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厦门市厦门市 2022 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种子主权包含种子保育和普惠使用的权利。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种子选育推广的主力,而近百年的农业现代化,使市场力量成为主导力量。但如果没有农民的参与,种子主权就将失去社会基础。另外,种子是农业与食物体系构建与发展的基础,与空气、阳光、水等农业必须的要素一样,种子不是任何人或任何国家的创造物,而是源于自然的馈赠。因此,人类需要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而非基于商业经济,来实现对种子主
2、权的普惠分配。 种子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密切联系, 对跨国粮商和资本集团更普遍直接投资于种子研发并从中获利的模式构成了天然障碍,第一个障碍是自然环境和生态过程的不确定性。气候、土地等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物的生长节奏,但不易控制。第一个障碍是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存在差异,这违背了资本为了逐利而快速流通的本质。为此,资本主导的商业化食物体系以改造种子为切入口,通过加快甚至规避农业生产的自然过程,减少自然不可控因素对资本获益所产生的破坏。资本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必然遵循产量、产值最大化的逻辑,强调单一种检与强制推广。通过专业化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结合,包括转基因育种等,商业化食物体系
3、的确能实现对种子主权的改造。 跨国粮商也将原本属于农民和主权国家的权益转移到自己手中,攫取了巨大专利垄断利润。 笔者曾在 2018 年对巴西的多家农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在跨国粮商经营、规模扩大、种子技术垄断的合力作用下,哪怕是当地的大农场合作社,若不使用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种子,不追随这种模式,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就连巴西政府在跨国集团面前也缺少话语权,他们不得不通过改变国内税制,甚至让渡国家在某些关键资源或基础设施的发展权益,来迎合跨国粮商的垄断经营。 可见,种子主权的抗争对象,是一整套资本控制的过度商业化的育种体系。种子研发不能排斥,甚至应当鼓励传统育种和农民自留种,且应当避免这一权利被转基因
4、、杂交育种等专利权剥夺和侵蚀。 (摘编自周立新粮食安全观下种子主权发展路径探析) 材料二: 清明一过,73 岁的山西翼城老农刘怀智从墙上取下一袋昣珠玉米“老种子”,又要开始播种了。产量不高,格外“娇气”,这把不起眼的小粒玉米;整个翼城只有他家还在种,却让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科研人员如获至宝。 “这是一个珍贵的地方品种,至少有 100 年历史。经过鉴定,爆米花率达到 99以上,粒粒都能爆开, 品相优于当前主流品种, 极具开发价值, 能够保留下来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 如今,这把濒临消失的种子有了安全的家。2021 年 9 月,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在中国农业科
5、学院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作为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国家级种质库这里可以收藏各类珍贵的农作物种子等品种资源 150 万份,贮藏寿命最长可达 50 年,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资源,堪称种子的 “诺亚方舟”。 小小种子,为什么要精心保护?1954 年,孢囊线虫病使美国大豆产业遭遇毁灭性打击,该国科学家从种质资源库中 “翻箱倒柜”,找到了 20 世纪初从中国收集到的独特品种北京小黑豆,正是利用其中特有的抗病基因,最终培育出的大豆新品种才令产业得以复苏。 高产、抗病、抗旱、耐盐碱多种多样的农作物种子蕴含着巨量的遗传基因,成为培育农作物新种的坚实“素材库”。然而,许多像珍珠玉米这样的品种正在加速消
