文中优旃体恤卫土,表明他有同情心;巧妙阻止扩大苑囿,表明他善于进谏(能言善辩) 、诙谐幽默
8、。 (一点 1 分,写对两点得 2 分) 【评分标准】一点 1 分,写对两点得 2 分。 【评分细则补充说明】写出优游体恤卫士(关心百姓疾苦) ,表明他有同情心(怜悯心/善良) ;巧妙阻止扩大苑囿,表明他善于讲谏(能言善辩/善于劝说/有谋略/聪明、智慧/能说会道/敢于进谏/善于言辞) 、诙谐幽默。 概括形象的关键词有错别字,不得分。学生没结合材料分析,不扣分。 【评分示例】2 分答案示例 示例一: (1)善良,关爱卫士的人,从“优旃见而哀之”看出。 (2)有谋略、聪明,使“始皇使陛楯者得半相代”。 (评分说明:善良,关爱卫士 1 分,有谋略、聪明 1 分。 ) 示例二: (1) 优旃间阶下持武
9、器的武士在雨中寒冷, 就想办法让他们休息, 体现他关心他人、 善良正直; (2)优旃巧妙地让秦始皇同意武士轮值,劝阻秦始皇扩大苑囿,体现他机智、能说会道。 (评分说明:“关心他人、善良”1 分,“机智、能说会道”1 分。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20222022 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7-9 题。 (8 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10、”对曰:“小信未乎,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判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 分) A.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B.一鼓作气/而或长烟一空 C.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公将鼓之/
11、以我酌油知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肉食者谋之”写出乡人对战争漠不关心,也表现了当时平民与权贵之间的隔阂与矛盾。 B.鲁庄公作战时的急躁冒进和胜利后的提问,呼应了曹别“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说法。 C.交战之时曹刿用语短促,既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也突出了曹刿对“肉食者”的嘲讽鄙视。 D.本文借曹刿论战揭示只有取信于民,运用正确战术并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10.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4 分) 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诗。住在山中,每醉归,倚胡
12、床睡,辄令儿曹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今年自唐安别驾来摄键为,既画公像斋壁,又杂取世所传公遗诗八十馀篇刻之,以传知诗律者。不独备此邦故事,亦平生素意也。 (选自陆游渭南文集 ) 注岑嘉州:指唐代诗人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儿曹;孩子们。对子侄辈的称呼。唐安:地名,今四川崇庆县。别驾:官名,通判的别称。摄:摄官,临时代理某官。犍为:今四川乐山。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 亦平生素意也 (2)陆游“绝好岑嘉州诗”,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2 分) 7.选 A 项(鄙:见识短浅。
13、B.第一次/全;C.参与/私下;D.无义,补足音节/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 8. (1) (这)是尽了职分之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 9.选 C 项(交战时曹刿用语短促,体现战争紧张,也为下文没下悬念,并没有对统治者的嘲识鄙视。 ) 10.(1) 【词语解释】曾经;向来,一向 (2) 【文意理解】醉后要孩子们诵读岑嘉州诗。认为岑嘉州是李白、杜甫之后,唯一一个才华出众的诗人。在书斋壁上画岑嘉州像。选取当世流传的岑嘉州遗作 80 多篇刻印流传。 (1 点 1 分,写到 2 点即满分。 )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 202
14、22022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7.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往来而不绝者 B. 是日更定矣 斯是陋室 C. 上
15、下一白 一碧万顷 D. 及下船 及鲁肃过浔阳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 下列对选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岱旅居杭州,正值此地三日大雪,在万籁俱寂的夜色中乘船至湖心亭观赏雪景 B.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 ,作者是张岱,他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C.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D. 湖心亭看雪一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瘦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10.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
16、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西山匌匒,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缀发。湖中菰蒲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予信宿金山及碧云、香山;是日垮蹇而归,由青龙桥纵辔堤上。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润如滴,柳娇欲狂,顾而乐之,殆不能去。 (节选自檀园集卷八) 注释匌匒(g d ) :重叠的样子。菰(g)蒲:水生植物。信宿:连宿两夜。跨蹇(jin ) :骑着蹇驴或驽马。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折而北 顾而乐之 (2)上面文段与湖心亭看雪都记叙了作者观赏风景的过程,试分析文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710 题答案】 【答
17、案】7. D 8.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9. A 10. (1)向北 环视 (2)文段主要表达出作者沉醉于西山景色之中的潇洒自如、怡然自得的情感。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A.绝:消失断绝; B.是:指示代词,这,这样动词,是; C.一:副词,全数量词,一片; D.及:意思都是“等到”;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注意逐字对译,直译、意译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补充省略成分,关键词语的翻译等。重点词语: 余:我;焉得:哪能; 莫:不要;痴
18、:痴迷。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 B.有误,张岱是明末清初文学家; C.有误,应是侧面烘托而不是正面描写; D.有误,是“西湖”而不是“瘦西湖”; 故选 A。 【10 题详解】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句意:转而向北走。北:方位名词作动词,向北。 句意:我四处看看瞧瞧,心里感到快乐。顾:环视。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作者通过描写西山的建筑、湖泊、树木、山峰等美景,“顾而乐之,殆
19、不能去”,表达了作者对西山美景的赞美,陶醉于美景之中,怡然自得,以及依依不舍之情。 【点睛】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
20、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我)问他们的姓氏, (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第 4 题文段 从西直门出去,经过高粱桥,大约十里路,就到了元君祠。转而向北走,有大约十里河堤,路旁是很多老柳树,参差不齐交相呼应;清澈的湖水大约有数百顷,清澈见底。西山重重叠叠,与湖中的波光水影一上一下。远处可以看见功德古刹和玉泉亭榭,有朱红色的门和碧绿的琉璃瓦,绿色的树林和山峰互相呼应。湖中有点点水草,水鸟一上一下地飞翔,如同在江南的绘画之中。我连着在金山及碧云寺、香山寺待了两天,第二日就骑驴回去。由青龙桥纵行湖堤上,晚风习习,
21、湖中波光乍起,山间雾气湿润得像要滴水,柳条疯了似地摇摆,我四处看看瞧瞧,心里感到快乐,几乎不想离去。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 20222022 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卷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
22、痴似相公者。 ” 7.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往来而不绝者 B. 是日更定矣 斯是陋室 C. 上下一白 一碧万顷 D. 及下船 及鲁肃过浔阳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 下列对选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岱旅居杭州,正值此地三日大雪,在万籁俱寂的夜色中乘船至湖心亭观赏雪景。 B.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 ,作者是张岱,他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C.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 “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23、 D. 湖心亭看雪一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瘦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 【79 题答案】 【答案】7. D 8.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 “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 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迷的人啊! 9. A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A.消失断绝; B.指示代词,这,这样动词,是; C.副词,全量词,一片; D.都译为“等到” ;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
24、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余:我;焉得:哪能; 痴:痴迷;更:还。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 B.张岱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并非“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 C.“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迷的人啊) ” ,是借舟子之口,体现作者对西湖之景的痴迷,体现了作者的特立独行,属于侧面描写;并非正面描写; D.根据第一段“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可知,本文写的是杭州西湖的雪后之景;并非是瘦西湖(今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 ; 故选 A。 【点睛】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声音都消失了。这天
25、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 “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 ”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 “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迷的人啊! ” 10. 古文阅读。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广州市 2022 年中 语文 模拟 试卷 分类 汇编 文言文 阅读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3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