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名校联考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名校联考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名校联考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温州市名校联考名校联考 20202021 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带着诗文去旅行(18 分) 在做旅行攻略时,小语发现古诗文涉及的地名很有意味,决定展开探究。 任务一 绘制诗文地图 1.默写古诗文名句。(8 分) o 任务二探究诗中地名 赠少年 【唐】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选自全唐诗) 【注释】化用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诗句,原诗写湘君等待湘夫人而不至。化用淮阴市井笑韩信的典故。韩信年少未得志时,曾受辱胯下,贻笑于准阴一市。而后征战沙场,成为西汉统帅。 1. 绘制诗文
2、地图时,小语发现许多古代地名演变为诗意之地名,化为典故。本诗中,诗人借用洞庭波淮阴市两个典故,分别有何用意?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4 分) 任务三撰写探究感悟 3.根据要求完成感悟。(6 分) 孔子说_,_。古人最喜在山水中寻得一种悦乐,沉淀生命思考。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一代代精神(f)裕、内心充实的文人们,用诗文、情怀、志趣浸润这方土地,(f)_予土地以深层意义,(yn)_育出土地独特的文化底(yn)_。 (1)根据语境,在处,填写论语名句。 (2)根据拼音,在-处,写出相应的汉字。 诗意情趣(44 分) (1)叹息+痛恨:可怜无定河边骨,_。 (陈陶陇西行(其二)
3、) (2)忧民+愿景: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磅礴+壮阔: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渺茫+深远: 其岸势犬牙参互, _。 (柳宗元小石潭记) (5)淡泊+超脱:_,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惋惜+批判:江东子弟多才俊,_! (杜牧题乌江亭) 二、跟着名家去看山(26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4-6 题。(14 分) 雪山 马叙 从林芝到拉萨,从拉萨到那木错,八百公里的路上,一路上,不断地有雪山出现。它们远远地出现在视线之中。 车中,人们嘈杂地谈论或惊呼着关于雪山的话语: “雪山离我们多远?” “看到的是什么山?” “它真白。” “我要上
4、去抓把雪玩玩。” “前面拐弯过去还能看得到雪山么?” “看!看!又是雪山!” “雪山!雪山!” 车中的人真的是很兴奋,看到了真实的雪山,对他们而言,到西藏看到了雪山就完成了想象中的一半的任务。 南迦巴瓦峰是我的这次西藏之行中遇到的第一座雪山。 南迦巴瓦峰是这么的远,几乎是一座形而上的雪山,而车上的人对雪山的议论是形而下的,她们想以手抓山顶上的积雪,想在雪山顶上留个影,想回家后在照片里欣赏雪山背景中的自己的影像。然后,说,你看,雪山!在直白村,再向南迦巴瓦峰眺望时,雪峰已经重新隐没在浓密的云雾之中。我的视线在这时是凝滞的。高高的南迦巴瓦峰,它抬起的是我的不真实的想象。我更愿意多次重复地描述它:远
5、的,不真实的,难得一见的,形而上的,有着天堂气息的南迦巴瓦峰。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是绝对的,南迦巴瓦是绝对的,大昭寺是绝对的,布达拉宫是绝对的。当我处于它们的底下或远处时,这种感觉尤其强烈。在去往巴松错的路上,人们再次看到了雪山。夏日的雪山在阳光下的闪耀令很多人着迷。那么高,那么遥不可及。它的白色是那么的虚幻。它的尖顶是那么的宁静。在巴松错,我从湖水中接通对雪山的想象。巴松错的湖水来自远方雪山的融雪。当雪山之水进入巴松错时,仍然保持着虚幻的品质。我注意巴松错原木联接的浮桥,它一半浸在湖水之中,起伏的浮动,拉伸的粗大钢索、铁链与湖水的对映,湖心岛的孤寂,已经废弃的水葬台,这一切,都加强着巴松错湖
6、水的虚幻感觉,这虚幻的前提是它的源头是冰冷的雪山之水。 到拉萨之后,再往那木错去,二百五十公里的路上,念青唐古拉山主峰的雪山在开阔的青藏公路上能够远远地看到。 雪山还是那么的远。 在人们下车对着雪山拍照的时候,远远地走来子一个藏族男孩。他向着我们走来。旷野上就这一个孩子,我们的视线内看不到他的父母。他的背后是念青唐古拉山雪峰。他向我走近,向我说了一句藏语。在 他张口的时候我俯下身去,我听到了他的这句话,却听不懂他这句话。这近乎是一句秘语。后来我们中间有人给了孩子一元钱。很快地,这个男孩回转身走了。看着他渐渐走远的背影,这个旷野上孤单的男孩像遥远的雪峰一样给我一种虚幻不真实的感觉,因为这个男孩离