6、失,种质资源库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已保存种质资源总量突破 52 万份,位居世界第二。而其中约 28 万份资源已经在野外、农业生产上消失或绝种,库中所藏,已是“绝版”。 在钱前看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国重器,是作物种质资源的“人才库”,也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弹药库”。依靠这些珍贵的种质资源,科学家们正通过杂交、分子设计等手段,将优异的农作物基因结合在一起,最终育出突破性的新品种,让中国人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 (摘编自杨舒种子方舟: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材料三: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生物技术的应用使生物育种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当前
7、,国外种业已进入育种 4.0 时代,正迎来以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 而我国尚处于以杂交选育为主的育种 2.0 时代向以转基因育种为主的育种 3.0 时代过渡的阶段。 不过, 在被称为农业领域 5G 技术的基因编辑育种方面, 我国已取得一系列成果,成功构建了水稻、玉米、小麦等基因编辑系统,培育出了高油酸大豆、香味玉米、低镉水稻、抗病小麦等新品种, 特别是 Casl2i、 Casl2j 这两项中国自己的新型编辑工具取得了创新突破,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摘编自黄耀辉、孙眉、林敏等人的文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种子是
8、农业与食物体系构建与发展的基础,是基本的自然资源,所有人都应该享有种子普惠使用的权利。 B.跨国粮商运用各类育种技术改造种子,并强调单一种植与强制推广,从而提高资本逐利效率,攫取利润。 C.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既能保护种质资源,也为培育农作物新种提供素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大国重器。 D.我国在基因编辑育种的相关技术上取得创新突破,培育了一系列农作物新种 已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巴西政府和农民丧失了种子主权,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已经失去了保障。 B.我国应当鼓励传统育种和农民自留种,以免种业走上以市场为主导的商业化道路。 C.许多种子
9、品种正在加速消失,这与资本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和技术垄断有密坊关系 D.大力研发转基因育种技术是我国快速提升种业竞争力,实现弯道超车的首选路径,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牢牢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B.工业化的农业模式使菲律宾水稻品种由 4000 个减少到 80 年代中期的 3-5 个。 C.有民间团队在我国西南边陲找回许多农作物老品种,请村民参与选育与种植。 D.单一种植和化肥催产不但降低作物的防灾能办也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实例,但表述特点和效果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
10、分) 5.有人认为,在国家高度重视粮食自主供给的背景下,我们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分子育种技术上。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理性看待这种观点。(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丽江的荒 于坚 云南丽江的迷人之处在于,它依然是一个经常会遇到荒原的地方。高山、湖泊、荒原都是一种东西, 都是荒凉的东西,但人们仰止高山、爱护湖泊,对荒原则仅视为“荒”,以为无用,视而不见。其实荒是一种最有力量的东西,世界在开始的时候,是它的荒最强烈地给人关于原初、关于永恒、关于存在的启示。 从大研镇出来, 世界变成低垂的天空和金黄色的田野, 渐渐出现荒草、 乱石和飞
11、沙。 荒原,一直延伸到玉龙雪山底下,那不朽的山峰就从那里拔地而起。 十多年前我曾在这荒原上走,远古地质运动带来了碎石、白沙、紫红的荆棘,无数虫子跑来跑去,地气蒸腾,一群闹哄哄的蚊子萦绕头顶,一只马蜂在我的脖子上叮了一下。荒原中间是一条灰白色的用碎石和黄沙铺成的公路,笔直地一直延伸进蓝色的天空。一辆卡车驶过,这公路就如同雾一样飘起来, 那感觉真像是在电影中的美国西部。 天空雄伟荒凉, 大地原始辽阔,我一直走到玉龙雪山荒凉的南坡下,有一瞬间,我幻觉纳西人的王正率领着他的民族从那荒原上走来,黄金、玉石、兽皮、巫师、美丽的女人和孩子。那山坡上到处是黑色的石头,神的手把它们塑造成令人感动的形态。蝗虫在蹦
