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含答案)
《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2 年年山东山东省省青岛青岛市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市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 一、一、积累与积累与运用运用 ( (共共 1818 分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这黛玉不看则已,看了时,也不说穿那一件衣裳,手里只拿着那两方手帕(p),呆呆的看那旧诗。看了一回,不觉得簌簌(sh ) 泪下。 B暮色渐深,雾气弥漫天地,船儿随水轻轻摇荡,脑海中繁复冗(rng)杂的思绪也随之飘然而去,只剩下潺潺(chn)的水声淌入心田。 C面对他人的恶意欺侮,缄(xin)默不语只能助长其嚣(xio)张气焰,我们应该鼓起勇气坚决抗争,成为点亮社会正义之光的燎原之火。 D安塞腰
2、鼓表演时其场面壮阔、鼓声震撼、舞姿变幻使人叹为观止;而当它戛(g)然而止时,世界又是出奇的静默,耳畔(pn)甚至还传来一声渺远的鸡鸣。 2在下列各句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1)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调整心态, 尽全力迎接中考。 (2)这是一位印度籍 画家来中国旅游时发生的事。 (3)生 字这么多,雅致的同时只能说是相当用心了。 (4)这两年,他少年时生活过的贵州山洼 繁地入梦来。 A劫 板 辟 频 B劫 版 僻 濒 C竭 板 辟 濒 D竭 版 僻 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看:青岛人不慌乱、不烦躁,心平气和、井然有序排队进
3、行核酸检测。 B只是薛蟠起初原不欲在贾府中居住,生恐姨父管束,不得自在。 C这个老教师语重心长地说:写文字不要矫揉造作,而要如行云流水,自然活泼。 D春花纵情怒放,天气晴朗清新,难得走出校园的同学们察言观色欣赏着满园春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伴随着礼炮的轰鸣,大会正式开始,团员们看着直播画面,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脸上洋溢着欢笑。 。 B2022 年 3 月 13 日,随着奥运火炬的熄灭,为北京 2022 年冬残奥会画上完满的句号。 C广东省加大岭南古籍的整理、搜集和研究力度,对继承和发扬岭南文化有重要意义。 D奥运吉祥物“冰墩墩”受到追捧的原因,是因为它萌萌的外
4、表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5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6 分) _,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十二章 ) 马作的卢飞快,_。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李清照渔家傲中的语句“_, _”以丰富的想象创 造出似梦似幻、浑茫无际的恢弘雄奇境界。 匆匆流年,不堪回首。“_,_( 木兰诗 )”;浓缩了木兰替父从征的漫长岁月。 6 “要想知道对岸的事,就得涉水渡过河”这句话的含义与下列哪一句最相( ) (2 分) A隔皮猜瓜,难知好坏 B试金以石,试人以才 C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D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7.为了更好地开展“我心目中的英雄”主题活动,学校对学生进行了“我最崇拜的人物”问卷调查。下图是开展
5、活动前后的问卷调查统计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此图的内容。 (2 分) 二二、阅读、阅读(52 分)分) (一)名著(一)名著阅读阅读(7 分)分) 8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散文在写法上往往从细小处落笔在细微的描绘中见精彩。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采用了这样的写法. B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共收入十篇文章,如藤野先生 、 阿长与 、社戏等,这些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 C 骆驼祥子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众多人物,如待人宽和的曹先生、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难产而死的虎妞、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 D美
6、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于 1936 年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采访、考察后创作了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 ,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9九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完戏剧单元后,开展了一次“我来做导演”的实践活动。请你以导演的身份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个片断,和演员们分析其中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4 分) 西游记 水浒传 (二)(二)诗歌诗歌阅读阅读( (共共 6 6 分分) ) 再泛吴江 宋王禹偁 二年为吏住江滨,重到江头照病身。 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 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晴山数点春。 张翰精灵还笑我,绿袍依旧惹埃尘。 注:再泛吴江本诗写于诗人第二次遭贬之时。张翰西晋文学
7、家,任司马府的东曹掾时,借口思念家乡的莼菜羮和烩鲈鱼,向齐王辞官,回到了老家。由此而产生了“莼鲈之思”的典故。绿袍宋制,七至九品服绿。 【读意象】 10“野鸟”“渔人”两个意象都有(1)_的特点,诗人借它们表达了(2)_之情。 (2 分) 【析技法】 11诗歌常常运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本诗尾联用张翰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4 分) (三)文言文(三)文言文阅读阅读( (共共 1212 分分)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
8、,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小石潭记 )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门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若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