7、世俗太远太远。在这时,在雪山与男孩之间,我更倾向于这个旷野中的男孩。若干年后,他会是一个什么的藏族小伙?再若干年后,他的中年晚年,以渐渐老去的方式,会继续安静地置于这里空旷的时间深处么?而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雪峰始终以近乎静止的形式见证了这里的一代又一代藏民的悄无声息的更替与延续。回到了眼前的事物,公路,车辆,游客,对它们,我仍然感到有着巨大的未知。这未知从藏北高原远方的雪山延伸开来,一直到延伸到了眼前的最切近的事物。使得我对鼻尖下的事物无法正确确认。 在那木错,念青唐古拉山雪峰退得更加渺远,它在辽阔的那木错湖的尽头。在下午时分,站在那木错的东边往西南边眺望, 念青唐古拉山上空云层翻滚,原在视线
8、尽头的雪峰此时隐没在云雾之中。在那一边,暴雨即将来临。在这一边,阳光明媚。湖尽头气候的巨大变化隐去了念青唐古拉山的细枝末节。剩下的是:云,雨,湖,山脉,草原。我仍然眺望雪峰,尽管此时不可能再看得见雪峰。翻滚的云雾和雪峰,正在把一种巨大的未知扩展开来。我在这边的明亮之中,心里却充满了虚空与阴霾。这阴霾来自内心黑暗,来自雪山的对比。返回的拉萨路上再次翻越那根拉山口。这时的那根拉已经覆上了一层薄薄的雪层。当高原短暂的夏季消去,这里将又会是绵延的白雪世界。这次,一车的人都很平静,我想,这是他们看过了南迦巴瓦峰看过了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峰原因。而雪山则把更远的宁静晴日雪峰的宁静,存放在未知的空间中。 (选自
9、在雷神中停顿,有删减) 【注释】形而上是指超越于形象之外,或说不具有形象。形而下指有形的事物。 4.梳理游踪,探究发现。(4 分) (1)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将路线图补充完整。(2 分) (2)作者为什么说雪山是形而上的?借助路线图,简要回答。(2 分) 5.你认为这个藏族男孩若干年后,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藏族小伙?结合本文内容,简述理由。(4 分) 6.个人化的体验与思考,才是游记的灵魂。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结合雪山与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两篇游记,加以阐述。(6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7-9 题。(12 分) 游浮山记 【清】戴名世 浮山去县治一百里,其奇怪名天下,而县之罕有至焉。盖以其
10、远且僻,车船辄穷日而至,以故游者弃之,类怅望不能至。其至者又多因他事过其下,偶一登览遂去,莫能尽其奇也。而负郭道旁之山无可观者,而相率游者甚众。呜呼,以远且僻而其奇不得售焉;其售者又止如此,岂非其地使然哉! 余尝闻浮山之胜,欣然慕之,自以生此邦,有终焉之意。辛酉之秋,与二三子者浮舟出江滨经浮山之麓,私心独喜,庶陟而浮焉,以娱吾志。二三子者不可,曰:“去!去!及风之迅也!”先是余在舟中望见之,高不一里,广袤不二三里,若无奇焉。而其中岩壑秀丽,盖已工绝。夫以远且僻不得售其奇,而其奇又隈藏含蓄如此,此其所以至之少也。 (选自戴名世集,有删减) 【注释】出自柳宗元永州八证记 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章为
11、小丘美好奇特却被主人抛弃,明写小丘遭遇,暗含着作者自身的贬谪遭遇。庶但愿。限藏(wi cng) 曲折隐藏。 7.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 分) 方法 加点词 参考 解释 课内迁移法 (1)其奇怪名天下 不独子其子 名词用作动词大道之行也 (2)车船辄穷日而至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字源推测法 (3)庶陟(zh)而浮 左边阜,意为台阶或山丘; 右边两个止,是一前一后两只脚。 查阅字典法 (4)盖已工绝 绝 断,断绝 极,非常 超越,越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填序号) 8.浮山岩壑秀丽,但罕有至焉的原因是什么?联系文本简要回答。(3 分) 9.阅读此文时,小语对文中画线处议论句所在位置,产
12、生困惑。请结合游浮山记和马说从写作目的和表达需要两个角度,帮她解惑。(5 分) 三、经典人生(7 分) 10.小语要在公众号上推送名著人物奋斗史系列推文。根据推送人物判断,下列推文标题恰切的一项是(_)(3 分) A. 马说中,作者在文末发出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而游浮山记一文为什么在开头就发出鸣呼,以远且僻而其奇不得售焉;其售者又止如此,岂非其地使然哉!的感叹呢? 理性思索(23 分) 推文标题一平凡人的奋斗史 推送人物孙少安 苏菲 B. C. 11.小语最近想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但父母因担心占据学习时间而不同意,这令小语很苦恼。你认为借助以下哪本名著的内容,可以帮她调节
13、负面情绪?请你任选一本名著,参考阅读笔记,结合阅读体会,进行阐述。(4 分) 四、童话真相(16 分) 童话打假衔着树枝飞越太平洋的鸟 上小学三年级的弟弟正在阅读一本童话故事书。小语发现书中衔着树枝飞越太平洋的鸟一文,不符合基本科学真相。于是她搜集材料,准备写一篇说明文向弟弟说明白其中事理。 材料一:衔着树枝飞越太平洋的鸟故事内容 有一只衔枝鸟想飞越太平洋。这一天,这只鸟在地上含了一长树枝就向太平洋飞去了。在旅途中,那树枝起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累了,把树枝扔进水里,站在上面休息;饿了,把树枝扔进水里,站在上面捉鱼吃,最终它成功飞越了太平洋。真正的强者能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机会,就像飞越太平洋