12、跳,无数黄色的小花开着,乌鸦停在风中,马匹在张望大地. 那时我还年轻,望着这样的大地和山峰,我坚信着永恒。现在这一切正在消失,我对永恒的坚信已经动摇,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东西,正在把大地的真相遮蔽起来,把“荒”遮蔽起来,正在使荒原出现塑料、玻璃、水泥和钢筋. 1922 年 5 月 9 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特约撰稿人约瑟夫、洛兑第一次看见了玉龙雪山。这个探险家、测量员和资料收集员,他的箱子里全是那些叫作工具的东西,甚至包括一套用来拔牙的外科器械。这些东西在丽江闻所未闻。那时候大地是一个遍布神灵的大地,河流有河流的神,山有山的神,水洼有水洼的神,一棵树有一棵树的神万物有灵,与人共享大地。 但洛克那被
13、科学改造过的眼睛根本看不到遍布大地的神,他看见的只是令他欣喜若狂的植物标本。玉龙雪山朴素地欢迎他,他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人们并不想知道他采集那些草叶干什么,那是大地生长的,多的是。他那部著名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全是各种数据、名称、海拔高度和气候的干巴巴的考察报告,读起来枯燥乏味。这就是洛克看见的丽江一个巨大的标本。 但最终, 他被另一个丽江所征服, 那是东巴民族心中的丽江: 古老、 诗意、 遍布神灵。洛克后来对采集植物标本感到厌倦, 他着迷地崇拜起东巴文化, 编写 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 ,收集研究东巴经,他已经感受到东巴文化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洛克最后在夏威夷的一张钢丝床上去世,梦魂牵绕的是玉龙雪
14、山,他像诗人那样,梦想着“躺在玉龙雪山的杜鹃花丛中”死去。 这也是美国诗人庞德的梦, 此人从未到过中国, 但丽江却出现在他著名的诗篇 比萨诗章中,是洛克为他提供了丽江的知识,使庞德得以扩张了他的诗歌版图:“雄踞丽江的是青翠映衬皓白的雪山, 洛克的世界为我们挽住多少记忆工业时代的诗人只能依靠探险家从遥远的东方带来的一点粗糙抽象的知识,帮助他复苏关于“荒”的记忆。 洛克昔日住过的雪松村依然如故,玉湖依然清澈无比,像一块碧玉,戴在玉龙雪山的一个手指上。我沿着湖走一圈,听见鱼在水面扑腾的声音,这湖有一种神秘感,水碧得令人生畏。玉湖后面的悬崖上有个洞,知道的人说,那是从前东巴人举行灵魂移交仪式的地方。我
15、经过的时候,看了看,里面空空的,地上尽是灰土。洞外的绝壁岩石之间长着许多黑黝黝的 皮如老鳞的山毛榉,树龄有 1300 多年,苍老的古树和令人头晕的悬崖,把我搞得战战兢兢,双腿发软。雪松村如今以洛克的故居闻名,不再默默无闻。洛克的故居是一个平常的纳西族小院,他留下的旧工具被人们找出来,放在玻璃柜里展览。有一位老妇,腰间拴着展览室的钥匙,据说是洛克昔日房东的什么人。她开门让我参观展览之前,先拿出一叠票,每人 30 元,这是一个一切都要收费的时代, 收了费才开门, 进去不过两分钟, 就看完了。 我看见了那套拔牙的工具。这村庄从前是不拔牙的,如果牙齿生了虫,就用一个花椒塞在牙洞里。从那村庄的任何一个角
16、落,都可以瞥见玉龙雷山,那山云遮雾绕,变化无常。 世界和荒是两种东西。荒是无用的,而世界的目的是把一切都变成有用的东西。据说世界是荒的进步, 然而进步都是有益于生命的么?很难说。 荒是世界的母亲, 而世界却是荒的墓地。 “躺在玉龙雪山的杜鹃花丛中死去”,当洛克如此想的时候,他已经背叛了他到玉龙雪山来的初衷,被改造成了一位诗人。荒的这种伟大的力量,是世界无法毁灭的。但现在,我不能肯定这力量是否依然存在,因为在我写下这些文字时,在丽江那昔日使人把握并且坚信永恒的玉龙雪山的“荒”中,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建造高尔夫球场。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写玉龙雪
17、山荒凉的南坡上各种鲜活的生命,展现了“荒”所孕育的丰富的创造力。 B. 洛克被改造成了诗人, 又为诗人庞德扩张了诗歌版图, 可见 “荒” 具有很强的塑造力。 C.文章写胡后悬崖上的洞“空空的”“地上尽是灰土”暗含作者对东巴文化没落的失落之情。 D 文章写雪松村人将洛克留下的那套拔牙工具找出来展览, 意在表现雪松村人对洛克的怀念。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将人们对高山湖泊的态度和对荒原的态度进行对比,既突出了荒原的价值,也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忽视荒原的批评, B.“这公路就如同雾一样飘起来”,这个比喻既写出卡车驶过的路面沙尘飞扬之状,也写出荒原带给人苍