9、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也,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节选自【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 【注释】娟然:美好的样子。靧(hu ) :洗脸。麦田浅鬣(li)寸许:麦苗高一寸左右。泉:汲泉水。茗:煮茶。罍(li) :端着酒杯。蹇(jin) :骑驴。曝(p)沙之鸟,呷(xi)浪之鳞: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毛羽鳞鬣:泛指一切动物。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佁然不动 佁然:静止貌 B. 偕数友出
10、东门 偕:共同,在一起 C. 柔梢披风 披:披挂 D. 风力虽尚劲 劲:强劲有力 1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潭西南而望 德高望重 不负众望 B闻水声 鸡犬相闻 耳闻目睹 C斗折蛇行 祸不单行 一目十行 D以其境过清 自以为是 以身殉职 14.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门/至满井 B.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门至满井 C.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门至满井 D.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门/至满井 15对下列语句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如鸣珮环,心乐之。 翻译:身
11、上佩带的珮环也相互碰击发出声音,我心里高兴起来。 理解:此句体现了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萧条、冷落的氛围。 B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翻译: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理解:这一段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溪岸的参差不齐。 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翻译: (潭中气氛)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而幽深。 理解: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寄情山水之“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16两段文字画线语句描写的水具有什么共同特点?试分析两段文字分别是如何体现这个特点的。 (4 分) (四)(四)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12、(共共 9 9 分分)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跩”两千年 许多本地人自小看着“芦山花灯”长大。 那时, 并不觉得芦山花灯的神奇之处, 偶尔也跟着哼几句: “奴在家,奴在家,奴在家中绣花花”后来才知道芦山花灯有一个很大的名头,说是“中国戏曲活化石”。 芦山花灯源于何时,早已无从得知。芦山庆坛是一个祈福纳吉、酬神还愿的傩戏剧种,相传庆坛为祭祀三国时蜀将姜维而起,从宋代起开始盛行,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庆坛是一种坛法事与演剧艺术相结合的傩戏剧种,后与芦山花灯混合表演,俗称“一则灯一则坛”。 看芦山花灯表演,观众无不被“花鼻子”(丑角)的奇特扮相而感到吃惊。他不但反穿皮袄,而且还斜挎
13、半边膀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反穿皮袄是羌族人的习俗,斜挎半边膀子的是藏族同胞的穿着。而表演者的唱词和念白又是地道的汉语,一个地方戏曲竟然有三种民族风情,这就不得不引起人的遐思,融合了如此多民族元素的芦山花灯,是否有着更久远的渊源与传承? 芦山花灯自然属里山多坡多,交通极为不便,打着灯笼、火把走很远的山路赶来看“跩”花灯。于是,台上台下“一堂歌舞一堂星,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 芦山花灯一“跩”就是 2000 年。时至今日,芦山花灯在保留了传统元素的同时,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着。令人高兴的是,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打破了传统花灯演员只能是男性的限制,让“幺妹子”变成了真正的
14、幺妹子,男女老少皆宜;从芦山花灯的基本舞步中提炼而成“集体跩花灯”,更是把古老的艺术变成了大众艺术。“集体跩花灯”看上去步履轻盈、姿态优美,配上极具地方特色的花灯曲调,群众的可参与性相当强,类似于藏家锅庄,既是文化活动,也是健身活动,易于向大众推广普及。 (摘自天府广记 ,有删改) 乙 强化制度保障 发展戏曲文化 中国人对戏曲的认知,往往是从幼年开始,大多与受上代人的影响有关。传统生活中的广场、庙会、节庆,现代生活中的剧场、电视、娱乐,都成为戏曲驻足心灵的起点,犹如一粒种子的开枝散叶、生花结果,伴随着人的成长与老去,最终戏曲成了生活不能缺少的内容,成了中国人的生活趣味、审美形式,也成了中国人的
15、生命礼仪、集体记忆。 然而,文艺市场化与大众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使得传统戏曲的观众逐渐流失。在当代新观念、新审美、新娱乐的映照下,传统戏曲面临着生存困境与文化误解。 不可否认的是,新一代青年人对传统戏曲缺乏足够理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们的文化教育中戏曲文化教育的缺失,来自他们的现代生活方式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这种基于生活转型而出现的艺术认知落差,让偏见与误解相沿已久,直接造成了文化传承中对戏曲的不自信。戏曲职业队伍的不稳定,特别是戏曲人才难以为继;戏曲受众群体的边缘化,特别是青年观众的渐行渐远,都成为戏曲发展不断趋于颓势的形象说明。 随着 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
16、干政策 ,我国戏曲传承发展逐渐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戏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对戏曲文化各领域的扶持与提升,共同推进戏曲文化空间的整体营造,显示出当代中国社会对于建设新型戏曲文化生态的积极努力。对戏曲文化生态的修复与重建,既回应了变化中的时代审美对于戏曲艺术的新诉求,也回应了发展着的中国社会对于戏曲文化的新要求。 (摘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 17甲文侧重说明,乙文侧重议论,两篇文章的首段和结尾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3分) 18对于戏曲文化的发展,传统戏曲文化与当代人新观念、新审美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应该如何解决?请结合两文内容,提出你的建议。 (3
17、分) 19如果要将两篇文章放入同一个图书栏目中,它们适合被放入下面哪一个栏目?请你做出选择并简述理由。 (3 分) A非遗历史 B非遗文化 C非遗传承 (五)现代文(五)现代文阅读阅读(18 分)分) 应 聘 李桂芳 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 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东省 青岛市 中考 语文 考前 最后 一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3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