14、的小鸟,仅仅依靠一小截树枝就能立足,飞翔,成就自己的事业! -选自睡前故事,有删减 材料二 鸟儿的飞行能力 需要飞越太平洋的鸟儿已经具备了完善的飞行能力。 对一些远洋海鸟来说, 飞越大洋不在话下。 如信天翁, 可以利用海浪起伏带动的气流毫不费力地滑行,累了就漂在海面睡大觉,反正羽毛是防水的。 【A】2007 年 9 月,二只代号 E7 的斑尾塍鹬(Limosa lapponica)用了 8.2 天的时间斜跨太平洋,不吃不喝不睡觉,连续不停地飞了 11587 公里,从美国阿拉斯加直达新西兰,创造了鸟类不间断飞行的最长纪录,代价则是体重减半。 推文标题二残疾不残缺 推送人物 贝多芬 保尔 推文标题
15、三矛盾中突围 终见曙光 推送人物 托尔斯泰 米开朗琪罗 【B】2020 年,一只代号,4BBRW 的斑尾塍鹬再次刷新记录,自 9 月 16 日从阿拉斯加起飞后,途中遭遇了大风,11 天后才降落在新西兰,整整飞行了 12200 公里。 这种鸟的标准体重在 190400 克之间, 身体像喷气式战斗机, 有着长而尖的翅膀, 飞行起来轻盈快速。这只雄乌身上被安装了 5 克重的卫星标签,用来进行 GPS 追踪。它在这趟跨越南北半球的旅程中,飞行速度最大可达每小时 89 千米。它飞跃过了浩瀚的甚少有落脚点的太平洋;而且,虽然不能确定,但研究者认为它应该也没怎么睡觉,因为飞行途中的大部分时间它都在扑腾翅膀。
16、 这些斑尾塍鹬会在每年 3 月返回北半球。 -节选自网易科技科学探索 材料三多大木头能载动一只鸟? 如果你想让一块木头能载动一只鸟,那么需要符合如下条件 木头产生的浮力(木头本身的重力岛的重力)。 为了能让木头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假设木头恰好被完全踩到水面以下。那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木头的体积(水的密度-木头的密度)=鸟的质量。 根据海水的密度约为 1000 千克/立方米,而木头的密度在 400-750 千克/立方米之间,我们权且当这个鸟很聪明,找了比较轻的一种,木头的密度按 500 千克/立方米算。 可得出; 鸟的质量/木头的体积=500 千克/立方米。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的结论: 如果鸟
17、是 1 千克重,那么,木头的体积=1/500 立方米=0.002 立方米=2 立方分米。 所以结果显而易见了。 一-节选自百度文库 材料四 鸟类的迁徙路线 全球鸟类迁徙路线已知有八条,有两条迁徙路线上的鸟可能飞越太平洋。其中北极燕鸣迁徙路线从北极洲到南极圈,可以穿越太平洋。从其北部的繁殖区南迁至南极洲附近的海洋,之后再北迁回繁殖区,全部行程达 40000 多公里,这是已知的动物中迁徙路线最长的鸟类。就目前没有记录表明北极燕鸥在太平洋上飞行的时候嘴里是衔着一根树枝的。 -节选自维基百科 【构思】 12.如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将事理说明白?小语邀请你一起探讨。(6 分) (1)联系材料,帮小语补全思
18、维导图。(3 分) 真的存在 “衔着树枝飞越太平洋的鸟”吗? 思考一:真的有飞越太平洋的鸟吗? 思考二: 鸟儿可以依靠自己飞越吗? 思考三:“不需要”不代表“不可能”。那么,鸟儿有可能衔着树枝飞吗? _ 材料四: 有两条飞越太平洋的鸟类迁徙路线,但没记录到有衔树飞越。 结论:有些鸟儿是要飞越太平洋。 材料二:飞越太平洋的鸟儿有两种可能:_ 结论:有些鸟儿有能力飞跃太平洋。 材料三: 根据浮力等科学知识计算出鸟儿与树枝的重力关系。 结论:_ (2)说明文的主要部分,小语打算按上图“思考一”至“思考三”的逻辑安排说明顺序,但小 文认为按照“迁徙路线一浮力原理一飞越能力”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更合理。你
19、赞同谁的看 法?结合相应材料,参考“提示”,阐述理由。(3 分) 提示 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一方面需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以及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来决定,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读者对说对象的认识规律来安排。 【撰写】 13. 在撰写说明文时,小语遇到了问题。请下表中任选一个“问题”,帮她解决。(4 分) 问题 具体要求 问题一 小语想要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有些鸟儿能力飞越太平洋”。材料二中【A】 【B】两个实例,哪个作为例子更合适?结相应材料,加以分析。 问题二 小语发现材料三画横线处的结论过于深奥弟弟无法理解可以运用哪种说明方法使其变得浅显易懂?结合相应材料,说明理由。 【评论】 14. 小语将撰写的