18、茫之感。 C.文章写“我”重游丽江,回忆了十多年前的经历,联想到百年前美国人洛克的故事,使作品具有历史纵深感和开阔的文化视野, D.文章以富有诗意的语言、 精彩生动的细节、 子卷自如的结构, 表达了作者对 “丽江的荒”的独特体验和深刻思考。 8.请结合文本,谈谈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4 分) 9.有学者认为,“把思索过程用故事的形式展开 智性的观念就有了一个从容审视的过程” 。请据此分析洛克的故事在本文中的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春,李善长等率群臣奉太祖即吴王
19、位。太祖以国之所重,莫先宗庙郊社,金有司建圜丘于钟山之阳,建方丘于钟山之阴。己已,典营缮者以宫室图讲。太祖见雕琢奇丽者,命去之,谓中书省曰: “吾节俭是宝,民力其毋殚乎!”十一月 圜丘成,太祖出视,世子从行。 太祖因命左右导之,遍历农家,观其居处饮食器用。还,谓之曰: “夫农终岁勤动,不得休息,其所居不过茅茨草户,所饮食不过菜羹粝饭,而国家经费皆其所出。必念农之劳,使之不苦于饥寒。”太祖洪武元年,即皇帝位。天下府州县官来朝陛辞上谕之曰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 二月,定卫所官军及将帅将兵之法。有事征伐,诏总兵官佩将印领之,既旋,则上所佩将印于朝。权皆出于朝廷,不敢有专擅。丙辰,禁宦
20、官预政典兵。上曰: “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蠹。”二年秋,命吏部定内侍诸司官制。上曰: “古时此辈所治,止于酒浆醯醢,司服守祧。驭之之道,但当使之畏法,不可使之有功。有功则骄恣,畏法则检束。”冬十月,诏天下郡县立学。上谕中书省臣曰:“朕谓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今京师虽有大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八年春,诏天下闾里皆立社学,延师儒教子弟,有司以时程督,谕曰:“致治在于善俗,善俗在于教化。教化行,虽闾闾可使为君子;教化废,虽中材或坠于小人。” 谷应泰曰:“太祖以淮西布衣.仗剑讨乱,十五年之间,遂成责业。然身在行间,手不辍书,遍考百王之迹,深明治乱之故。观其惩官寺之失而
21、禁内官顸政,惩藩镇之变而制武臣不预兵食,祸本乱阶,防维略尽。至于立宗庙,建学校无不损益质文,斟酌美备。观其开国,规模弘 远矣。”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天下府州县官来朝陛辞/上谕之曰/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 B.天下府州县官来朝陛辞/上谕之曰/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 C.天下府州县官来朝陛辞/上谕之曰/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 D.天下府州县官来朝陛辞/上谕之曰/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22、确的一项是(3 分) A.郊社,祭天称郊,祭地为社,文中指祭祀天地的场所,方丘为郊,圜丘为社。 B.世子,原指天子、诸侯的嫡子,明清两代用来指称亲王嫡子,以别于“太子”。 C.卫所,明代军事机构,设于京师和各地郡县,一卫所辖有五千余人,卫下设所。 D.社学,在乡里设立的学校,与县学、郡学等构成明朝较为完备的地方官学体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明太祖审阅宫室设计图,让人删去其中奇丽的设计。他认为要崇尚节俭,不能为兴建宫室而滥用民力。 B.明太祖借视察圜丘的时机,让世子遍访农家,了解他们的吃穿用度,以此教育世子要体恤百姓的劳苦。 C.明太祖认为汉唐覆亡与宦
23、官弄权有关。他吸取前朝教训,严禁宦官干政,并确立内侍官制,加以约束。 D.明太祖认为教化可使风俗淳善,政治清平,是开国的首要事务,因此他一再下诏,命令各地积极兴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有事征伐,诏总兵官佩将印领之,既旋,则上所佩将印于朝。 (2)教化行,虽闾阎可使为君子;教化废,虽中材或坠于小人。 14.谷应泰把明太祖的施政措施分成哪两类? 其依据是什么?(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注韦庄 绿杨城郭雨凄凄,过尽千轮与万蹄。 送我独游三蜀路,羡君新上九霄梯。 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厦门市 2022 届高三 毕业班 第四 质量 检测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4134.html