20、文章发到了朋友圈,引发了讨论。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给下面这位网友回复。(6 分) 五、智慧生长 15.根据要求作文。(30 分) 一粒种子可以扎进肥沃的土地,也会流落到墙角的缝隙,还会播在人的心里而生长则是另一回事了。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评论区】 上叶:童话带给孩子的刻板印象:猴子主是吃桃子,兔子主食是吃胡萝卜其实,它们是吃草、树叶之类的。三年级的小学还是建议阅读沙乡年鉴这类书好。 任务一:请你在学校“青春成长礼”上做一次演讲,撰写演讲稿。 任务二: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则成长故事,与同学分享。 【写作要求】 任选一个任务,明确写作目的,依据文体行构思,表达自己的思考。 题目自拟,
21、不少于 600 字,不得套写,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温州市名校联考名校联考 20202021 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带着诗文去旅行(18 分) 在做旅行攻略时,小语发现古诗文涉及的地名很有意味,决定展开探究。 任务一 绘制诗文地图 1. 默写古诗文名句。(8 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犹是春闺梦里人(注意“闺”的书写) (2)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2、(注意“俱”的书写) (3)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4)不可知其源(注意“源”的书写) (5)山光悦鸟性 (6)卷土重来未可知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o 任务二探究诗中地名 赠少年 【唐】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选自全唐诗) 诗意情趣(44 分) (7)叹息+痛恨:可怜无定河边骨,_。 (陈陶陇西行(其二)) (8)忧民+愿景:_,
23、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磅礴+壮阔: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0)渺茫+深远:其岸势犬牙参互,_。 (柳宗元小石潭记) (11)淡泊+超脱:_,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惋惜+批判:江东子弟多才俊,_! (杜牧题乌江亭) 【注释】化用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诗句,原诗写湘君等待湘夫人而不至。化用淮阴市井笑韩信的典故。韩信年少未得志时,曾受辱胯下,贻笑于准阴一市。而后征战沙场,成为西汉统帅。 2.绘制诗文地图时,小语发现许多古代地名演变为诗意之地名,化为典故。本诗中,诗人借用洞庭波淮阴市两个典故,分别有何用意?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24、4 分) 【分析】这首诗善于用典寄托怀抱,且不着痕迹,自然地与写景叙事融为一体,因景见情,含蓄隽永。暗用韩信故事来自述怀抱之后,便引出“月照高楼一曲歌”的壮志豪情。“月照高楼”明写分别地点,是景语,也是情语。四个字点染了高歌而别的背景,展现着一种壮丽明朗的景色。它不同于“月上柳梢”的缠绵,也有别于“晓风残月”的悲凉,而是和慷慨高歌的情调相吻合,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豪气。这正是诗人壮志情怀的写照。诗贵有真情。温庭筠多纤丽藻饰之作,而此篇却以峻拔爽朗的面目独标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解答】本题考查诗歌中用典的作用。“秋风叶下洞庭波”,是化用楚辞“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描绘南方萧索的秋色
25、,借以渲染“客恨”,并非实指。诗的前半融情入景,“客恨”的含意还比较含蓄。后半借酒消愁,意思就显露得多了。“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淮阴市”,固然点出话别地点,但主要用意还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胸中的块垒。这里是暗用淮阴侯韩信的故事。韩信年少未得志时,曾乞食漂母,受辱胯下,贻笑于淮阴一市。而后来却征战沙场,成为西汉百万军中的统帅。温庭筠也是才华出众,素有大志,但因其恃才傲物,终不为世用,只落得身世飘零,颇似少年韩信。故“酒酣夜别淮阴市”句,正寓有以韩信的襟抱期待自己,向昨天的耻辱告别之意。所以最后在高楼对明月,他和少年知音放歌一曲,以壮志共勉,正表达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怀。 答案: “洞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温州市 名校 联考 2020 2021 学年 年级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